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李彪 每經編輯 陳旭
1月15日,生態環境部通報了2020年12月和1~12月全國地表水、環境空氣品質狀況。
2020年12月,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7.7%,同比上升0.7個百分點;1~12月,優良天數比例為87.0%,同比上升5.0個百分點。
其中,北京市12月優良天數比例為100%,同比上升19.4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2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5.6%。當月,在168個重點城市空氣品質排名中,廈門市排名第一,烏魯木齊市居倒數第一。
2020年12月168個重點城市空氣品質排名前20位和後20位城市名單
而從2020年全年來看,在168個重點城市空氣品質排名中,海口市排名第一,安陽市居倒數第一。
2020年全年168個重點城市空氣品質排名前20位和後20位城市名單
地表水水質改善幅度加大生態環境部介紹,2020年12月,1940個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中,水質優良(Ⅰ~Ⅲ類)斷面比例為84.6%,同比上升7.0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比例為1.0%,同比下降1.8個百分點。主要汙染指標為總磷、化學需氧量和高錳酸鹽指數。
2020年1~12月,1940個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中,水質優良(Ⅰ~Ⅲ類)斷面比例為83.4%,同比上升8.5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比例為0.6%,同比下降2.8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我國地表水水質改善趨勢明顯,劣Ⅴ類斷面比例已經降至了1%以下,大江大河的劣Ⅴ類斷面比例也已趨於零。
圖片來源:新華社
2020年1~12月,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遼河等七大流域及西北諸河、西南諸河和浙閩片河流水質優良(Ⅰ~Ⅲ類)斷面比例為87.4%,同比上升8.3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比例為0.2%,同比下降2.8個百分點。
其中,西北諸河、浙閩片河流、長江流域、西南諸河和珠江流域水質為優,黃河、松花江和淮河流域水質良好,遼河和海河流域為輕度汙染。
記者注意到,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境質量相對較好的前十位中,隸屬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城市佔有4席,佔比最高,分別是柳州、桂林、來賓、崇左。
三大重點區域PM2.5降幅均超10%生態環境部介紹,2020年12月,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7.7%,同比上升0.7個百分點;PM2.5平均濃度為5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6%。
2020年1~12月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各級別天數比例
從2020全年來看,空氣品質六項汙染指標均出現了明顯下降。其中,PM2.5平均濃度為3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3%;PM10平均濃度為5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1%;臭氧平均濃度為13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8%。
分重點區域來看,三大重點區域PM2.5濃度同比下降幅度均超過了10%。
2020年1~12月,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63.5%,同比上升10.4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5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5%;
長三角地區41個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5.2%,同比上升8.7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3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6%;
汾渭平原11個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0.6%,同比上升8.9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4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7%。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市12月優良天數比例為100.0%,同比上升19.4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2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5.6%。1~12月,優良天數比例為75.4%,同比上升9.6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3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5%。
在城市空氣品質排名中,12月,168個重點城市中,烏魯木齊、安陽和臨沂市等城市空氣品質相對較差。
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2020年秋冬季情況來看,魯豫蘇皖地區的大氣汙染比較嚴重,湖南、湖北、重慶、廣東、廣西等一些南方地區也都頻繁出現霧霾天氣。除了受氣候的影響,北京在大氣治理方面非常努力,也因此而取得大幅改善。
馬軍認為,單月的空氣品質變化受氣候的影響可能比較大。比如烏魯木齊市所在的天山北坡地區,一直是大氣汙染比較重的區域,一方面是因為盆地等自身擴散條件不利因素影響,另一方面也是排放量比較大,而且排放比較粗放,造成當地近期汙染比較嚴重。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