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建築大師----貝津銘

2021-01-21 指尖男人圈

3月31日晚,「世界因你而美麗 影響世界華人盛典」頒獎典禮在北京清華大學舉行。被譽為「現代建築的最後大師」的百歲建築學家貝聿銘則被授予本屆盛典終身成就獎。

今天我帶大家認識一下這位百歲著名華人建築大師。

早年經歷


1917年4月26日貝聿銘生於廣州,他為蘇州望族之後,在獅子林裡度過了童年的一段時光;

1927年貝聿銘回到上海就讀青年會中學,高中就讀於上海聖約翰大學附屬中學;

1935年貝聿銘遠赴美國留學,先後在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學習建築;

1939年貝聿銘以優異的成績畢業,獲得了美國建築師協會的獎項;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他在美國空軍服役三年。

1944年貝聿銘退役,進入哈佛大學攻讀碩士學位;

1945年,貝聿銘留校受聘為設計研究所助理教授。

1948年貝聿銘從純學術的象牙之塔進入實際的建築領域,紐約市極有眼光和魄力的房地產開發富商威廉柴根道夫打破美國建築界的慣例,首次聘用中國人貝聿銘為建築師,擔任他創辦的韋伯納普建築公司的建築研究部主任。他們合作達十二年之久。十二年中,貝聿銘為柴根道夫的房地產公司完成了許多商業及住宅群的設計,也做不少社會改建計劃。貝聿銘還為母校麻省理工學院設計了科學大樓,為紐約大學設計了兩棟教職員工住宅大廈。這一切,使貝聿銘在美國建築界初露頭角,也奠定了他此後數十年的事業基礎。


事業經歷

1960年貝聿銘離開柴根道夫,自立門戶,成立了自己的建築公司。他在紐約、費城、克利夫蘭和芝加哥等地設計了許多既有建築美感又經濟實用的大眾化的公寓。他在費城設計的三層社會公寓就很受工薪階層的歡迎。因此,費城萊斯大學在一九六三年頒贈他「人民建築師」的光榮稱號。同年,美國建築學會向他頒發了紐約榮譽獎。《華盛頓郵報》稱他的建築設計是真正為人民服務的都市計劃。

在貝聿銘早期的作品有密斯的影子,不過他不像密斯以玻璃為主要建材,貝聿銘採用混凝土,如紐約富蘭克林國家銀行,鎮心廣場住宅區,夏威夷東西文化中心。到了中期,歷練累積了多年的經驗,貝聿銘充分掌握了混凝土的性質,作品趨向於柯比意式的雕塑感,其中當以全國大氣研究中心,達拉斯市政廳,等皆屬此方面的經典之作。

貝聿銘擺脫密斯風格當屬甘乃迪紀念圖書館為濫觴,幾何性的平面取代規規矩矩的方盒子,蛻變出雕塑性的造型。貝聿銘身為齊氏威奈公司專屬建築師,從事大尺度的都市建設案,貝聿銘從這些開發案獲得對土地使用的寶貴經驗,使得他的建築設計不單考慮建築物本身,更關切環境提升到都市設計的層面,著重創造社區意識與社區空間,其中最膾炙人口的當屬費城社會嶺住宅社區一案,而他們所接受的案子以辦公大樓與集合住宅為主,貝聿銘後來取得齊氏集團的協議於1955年將建築部門改組為貝聿銘建築師事務所開始獨立執業,事務所共從事過114件設計案,其中66件是貝聿銘負責。

1964年,為紀念已故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政府決定在波士頓港口建造約翰·甘迺迪圖書館。這座建造時間長達十五年,於1979年才落成的圖書館,由於設計新穎、造型大膽、在美國建築界引起轟動,被公認是美國建築史上最佳傑作之一。

美國建築界宣布1979年為「貝聿銘年」,授予他該年度的美國建築學院金質獎章。而於此前一年落成的華盛頓國家藝術館東館的設計,已經奠定了貝聿銘作為世界級建築大師的地位。

1979年,改革開放剛剛起步的中國政府邀請貝聿銘設計香山飯店。貝聿銘根據自己的一貫想法———「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不辭勞苦地走訪了北京、南京、揚州、蘇州、承德等地,尋找靈感,搜集素材,最後採取了建築一系列不規則院落的布局方式,使香山飯店與周圍的水光山色,參天古樹融為一體,成為具有濃鬱中國風格的建築。香山飯店的規模不算大,但「體現出中國民族建築藝術的精華」。

晚年經歷

晚年的貝聿銘仍然接收了多個項目,例如羅浮宮玻璃金字塔、中銀大廈、蘇州博物館和伊斯蘭藝術博物館。

1980年,法國總統密特朗邀請貝聿銘翻修羅浮宮,貝聿銘認為設計的東館只跟其相差40年,但羅浮宮有著800年的歷史,羅浮宮玻璃金字塔的設計對於貝聿銘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1983年,羅浮宮有7個部分,每個部分都是獨立的。因為相互競爭著空間和資金,每個部門的館長甚至不相往來。因此在重修時,貝聿銘建築團隊努力讓7個部分統一成一個建築物。

貝聿銘不知道密特朗總統有無意識到這個挑戰的嚴峻性。但貝聿銘團隊最終讓它們在建築

上統一成了整體。

從1990年開始,貝聿銘不那麼在乎建築物的造型了。設計一個獨特的建築造型對貝聿銘不再是件難事。貝聿銘開始研究各種文明。這也為蘇州博物館以及伊斯蘭藝術博物館的設計做好了準備。[4] 

21世紀到來後,貝聿銘再次回到中國。蘇州博物館作為封山之作,他將自己多年積累的建築智慧結合東方的傳統美學以及對家鄉的情感全部融匯在這座建築裡,創造出了獨具魅力的視覺之美。博物館新館的設計結合了傳統的蘇州建築風格,把博物館置於院落之間,使建築物與其周圍環境相協調。[5] 

2009年,貝聿銘還參與了伊斯蘭藝術博物館的設計。貝聿銘去了埃及和中東的其他國家尋找的伊斯蘭教文化的最佳表達,他發現無論是敘利亞大馬士革的伊斯蘭建築物,還是土耳其的建築物,都有著其他宗教的痕跡,不再是純粹的伊斯蘭表達方式。

在開羅貝聿銘在圖倫清真寺得到了啟示,圖倫清真寺對我的作品的影響最大:用於洗禮的噴泉外有三條雙層的走廊;主體建築的外延式幾何圖形的演進,從八角形到四邊形再到圓形。貝聿銘最終掌握了伊斯蘭文化的精華,從而完成了伊斯蘭藝術博物館的設計。

建築作品


年份建築作品所在地1949年 港灣石油公司辦公樓 喬治蘭州阿特蘭大 1955年 丹佛美國國家辦公樓 丹佛 1956年 富蘭克林國家銀行/羅斯福廣場購物中心

紐約州長島明尼奧拉

1960年 丹佛市希爾頓飯店 科羅拉多州丹佛 1962年 瑪莉亞城廣場大廈 蒙特婁 1963年 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 臺中市 1967年 國家大氣研究中心 科羅拉多州 1971年 海港大樓 波士頓 1972年 達拉斯市政廳 德州達拉斯 1974年國家美術館東館 華盛頓 1977年 漢考克大廈 麻薩諸塞州波士頓 1978年 印第安納大學美術館 印第安納州 1979年 甘迺迪圖書館 波士頓 1981年 摩根大樓 德克薩斯州休斯敦 1982年 香山飯店 中國北京 1982年 中銀大廈 中國香港 1985年 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 麻州波士頓 1989年 羅浮宮玻璃金字塔法國巴黎 1990年 德國歷史博物館新翼 德國柏林 1995年 中國銀行總行大廈 北京 ,香港1996年 美秀美術館 日本滋賀縣甲賀市 1998年 搖滾音樂名人堂 俄亥俄州克利夫蘭 2006年 蘇州博物館新館 中國江蘇蘇州 2004年 中國駐美大使館 華盛頓特區 2006年 澳門科學館 中國澳門 2008年伊斯蘭藝術博物館卡達多哈 

獲獎記錄

學術榮譽

▪ 1997    法國建築學院海外院士    (獲獎)    

▪ 1993    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名譽院士    (獲獎)    

▪ 1984    法蘭西藝術院外籍院士    (獲獎)    

▪ 1979    羅德島設計學院校長院士    (獲獎)    

▪ 1978    美國藝術文學院首位建築師背景的院長     (獲獎)    

▪ 1975    美國藝術文學院終生院士    (獲獎)    

▪ 1951    惠爾賴特遊學獎學金    (獲獎)    

▪ 1940    麻省理工學院阿爾法羅池獎章    (獲獎)    

▪ 1940    麻省理工學院遊學獎學金    (獲獎)    

▪ 1940    麻省理工學院建築師學會獎章    (獲獎)    

建築業獎項

▪ 2010    英國皇家建築師協會金獎    (獲獎)    

▪ 2009    英國RIBA皇家金質獎章    (獲獎)    

▪ 2006    東方與西方獎    (獲獎)    

▪ 2003    國家設計獎之終身成就獎    (獲獎)    

▪ 2003    亨利·C·特納獎    (獲獎)    

▪ 2001    湯瑪斯·傑佛遜藝術、人文、社會科學卓越成就獎章    (獲獎)    

▪ 1999    文化桂冠獎    (獲獎)    

▪ 1998    麥克杜威獎章    (獲獎)    

▪ 1997    獨立獎    (獲獎)    

▪ 1996    賈桂琳·甘乃迪·歐納西斯獎章    (獲獎)    

▪ 1996    新世紀金玫瑰國際獎    (獲獎)    

▪ 1994    中國建築學會傑出成就金獎    (獲獎)    

▪ 1994    藝術與文學類耶路撒冷獎    (獲獎)    

▪ 1994    美國紐約州政府藝術獎    (獲獎)    

▪ 1991    美國柯爾貝爾基金會卓越首獎    (獲獎)    

▪ 1990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獎    (獲獎)    

▪ 1989    日本高松宮殿下記念世界文化賞建築終身成就獎    (獲獎)    

▪ 1983    普利茲克獎    (獲獎)    

▪ 1981    美國紐約市藝術文化類市長榮譽獎    (獲獎)    

▪ 1981    美國國家藝術委員會榮譽金獎    (獲獎)    

▪ 1981    法國建築學院建築學金獎    (獲獎)    

▪ 1979    美國藝術文學院建築學金獎    (獲獎)    

▪ 1979    美國建築師學會金獎    (獲獎)    

▪ 1978    埃爾希·德·沃爾夫獎    (獲獎)    

▪ 1976    湯瑪斯·傑佛遜記念獎章    (獲獎)    

▪ 1970    金門獎    (獲獎)    

▪ 1963    美國建築師學會紐約分會榮譽獎章    (獲獎)    

▪ 1961    阿諾·布魯納獎    (獲獎)    

社會榮譽

▪ 1993    美國喬治·布希總統自由勳章     (獲獎)    

▪ 1993    軍官勳位    (獲獎)    

▪ 1988    法國密特朗總統榮譽軍團勳章騎士勳位     (獲獎)    

▪ 1988    美國雷根總統國家藝術勳章     (獲獎)    

▪ 1984    法國政府藝術及文學勳章司令勳位       (獲獎)    

藝術特點

光線特點

光是建築的色彩,「讓光線來作設計」是貝氏的名言。在他的作品中光與空間的結合,使得空間變化萬端,巴黎羅浮宮金字塔的入口把大量的光線引入死氣沉沉的博物館,讓過去的歷史曬曬今天的太陽。透過透明的玻璃,投射在空間與牆體、地面上,形成光的庭院。「光很重要。沒有了光的變幻,形態便失去了生氣,空間便顯得無力。」光是貝聿銘在開始一項建築時首先考慮的問題。

玻璃與鋼材

由於玻璃自身的特性——透明、反射,並且玻璃透明不至於遮擋減損原建築物的立面,不僅符合貝氏對陽光的追求,更能夠從視覺上以及空間原理上使得原有的建築群不會被削弱,並且能使設計者的建築思想得到充分表現,加上光線和人的運動,整個空間被賦予了活力。自然光線穿過透明的玻璃材料傾瀉到室內,給室內的一切帶來溫暖和靈動之感,網狀鋼材不僅起到了支撐、承載的作用。

混凝土

貝氏注重於混凝土的研究, 挖掘它的受力特徵與視覺表現力, 在建築設計中將結構與裝飾融為一體, 忠實於材料的質感表現力, 從而將對混凝土的應用推到一個新的高度。在作品中, 時常可以看到其充分利用混凝土可塑性的特點, 做出富有雕塑感的螺旋樓梯。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伊弗森美術館內庭的螺旋梯,我們完全可以將之視為一座可以供人上下行走的雕塑。貝還在埃佛森美術館、達拉斯市政廳建築中充分展示了混凝土適於懸挑的力學性能。

幾何

貝聿銘在發展現代主義建築的幾何構成上作出了不朽的貢獻。如果說密斯、柯布西耶在提煉幾何性上作出了成績的話, 那麼貝聿銘則在繼承現代主義建築師的基礎上豐富了幾何構成, 從而為流於僵化的現代主義建築開拓了新的道路。貝以他豐富多彩的建築作品, 向人們表明, 現代主義仍是有活力的, 它決不是一種機械主義, 而是同樣可以呈現多姿多彩的藝術形象。

社會評價

建築發展影響

建築融合自然的空間觀念,主導著貝聿銘一生的作品,如全國大氣研究中心,伊弗森美術館、狄莫伊藝術中心雕塑館與康乃爾大學姜森美術館等。這些作品的共同點是內庭,內庭將內外空間串連,使自然融於建築。到晚期內庭依然是貝聿銘作品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帷在手法上更著重再自然光的的投入,使內庭成為光庭,光與空間的結合,使得空間變化萬端,「讓光線來作設計」是貝氏的名言。

社會文化影響

身為現代主義建築大師,貝聿銘的建築物四十餘年來始終秉持著現代建築的傳統,貝聿銘堅信建築不是流行風尚,不可能時刻變化招取寵,建築是千秋大業,要對社會歷史負責。他持續地對形式,空間,建材與技術研究探討,使作品更多樣性,更優秀。他從不為自己的設計辯說,從不自己執筆闡釋解析作品觀念,他認為建築物本身就是最佳的宣言。


           

長按關注


相關焦點

  • 10位大師,帶你一起緬懷2019年建築設計圈
    來自:環球觀築(ID:Archifocus)本文已獲得授權2019年最值得銘記的十位大師2019我們收穫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最讓人惋惜的是建築和設計界許多大師在這一年和我們告別去了另外一個世界這其中就包括
  • 世界頂級華人建築設計大師—貝聿銘經典作品欣賞
    貝聿銘,1917年4月26日出生於中國廣州,祖籍蘇州,美籍華人建築師。曾先後在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就讀建築學。其作品以公共建築、文教建築為主,被歸類為現代主義建築,善用鋼材、混凝土、玻璃與石材。他的代表建築有美國華盛頓特區國家藝廊東廂、法國巴黎羅浮宮擴建工程。被譽為「現代建築的最後大師」。
  • 香港建築師學會會長追憶貝聿銘:創造現代主義建築巔峰的華人驕傲
    香港建築師學會會長李國興17日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貝聿銘創造了現代主義建築的巔峰,既是有深遠影響的建築大師,更是全球華人的驕傲,自己對其辭世感到哀痛和不舍。5月17日,蘇州民眾以各種方式悼念已故的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貝聿銘祖籍蘇州,他曾說:「我一直知道我從哪裡來。貝家在蘇州已經六百年了,我與蘇州是有感情的」。 圖為民眾向貝聿銘先生遺像獻上獻花。
  • 紀念華裔著名建築設計大師貝聿銘
    貝津銘簡介:貝聿銘1917年4月26日出生於中國廣州,20世紀30年代赴美,先後在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學習建築學。曾獲得1979年美國建築學會金獎、1981年法國建築學金獎。1989年日本帝賞獎1983年第五屆普利茲克獎及1986年裡根總統頒予的自由獎章等,被譽為現代建築的最後大師。貝聿銘作品以公共建築、文教建築為主,被歸類為現代主義建築,善用鋼材、混凝土、玻璃與石材,代表作品有巴黎羅浮宮擴建工程。香港中國銀行大廈、蘇州博物館新館等。
  • 獲建築設計界「諾貝爾獎」的華人有誰?僅有貝聿銘和王澍
    多藝堂說藝術,今天不去評說我國的樓市如何,因為確實也不專業,但小編可以說一說與之相關的建築設計專業。說實話,我國在國際建築設計界名人真不多,能叫起名字的就那麼幾個,可謂鳳毛菱角。近現代最為有名的是梁啓超之子梁思成(1901-1972),他是建築歷史學家、建築教育家和建築師,被譽為「中國近代建築之父」。
  • 建築大師作品手繪分析_2020年建築大師作品手繪分析資料下載_築龍...
    建築大師作品手繪分析專題為您提供建築大師作品手繪分析的相關資料與視頻課程,您可以下載建築大師作品手繪分析資料進行參考,觀看相關視頻課程提升技能。 這位建築大師的神級手繪,讓人嘆服!
  • 建築大師設計的純銀日式茶具
    日本建築大師 Kengo Kuma 隈研吾以 " 負建築 " 理念而享負盛名,這卻是他首次接觸 " 銀 " 這種柔軟多變的物料。繼之前與馬克•紐森(Marc Newson)、已故建築設計師 Zaha Hadid 合作之後,最新是與日本建築大師 Kengo Kuma 隈研吾合作打造全球限量十一套純銀製品的日式茶具套裝。
  • 華人鏡界國際攝影大獎賽徵稿啟事
    ,大獎賽旨在通過無國界,無語言障礙的攝影作品向世界展現各國華人的生存形態及我們特有的民族個性;探討華人與全人類共同分享的生活理念:對生活,家庭和周圍環境的熱愛;促進社會和諧和大同。自1971年以來一直倡導各種類型的攝影藝術,一些國際攝影大師在這裡被發現,其中包括安德烈亞斯·古斯基和塞巴斯蒂奧·薩爾加多;使他們登上國際舞臺,一展風採。Gemma本人還與艾略特·厄韋特,雅克-亨利·拉蒂格等大師親密合作,共事過。
  • 湖南易經大師無量子現代最出名的房產建築風水大師
    當筆者及網友們在網際網路上搜索:湖南風水大師排名、湖南長沙風水大師、廣西柳州、玉林、中國風水大師第一人、當代著名風水師、雲南昆明麗江、全國第一風水大師、河北廊坊永清地理陰陽師、國內著名風水大師、當代國學大師、香港最好的起名大師、臺灣著名風水大師排行榜、湖南長沙口碑最好的看風水師傅、陝西西安最靈驗的風水先生這些相關詞彙時,『無量子』的名字就會一次次地出現在大家的眼前,作為權威易經風水專家無量子大就像易學界中的馬雲
  • 他是一個神級國際建築大師,卻致力於讓建築消失...
    有這樣一位享譽全球的神級建築設計大師他不關注建築體塊造型的形式操作而更關注素材
  • 我眼中的貝聿銘:一道華人之光,兩座經典殿堂,一代建築宗師
    世界建築大師們,無不擁有深厚的行業背景與專業造詣。美籍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與純粹的專業大師們多一些不同。他不僅擅長建築設計,技術過硬,作品享譽世界,而且攜「華人之光」美譽,風靡歐美各國,結識總統、權貴等上層人士,卻又對政治保持天然免疫,項目竣工總能功成身退。
  • 四川再添一名國家級建築設計大師
    【四川再添一名國家級建築設計大師】日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布了第九批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名單。來自四川成都的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建築師錢方榜上有名,是西部地區唯一當選的建築設計大師,也是四川省第5位建築大師(徐尚志、周方中、黎佗芬、鄭國英、錢方)。至此,四川省共19位專家獲此殊榮。
  • 細數7個非科班出身的建築大師
    接下來先給大家盤點業界非科班出身的十個建築大師,看看他們是怎麼順利轉行成為建築圈的大師的!看看他們的經歷對我們能有哪些啟發?NO.1勒·柯布西耶先來一張帥照鎮場子!勒·柯布西耶,20世紀最著名的建築大師、城市規劃家和作家,是現代建築運動的激進分子和主將,是現代主義建築的主要倡導者,機器美學的重要奠基人,被稱為「現代建築的旗手」,是功能主義建築的泰鬥,被稱為「功能主義之父」。柯布西耶出生在瑞士鐘錶工人家庭,還在都靈國際展上以一隻雕刻手錶拿過獎。
  • 紀念建築大師勒·柯布西耶特別活動在京舉辦
    中國網8月30日訊(記者許曉璇) 2020年是偉大的現代主義建築奠基人勒·柯布西耶逝世55周年,他提出的走向新建築的宣言也已走過100年。昨日,一場紀念這位法國瑞士籍現代建築大師的活動——「尋找勒·柯布西耶」在京舉辦,旨在重新找尋大師的創造精神。
  • 建築大師馮紀忠
  • 建築設計大師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
    這次我們來講一個女性的故事,眾所周知設計界的大師圈裡是嚴重的陽盛陰衰,所以當一名女設計師揚名就會顯得特別突出,所以本次的主角大家應該多少都有所耳聞。 她屬於伊拉克血統,英國國籍,她的設計裡最知名的就是建築。
  • 「潤禾藝術」貝聿銘|百歲大師,百年作品
    貝聿銘|百歲大師,百年作品貝聿銘|百歲大師,百年作品藝術訂製 貝聿銘|百歲大師,百年作品貝聿銘出生於1917年1935年,起初的他對建築毫無興趣,毅然選擇了建築專業。1948年,成為紐約第一華人建築師,耗時15年建造甘迺迪圖書館(美國史上最佳建築)。1978年,翻修羅浮宮,大膽設計飽受非議,成品卻享譽世界。1979年,被世界稱為「貝聿銘年」,設計向上飯店。2000年,翻修蘇博,封山之作。
  • 同濟大學建築設計院訪問團拜訪日本建築大師安藤忠雄
    新華網東京12月16日電(王深 張騫)為促進國內建築設計行業與國際交流互動,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組織國內各大設計院和建築設計公司負責人來日交流訪問,並於13日在大阪拜訪了日本建築大師安藤忠雄。該建築位於一棟23層建築的頂層,是安藤忠雄的代表作之一,其呈銳角夾角的兩側玻璃帷幕在大都市的喧囂中營造出神聖的儀式感和浪漫的空間感,是一個著名的婚禮聖地。安藤忠雄表示,自己參與過不少中國的項目(上海保利大劇院、震旦美術館等),中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這些都是非常珍貴的東西。安藤忠雄還表達了希望加強日中之間在城市文化、建築文化、設計文化層面進行更加深入交流的意願。
  • 建築、室內、家具 統一設計的大師賴特
    在1930年的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舉辦的未來建築展中,他被菲利普·詹森列為上個世紀的大師,而沒有列入現代建築師之列。在受到這麼大的羞辱和刺激之後,賴特決心做一個平屋頂的住宅來雪恨,就是「流水別墅」(falling Water)。它在匹茲堡郊外,成為歷史上宣傳得最多的建築物,賴特也沾沾自喜地認為自己是現代建築的元老、奠基人之一,殊不知建築界依然不買帳。
  • 建築大師的工作室,會怎麼設計?
    正文共計:4327 字預計閱讀時間:12 分鐘建築大師工作室除了自宅,建築工作室或許是對建築師而言,另一個具有特殊意義的建築。我們感嘆大師們創造的驚豔建築時,可否好奇過建築師們工作的場所,那些經典建築的誕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