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焦雅輝
護士們很好地踐行了南丁格爾精神,前線護士都是南丁格爾。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
醫生有多重要,我們的護理姐妹們就有多重要。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賽
護士們的行為令人感動,各國應該更加關注和支持護士們的工作。
「說星星很亮的人,是因為沒有見過護士的眼睛。」和護士朝夕相處的新冠肺炎患者說。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廣大護理人員勇敢逆行,成為抗擊疫情的中堅力量。
馳援武漢、湖北的4萬餘名醫務工作者中,近七成都是護士,在重症病房,他們和死神賽跑,為患者守護生的希望;在方艙醫院,他們帶領患者翩然起舞,鼓舞大家戰勝病魔。
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醫院、社區、隔離點裡,處處都有他們忙碌的身影。
2020年就要過去,讓我們用一張張圖片回眸天使們抗疫的那些瞬間,帶上這些「暖」,一起走進讓人期待的2021年。
「最危險的,我們上」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護理部主任汪暉在和同事討論護理方案。2020年年初,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武漢保衛戰中,汪暉帶領6000多名護士,與病毒短兵相接,用專業、堅韌和責任心守住了3539名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的生命和健康。
從事護理工作38年,在這場史無前例的突發疫情中,汪暉交出了職業生涯最有分量的戰「疫」答卷。
特殊的慶生
「春風送暖大地諳,一盒壽麵夢魂牽。醫患同譜救命歌,橫掃陰霾換新天。」2月9日中午,在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戰時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七病區,易老先生度過了永生難忘的76歲生日。「這碗長壽麵讓我重拾了戰勝病毒的信心。」易老先生非常感動,並有感而發,吟誦了這首自己即興創作的詩。
1月29日,易老先生確診為新冠肺炎患者,管床護士吳曼發現易老先生一日三餐吃得非常少,詢問得知易老先生情緒低落,覺得沒有希望。2月8日晚上,吳曼無意中聽到易老先生說:「明天就是我的生日了,好想吃碗長壽麵。」2月9日中午,護士黃如嫻在家用一大一小兩個麵包做了個生日蛋糕,下好長壽麵,開車帶到醫院。當生日蛋糕和長壽麵出現在易老先生面前,吳曼、黃如嫻和其他護士一起祝他生日快樂時,易老先生感動地說:「雖然看不清你們的臉,但我相信你們都是最美的白衣天使。」
比心送給護士阿姨
今年10月,在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核酸檢測門診,一個準備住院的小女孩隔著玻璃窗,對著給她做核酸檢測的護士阿姨,比了一個大大的愛心。她奶聲奶氣地說:「阿姨,您辛苦啦!」由於穿著厚厚的防護服無法交流,護士也舉起雙手,對著小女孩比了一個大大的愛心。
製作「甜蜜」禮物
3月18日下午,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國家援鄂抗疫醫療隊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護理技術創新挑戰賽。北醫三院共派出137名醫務人員馳援武漢,其中護理人員100名。他們在前線臨床工作中不畏艱險,精益求精,針對隔離病房籌建、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創新思維設計了一系列小發明。隔離病區的「甜蜜」禮物——低血糖急救包就是其中一項。
為了降低糖尿病患者低血糖風險,醫療隊糖尿病管理小組成員設計了「低血糖急救包」,並寫好提示卡片,以便患者在發生低血糖時能夠進行急救處理。
相互敬個禮
常碩是北京市豐臺區新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一名護士。2020年3月22日~4月4日,她在豐臺區密接人員集中醫學觀察點開展為期兩周的支援工作。
14天的支援結束時,常碩和隔離點的「戰友」保安相互敬禮,表達對彼此的敬意和感謝。
風雪夜中的背影
2月25日晚上8點,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杏林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護士袁曉藝在探礦廠小區封閉管理期間,接到了自己所負責的居民的電話,需要她上門查看情況。那天大雪紛飛,她穿好隔離衣,冒雪前往居民家中。
我來守護你
今年3月,湖北省孝感市第一人民醫院康復隔離點住進了一位患有被害妄想症的女患者。因為她處於高度戒備狀態,醫護人員送去的食物和藥品都被她藏在了衣櫃中、被子裡。
護士長劉惠林知道後,陪她說話,幫她洗頭、洗衣、整理房間。接觸多了,患者放鬆了戒備,只接受劉惠林送給她的食物和水。患者住在一樓靠近窗邊的位置,為確保患者能按時按量服用治療藥物,劉惠林囑咐食堂每天單獨做一份食物,然後將藥液混入碗中,從窗口遞進去,站在窗外,看著她吃完才放心離開。
回家了!
3月14日,北京同仁醫院眼科護士王蕾作為同仁醫院醫療隊成員,支援北京小湯山醫院。進駐小湯山後,王蕾被編入戰備區工作,主要任務是引導回國旅客進行新冠病毒篩查。後來,王蕾又主動申請從篩查病區調整到確診病區。
4月28日是王蕾回家的日子,來接她的老公和兒子同時「獻吻」。「愛人和兒子出現的一剎那,所有的壓力、辛苦、思念,全都化作眼中的淚水,我們三人緊緊擁抱在了一起。」王蕾說。
圖文:蔡敏 黃徵宇 馬遙遙 程涵 付雷 高建軍 蘭麗娜 牛磊 張春芝 李璐 初曉飛 黃匯慧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供圖
原標題:《回望2020,光影留下天使的美》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