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聽到嬰兒的啼哭,那種激動真是無語言表。這不僅代表寶寶自己初次為人父母,也標誌著他們的肺部非常健康。但是時間一長,寶寶的啼哭只會讓父母緊張或鬧心。
我們都知道,孩子啼哭的原因很多,可能因為飢餓、尿溼、疲倦、身體不舒服,或需要父母的關注和安撫。不過很多父母往往搞不清楚,孩子哭鬧的具體原因,這就給安撫工作帶來很大的困難。
不過無需擔心,雖然沒有一種安撫方法適合所有的孩子,但每個父母都能找到最適合自己孩子的那種。除此之外,家長還可以試試以下這些方法。
○ 動起來
對於嬰兒而言,在媽媽的肚子裡呆了9個月,其實就像住在一個移動房屋中。即使媽媽睡著的時候,身體也在移動。所以當寶寶靜地躺在搖籃裡的時候,還會感覺很陌生,而輕輕搖晃會使他們更舒服。
1.抱著搖晃
將嬰兒放在手臂中,雙腳站立的距離略大於與臀部相同的寬度,然後在臀部位置前後轉。只要緊緊抱著嬰兒,搖晃運動就很順利。如果晃久比較累,可以藉助嬰兒專用搖椅。
2.蕩鞦韆
嬰兒鞦韆,可以帶來舒緩。有節奏的搖晃幅度,有助於讓寶寶瞬間平靜下來。當然,鞦韆是專為小嬰兒設計的,確保寶寶的安全才是首要原則 。
3.用振動來安撫
洗衣機或烘乾機的振動,其實也可以拯救很多父母。將寶寶放在安全座椅上,然後在把他們一起放到洗衣機或者烘乾機上,這種震動的節奏也會讓他們安靜下來。
4.開車
我們經常發現,讓孩子安靜的躺在嬰兒床裡,其實很難入睡。但把他們放在嬰兒車或者汽車裡,很快便能入睡。
5.讓爸爸幫忙
有經驗的媽媽都說,在安撫寶寶方面,其實爸爸才是硬核。因為他們強壯的手臂可以更快地晃動,抱起來也很用力,給寶寶足夠的安全感。
○ 包裹起來
子宮,並不是一處寬敞的房子。但寶寶習慣於在這樣溫暖、舒適的環境中,把自己緊緊地包裹起來。如果能模仿子宮中的環境,寶寶也能瞬間停止哭鬧。
1.用毯子包住
用一條輕薄的毯子舒適地包裹嬰兒,把寶寶雙臂交叉在胸前,還有奇妙的安撫效果。
2.嘗試袋鼠式育兒
爸媽可以脫掉衣服,躺下來,將寶寶靠在自己裸露的皮膚上,然後用溫暖柔軟的毯子覆蓋兩個人。這種安撫方法,對早產兒尤其管用。
3.使用背帶
這種方法,帶娃外出的父母經常使用。把寶寶用背帶束腹在自己身上,這種舒適會讓他們感到安心。此外,這種方式也方便母乳餵養。
○ 噪音安撫
胎兒在媽媽肚子中的時候,也並不是處於一個安靜的環境。他們可以聽到母親心臟的跳動,血液的湧動和胃的運作聲。所以,新生兒也不一定要在絕對安靜的環境中,才能鎮定下來。
1.打開風扇
風扇運行時,柔和的風聲是非常動聽的,有助於寶寶安靜。
2.吸塵器聲音
孩子在的時候,父母可以照常做家務。吸塵器發出的噪音和震動,也可以刺激平靜下來。
3.發出「噓」聲
「噓」的聲音,特別像嬰兒在子宮中聽到的聲音。家長可以一遍又一遍地,直接對著寶寶的耳朵說。
4.嘗試白噪聲
任何具有持續聲音的機器,其實都具有舒緩情緒的效果。比如海浪聲、下雨聲、瀑布聲等等。
○ 健康問題
脹氣也會導致胃部不適。如果懷疑寶寶因脹氣而哭泣,可以試試以下方法:
1.將他放倒在膝蓋上,然後輕輕揉搓他的背部。
2.寶寶仰臥時,讓雙腿模仿騎自行車的姿勢。
3.如果是腸絞痛,可諮詢醫生尋求解決「散氣」的方法。
4.母乳餵養的孩子,媽媽要檢查自己的飲食,去掉洋蔥、辣椒、咖啡或其他可能刺激性的食物。
○ 其他安撫方法
如果以上安撫,還不能起到效果,那不妨再試試以下這些技巧。
1.使用奶嘴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可以給新生兒安撫奶嘴。一些寶寶有很強的吸吮需求,而且大多數寶寶在7個月左右自己放棄奶嘴。
2.帶娃出去
周圍環境的變化可能會分散注意力,而且足以平息新生兒的哭聲。
3.給嬰兒按摩
給寶寶做全身撫觸,也可以撫慰。
4.調暗燈光並關閉電視
燈光不要太耀眼,電視聲音不要太雜亂,太多的刺激會刺傷新生兒的神經。
5.檢查房子的溫度
如果房間裡太冷或者太熱,嬰兒也是難以入睡。
6.檢查寶寶的衣服
如果寶寶的衣物不合身,不透氣、不舒適或者太緊身,也會讓寶寶哭鬧不已。
7.戴上耳塞
愛哭鬧的寶寶,一般會在下午傍晚的時候達到高峰。如果哭鬧的穿刺聲太強,在嘗試上述安撫工作後,媽媽可以適當帶上耳塞來照看。
(原創作品,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