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布斯堡家族:歐洲統治面積最廣的王室是如何崛起和衰弱的?

2021-02-13 環球情報員

一提到歐洲王室,大家往往會想到英國的溫莎王室,不論是王子的婚禮還是小王子小公主的出生,似乎總能引人注目。

▲英國威廉王子一家

溫莎王室現今雖然尊貴與著名,但在歐洲古老貴族的眼中卻難稱高貴。什麼家族算得上貴族眼中的高貴呢?不如讓我們來看看這個例子。

拿破崙因為起家的路子太野,血統也不高貴,所以難入歐洲貴族的眼。於是,他在與奧地利的和平條約上特別提出,要娶一個皇族的公主,拔高自己家族的血脈地位,以便融入歐洲貴族圈子。

這個家族就是哈布斯堡家族:現今衰弱,卻受歐洲貴族一致尊敬的古老家族。

哈布斯堡家族或許並不被普通人所熟知,因為它已經失去所有的王位,不統治任何領地了。若將時間軸撥回數百年以前,便可以看到哈布斯堡王朝當時的鼎盛:地跨歐亞非美,領地人口總和高居歐洲第一,領土面積遠遠超過歐洲其他國家,曾一度包攬英國、西班牙、葡萄牙、德意志、匈牙利等多國王位!

▲家徽上密密麻麻的紋章即所擁有的頭銜

若再將視角拉伸到極盛時期,即16世紀,這是世界上第一個橫跨四大洲的日不落帝國。

▲有顏色標註的皆為哈布斯堡王朝治下及其殖民地

自中世紀到近代民主革命以來,歐洲大部處於封建君主的統治之下,大大小小的貴族領主不計其數,但其中古老又強大的家族卻寥寥無幾。

而哈布斯堡家族,自11世紀起直到20世紀下臺,利用自己的方式發展出了龐大的家族帝國,在歷史的行程中亦步亦趨,崛起並衰亡。

▲黃色即奧地利支哈布斯堡,承襲神聖羅馬帝國皇位,控制奧地利、波西米亞和匈牙利,紅色即西班牙支哈布斯堡,控制兩西西里、尼德蘭、米蘭、西班牙,並聯合統治過一段時間葡萄牙

一、王朝的奠基

哈布斯堡家族來自於瑞士,得名於家族的堡壘「鷹堡」,音譯「哈布斯堡」。

▲如今的鷹堡

在當時中西歐的德意志地區,一個叫神聖羅馬帝國的國家統治這裡。這所謂的帝國,源自於法蘭克帝國分裂後的東法蘭克王國,早期皇帝在與教皇鬥爭中慢慢向國內的諸侯妥協以換取支持,逐漸形成了一個皇權極度衰弱的國家。皇帝將帝國權力下放諸侯,帝國皇位由七大選帝侯選舉決定歸屬。

1273年,哈布斯堡家族的族長在諸侯「選個小伯爵當皇帝,就管不著我」的心理下當選為帝國皇帝。在位後,皇帝為了積蓄實力,保住帝位,極力爭取奧地利公爵領,為日後家族興盛奠定基本盤,奧地利比瑞士更有發展空間,所以哈布斯堡家族大多遷居奧地利。

▲奧地利中世紀某城堡,果然比瑞士老家氣派多了,全家搬遷

然而好運不長,哈布斯堡二代君主帶兵奪得皇位,卻因領地糾紛被侄子約翰刺殺,家族故而丟失皇位百餘年。哈布斯堡對此憤懣不已又無可奈何,只能這樣表示不滿:哈布斯堡再不用約翰之名。

在丟失皇位的這百餘年間,家族首領也沒有閒著,他們從另一種方式出發,將家族的地位拔高。族長通過許多的家族文獻和歷史資料,硬是整合出了一份文件,他們從古羅馬時期「找到了」自己的祖宗,論證了哈布斯堡家族的高貴血統。在得到皇帝首肯後,奧地利成為了帝國境內獨一無二的大公國。

二、以聯姻立國

經過一系列波折,哈布斯堡通過與皇帝孫女結婚的方式,在時隔百年後終於重返了皇位。這一次,他們吸取了教訓,壟斷了皇位直到神聖羅馬帝國滅亡。

嘗到了這次聯姻的甜頭之後,哈布斯堡家族不遺餘力地研究聯姻關係,與西班牙、荷蘭、匈牙利等地的王室頻繁聯姻,通過多次婚姻獲得了龐大的家業。

荷蘭地區處於歐洲入海口,貿易發達,而當時的統治者勃艮第公爵只有一個女兒,哈布斯堡便不遺餘力地追求她,以期得到荷蘭的財富。

▲當時統治了荷蘭、尼德蘭、比利時等多個地區,統稱為低地地區,本文以荷蘭代指

在成功「娶」得這塊領地後,僅在荷蘭一省,一年的稅款便將近八萬磅,足以支撐當時的哈布斯堡發動好幾場戰爭了。據稱,哈布斯堡剛剛連入主荷蘭時,被當地人看作鄉野村夫,但哈布斯堡隨後也不得不依賴於這些荷蘭富商們。荷蘭對早期哈布斯堡家族來說,就是主要的財政支撐。

▲荷蘭港口

看中了西班牙王國的強大,哈布斯堡與西班牙王室聯姻。在上天的保佑下,成功讓繼承順位靠後的哈布斯堡人得到了西班牙的廣袤領土。

通過和西班牙王室的聯姻,哈布斯堡成功統治了當時國力歐陸一流的西班牙王國,並繼承了西班牙在南義大利的領地。

奧地利周圍的匈牙利和波西米亞,也通過聯姻的方式加入奧地利大家庭中。為了擴展奧地利支哈布斯堡(哈布斯堡家族在後來分為奧地利西班牙兩支)的實力,以對抗國內的新教徒和國外的異教徒,哈布斯堡與匈牙利,波西米亞的統治者家族聯姻,在獲得繼承權後果斷出兵奪取,在這裡慢慢確立了穩固的統治。

▲當時的匈牙利

三、聯姻帶來的輝煌

通過聯姻,哈布斯堡構建了第一個真正的日不落帝國。但也因為領地分散,哈布斯堡要面對的敵人無窮無盡,諸如法國、奧斯曼、瑞典等等。通過利用聯姻的嫁妝,哈布斯堡在早期成功地戰勝了敵人。

法國和哈布斯堡為爭奪義大利,在16世紀中前期大打出手。哈布斯堡皇帝享有從西班牙和德意志兩個方向包圍法蘭西的先天優勢,從而在一場大戰中憑藉西班牙陸軍取得大勝,俘獲了法王,高歌猛進攻入法國,逼迫法王籤訂合約。戰後,哈布斯堡徹底把法國人趕出義大利,保證了義大利在哈布斯堡的控制之下。

▲義大利戰爭

1571年,奧斯曼長勝不敗的海軍向歐洲發起進攻。哈布斯堡通過義大利和西班牙的嫁妝,組建出了原先不敢奢望的精銳艦隊,招募到了經驗豐富的船長,他們與教皇、威尼斯等國組成聯軍,共同抗擊異教徒。在唐胡安·馮·哈布斯堡的帶領下,聯軍以少勝多,殲敵數萬人。

當年強橫無比的奧斯曼海軍被一舉擊潰,數萬精銳海軍葬身海底。雖然奧斯曼的蘇丹(皇帝)即刻重建了一支規模相當的艦隊,但帝國海軍的底子已經被打得一乾二淨,此後再也無力爭奪地中海霸權。

義大利、乃至天主教世界的安全得到了保障,哈布斯堡皇帝也因此被尊稱為「天主教世界的救世主」。

▲激戰的盛況

四、哈布斯堡的衰亡

巧妙地運用聯姻,哈布斯堡在中世紀後期這一獨特環境下創造了一個偉大的家族帝國。但是,在聯姻帶來財富和土地的同時,廣袤的領地意味著更多的敵人,正統性來自王冠也將失於王冠,人口眾多意味著更多的民族。哈布斯堡強大起來的方式恰恰就是他衰亡的原因。

首先衝擊哈布斯堡帝國的是1618年開始的三十年戰爭,戰爭的起因是德意志境內天主教和新教的衝突,卻最終發展成為波及整個歐洲的宗教大混戰。

雖然在名義上是宗教戰爭,但此戰本質上則是敵人們試圖衝擊哈布斯堡的帝國。


▲戰爭烈度之巨前所未有,德意志男性死傷過半

由於聯姻領地的廣袤和分散,哈布斯堡的敵人遍布全歐洲,北有試圖主導北海的瑞典王國,南有蠢蠢欲動的奧斯曼異教徒,西有蒸蒸日上的法蘭西王國,在實力更加龐大的敵人的聯合打擊下,哈布斯堡籤訂了和約,被迫承認了德意志的信仰分裂,限制了對德意志諸邦的幹涉。自此,德意志民族統一再難實現。

經過這場戰爭,德意志元氣大傷,並且斷絕了哈布斯堡統一德意志的夢想。西班牙屢戰屢敗,被沉重的戰爭拖垮,爆發了多場起義,荷蘭最終成功獨立,並且取代了西班牙海上霸主、殖民強國的地位。自此,西班牙徹底衰弱,再無力與法國抗衡。荷蘭的獨立,更使哈布斯堡的經濟狀況雪上加霜,哈布斯堡在這場大混戰中,失去了太多,足以使一個大帝國走向沒落。

▲三十年戰爭某一階段,藍色為哈布斯堡的天主教同盟

隨後而來的是聯姻領地的正統性問題,要知道,爭奪領地一方面需要的是繼承權,另一方面也需要足夠強大的實力,一旦哈布斯堡的實力被削弱到了不足以威懾全歐洲,那麼各個強大國王的眼瞳也會盯著那些座王冠,爭相瓜分、蠶食。而三十年戰爭後,哈布斯堡的實力已經下滑太多,敵人亦紛紛發起攻擊。

1700年,哈布斯堡西班牙國王逝世,繼承權來到了法國人這邊,法國明白這是個千載難逢的稱霸機遇,決心要一口吞下西班牙。奧地利哈布斯堡隨即意識到事情的危急,宣布自己也擁有繼承權,向法國宣戰,史稱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

當時的法國國力如日中天,即使聯合了英荷以及德意志諸邦,衰弱後的哈布斯堡仍然無法戰勝法國,只能眼睜睜看著西班牙王冠落入他人之手。

1740年,抓住哈布斯堡只有女性繼承人這點,巴伐利亞和普魯士紛紛站出質疑其正當性,以期謀求自己的利益,蠶食哈布斯堡。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大帝不宣而戰直入西裡西亞,奧軍難以抵擋,法國順勢加入戰爭,繼續削弱哈布斯堡。最終,哈布斯堡戰敗,無奈割走了整個西裡西亞(中歐一個富饒的省份)。

在七年戰爭中哈布斯堡捲土重來,卻也功敗垂成,白白欠下巨款卻一無所獲。

到了後期,哈布斯堡只保有奧地利周圍的聯姻領地,他們的海外領地被各個敵人爭相蠶食,已經全部失去。

▲已經失去了一切海外領地,可對比本文開頭極盛時的領土

但哪怕是僅剩的南德北意、匈牙利,這一畝三分地,也偏偏是民族成分極其複雜的領地。在19世紀民族主義興起之後,這些地區成為了帝國崩潰的隱患。這又是歷史給哈布斯堡始料未及的打擊。

▲極其複雜的民族分布,紅色為日耳曼人,綠色為匈牙利人,兩者分別佔總人口的20%

1848年,匈牙利人、捷克人要求獨立,爆發了匈牙利大革命,哈布斯堡逃竄巴伐利亞(今德國境內)。1898年,義大利人刺殺帝國皇后,試圖將哈布斯堡在北意的領地加入義大利,這個領土糾紛在一戰中成為義大利倒戈的導火線。1914年,塞拉耶佛事件爆發,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刺殺奧匈帝國的王儲,帝國南部民族反奧情緒高漲。

民族問題一直籠罩著這個帝國直到落幕,令人唏噓的是,最終也是因為民族的複雜,龐大的帝國會被肢解成這麼一副慘樣。

▲哈布斯堡帝國解體,甚至連奧地利都拋棄了他們選擇了共和國

五、在奧地利奉獻餘生

末代哈布斯堡皇帝因一戰失敗、反戰情緒高漲等原因被奧地利國民議會驅逐。二戰前,哈布斯堡看穿納粹德國企圖吞併奧地利的野心,因反對納粹而受到迫害,被迫流亡美國。二戰後,奧地利終於脫離德國的「魔爪」,卻又迎來美蘇的分區佔領,直到1955年才終於重新獨立。

哈布斯堡族長心心念念,在聲稱永遠放棄王位後回到奧地利家鄉,他擔任歐盟議員期間,在推倒柏林圍牆,開放奧匈邊境上作出巨大貢獻,贏得了人民的讚譽和尊敬,奧地利的民眾也甘願尊稱他為大公。在近幾年,奧地利政府也給予了哈布斯堡族長國葬的待遇。奧地利從民眾到政府完全接納了新時代的哈布斯堡家族。

▲其葬禮的規格之高

相較於英國王室的光鮮亮麗,哈布斯堡家族現在更像是一位沉默的長者,英國王室擁有王室的氣派,擁有政治上一定的影響力,而哈布斯堡家族擁有輝煌的過去,擁有故鄉人的尊敬,他如今的輝煌不來自於家族的花銷和排場,而是一場葬禮上古老貴族的默哀,一國從民眾至政府的尊敬。

相關焦點

  • 哈布斯堡家族:掌控歐洲800多年的王室,是如何崛起和衰弱的?
    提起家族,我們第一想到的是什麼?是那個一手控制歐洲經濟兩百餘年的羅斯柴爾德家族,還是洛克菲勒家族。他們有錢有勢,富可敵國。但是也曾有這樣一個家族,曾掌控歐洲霸權長達八百多年年,這就是本文要提到的哈布斯堡家族。哈布斯堡家族很少有人知道,因為它已經失去所有的王位,不統治任何領地了。
  • 歐洲的哈布斯堡王室:一部瘋癲史的真相背後
    說起歐洲王室,哈布斯堡絕對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名字。這個起源於阿爾薩斯的古老家族,是歐洲歷史上最為顯赫,統治疆域最廣的的皇室之一。從1020年築起鷹堡開始,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哈布斯堡家族的統治才正式被推翻。
  • 【皇室家族】半部世界近代史——哈布斯堡家族
  • 歐洲最傳奇的家族,曾叱吒風雲數百年,卻因近親結婚走向衰落
    而在歐洲歷史上,就曾有一個家族,因貴族聯姻而興,也因近親結婚而衰落。從13世紀開始,歐洲的哈布斯堡家族開始崛起,貴族魯道夫一世,被推選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依靠著不斷的政治聯姻,哈布斯堡家族在歐洲分枝散葉,不斷強大。
  • 「一人壞了全歐洲王室基因」之:哈布斯堡家族的大下巴
    (lalunasun/文)昨天@英國那些事兒 寫了個英王室禿頭之源,其實「一個人坑了整個歐洲王室」的例子不止這一個,誰讓他們以前「不高興的時候打來打去
  • 歐洲傳奇家族,為血統純正近親結婚,結果子孫都成了「鞋拔子臉」
    在歷史上的中國自古就有著同姓不婚的習俗,但是那時候的歐洲貴族,歐洲王室之中。同姓結婚,近親結婚這種事情是維持他們高貴血統的最好的辦法。但實際上, 有性生殖中基因組合的廣泛變異能增加子代適應自然選擇的能力。會增加少數個體在難以預料和不斷變化的環境中存活的機會,從而對物種有利。
  • 哈布斯堡王朝的衰落:從歐洲雄獅到折翼的雙頭鷹
    作為歐洲歷史上統治領域最廣,影響最深遠的王室家族,哈布斯堡家族絕對是世界歷史上一股無法忽視的力量,這個起源於公元六世紀阿爾薩斯的法國公爵家族分支的貴族勢力,在初始階段很有點豪門棄少的感覺,經過幾百年的勵精圖治,在將勢力擴張到瑞士阿爾高州等地區後,家族一代目拉德波特於1020年在此地建立了家族的第一座城堡——鷹堡,又稱哈布斯堡,
  • 歐洲中世紀最強大的帝國,哈布斯堡王朝家族的夏宮,美麗又奢華
    哈布斯堡家族算是歐洲中世紀最強大的家族,曾統治過神聖羅馬帝國、西班牙王國、奧匈帝國等,沒想到這個家族如今仍然有後裔存在。這不禁讓我想起,之前去奧地利旅行時,在首都維也納遊玩的景點:美泉宮。這座宮殿曾經是哈布斯堡王朝家族的皇宮,作為夏宮所在地,以區分冬宮功能的霍夫堡宮。如今美泉宮及花園被列入世遺名錄,成為維也納排名第一的旅遊景點。
  • 哈布斯堡家族:被「瘋女胡安娜」的詛咒環繞?
    因為哈布斯堡家族在歐洲是非常有名的,喜歡歐洲歷史的朋友知道這個家族在歐洲當了六百年帝王,他們家最厲害的就是獲得權力靠的不是武力,而是聯姻。極盛的時候今天的德國,奧地利,匈牙利,西班牙,葡萄牙,還有義大利,甚至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這些地方都是哈布斯堡王朝統治。
  • 揭秘哈布斯堡家族的神秘的墓葬之謎...
    作為歐洲最為顯赫,統治地域最廣的王室之一,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雄霸歐洲數百年。
  • 曾經的歐洲霸主,卻總是被新崛起強國打崩!
    1282年起,歐洲歷史上最強大、以及統治領域最廣的王室哈布斯堡家族開始統治奧地利,並在不久之後,被選舉為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對於自己直接管轄的國家,哈布斯堡家族那是相當照顧,左劃拉一點,左劃拉一點,逐步吞併了斯提裡亞,蒂羅爾等公國,使奧地利的國土面積不斷擴大,短短的時間內竟然增加了三倍,成為帝國內數得著的大邦國。
  • 盧森堡家族有多牛?出過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哈布斯堡是他們家下人
    摩納哥的建國歷史是比較悠久的,早在公元14世紀,來自於熱那亞的銀行家族格裡馬爾迪家族,就已經在這裡開始了統治。不過那時候的摩納哥,還算不上公國,其僅僅只是熱那亞轄下的一塊領主封地,即熱那亞統治下的諸侯國。之後摩納哥雖然脫離了熱那亞的統治,但其領主身份卻沒有改變,依舊只是臣服其他王國之下的一個比較有實力的領主。
  • 世界最神秘家族,曾靠「躺著」統治了整個歐洲,最後卻因為女人滅族
    世界最神秘家族,曾靠「躺著」統治了整個歐洲,最後卻因為女人滅族 縱古觀今,不論我國古歷史,還是世界其他大洲的古歷史,只要你稍微關注一下就會看出一個國家想要統治一段歷史,創造一個文明,那麼必定得有一個血統強大,根基穩固的強大家族。
  • 歐洲歷史十大富強朝代,全都做過歐洲霸主,哈布斯堡王朝不是第一
    要知道,朝代是伴隨君主制的誕生而誕生的,當一個君主制國家被滅掉或吞併,統治這個君主制國家的朝代也會隨之滅亡,所以整個歐洲歷史,朝代的數量比整個中國歷史多很多。整個歐洲君主制歷史,不僅朝代數量很多,富強朝代數量也很多,筆者根據自己的理解和喜好,評選出歐洲歷史十大富強朝代,這十個朝代全都做過歐洲霸主,而且排第一的不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哈布斯堡王朝,而是漢諾瓦王朝。
  • 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的最後時光:茜茜公主的兒子魯道夫魂斷梅耶林
    哈布斯堡家族, 11世紀初該家族建立鷹堡(哈布斯堡)開始,統治從1282年起一直延續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是歐洲歷史上統治時間第二長、統治地域最廣的封建家族。這個家族最厲害的時候把控了奧地利和西班牙兩個國家的王室,可以說是歐洲歷史上最厲害的家族之一。
  • 王室的婚姻:為什麼我愛上的總是我表哥!
    說起歐洲王室,哈布斯堡絕對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名字。這個起源於阿爾薩斯的古老家族,是歐洲歷史上最為顯赫,統治疆域最廣的的皇室之一。從1020年築起鷹堡開始,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哈布斯堡家族的統治才正式被推翻。期間他們在歐洲開枝散葉,家族成員出任過神聖羅馬帝國,奧地利,匈牙利,西班牙,義大利等各國的國王和公爵。然而這個家族有一個奇葩的傳統,那就是男性成員必須與近親結婚。
  • 歐洲王室中打不死的小強?八卦波旁王朝的那些事
    但由於當年波旁入主西班牙的條件就是放棄法國繼承權,理論上非要分個高低的話,奧爾良派更「正統」一些西班牙的波旁王朝自1506年起就統治西班牙的哈布斯堡王室為了保持王室血統的純正,一直保持近親通婚的習俗,這也導致哈布斯堡王室成員普遍體弱
  • 歐洲最強的家族,統治十三個歐洲國家,今天仍統治西班牙和盧森堡
    歐洲歷史有很多歷史悠久的家族,這些家族的成員幾乎壟斷了所有歐洲國家的王位,幾乎統治過所有歐洲國家,雖然有些家族的直系已經絕嗣,但他們的旁系早已經開枝散葉,不斷繁衍生息,甚至直到今天仍然統治著某些歐洲國家,其生命力頑強得驚人。
  • 歐洲最傳奇家族,為血統純正選擇近親結婚
    在歐洲也有一個傳奇家族,因為近親結婚導致子孫後代都變成了鞋拔子臉,甚至一個家族都走向了衰弱,這個家族就是哈布斯堡家族。 哈布斯堡家族的祖先原本是法國阿爾薩斯公爵,後來擴張到了瑞士北部的阿爾高州,並在1020年建造了一座鷹堡,取名為哈布斯堡,這座標誌性的建築最後便成為了這個家族的名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