博物館裡的時光筆記7——塗鴉藝術

2021-02-19 安吉拉x蘇珊娜

                                                    by Angela

塗鴉藝術和嘻哈音樂一樣,都起源於紐約的布朗克斯區。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塗鴉從美國興起。

在中國,塗鴉一詞,起源於唐朝,盧仝說其兒子亂寫亂畫頑皮之行,後逐漸演變成了帶有時代色彩的藝術行為。

1996年左右,隨著HIP-HOP熱潮的湧入,塗鴉作為街頭文化的一部分,開始出現在北京。最初作品在北京胡同裡,而隨著城市的發展,塗鴉也逐漸藝術化和商業化,它不僅見證著這個城市的變遷,也在成為北京這樣的城市建築中一道新的風景。

北京之牆,又名人大塗鴉牆,在人民大學南路。最早的塗鴉由來自中央美術學院、798廠藝術天地、海外留學生等的志願者所創作,京劇臉譜、奧運中國印、奔跑的劉翔等形象都被畫到了牆上,原本被認為難登大雅之堂的塗鴉藝術,從此成為了一道充滿人文奧運魅力的獨特風景。 

(圖片來源於網絡)

2008年奧運會舉辦之後,這裡逐漸冷清下來,

2014年北京APEC峰會時被刷成了紅色,

 

2015年,一些塗鴉者們重回人大南牆再添新作。

如今人大塗鴉牆已經不是當年的樣子了。

 

798藝術區位於北京朝陽區酒仙橋街道大山子地區,原為原國營798廠所在地,是北京的藝術集散地。

這裡藝術氣息濃厚,規模很大,有各種各樣的塗鴉牆,以及充滿藝術的建築,還有很多悠閒的咖啡館。走在一條條充滿藝術氣息的街上,冷不防突然會出現一個讓你特別驚奇的建築,這裡是藝術家們自由發揮的世界。

到處的塗鴉增加了濃厚的藝術氛圍,隨手一拍都好看。

   

   

   

  

每天上學乘坐城鐵,在五道口到知春路一帶,一閃而過的畫面。

乘坐城鐵時,可以看到從大鐘寺,到五道口段左右兩側牆壁上數不清的畫作和文字,都代表了一個作家、一個畫家、一個藝術家乃至一個地鐵站的印記。

地鐵大鐘寺出站口處,也有幾處

在北京還有塗鴉牆的地方:(列入計劃)

1. 朝陽區櫻花東街,中醫藥大學北門與服裝學院南門之間。

2. 中國傳媒大學廣告學院,塗鴉與學校布告欄混在一處,堪稱是這裡塗鴉的最大特點。

3. 京密路,走輔路可以看到。

有空的你,趕緊去探尋吧!

1.      留心身邊的景物,處處都有美。在和蘇珊娜討論這期中心之前,我真的以為只有798那有塗鴉牆,結果上網一查,發現最近的「北京牆」以前居然沒注意到過,那真是中午休息都能走過去的地方。再仔細看看,卷閘門上也有塗鴉畫,公交車站旁也有,只是沒有注意到而已。

公交站 大山子站

2.      塗鴉牆在北京,也融入了中國文化色彩在裡面。看下圖裡的兔爺兒。

這幅作品創作來自北京民間藝術,現在也是很流行裝飾是在中國傳統元素中汲取靈感。

相關焦點

  • 塗鴉筆記,這樣放鬆的筆記方法,你真的不來一起畫麼
    於是在2007年1月參加芝加哥的會議時,他重新開始嘗試塗鴉筆記,從此一發不可收拾。什麼是塗鴉筆記塗鴉筆記與傳統的筆記相比,要求繪製者更專注的聆聽,然後快速的內化,不要求記錄太多的細節,但一定要把握重點,以及邏輯關係。它混合了圖畫、書寫、版面元素等視覺化的東西,去展示自己所聽到的內容。到這裡很多人就會問:「我不會畫畫,那我能做好塗鴉筆記嗎?」答案是:能。
  • 塗鴉藝術
    讓·米切爾·巴斯奎特 讓·米歇爾·巴斯奎特是二戰後美國塗鴉藝術家,新表現主義重要藝術人物,「新藝術浪潮
  • 塗鴉藝術如何被士紳化
    但是這棟畫滿了塗鴉作品的建築已經成為了紐約的文化坐標,牆上的那些塗鴉作品後來讓沃考夫付出了不小的代價。包括英國藝術家班克西(Banksy)在內的塗鴉藝術家紛紛出來呼籲保護這個藝術集中地,紐約市民也為這個藝術坐標將成為大都市房地產開發機器祭壇上的另一件文化藝術犧牲品而感到痛心和惋惜。
  • 《藝術博物館》摘錄筆記08:新造型主義
    【聲明:本系列筆記由樣生工作人員摘抄整理自《藝術博物館》(英國費頓出版社編,
  • 玩派博物館|STEAM科學藝術指尖陀螺藝術活動
    佛系更新了28篇科學藝術漫畫筆記,這期增加新的玩派視頻專欄,取名玩派博物館。π,玩出無限可能,玩派博物館收藏你的童心。在這裡分享我們踐行好玩的科學藝術活動。如果喜歡,厚臉皮求關注求轉發原文哈!ღ( ´・ᴗ・` )比心!
  • 為什麼博物館難以接受街頭藝術?
    圖片:由Stan Honda AFP/Getty Images提供蒂娜·齊格勒(Tina Ziegler)是一名策展人,也是街頭藝術博覽會Moniker的負責人。她說,這場街頭藝術運動正在經歷一場「身份危機」。對於齊格勒來說,「街頭當代藝術」已經成為一個更妥當的分類,因為它可以包括在工作室裡創作的藝術,比如裝置、版畫和油畫。
  • 塗鴉塗鴉塗鴉塗鴉塗鴉藝術
    塗鴉發源於上世紀60年塗鴉(Graffita)的義大利文之意是亂寫,而塗鴉(Graffiti)是指在牆壁上亂塗亂寫出的圖像或畫作。
  • 世界9大街頭塗鴉藝術最佳城市
    它以Beco do Batman巷道為中心,從GonaloAlfonso街直到Medeiros de Albuquerque街,到處都是另人眼前一亮的塗鴉畫。2,紐約市:街頭塗鴉藝術可能出生於費城,但在紐約市長大。從哈林的塗鴉名人堂到康尼島的康尼藝術牆,到處都有精緻的藝術品,但是每個區,街區都有自己的特色。
  • 塗鴉、版畫、手工……這個兒童節的王琦美術博物館有點熱鬧
    被彩色畫布圍繞起來給小朋友塗鴉的灰色石柱,一樓大廳中央的版畫製作區……王琦美術博物館不同於往日的寧靜高雅,孩子們的歡笑伴著館內展示的兒童美術作品,整個館內都洋溢著歡快的氛圍。  「這些作品體現了孩子們在進行藝術表現的過程當中的思維發展的變化。」
  • 插畫|「塗鴉」藝術的起源
    上一期介紹了電子插畫和遊戲插畫,這一期小編就介紹一下「塗鴉」藝術起源。塗鴉藝術和「嘻哈」音樂一樣都起源於紐約的布朗克斯區。布朗克斯區是紐約最窮的街區,自20世紀60年代開始,那裡就被黑人和來自中北美洲的拉丁裔居民所佔領,他們住在政府修建的設備簡陋的貧民公寓裡,外面是破敗的街道和荒蕪的雜草。塗鴉藝術家大多是來自社會底層的窮人,他們大多是一些有才華的人並且極富表現欲望,在沒有任何報酬的情況下,心甘情願地常年出沒在紐約的黑夜裡,為的只是讓行人看一眼自己的作品。
  • 巴斯奎特:一位塗鴉藝術家的起落
    父母從小提供給他優質的教育,並有意鼓勵他對藝術的喜愛,父親經常帶給他繪畫用的紙,母親經常帶他參觀各大博物館,如布魯克林博物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1968年,巴斯奎特在布魯克林街頭玩耍的時候遭遇車禍。住院期間,他的母親給他帶了一本19世紀解剖學複印本《格雷的解剖學》,以及達文西的解剖圖資料。
  • 廁所裡最髒的不是屎,是塗鴉
    捧著手機刷微博是中庸的選項整本廁所讀物邊拉邊讀是文藝青年的標配真正有才情的藝術家(或打廣告的)在如廁時都不忘捎上瓶TANKO或一支馬克筆在一平米不到的逼仄空間裡塗鴉自己的傳Shit之作 我國塗鴉的大環境不怎麼樣順帶著公廁這種小環境也成不了氣候除了那些賣氣槍、辦假證、重金求子、同性交友之類的硬核廣告附有藝術氣質的內容不能說沒有不過和國外那班崽子比起來終究略顯薄弱主要藏匿於夜店、酒吧之類的場所
  • COACH×BASQUIAT塗鴉藝術限時概念店,來了
    本次COACH X BASQUIAT塗鴉藝術合作系列▲COACH×BASQUIAT塗鴉藝術合作系列絕無僅有!!漫不經心地巧妙設計讓品質新品也透露出活潑的氛圍感COACH×BASQUIAT塗鴉藝術合作系列
  • 海外博物館裡的中國藝術 | 這家日本博物館槽點眾多,為何仍備受...
    原創 李家麗 雅昌藝術網 收錄於話題#博物館9#藝術144#展覽57全球化視野之下的今天,我們關注中國藝術,海外博物館成為不可被忽略的重中之重。諸多海外博物館大規模、系統化地收藏、研究、展示中國藝術品,也成為中國藝術在世界亮相的重要途徑。
  • 抖音時光是座博物館藏著我心愛的它是什麼歌 完整版歌詞介紹
    時光是座博物館藏著我心愛的他什麼歌 這首歌叫做《時光是座博物館》,演唱的歌手是木小雅。 專輯介紹:時光是座博物館,我們都是親歷者。「時光是座博物館,藏著我們的年華,朝如青絲暮成雪,請珍惜每個霎那。在這首《時光是座博物館》中,我們同樣能感受到木小雅式的詩意和溫暖。「改革開放」看起來是個「大詞」,但細想想,它也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在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人民日報新媒體中心發起了「時光博物館」互動展。「時光雜貨鋪」「年代照相館」等主題都是從小視角入手,帶領觀眾「穿越」歷史。與此同時,木小雅也受邀為「時光博物館」創作並演唱了同名主題歌。
  • 尋找老物件裡的舊時光,把回憶留在山東博物館——山東博物館邀您...
    過往的時光,承載著我們的悠悠往事,回首翻看一個個老物件,無言地記錄著歲月崢嶸;一張張老照片,凝聚著一代代人的美好回憶。(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的各種代表性實物見證了山東社會的發展變遷。
  • 一次大更新 印象筆記 iOS 版能手寫和塗鴉啦!
    印象筆記一直是象親們天馬行空的創意收集箱:你可以在筆記裡寫字、拍照、錄音、剪藏網頁、添加多格式文檔,現在 iOS 版又增加了手寫塗鴉功能,在 iPhone 或 iPad 上也可以手寫和畫畫啦!(安卓用戶表示:我們早就可以了好嗎?)
  • 達文西筆記:闡釋經典美學透視天才思想美國大都會博物館館長精心...
    書名:《達文西筆記》(闡釋經典美學透視天才思想美國大都會博物館館長精心彙編300幅藝術傑作原版再現)出版社: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原版書書名:Leonardo's Notebook出版時間:2017年8月作者:李奧納多·達·文西/著 H.安娜·蘇/編譯者:劉勇ISBN 978-7-5357-9407-9開本:16開裝幀:平裝紙張:特種紙印刷時間:2017年8月版次、印次:第1版,第1次印刷編輯推薦:他為什麼是人類藝術世界的燦爛的瑰寶?
  • 「致敬大師」高能繪畫課程,Get波士頓藝術博物館榮譽證書!
    為了讓孩子們充分感受繪畫魅力、培養藝術天賦,斯芬克 「致敬大師」系列繪畫課程來啦~足不出戶在線感受世界大師藝術魅力本次博物館主體課程由斯芬克和波士頓藝術博物館合作、共同打造,是全球同步的藝術教育課程,讓孩子們足不出戶就能感受世界繪畫大師的藝術魅力
  • 一周文博 |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是如何用科學進行歷史偵探
    博物館|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是如何用科學進行歷史偵探隱藏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裡的一種科學實驗室,研究人員在這裡使用顯微鏡和X射線來探究藝術世界的一些重大謎團。利奧納管理著被稱為《保護科學網絡倡議》(Network Initiative for Conservation Science,簡稱NICS)的項目,該項目幫助全市的博物館對用於創作古老藝術品的材料進行科學研究。該項目始於兩年前,已允許十幾家機構利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巨大資源,分析數百幅畫作、手稿和雕塑。大都會博物館的研究並不局限於第五大道的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