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超快充電/放電和優秀低溫性能的石墨基鋰離子電池

2020-12-17 新能源Leader

鋰離子電池在室溫條件下的快速充放能力以及低溫下的充電性能是目前行業面臨的難題。石墨是最常用的商用負極材料,然而鋰離子的長擴散距離限制了它的倍率性能。於此,為了縮短擴散路徑,作者開發了由通孔的薄石墨片和碳納米管組成的複合電極。碳納米管能有效防止石墨片發生重新堆積。結合低溶劑化能的電解液,其能加速鋰離子在電極/電解質界面的傳輸,所製備的電池具有優秀的室溫倍率性能(幾乎能以以8C倍率進行完整的充放電)以及改善的低溫性能。

下圖為含通孔的薄石墨片和碳納米管(PGN/CNT)的複合材料製備示意圖。作者首先基於天然石墨製備了膨脹石墨(EG)。然後將聚乙二醇400油酸酯溶解於100ml去離子水中,加入3g EG並超聲分散30min,形成石墨納米片(GN)分散液。隨後含6g ZnCl2的150ml水系CNT(直徑20-40nm,長度3-5um)分散液(1mg/ml)加入至上述GN分散液中,攪拌過夜,確保GN和CNT能充分接觸。將混合物在100℃下熱處理,使溶劑完全揮發。所得到的乾燥前驅體在氬氣氣氛下,於1000℃的管式爐中煅燒2h,並用5wt%的HCl和去離子水清洗,去除雜質,80℃下乾燥過夜得到PGN/CNT。

下圖為(a)EG和(b,c,d)PGN/CNT的SEM和TEM表徵。未處理的EG為蠕蟲狀的顆粒,石墨片上含有許多孔。添加ZnCl2進行超聲和裂解後,大的薄石墨片被破壞成小片石墨納米片。得益於CNT的引入,石墨納米片沒有發生嚴重的重堆積,有利於鋰離子和電子的傳輸。TEM顯示在石墨納米片的層內有許多孔,此特徵有利於鋰離子的快速傳輸。

下圖為PGN/CNT的XRD、Raman、低溫氮氣吸脫附和孔徑分布的結果。由XRD的結果可知,PGN/CNT複合材料在26.5°出現一個強的(002)衍射峰,接近原始EG的衍射峰,比純CNT的峰略寬,表明合成的PGN/CNT複合材料中PGN具有與原始EG相同的晶體結構。此外,(101),(102)和43°左右的(104)峰證明PGN/CNT很好得維持了石墨的層狀結構。因此在充電和放電過程中,石墨的電壓平臺不會受到影響。Raman結果顯示,與EG相比,PGN/CNT在1370cm-1處出現了一個額外的D峰。該峰對應於無序碳,可能來源於石墨納米片邊緣位置的缺陷和孔結構。N2吸脫附測試表明PGN/CNT中存在少量的微孔,主要為介孔,材料的平均比表面積為280m2/g,主要的孔尺寸大概為4nm。

下圖為採用傳統電解液時所測得的PGN/CNT半電池的電化學性能,包括循環伏安測試、不同倍率的充放電測試、電極的充電倍率性能(不同倍率的脫鋰性能)和EIS測試。所有測試的溫度均為20℃。從循環伏安測試結果可知,在首次放電過程中,0.6V左右出現一個寬峰,對應SEI形成過程。在陰極掃描的過程中,分別在0.17、0.1和0.03V出現三個峰,對應於連續的鋰化過程形成LiCx(x≥6)中間體。在陽極掃描中,分別在0.13、0.25和0.29V出現三個峰,對應放電態的LiC6逐漸去鋰化,形成LiCy(6≤y)中間體,最終還原成C。倍率測試表明,儘管隨著倍率增加導致容量降低,但是在8C倍率下仍能獲得220mAh/g的高容量,而許多商業化的石墨即使在2C時就幾乎已經無法顯示容量。EIS測試表明,PGN/CNT的Rct(電荷轉移阻抗)明顯比商業化石墨低,歸因於PGN/CNT增多的鋰離子嵌入位置(短的石墨納米片和孔邊緣)。倍率測試表明,當將倍率增加至50C時,PGN/CNT電極中的鋰離子仍然能夠成功脫出,該倍率比鋰離子嵌入(石墨半電池的放電過程)的倍率要高。在放電過程中,溶劑化的鋰離子需要去除外層溶劑,然後通過液相-固相界面進入石墨。對於充電過程,鋰能直接從石墨脫出,不受去溶劑化過程的限制。因此,作者推測鋰離子插入石墨的受限過程可能來自於液相-固相界面的電荷轉移阻抗,而不是石墨顆粒內部的擴散過程。於此,作者使用了一種具有低去溶劑化能的新電解液(溶於1,3-二氧己烷的0.75M LiTFSI,標記為DIOX)進行測試對比。

下圖為採用DIOX電解液進行測試的倍率性能(1C至8C),採用DIOX電解液與傳統電解液對比的不同溫度的嵌鋰曲線、20℃和-30℃的阻抗對比。結果表明即使在8C的倍率下,PGN/CNT仍然能夠成功充電和放電。採用DIOX電解液,EIS測試得到的Rct半圓變小。石墨基鋰離子電池的糟糕低溫循環性能歸因於低的鋰離子插入動力學。從恆流放電曲線可知,當溫度降低至-40℃時,鋰離子在兩種電解液(DIOX和傳統電解液)中的鋰嵌入行為不同。對於DIOX,在-20℃時放電初始的電壓降幾乎可以忽略,當溫度達到-40℃時初始電壓僅出現輕微的降低。而傳統電解液的電壓隨溫度降低迅速下降,在-40℃時幾乎沒有容量。採用DIOX電解液時,-40℃對應的脫鋰容量達到180mAh/g。EIS測試表明,DIOX對應的Rct半圓明顯更小,表明與傳統電解液相比,在DIOX電解液中,鋰離子通過液相-固相界面更加容易。

下圖為在兩種電解液中Rct隨溫度的變化,以及平均去離子化時間變化與溫度的關係。儘管在兩種電解液中Rct均隨溫度降低而增加,但是在DIOX中Rct增加的速度更慢,特別是在低溫時。鋰離子在PGN/CNT中的擴散阻抗(Warb+Rb)比Rct更小,表明倍率性能由液相-固相界面的Rct決定。鋰離子在液相-固相界面的兩邊狀態是不同的。在本體電解液中,鋰離子以溶劑化形式存在。當電池放電時,鋰離子發生遷移,伴隨去溶劑化過程。隨後作者採用DFT對鋰離子在DIOX和EC(一種傳統電解液中所含的溶劑)中的去離子化能進行理論計算。結果見下表。在兩種溶劑中,界面鋰離子傳輸的去溶劑化能和對應的活化能壘不同。

於此,作者提出了溫度相關的離子去溶劑化模型,採用阿倫尼烏斯方程來確定去溶劑化速率k。不同溶劑化鋰離子在不同溫度時的平均去離子化時間級別(τ0=1/k)的相對變化表明,[Li(DIOX)]+對溫度的變化更不敏感,而隨著溫度降低,[Li(EC)]+去溶劑化過程變得困難許多。更高的τ0值導致液相-固相界面阻抗的快速增加,最終導致放電初始階段的嚴重極化。因此,選擇具有低能壘的電解液,對於石墨基鋰離子電池在低溫下正常工作至關重要。

下圖為採用DIOX電解液後,以4C倍率進行循環的放電容量保持率和庫倫效率。採用DIOX電解液進行4C倍率的室溫循環時,容量保持率穩定,在第30-50次之間幾乎沒有明顯的容量變化。

作者開發了由通孔的薄石墨片和碳納米管組成的複合電極。PGN/CNT複合材料內部存在許多孔,主要為介孔,此外還有少量的微孔。這種特殊的結構有利於鋰離子的快速傳輸,提升材料的倍率和低溫性能。研究發現,PGN/CNT材料的鋰離子插入過程受限於液相-固相界面的電荷轉移過程,而不是在PGN/CNT顆粒內的擴散過程。為了加快鋰離子的傳輸,作者使用了含低去溶劑化能的電解液,與其形成的溶劑化鋰離子的去溶劑化過程對溫度變化不敏感。結果顯示PGN/CNT在這種電解液中具有優異的低溫性能,在-20℃的容量達到300mAh/g,而使用傳統電解液時的容量僅為125mAh/g。此外,在室溫下,即使充放電倍率達到8C,PGN/CNT電極仍能成功發揮325mAh/g的高容量。使用這種電解液在室溫下進行4C倍率循環,當循環次數達到500次時,容量保持率仍高於90%。

參考文獻:Graphite-based lithium ion battery with ultrafast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and excellent low temperature performance;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430 (2019) 74–79;Jiang Xu, Xi Wang, Ningyi Yuan, Bingqing Hu, Jianning Ding, Shanhai Ge.

來源:新能源Leader,作者:逐日

相關焦點

  • 高功率&高能量密度 尼吉康小型鋰離子可充電電池上市
    此外,鋰離子可充電電池具有高能量密度但功率密度低,因此市場需要具有高輸出功率和大容量的蓄電裝置。尼吉康採用電容器的卷取製造技術。新開發的小型鋰離子可充電電池具有如上圖所示的引線型,尺寸為從直徑3毫米•長度為7毫米到直徑為 12.5毫米•長度為40毫米的超小型,圓筒型「小型鋰離子可充電電池」。此新產品同時實現了高功率密度和高能量密度。
  • 高比能量鋰離子電池矽基負極材料研究進展
    導讀:本文主要深入分析和討論矽基負極材料的儲能及容量衰減機理, 從矽碳複合材料和 SiOx(0 常見的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有軟碳、硬碳、中間相碳微球(MCMB)、人造石墨、天然石墨、鈦酸鋰(LTO)和矽基材料等。
  • 鋰離子電池現在研究到何種成度了
    鋰離子電池(LIB)是目前綜合性能最好的電池體系,具有高比能量、高循環壽命、體積小、質量輕、無記憶效應、無汙染等特點,並迅速發展成為新一代儲能電源,用於信息技術、電動車和混合動力車、航空航天等領域的動力支持。如今電動汽車愈發受到市場青睞,但漫長的充電時間也讓人望而卻步。
  • 高比能量鋰離子電池矽基負極材料的研究進展
    圖2 充電和放電期間矽體積膨脹示意圖嵌鋰過程中, 電解質會發生分解並沉積在矽表面形成SEI膜。碳與矽複合能夠降低材料整體體積膨脹, 同時起到抑制活性物質顆粒團聚的作用, 此外碳的電導率較高, 與常規電解液相容性好, 複合材料一般具有良好的循環穩定性能和優異的導電性。碳材料可分為傳統和新型兩類, 其中傳統碳材料主要包括軟碳、硬碳、中間相碳微球、人造石墨、天然石墨、炭黑等, 新型碳材料主要有碳納米管/線和石墨烯等。
  • 18650低溫電池性能對比
    18650電池作為當前工業應用最熱門通用的尺寸規格電池,應用的領域非常廣泛,在應用方向上高溫和低溫這兩個方向很大的限制了其發展,目前國內的低溫18650電池有哪些?它們各自的低溫性能怎麼樣呢?低溫電池目前18650低溫電池型號的種類主要有低溫18650鋰離子電池、低溫18650鎳氫電池和低溫18650磷酸鐵鋰電池這幾種,是比較容易規模化生產的類別,下面就主要介紹這幾種電池的低溫性能
  • 優能工程師:鋰離子電池內部構造及其特點有哪些
    鋰離子電池的工作原理 電動轎車鋰離子電池的正極,主要採用LiM12 04 .LiNi02 .LiC002和LiCoo. 98 Mgo. oi Nio. 01 02等鋰的化合物製造oLiC002具有容量高、放電電壓較平穩、性能穩定、壽命長等優點。
  • 鋰電池製造商解釋了鋰離子電池的電壓範圍和鋰電池放電曲線
    鋰電池製造商解釋了鋰離子電池的電壓範圍和鋰電池放電曲線。電池的理論標準電壓是由正極的標準電極電位與負極的標準電極電位之差確定的;放電曲線是研究電池性能的基本方法之一,根據放電曲線可以判斷電池性能是否穩定,以及電池穩定工作時的最大允許電流。
  • 高穩定矽碳技術助力高比能鋰離子電池
    石墨負極的理論比容量為372mAh/g,已經無法滿足新一代高比能鋰離子電池的設計需求,Si基負極材料理論容量可達4200mAh/g以上,嵌鋰電位與石墨材料接近,是一種理想的負極材料。但是矽負極材料在嵌鋰的過程中體積膨脹可達300%以上,這不僅會造成顆粒自身的粉化和破碎,還會造成電極結構的破壞,嚴重影響鋰離子電池的循環壽命。
  • 6萬字長文剖析寧德時代(一):核心技術|寧德時代|動力電池|鋰離子...
    2)如何加速鋰離子在正負極間移動的速度,減少或者阻斷負極副產物的產生。以石墨作為負極主材,創新性運用孔道優化和「快離子環」技術,在石墨表面打造一圈高速通道,使鋰離子能快速嵌入石墨的任何位置,大大提高鋰離子在石墨負極的嵌入速度,並且,修飾後的石墨兼顧超級快充和高能量密度的特性,不會在快充時在負極會出現副產物,影響電芯的循環和穩定性。
  • 鋰離子電池的日曆壽命和循環壽命是多少?
    鋰離子電池的日曆壽命和循環壽命是多少?鋰離子電池的日曆壽命是多少?鋰離子電池的日曆壽命是指之日起從生產到壽命結束的段時間年,包括擱置、老化、高低溫、循環、工況模擬等。在一個系統中,電池壽命的結束往往會影響到整個系統的工作,導致整個系統的故障,因此正確估計電池的健康狀況,研究電池的日曆壽命,可以進一步指導電池的使用。
  • 在50年後,鋰離子電池的難兄難弟鈉離子電池終於實現量產!
    鋰離子電池,則是一種二次電池(充電電池),由正極、隔膜、負極、集流體(極耳)、電解液組成,以圓柱形的電芯為例,正極,隔膜和負極會像一個三明治一樣疊在一起,隨後整個浸泡在電解質液中,它主要依靠鋰離子在正極和負極之間移動來工作。
  • 《Angew》:具有良好倍率性能和安全性能的鋅/石墨電池!
    低成本、長壽命、高功率的二次電池是實現電網規模儲能來利用間歇性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有效途徑之一。石墨正極具有成本低、環境友好的特性,而鋅負極具有體積能量密度高、儲量豐富、鋅沉積/溶解過電位低等優點,因此,結合鋅負極與石墨正極各自優點的鋅/石墨雙離子電池在電網規模儲能方面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 鋰離子電池及其電池充電器之設計參考
    因為目前尚未發現能夠在室溫條件下有效運送鋰離子的聚合物,所以大多數的鋰離子/ 鋰聚合物電池實際上是結合凝膠體和聚合物的混合型電池。鋰離子電池有別於一般的化學電池,其充放電工作過程是通過電池正負極中鋰離子的嵌入和脫嵌來實現的,當對電池進行充電時,電池的正極上有鋰離子生成,生成的鋰離子經過電解液移動到負極。
  • 鋰離子電池第一次充電時間要多久 鋰電池正確充電方法
    鋰離子電池,平日裡我們都簡稱它為鋰電池。日常生活中,鋰電池對於我們使用手機、筆記本電腦息息相關,目前鋰電池的使用已經非常深入廣泛了,但是人們對於鋰電池的使用常識或許並不是那麼了解。鋰離子電池第一次充電時間需要多長,鋰電池正確充電方法、放電方法又是怎樣的?鋰電池使用中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帶著這些問題我們往下看。
  • 鋰電池和石墨烯電池哪個更好?
    一、石墨烯電池優缺點石墨烯電池:石墨烯電池,是一種由碳原子以sp2雜化方式形成的蜂窩狀平面薄膜,是一種只有一個原子層厚度的準二維材料,所以又叫做單原子層石墨。利用鋰離子在石墨烯表面和電極之間快速大量穿梭運動的特性,開發出的一種新能源電池。
  • 鋰離子電池未來的市場空間和技術的展望!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篇新能源汽車和電池方面的總結報告,我認為報告所涉及的內容非常全面,即包括各種電池,新能源汽車產銷情況,也包括先進 鋰離子電池 開發進展,以及對未來的市場和技術的展望。內容提要: 1.2016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和鋰離子電池的增長情況 2.中國xEV動力電池的主要研發活動和取得的成就 3.對2017年市場,新型技術開發的展望 1.1 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歷程
  • 新電池6年衰減不到10% 公交車8分鐘充電超60%
    當前,對於電動車來說,最大的限制因素仍然是電池。而如果電池能夠解決充電速度慢、續航短、充放電性能衰減的弊端,電動車的普及速度也將會大大加快。80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陳立泉是中國鋰電產業的奠基人,1996年,他帶領科研團隊在國內率先研製出鋰離子電池,率先解決了國內鋰離子電池規模化生產的科學技術與工程問題,實現了國內鋰離子電池的產業化。
  • 比亞迪與寧德時代交鋒:一文看懂刀片電池、三元鋰電池的優劣勢
    鋰離子電池工作原理圖(圖源網絡)電池充電時,正極材料中的鋰離子跑出來,穿過隔膜進入到負極石墨中;電池放電時,鋰離子又從負極石墨中跑出來,跨過千山萬水再回到正極中。隨著不斷地充放電,鋰離子就不斷的從正極和負極中進入和脫出。這樣,一輛電動汽車就能充滿電出去兜風了。以上這個案例講解的是化學電池在電動汽車中的應用,其實按照能量來源的不同,動力電池可以分為物理電池、化學電池和生物電池三種。
  • 雷射加工技術給高能量鋰離子電池超厚電極帶來的福音
    在實際生產中很少生產超厚的鋰離子電池電極,因為超厚電極倍率性差,容量利用率低,內阻高。在本工作中,作者報導了通過雷射成型技術能有效地製備超厚電極。其中以鈷酸鋰正極的厚度為700um,石墨負極厚度為650um,放電面積比容量為25mAh/cm2。研究了雷射成型的電極表面形貌和化學成分。通過測試對稱電池的EIS分析了內阻和擴散特性。
  • 鈉離子電池出爐!比三元鋰更耐用,500次充放電不損耗容量
    與鋰離子電池結構和工作原理相似的鈉離子電池進入科學家的視野,鈉離子電池是一種可循環充放電的二次電池,該電池具有安全穩定性高和使用維護方便等優勢,或將幫助解決動力電池所遇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