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性質:硬光VS柔光
除了色溫、光的強度之外,絕大多數導演也關心光的性質。這不是指光線看上去多好或多差(儘管那也是非常重要的),而是照亮演員和場景的光線多硬或多柔。如果你曾經在一個晴朗的天氣裡站在外面,毫無疑問會注意到你的影子有多麼獨特。稜角分明的影子是硬光光源的附贈品。太陽,作為一個單一的點光源而向地球發送它的光波,在大多數時候它們是相互平行的,會產生單一的、稜角分明的濃重陰影。
電影《綠皮書》裡的硬光線畫面
電影《綠皮書》裡的硬光線逆光畫面
這些平行的光波是很有方向性的,它們會把一個物體的表面照得很 亮,然後被這個表面擋住,不再碰撞該表面後面的物體,從而產生稜角分明的陰影。這並不意味著硬光(平行光)比柔光更亮,它們只是更集中。最大也是最容易獲得的硬光源是太陽(在晴朗的天氣裡),它對我們來說是免費的,所以在拍攝時可以儘可能地使用。從效果來看,硬光在用於人臉的時候通常是不討人喜歡的,並可能導致人的眼窩處有刺眼的陰影(頂光)以及皮膚瑕疵比較突出等問題。硬光用於電影中可以營造恐怖、危險、嚴酷或神秘的氛圍。
圖3.23硬光和柔光的示例。
電影《綠皮書》裡的柔光畫面
柔光是一種漫反射得很厲害的光。如果你在多雲的天氣、陰天(沒有可見的陽光直射)到外面去,幾乎不太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即使能看到,也是非常微弱或是邊緣模糊的。硬的、來自太陽的平行光跟大氣中的雲層發生碰撞,然後被打亂、轉向許多不同的方向,並在大氣層中四處反彈。這種多方向能量波的漫射光從許多方面接觸物體,因此它可以更均勻地照亮物體的四面八方不是生硬地從一個方向定向照射,而是柔和地從幾個方向擴散。幾乎所有的光源類型都可以通過牆壁和天花板的漫射和反射成為柔光。柔光源往往能讓人臉更討人喜歡,在光線環繞著表面的曲線和形狀時,它們很少產生濃重的陰影。柔光在電影中也意味著一種溫暖、友善或浪漫的感覺。
電影《綠皮書》裡混合光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