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大力宣傳推廣普法教育,豐富學校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內涵,12月8日下午,由江西中醫藥高專宣傳統戰部和學工聯聯合主辦的以《民法典》為主題的「三三四工程」四大講堂活動在新校區舉行,講座由該校合作律師事務所法律顧問張燕飛主講,全校300餘名學生聆聽了講座。
張燕飛從民法典編纂的歷史由來、重大意義、體例結構、時代特點與中國特色等方面概述了這部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隨後,張燕飛圍繞「侵權責任編」的重點與亮點,從「一般侵權責任」與「特殊侵權責任」的認知、增加「自甘風險」和「自助行為」免責事由、懲罰性賠償的適用入題,就建築物和物件損害、機動車交通事故、醫療損害、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高度危險、飼養動物損害等與大學生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場景進行了深刻講解。
張燕飛憑藉11年的執業生涯中,辦理了600餘件民商事、行政、刑事等案件的豐富經驗,跳出「以課講課」的模式,採用現場問答、視頻展示相結合的方式,融抽象的法律知識於鮮活的案例之中,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快速提升為學法「達人」。整場講座思路清晰、深入淺出、案例得當,融學術性、實用性、指導性於一體,專業又不失幽默,讓每一位聆聽者感受到了《民法典》的魅力。
本次活動使同學們進一步認識到《民法典》頒布實施的重大意義和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重要作用,幫助同學們提高了法治意識和保護意識,養成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的思維習慣和行為方式,為學校營造了良好的法治校園氛圍。(艾佳英供圖)
(中國日報江西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