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冷門一首詞,開頭妙不可言,結尾神來之筆,讓人讚不絕口

2020-12-12 三人行談史

山嶽百川,古佛寶剎,天地君王,江南明月。縱觀中國歷史長河,文官能言善辯,武官武藝高強。文武雙全之才都是少有的人物。然而歷史上有這樣一個人,他就是這樣逆天的存在。

文可教書講義,載歌載舞,武可排兵布陣,勇往直前。這個人就是辛棄疾,康熙閱讀辛棄疾的詩詞,高聲稱讚他的詩詞是「詞中之龍」。可見辛棄疾的詩詞著作多麼深得人心。

追憶辛棄疾的詩詞著作,我看到了他「夢回吹角連營」的意氣風發,也看到了他「可憐白髮生」的無奈,更看到了他「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柔情。這些詩句個個名傳千古,津津樂道。然後其中一首詞,在辛棄疾的詩詞中並不顯眼。

可是開頭妙不可言,結尾神來之筆,讓人讚不絕口。這首詩便是辛棄疾的《鷓鴣天·送廓之秋試》,這是一首有關送別的詩詞著作。接下來就讓我們欣賞欣賞這邊文章的精妙之處。

白薴新袍入嫩涼。春蠶食葉響迴廊

「白薴」是辛棄疾友人的名字範廓之,「新袍」指的是麻布製作而成的嶄新衣服。「嫩亮」一次盡顯秋天的氣象特徵,秋高氣爽涼爽無比,也從側面突出了詩人心中的豪邁豁達之感。

其文本大意可以理解為「範廓之在涼爽的秋天裡,穿著嶄新的衣服」。可見詩人對友人觀察之細微,也從側面展現了辛棄疾和友人的深切友情。「春蠶食葉」的聲音如果不是一個人仔細聆聽,我們是聽不到的。

然而詩人卻用「響迴廊」三字突出食葉聲音之大。看似寫的是春蠶食葉,其實確實描述範廓之考場的狀態,以及當時考場的氛圍之嚴肅寧靜。讓讀者仿佛置身於科舉考場,體驗到了考生們奮筆疾書的神態,以及考生們為夢想奔波的奮進之情。

禹門已準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禹門已準」是鯉魚跳龍門的傳說,而「桃花浪」則是比喻範廓之的考試。因為友人的考試是在秋天,所以通過「桂子香」進行虛寫,藉以表達對友人考試馬到成功的美好祝願。

這一句的大意可以理解為,廓之你能夠像鯉魚躍龍門一樣,在桂花飄香的三月收到美好成績的。

這一句借用神話傳說,並且聽過虛虛實實的記述,突出了辛棄疾對友人良好學習的肯定。同時也從側面表達了對友人的期盼之情。通俗的語言,卻散發出不盡的情感,使人仿佛看到了兩人真摯情感所凝結的結晶。

鵬北海,鳳朝陽。又攜書劍路茫茫

使人通過「鵬北海」和「鳳朝陽」這六字進行了典故的運用。「鵬」是莊子口中的大鵬,「鵬之大不知其幾萬裡也」。

「鳳」指的是鳳凰,《詩經》對鳳凰有這樣的描述「鳳凰鳴矣,於彼朝陽」這兩句是對友人出發時的描述,你現在就好似雄壯的大鵬飛向南海,又好似傲嬌的鳳凰飛向朝陽。鼓勵之心親切至極,流露出詩人不盡的情感。

書本本是讀書學習的,可是詩人卻把書本比喻成刀劍。看見詩人希望友人能夠像將士們馳騁沙場一樣,在考試中勇往直前披荊斬棘。抒發了詩人對友人的勉勵之心,讓人動容心切。

明年此日青雲去,卻笑人間舉子忙

明年的今天你已經能夠扶搖直上九萬裡了,那個時候的你也可以談笑間言語時下的考生了。詩人通過描述未來的美好生活,激勵友人務必要馬到成功,讓友人感受到了美好的未來生活進而更加的努力奮鬥。

整首詞通過以美好的祝願結尾,猶如神來之筆,既讓人看到了友人成功時的美好生活,也讓讀者感受到了詞人對友人的關切之情。他們的友情好似那向陽的花朵,金黃而又熾熱,讓人心有呵護的同時,也更加的嚮往。

花生一春,鳥鳴一夏,果熟一秋,蛇眠一冬。辛棄疾通過這種詞,將自己和範廓之的友誼展現的淋漓盡致。通俗而簡樸的語言,散發著智慧的魅力,樸素而真誠的友誼,瀰漫著花都的芬芳。他將自己所有的感情,全部都寫進了詩詞當中。

想要更加深入的 了解一位詞人,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閱讀他的詩詞,這裡這大家推薦這天詩詞,其中不僅有《辛棄疾詞傳》,還包括《李清照詞傳》、《蘇軾詞傳》、《李煜詞傳》、《倉央嘉措詩傳》和《納蘭容若詞傳》。

這套詞傳原價238元,現在活動價,只要79元點擊下方連結購買。品讀古典名著,同時自己也會具備一定的書香氣。

三人行談史總結:今天的我們喜歡辛棄疾,不僅是以為他的詩詞著名流千古,更是以為他對待友人飽含真摯的情感。辛棄疾的這首詞可能並沒有其他的詩詞備受矚目,可是卻讓我們感受到了一個有情有義的英雄氣概,是一首膾炙人口的佳作。

相關焦點

  • 辛棄疾很冷門的一首詞,卻一開頭就出神入化,讀後大呼過癮
    他便是南宋時期的辛棄疾,現存宋詞629首。而與辛棄疾同為豪放派代表的蘇軾僅有362首。當然本文不是要比較他們現存宋詞的數量多少,而是以此來說明我們從課本上所熟知的宋詞是九牛一毛。也就是說辛棄疾、蘇軾等詞人還有很多冷門的詞作,值得我們去品讀。本文就讓我們先從辛棄疾很冷門的一首詞《滿江紅·點火櫻桃》,來共同品讀它的藝術魅力。首先,這首詞是辛棄疾的一首政治抒情詞。
  • 辛棄疾又一首有趣的詞,開頭一句很突兀,第二句就讓人開懷大笑
    若說哪位詞人作詞有趣,北宋詞壇當屬蘇東坡莫屬。蘇東坡改善填詞的語言,提倡以詩為詞,同時又大力拓展詞境,提倡無事無物不可如此。所以在蘇東坡的筆下,多有嬉笑怒罵詼諧幽默的詞作。而南宋詞壇最有趣的詞人非辛棄疾莫屬了,辛棄疾繼承了蘇東坡的作詞理念,甚至更進一步以文為詞。
  • 古代很美的一首「元宵詞」,開篇就令人驚豔,結尾更是神來之筆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風消焰蠟,露浥紅蓮,花市光相射」……在這些詩詞中,最經典的莫過於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開篇就令人驚豔,結尾更是神來之筆。辛棄疾是南宋著名的愛國詞人,詞風豪放,和蘇軾有得一拼,這首詞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不僅寫出了元宵佳節的盛況,最後四句更是富含哲理,驚豔了世人800多年。詞的上半闋極寫元宵節的熱鬧場面。
  • 辛棄疾晚年為了戒酒,所作一首戒酒詞,讓人從頭笑到尾
    在北宋時期,著名詞人黃庭堅,就曾經在自己的夫人去世後,決定要戒酒,不過15年之後,他還是破戒了,為此,還特意寫下了一首詞來調侃自己。除了黃庭堅,南宋時期的辛棄疾,在被彈劾罷官之後,也曾想過要戒酒。為了敦促自己戒酒,他還寫下了一首戒酒詞,通篇幽默搞笑。這首詞便是著名的《沁園春·將止酒戒酒杯使勿近》。辛棄疾創作這首詞的時候,已經56歲,歷經了大半生。
  • 辛棄疾最美的一首元宵詞,元宵詞中千古絕唱,開篇結尾都是名句
    導讀:辛棄疾最美的一首元宵詞,元宵詞中千古絕唱,開篇結尾都是名句。是愛情詞經典名篇,王國維:這首詞的境界是人生第三境界。 辛棄疾,是自古以來,少有的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之人。
  • 晏幾道最冷門的一首詞,結尾一句太過飄渺迷離,連道學家都被誘惑
    不過在朝的文人多填雅詞,而在野的騷客多寫俗詞豔詞。最有代表性的便是填雅詞者如宰相晏殊,流連市井填豔詞者如才子柳永。彼時,雖有「詞為豔科」的說法,但作雅詞的官宦文人往往對寫戀情相思的「豔詞」很是鄙夷。據說柳永曾攜自創的「曲子詞」拜謁晏殊,晏殊閱其詞集,讀到「針線閒拈伴伊坐」一句,直斥為淫詞豔曲。可見當時雅俗涇渭之分。
  • 辛棄疾最經典的一首詞,起句就驚豔了世人,最後1句是點睛之筆
    說起唐詩,我們會想起「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而說起宋詞,我們則會想到蘇軾和辛棄疾,這兩個人並稱「蘇辛」,是詞壇中的領袖。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辛棄疾的一首經典詞篇。最後一句「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可謂是點眼之筆。「眾裡尋她千百度」寫出了詞人的尋覓之苦,而「驀然」二字則寫出了發現意中人後的驚喜之情。相信讀過這首詞的人,都會這驚豔的開頭和結尾所吸引,也正這兩驚豔的開頭和結尾,使得這首詞,成為了千古絕唱,成為了宋詞中的典範之作。
  • 辛棄疾可愛的一面,喝醉酒後,寫了一首「冷門」詞,風趣幽默
    而我們一直視為不苟言笑的辛棄疾,甚至也曾酒醉題詩,頗有趣味。讓我們看到了這一心繫國家的愛國詞人可愛有趣的另一面。既然是文人墨客的日常喜愛,辛棄疾也是好酒之人,本是鐵骨錚錚的抗金將領,也曾作得這麼一首《西江月.遣興》將他的醉後憨態栩栩如生地描繪了出來。
  • 辛棄疾很冷門的一首《滿江紅》,全詞僅一個愁字,卻寫出了無限愁
    《滿江紅·點火櫻桃》是南宋詞宗辛棄疾創作的一首政治抒情詞,該詞不是《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那種直抒胸臆的作品。而是假託小兒女情懷,通過對江南春景美好卻易逝的感嘆,帶出對家山的思念,政治願望落空的感嘆。以此來排遣愁懷。全詞中只用了一個「愁」,卻讓人讀出無限的愁。
  • 辛棄疾不多見的一首詞,一波三折,最後12字更顯惆悵情懷
    下面介紹辛棄疾不多見的一首詞,一波三折,最後12字更顯惆悵情懷。木蘭花慢·滁州送範倅南宋:辛棄疾老來情味減,對別酒,怯流年。況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圓。無情水都不管;共西風、只管送歸船。秋晚蓴鱸江上,夜深兒女燈前。
  • 納蘭性德寫的蒼涼的一首詞,開頭平平無奇,結尾令人陶醉
    在如今快節奏的社會背景下,很少有人能坐下來,泡上一杯好茶,耐心地細細品讀一首詞了。我們知道一個詩人,通常是通過一些著名的語句來了解他,以人們早已給他貼好的「標籤」來認知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怒哀樂,喜好以詩詞記錄人生各個階段的心情,抒發胸臆和感慨的大文豪們更是如此。比如清朝初年的大詞人納蘭性德,人們對其的固有印象一直是「多情」「哀愁」,認為他的詞作都為悼亡詞,要麼詠頌兒女情懷,抒發閨怨相思,要麼懷念亡妻與初戀。
  • 辛棄疾最悲愴一首詞,開篇大氣磅礴,結尾卻痛苦失落,令人心疼
    在這首詩中我們可以看得出來,這就是一首詩人回憶自己早些年間經歷的事情。我們能夠發現詩人在很年輕的時候便帶領一萬多的士兵和精銳的騎兵渡過長江的時候。此時的金兵還在晚上準備著箭袋,而我們大宋的士兵一大早便向金兵射去了名字叫做金僕姑的箭。心中回憶著原先的往事,不禁感嘆現如今的自己,任憑春風怎樣的吹過都不能把我的白鬍子成黑色。
  • 辛棄疾在中秋之後賞月,即興寫下了一首好詞:問他有甚堪悲處?
    庚戌年是公元1190年,為南宋光宗紹熙元年,當時辛棄疾已經被彈劾免官,在上饒地區賦閒,這一年中秋過後兩天,辛棄疾在自己的帶湖別墅附近飲酒賞月,在宴會上,即興寫下了一首佳作,便是下面這首《踏莎行》。題目中的「帶湖篆[zhuàn]岡」,是代湖附近的一處地名。
  • 辛棄疾的愛情詞同樣很感人!一首經典的《鷓鴣天》,描寫得很深情
    辛棄疾,字坦夫,別號稼軒,南宋時期著名的愛國詞人,雖然他大部分的作品,那都是描寫內心的悲痛之苦,極少描寫愛情詞,不過他卻是代別人寫過一首經典的愛情詞,也就是這首《鷓鴣天·代人賦》,雖然這是一首幫別人所作的詞。
  • 楊萬裡這首詠梅詩起句漂亮,結尾更是神來之筆,通篇美得令人驚豔
    這段時間一直在讀楊萬裡的詩,正是由於喜歡他的作品,對於他也是情有獨鍾,每次翻看他的詩集,那都是會有新的收穫,有的時候讀到一首有趣的作品,也喜歡與別人分享,這已經形成了一種習慣。楊萬裡的詩風格獨特,而且言簡意賅,往往可能只是那麼寥寥數語,但是美得令人驚豔,譬如這首《和張功父梅詩十絕句.其四》,那就是一首很有趣的作品,這首詩儘管並不是很有名,但是起句漂亮,通篇寫得很唯美,結尾更是神來之筆,這樣的作品也是不容忽略。
  • 鐵血硬漢辛棄疾一首詞纏綿婉轉,讓人一讀傾心
    說起辛棄疾,我們腦中立刻就會湧現他的諸多詞作,「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滿含慷慨悲壯;「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滿是心酸與無奈;又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充滿鄉村野趣,溫情脈脈。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將他稱為豪放派詞人,讓很多人忽略了他在其他風格作品上的成就。
  • 辛棄疾下決心戒酒,寫了一首詞,對著酒杯發牢騷,令人捧腹大笑
    在北宋寫詩寫詞的不亞于于今天的網紅們,比比皆是,水平也是一樣的參差不齊,但是辛棄疾在當時絕對是一個不可多得難遇的好文學家。雖然他的水平可能排不上第一名,但是他絕對是文人騷客中的好將軍,一人可抵千人,帶領五十多號人直接衝進敵軍軍營,活拿叛徒的第一文人。
  • 辛棄疾最孤寂的一首詞,孤寂的讓人心疼,最後一句已成經典
    辛棄疾就像南宋時期出現的一匹「戰狼」,他年少成名,之後一直不被重視,費盡心血向當時的朝廷提出的抗金政策,也一直不被採納。自己滿懷壯志而老大無成,心中悲憤無法抒發。、一首《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就是在這種環境下創作出來的。
  • 辛棄疾繼戒酒、破戒之後又寫了一首詞,這次把酒杯給玩壞了
    而最好玩的莫過於其幽默,辛棄疾嗜酒如命,但晚年多病於是寫了一首《沁園春》立誓戒酒,哪知不久就跟朋友相聚破戒,於是又寫了一首《沁園春》敘述破戒之由。(詳見歷史文章:兩首好玩的《沁園春》,見證了大宋古惑仔辛棄疾的「真香」時刻)這兩首《沁園春》都是通過與酒杯的對話寫就,很是幽默風有趣。
  • 辛棄疾想戒酒,寫了一首詞,全篇風趣幽默,讀完你想喝酒嗎?
    辛棄疾一直想復興南宋,他想為家國人民貢獻自己全部的力量和熱血,這個夢想縈繞了辛棄疾的一生,無時無刻不在他腦海中徘徊。但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的氣勢卻沒有被作為羸弱國防的一針強心劑。反而被有心之人有所防備,並由此不受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