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錯藥再追回,暗藏著藥店致命隱憂!

2021-01-16 藥房顧問

近日,常州一家藥店店員因一時失誤發錯了藥,發現後買藥的顧客已經離開,也未留下聯繫方式,錯發的眼藥水使用不當可能會引發青光眼,情急之下藥店報警求助,民警接到求助後立即行動,輾轉3小時終於找到了買藥的顧客。

藥品及時被追回,避免了藥品安全事故的進一步發生固然可喜,不過更值得藥店重視的是,這算不算是一起質量管理事故?其發生的原因只是店員的一時失誤,還是質量管理哪個環節出錯了?

案例不少危害不小

從過往的一些案例來看,藥店由於「失誤」賣錯藥、賣過期藥的情況並不是偶發的情況。

上述的案例,由於該名顧客丈夫看到警方發布的「尋人啟事」後,及時帶著顧客去醫院清洗眼睛,幸好沒有造成不良影響,否則藥店與顧客的「糾紛」少不了。

新聞曾報導了這樣的一個案例:患者王女士,65歲,既往有高血壓、藥物性肝炎等病史,因神經性耳聾前往外地甲醫院就診,醫生為其開具包含熟地黃、黃花、磁石等18味中藥的處方,要求按藥方服用。王女士在藥店按甲醫院的處方撿服中藥,而藥店員工錯將處方中「磁石」撿成「赭石」,服用錯撿的中藥後出現身體不適,最終因病情加重,在出院3日後去世。家屬認為,藥店員工錯將處方中「磁石」撿成「赭石」,是導致受害人引起藥物性肝炎、肝功能衰竭而死亡的直接原因,要求藥店承擔原告各項損失共計53萬餘元。

本案中藥店存在撿錯藥的過錯,但原告所舉證據不能充分證明該過錯與王女士死亡之間存在因果關係,故法院據此認定由其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後果。

不過有的藥店就沒有這樣幸運。2020年7月,山東一顧客購買滴眼液,藥店銷售人員錯賣了滴耳液了她,結果造成顧客丈夫眼球灼傷,藥店賠償兩萬元作為醫藥費還有日後的康復費用。

與之類似的還有藥店賣過期藥的問題。最近,成都郫都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對某藥店進行檢查時,發現該藥店經營場所待售中藥飲片陳列櫃中有2種中藥飲片均超過了有效期,售出10克,違法所得4.5元。該局當即立案調查,並對上述中藥飲片採取了扣押的行政強制措施,並處罰10萬元。

出事就是「大事」

由於這些案例中,沒有披露事件發生的全過程,因此不能判斷藥店是否違反了GSP以及《藥品法》等相關規定,但實際暴露出來的確是藥品安全事故,處理不好很可能成為企業經營的「黑天鵝」,應引起藥店的高度警惕,否則出了事輕則罰款,重則停業甚至面臨官司。

GSP第五條規定開辦藥品零售企業,要設置具有保證所經營藥品質量的規章制度;具有依法經過資格認定的藥學技術人員;企業營業時間,以上人員應當在崗。

藥店是否執行了藥品質量管理制度,藥學人員是否起到把關的作用了,直接影響著藥店專業服務的質量和公眾的用藥安全。

對於賣過期藥這樣的情況,《藥品法》是按銷售劣藥處罰的,其第一百一十七條規定:生產、銷售劣藥的,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藥品和違法所得,並處違法生產、銷售的藥品貨值金額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的罰款;違法生產、批發的藥品貨值金額不足十萬元的,按十萬元計算,違法零售的藥品貨值金額不足一萬元的,按一萬元計算;情節嚴重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直至吊銷藥品批准證明文件、藥品生產許可證、藥品經營許可證或者醫療機構製劑許可證。而且從案例來看,還會涉及到侵權責任糾紛等法律問題。

此外,藥店在向消費者正確說明藥品用法、用量等方面,要「留多個心眼」,最好要留有書面資料、聲頻、視頻等證明文件。南昌市有位痛風患者張某買到一盒秋水仙鹼片回家後,因疼痛反覆發作難忍,就超劑量服用秋水仙鹼片止痛,但服藥不久後就身體出現不適症狀被送醫,結果經搶救無效死亡,儘管藥店工作人員在處方藥銷售方面做到合法合規,但由於不能證明自己已將用藥須知等告知了顧客,因此藥店被判擔責15%。

值得注意的是,遠程審方執行不到位、藥店不憑處方銷售處方藥、網絡違規銷售處方藥等情況偶有曝光,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些醫藥企業在質量管理、藥品安全意識的缺失,給社會帶來不良影響。

當然不能僅憑這些案例就說賣錯藥、賣過期藥是行業普遍性問題,但藥店是為群眾健康服務的,正因為這個初心,值得藥店查漏補缺,堅決執行質量管理流程,落實企業主體責任,為公眾健康提供有價值有溫度的專業服務,相信這些案例一定會越來越少。

相關焦點

  • 某地禁止藥店賣退熱藥!
    為防秋冬季疫情反彈,本月起,一地禁止零售藥店賣退熱藥。 一地發文,禁止藥店賣退熱藥 曾有專家表示,預判疫情的難度是極大的,而精確的預測幾乎不能。
  • 藥店注意!美團、京東、屈臣氏,都賣藥了!
    搜藥獲悉,美團、屈臣氏,都要賣藥了!加上早有布局的京東,藥店行業眼下可謂「身陷險境」。要知道,按照美團、京東、屈臣氏的體量之大,隨便哪一家都夠現有的藥店企業喝一壺的。因為這意味著,美團不再滿足於「送藥」,很快就要賣藥了。據悉,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07年4月,法定代表人為穆榮均,註冊資本為29.4億元。公司由美團網CEO王興、穆榮均共同持股,持股比例分別為95%、5%。
  • 剛去買藥,突然忘了藥的名字,藥店老闆說:我賣藥30年…
    後來我老婆告訴我 : 你這褲子是不是穿錯了?穿成我的打底褲了。 剛去買藥,突然忘了藥的名字,藥店老闆說:「我賣藥30年了,只要你說出藥裡的兩個字,我就知道是什麼藥。」我想了很久說:「我只知道最後兩個字。」老闆說:「什麼字?」
  • 16元的藥換家藥店只賣3元 業內稱進貨渠道發價不同
    「兩盒藥一模一樣,從外包裝也分辨不出任何差別。價格怎麼差了4倍多?這藥到底該賣多錢?」崔先生非常疑惑。  記者來到崔先生所說的這兩家藥店,果然分別花16元和3元,買到了同樣的藥。而在郭杜南街的另外兩家藥店也出售同樣的藥,售價分別為12元、8元。  為啥同樣的藥在不同藥店售價竟相差4倍多?「保健醫藥店」店員說自己並不清楚。  只賣3元的會不會是假藥?
  • 【驚動醫保局】海寧大伯遭遇…這種常用藥醫院2塊多,藥店賣170塊...
    海寧大伯遭遇驚動醫保局… 這種常用藥醫院2塊多,藥店賣170塊? 海寧大伯遭遇驚動醫保局…同樣藥名的藥在醫院買只要2元多在藥店買卻要170多元藥價怎麼相差這麼大?吳大伯現場刷了醫保沒留意價格,但回到家再一看,嚇了一跳。
  • 網易雲:剛去買藥,突然忘了藥的名字,藥店老闆說:我賣藥30年…
    網易云:剛去買藥,突然忘了藥的名字,藥店老闆說:我賣藥30年… 剛去買藥,突然忘了藥的名字,藥店老闆說:「我賣藥30年了,只要你說出藥裡的兩個字,我就知道是什麼藥。」我想了很久說:「我只知道最後兩個字。」老闆說:「什麼字?」
  • 便利店要賣藥了 欲動45萬零售藥店的奶酪
    健康界隨機採訪了青龍胡同三家便利店的顧客,得到的回覆基本一致,如果便利店能夠出售常見處方藥,的確會增加便利,不用專門跑藥店,也不用擔心藥店打烊。根據便利店店員的推薦,離青龍胡同不遠的雍和宮地鐵站旁,就有一家零售藥店。藥店店員表示,對於便利店即將出售非處方藥尚不知情,但得知後,表示了對自己藥店未來銷量的擔憂,因為附近的連鎖便利店比較密集,勢必會分流一部分顧客。
  • 南寧人別再被藥店和醫院忽悠了!這些藥便宜但效果一樣好!
    藥店裡的藥劑師跟友女解釋醫生處方裡各個藥的功效,照友女的複述,醫生開的處方藥中治療鼻竇炎的藥就1樣,如果友女不機智,醫生又拽到一個人。寧寧妹覺得現在南寧平價藥房不斷湧現,有小病直接到藥店,或在醫院開了處方後到藥店買藥,已經成為許多病患者的首選,不僅如此,網絡的普及還催生了眾多的「網上藥店」,但是,如何減少買藥過程中的盲動性,避免由此產生的一些不良後果也成為了當前的熱門話題。
  • 掛錯證!這樣的執業藥師,誰敢信?吃錯藥,真要命啊!
    圖說:龍吳路2587號雷允上紫陽藥店門口 王軍 金夢恬 攝(下同)買藥吃藥,人命關天,真是錯不得、亂不得!因此,按規定,經營處方藥、甲類非處方藥的藥品零售企業,應當配備執業藥師或者其他依法經資格認定的藥學技術人員,提供藥學服務。
  • 亂用皮膚藥後果很嚴重 勿到藥店隨便買藥膏抹
    很多老百姓皮膚有了小問題,都喜歡到藥店裡買些藥抹抹。他們往往先把身上的皮損展現給藥店賣藥的小妹看,請她們推薦藥膏。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皮膚科尹若菲醫生說,這種做法其實非常不妥,因為皮膚疾病的種類大約有兩千多種,患者難以判斷,藥店的小妹也只是根據廣告的投放程度和藥品銷量的高低來推薦用藥。用錯了藥,病情反而會更嚴重。
  • 賣藥必須實話實說,否則整個藥店的誠信都被毀了!
    ,更有意思的是自己人冒充顧客,說xxx藥店真好!)與之形成反差的是:網絡上關於「藥品價格虛高」、藥店賣假藥、某某藥店不誠信等新聞層出不窮!下面我們先看一個經常出現在藥店的案例:新萍是H藥店的店長,這天剛好在店門口,迎面走來兩個女孩子,其中一位對著藥店指指點點說:「這家藥店是騙子,上個月在他家買了左旋肉鹼,說一個月可以減6斤,結果一點用都沒有。」
  • 永輝超市要賣藥了?!
    導讀:永輝超市要開始賣藥了?02鼓勵非藥店賣藥永輝、物美、中石化等開始買藥了據小編了解,從2018年開始各地超市、便利店、電商等平臺都在紛紛開始涉足賣藥了2019年3月,餓了麼繼2018年開啟社區送藥和24小時無人受藥之後,口碑餓了麼聯手阿里健康,開通24小時全天候送藥服務,該模式最初與藥店合作,但隨後可以甩開門店成本高的藥店,由外賣騎手直接從藥品倉庫給消費者送藥,覆蓋面更廣。
  • 吃感冒藥九大誤區!吃不對可能會肝腎衰竭,甚至致命!
    據統計,中國每年大約250萬人因吃錯藥而健康受損,20萬人因此死亡。吃感冒藥九大誤區!吃不對可能會肝腎衰竭,甚至致命!03誤區3.感冒不建議使用抗生素千萬別再相信"吃點兒抗生素,感冒好得更快些"的謠言。
  • 藥店拿錯藥,患者死亡後,家屬起訴藥店賠償53萬被駁回丨醫法匯
    回到本地後,王女士在當地藥店按甲醫院的中藥處方撿服中藥,而藥店員工錯將處方中「磁石」撿成「赭石」。王女士服用錯撿的中藥後出現身體不適,全身發黃,身體乏力等症狀,先後在市醫院、市中醫院、省醫院處住院治療,省醫院診斷為肝功能衰竭,藥物性肝損傷,原發性高血壓,神經性耳聾,膽總管擴張,甲狀腺腺瘤切除術後。最終王女士因病情加重,在出院3日後,於家中去世,未做屍檢。
  • 中藥飲片,藥店可開架賣了
    然而,隨著監管措施的不斷完善及市場驗證,在一定條件下,有關部門也正逐步放開部分中藥飲片的經營,對於藥店部分中藥飲片,不僅可以開架銷售,而且還無需處方。中藥飲片,藥店可開架賣了為促進藥品零售企業高質量發展,推進藥品流通體制改革。
  • 藥價瘋漲,藥店卻迎來倒閉潮,網際網路+藥店能「真香」嗎?|零售藥店|...
    陪朋友來到樓下藥店找醫生拿點擦傷藥,一瓶紅花油居然18元,記得前年買過也才不到10元,價格漲這麼快?醫生憋了一眼朋友的腿道:「還好沒傷到骨頭,待會幫你揉散淤血再開點藥就成,不過走路還是會有點問題。」從藥店出來,兜裡一百塊就沒了,看著手上拎著兩三瓶東西,朋友抱怨道,「藥價這麼貴,藥店肯定賺大發了」。
  • 藥店中藥飲片,可開架賣了
    又一地發文,支持藥店中藥飲片開架銷售。又一地發文,中藥飲片可開架賣近日,福建福州市印發了《關於支持和鼓勵藥品零售連鎖企業創新發展的意見(試行)》(以下簡稱《意見》),並就零售藥店的發展提出了11項鼓勵政策。
  • 豐胸產品波斯麗爾在藥店有賣嗎?
    為了擁有飽滿堅挺的胸部,很多女人都想買豐胸產品,但是市面上的豐胸產品質量參差不齊,不少女人擔心會有假貨,於是就想知道豐胸產品在藥店有賣的嗎?關於這個問題大家還是有必要了解清楚的。豐胸產品在藥店有賣嗎?小編可以肯定的告訴大家,沒有藥店賣豐胸產品。你想知道為什麼藥店沒有賣豐胸產品嗎?
  • 4種藥店裡常賣便宜又好用的藥,店員很少會告訴你,記住了嗎
    「我花大價錢買的『特效藥』,每盒190多元,可誰知家門口的藥店才賣30多元!」日前,太原市民董先生向本報「3·15維權進行時」熱線講述了自己的遭遇,懊悔不已的他想通過這次「教訓」給更多消費者提個醒。今年78歲的董先生飽受耳聾之苦20多年。
  • 為什麼現在藥店這麼多?買感冒藥,如何避免被藥店忽悠?
    一般有了什麼大病,我相信大家都會去醫院診斷,只有什麼感冒等小毛病才會懶得麻煩,選擇去藥店買點藥解決。作為一個醫生,接觸醫藥健康產業方面比較深,為了幫助大家買感冒藥時避開坑,還是有必要說一下藥店中的潛規則。 1.藥店買到的就一定是藥嗎?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