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將於6月在香港完成二次上市。」
本文為IPO早知道原創
作者|Stone Jin
據IPO早知道消息,北京時間5月15日,京東於當日美股盤前發布了截至2020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未經審計財務報告,整體表現均超市場預期。
其中,2020年第一季度,京東淨營收為1462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20.7%,高於彭博一致預期的1366.66億元,亦遠超京東自己在2019年Q4財報中給出的同比增長至少10%的業績指引。
京東預計2020年第二季度的淨營收將介於1800億元至1950億元,同比增長20%至30%。
用戶數據方面,截至2020年3月31日的12個月,京東年度活躍用戶數同比增長24.8%至3.874億,環比2019年第四季度末增長超過2500萬,創淡季期間單季用戶絕對值新高;而2020年3月的移動端日均活躍用戶數則較2019年3月增加46%。
值得一提的是,鑑於其最快將於6月在香港完成二次上市,因此這也意味著該財報即為京東二次上市前的最後一份財報,如此強勁的業績或也將直接提振投資者對於京東在港表現的預期和信心。
零售業務向上、向下同時發力
作為業績基石,京東零售業務在2020年第一季度的表現堪稱「驚豔」。其一由於疫情影響增加了線上交易、尤其是生鮮超市的佔比;其二則歸功於京東用戶增長戰略的效果逐步顯現,包括「向上打」和「向下沉」。
首先是下沉市場。京東零售集團CEO徐雷在財報電話會議上介紹,按照收貨地址來看,三到六線城市的用戶佔比已超過六成,銷售額佔比超過50%。
「我們採取的是雙輪驅動的方式,一是通過京喜這個新的獨立平臺,另外一個是京東主站通過算法來針對下沉用戶的轉化。」徐雷稱。
其中,京東旗下社交電商平臺京喜在過去一年內已成為用戶增長的主要動力:其在2019年10月接入微信一級入口。2019年雙11,京東全站新用戶4成來自京喜,2019第四季度京東活躍用戶數環比增加2760萬人,超過阿里巴巴2019Q4的1800萬的用戶增長,新增用戶中超過7成來自於三至六線城市。
除徐雷提及的兩大方式外,4月上線的「京東極速版」同樣對下沉市場有著不小的推動作用,其主要聚焦高頻、低價、剛需商品的市場,商品和供應鏈全部源於京東。
由此不難發現,在阿里巴巴於3月發布C2M戰略、正式推出淘寶特價版的情況下,京東對於下沉市場似乎也抱有志在必得的決心。畢竟,京東強大的供應鏈基礎將使得旗下的低價平臺更具有品質和服務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據徐雷介紹,京東是中國網絡零售市場中,中高端用戶和家庭用戶的佔比最高的一家。
財報顯示,京東在第一季度為包括華為、小米、三星在內的一線手機廠商舉辦了線上發布會;與此同時,全球最古老的高級皮具品牌Delvaux、義大利時尚品牌MSGM、加拿大高端休閒服飾品牌MACKAGE以及加拿大背包品牌Herschel Supply等約20家奢侈品牌均在第一季度開設京東旗艦店。
此外,京東還計劃在二季度末或三季度初,將原來的一號店轉型為一號會員店,針對高線市場的中高端人群,推出精選商品的付費會員服務。
換言之,在不斷下沉的同時,京東從未丟失對於高端用戶群體的爭奪與支持。
另外不得不提的一點是,京東將在第二季度舉辦新一屆的「618」營銷活動。徐雷預計,今年的618將會是17年來,整個行業和上下遊企業參與度最高的一次618。
「618是京東的主場,京東具有天然的優勢,而且品牌商和商家的投入是空前的。如果疫情不出現反覆的話,今年的618是促進品牌和商家恢復增長,抵消一季度疫情影響的很好的一個機會。」徐雷稱。
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證明,京東對於二季度至多30%增長的業績展望有著較為紮實的理論依據和自我判斷。
物流、健康、創新業務撐起「另一片天」
事實上,相較零售業務,京東的物流業務在疫情期間更為人熟識並獲得更多人稱道,京東物流成為疫情緩解後唯一允許被進入小區和上樓給客戶提供服務的企業鍾南山院士亦親筆致謝京東的物流速度。
截至2020年3月31日,京東物流總計運營超過730個倉庫,包含京東物流管理的雲倉面積在內,倉儲總面積約為1700萬平方米。京東物流CEO王振輝在財報電話會議中提到,京東物流一季度外部業務的營收佔比超過40%,創歷史新高。
此外,基於京東物流運營效率的逐步提升,履約費用呈下降趨勢,進而改善盈利能力等種種樂觀情形,京東物流獨立IPO的傳言由來已久。
2019年年末,路透社報導稱,京東物流已與多家銀行就潛在IPO進行初步討論,募資規模預計為80至100億美元,公司整體估值或達到300億美元,最快2020年下半年香港或美國上市。
毫無疑問,作為全球唯一擁有中小件、大件、冷鏈、B2B、跨境和眾包六大物流網絡的企業,京東自營配送服務覆蓋全國99%的人口,超過90%的自營訂單可24小時內送達,京東物流的獨立IPO「底氣十足」。
而之於京東集團而言,即使京東物流已實現單季度盈利,但物流終究還是一個相對重資產的行業,若成功將京東物流剝離,京東集團但現金流狀況和股東價值或將進一步得到提升。
而大健康業務同樣在第一季度增長迅速,包括藥品的供應鏈、電商、網際網路問診等,同時京東也是國內首家上線核酸檢測的網際網路平臺,以方便更多企業復工、復產的需求。
京東集團董事會主席劉強東在電話會議中表示,「大健康業務能夠很好利用到現有的客戶群,京東自己也有非常好的消費者認知,這種相互之間的信任將從零售延續到大健康領域。」
劉強東透露,京東的大健康產品能夠提供更低的價格,進而產生更高的毛利,目前的毛利率約為40%。
此外,財報還顯示,京東旗下子公司京東工業品已於4月24日籤署2.3億美元A輪融資協議,由GGV紀源資本領投,紅杉資本中國基金、CPE等多家投資機構跟投,投後估值超20億美元,並成為工業品領域內估值最高的公司。
這也意味著,京東長期以來不斷尋求新的業務增長點,以豐富自己的價值,並為投資者帶去更大的想像空間。
事實上,京東在港二次上市的想像空間也不只於此。
截至5月15日港股收盤,2019年11月成功回歸港股的阿里巴巴報於每股196.9港元,較每股176港元的發行價上漲約12%,市值為4.23萬億港元。
因此,對於京東而言,一旦其成功在香港掛牌上市,未來的市場或許同樣值得期待。
況且,京東的在香港市場的表現或將直接左右未來百度、攜程、網易等國內知名網際網路企業的回港上市進程。
Q1財報發布後,京東股價大漲。截至今晨收盤,京東股價當日上漲3.86%至50.85美元,股價創下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