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嶽百川,古佛寶剎,天地君王,江南明月。縱觀中國歷史長河,文官能言善辯,武官武藝高強。文武雙全之才都是少有的人物。然而歷史上有這樣一個人,他就是這樣逆天的存在。
文可教書講義,載歌載舞,武可排兵布陣,勇往直前。這個人就是辛棄疾,康熙閱讀辛棄疾的詩詞,高聲稱讚他的詩詞是「詞中之龍」。可見辛棄疾的詩詞著作多麼深得人心。
追憶辛棄疾的詩詞著作,我看到了他「夢回吹角連營」的意氣風發,也看到了他「可憐白髮生」的無奈,更看到了他「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柔情。這些詩句個個名傳千古,津津樂道。然後其中一首詞,在辛棄疾的詩詞中並不顯眼。
可是開頭妙不可言,結尾神來之筆,讓人讚不絕口。這首詩便是辛棄疾的《鷓鴣天·送廓之秋試》,這是一首有關送別的詩詞著作。接下來就讓我們欣賞欣賞這邊文章的精妙之處。
白薴新袍入嫩涼。春蠶食葉響迴廊
「白薴」是辛棄疾友人的名字範廓之,「新袍」指的是麻布製作而成的嶄新衣服。「嫩亮」一次盡顯秋天的氣象特徵,秋高氣爽涼爽無比,也從側面突出了詩人心中的豪邁豁達之感。
其文本大意可以理解為「範廓之在涼爽的秋天裡,穿著嶄新的衣服」。可見詩人對友人觀察之細微,也從側面展現了辛棄疾和友人的深切友情。「春蠶食葉」的聲音如果不是一個人仔細聆聽,我們是聽不到的。
然而詩人卻用「響迴廊」三字突出食葉聲音之大。看似寫的是春蠶食葉,其實確實描述範廓之考場的狀態,以及當時考場的氛圍之嚴肅寧靜。讓讀者仿佛置身於科舉考場,體驗到了考生們奮筆疾書的神態,以及考生們為夢想奔波的奮進之情。
禹門已準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禹門已準」是鯉魚跳龍門的傳說,而「桃花浪」則是比喻範廓之的考試。因為友人的考試是在秋天,所以通過「桂子香」進行虛寫,藉以表達對友人考試馬到成功的美好祝願。
這一句的大意可以理解為,廓之你能夠像鯉魚躍龍門一樣,在桂花飄香的三月收到美好成績的。
這一句借用神話傳說,並且聽過虛虛實實的記述,突出了辛棄疾對友人良好學習的肯定。同時也從側面表達了對友人的期盼之情。通俗的語言,卻散發出不盡的情感,使人仿佛看到了兩人真摯情感所凝結的結晶。
鵬北海,鳳朝陽。又攜書劍路茫茫
使人通過「鵬北海」和「鳳朝陽」這六字進行了典故的運用。「鵬」是莊子口中的大鵬,「鵬之大不知其幾萬裡也」。
「鳳」指的是鳳凰,《詩經》對鳳凰有這樣的描述「鳳凰鳴矣,於彼朝陽」這兩句是對友人出發時的描述,你現在就好似雄壯的大鵬飛向南海,又好似傲嬌的鳳凰飛向朝陽。鼓勵之心親切至極,流露出詩人不盡的情感。
書本本是讀書學習的,可是詩人卻把書本比喻成刀劍。看見詩人希望友人能夠像將士們馳騁沙場一樣,在考試中勇往直前披荊斬棘。抒發了詩人對友人的勉勵之心,讓人動容心切。
明年此日青雲去,卻笑人間舉子忙
明年的今天你已經能夠扶搖直上九萬裡了,那個時候的你也可以談笑間言語時下的考生了。詩人通過描述未來的美好生活,激勵友人務必要馬到成功,讓友人感受到了美好的未來生活進而更加的努力奮鬥。
整首詞通過以美好的祝願結尾,猶如神來之筆,既讓人看到了友人成功時的美好生活,也讓讀者感受到了詞人對友人的關切之情。他們的友情好似那向陽的花朵,金黃而又熾熱,讓人心有呵護的同時,也更加的嚮往。
花生一春,鳥鳴一夏,果熟一秋,蛇眠一冬。辛棄疾通過這種詞,將自己和範廓之的友誼展現的淋漓盡致。通俗而簡樸的語言,散發著智慧的魅力,樸素而真誠的友誼,瀰漫著花都的芬芳。他將自己所有的感情,全部都寫進了詩詞當中。
想要更加深入的 了解一位詞人,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閱讀他的詩詞,這裡這大家推薦這天詩詞,其中不僅有《辛棄疾詞傳》,還包括《李清照詞傳》、《蘇軾詞傳》、《李煜詞傳》、《倉央嘉措詩傳》和《納蘭容若詞傳》。
這套詞傳原價238元,現在活動價,只要79元,點擊下方連結購買。品讀古典名著,同時自己也會具備一定的書香氣。
三人行談史總結:今天的我們喜歡辛棄疾,不僅是以為他的詩詞著名流千古,更是以為他對待友人飽含真摯的情感。辛棄疾的這首詞可能並沒有其他的詩詞備受矚目,可是卻讓我們感受到了一個有情有義的英雄氣概,是一首膾炙人口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