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姓起源:
李姓,是我國人口較多的一個姓氏。李姓是以官名為姓氏的。它的起源,是顓頊帝的後代叫皋陶的人,曾經擔任過堯帝的理官(司法長官)。他的後代就以他的官名為姓,姓「理」。後來到了商朝末期,理氏後人有一個叫理徵的,因為執法剛正不阿,敢於直言進諫,因此得罪了商紂王而被殺。他的老婆孩子流亡在外,有一天饑渴難耐,看見路旁有一棵李樹,就摘了一些李子充飢,因而得以活命,於是就改「理」為「李」,用以報答李子的救命之恩。從此隱姓埋名,在苦縣(今河南鹿邑)安家落戶。
李姓的始祖是皋陶,始祖地在河南鹿邑,按照人口排名,李姓排名第二。
在中國的歷史上,李姓稱帝王者多達60餘人,先後建立有:大成、西涼、涼、吳、魏、唐、楚、後唐、南唐、大蜀、西夏、大順等政權。
李姓名人:
李姓歷史上名人很多,春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老子,名叫李耳,著有《道德經》一書,是道家的創始人;西漢時期的名將李廣,是一位令匈奴聞風喪膽的「飛將軍」。「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說的就是李廣。
中國歷史上,最聲威遠播的一個朝代——唐朝,是唐太祖李淵創建的。唐太宗李世民,開創了「貞觀之治」;唐玄宗李隆基,開創了「開元之治」,使唐朝得以興盛發達,唐代著名的詩人,有李白,李紳,李賀,李商隱等著名的李姓詩人,還有著名的書法家李邕。
南宋著名的女詞人李清照,婉約詞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有《聲聲慢》、《一剪梅》等。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著有《本草綱目》。
近代有「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的中共創始人之一的李大釗,地質學家李四光等。李性中的名人,可以說是群星璀璨、人才輩出。
名人趣事:
李白被「騙」,賦詩《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這首膾炙人口的詩篇,想必大家都讀過。雖然只有短短的四句,卻充分表達了詩人和朋友汪倫的深情厚意。說起這首詩,還有一段佳話。說的是唐朝天寶年間,李白旅遊到了宣城地界。這裡有一位著名的隱士,叫汪倫。他很想結識李白,就給李白寫了一封信,信中說:「先生不是喜歡旅遊嗎?我這裡有十裡桃花。我聽說先生喜歡喝酒,我這裡可有萬家酒店呢,先生,可否過來一敘?」李白讀罷信件,欣然前往。到了那裡一看,既沒有桃花,也沒有一萬家酒店。汪倫笑著說:「我這裡雖然沒有桃花,但是有一個水潭,叫桃花潭。至於萬家酒店嗎,這個酒店的店主姓萬,所以叫萬家酒店。」李白一聽,哈哈大笑。汪倫款待李白數日,贈送李白八匹馬,官錦十端,並且把李白親自送上船,並踏歌相送。李白深受感動,就寫了這首著名的《贈汪倫》。
含李字的古詩詞:
鏡中桃李色,不得十年好。《贈言》 白居易
桃李不須令更種,早知門下舊成蹊。《上李常侍》 戎昱
桃李風多日欲陰,百勞飛處落花深。《春日憶司空文明》 盧綸
萬裡煙塵客,三春桃李時。《山行寄劉李二參軍》 盧照鄰
柳色青山映,梨花雪鳥藏。綠窗桃李下,閒坐嘆春芳。《一片子》 無名氏
誰復爭桃李,含芳自不言。《曲江亭望慈恩寺杏園花發》 曹著
含李字的成語:
瓜田李下 李代桃僵 投桃報李 道旁苦李
含李字的歇後語:
李逵繡花——力不從心
李時珍看病——手到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