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向塘國際陸港新城:加快推進建設 讓江西走向世界

2021-01-08 中國日報網

12月24日,江西省南昌市南昌縣向塘鎮(開發區)舉辦媒體集中採風活動,活動邀請主流媒體前往向塘國際陸港進行參觀遊覽,展示南昌向塘國際陸港新城(以下簡稱「向塘國際陸港新城」)當前的發展情況,吸引社會各界關注了解向塘國際陸港新城的前景規劃。

向塘國際陸港新城位於南昌縣南部,總規劃面積33.82平方公裡。近年來,南昌縣主動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江西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發展戰略,充分依託向塘良好的鐵路資源和區位交通優勢,著力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全力把南昌向塘國際陸港新城打造成為「國家陸路開放實驗示範區、江西『三同』實驗發展創新區、大南昌都市圈鐵路物流集聚區」。

向塘國際陸港新城境內擁有全國第二、江南最大的向西貨運編組站——路網性特等編組站,站型為雙向混合式三級七場,由上行(二級四場)、下行(三級三場)兩大系統組成,全站共有139股道。江西省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加快推進向塘國際陸港新城建設,「十四五」期間擬打造「三大板塊、十六功能分區」(高端服務板塊、先進位造板塊、現代物流板塊;鐵路口岸、鐵路物流基地、商品車物流區、綜合保稅區、口岸物流區、冷鏈物流區、電商物流區、快遞城配區、公路貨運區、商貿倉配區、戰略預留區、科技創新總部基地、國際貿易展銷之廊、健康休閒樂活水岸、高品質人才居住生活圈、臨港製造業園區)。

25個總投資115.5億元的口岸經濟項目入駐向塘國際陸港(李慳攝影)

此外,向塘國際陸港新城獲批全國33個、江西省唯一一個國家一級鐵路物流基地和江西省唯一的「江西省物流中心」,建成年運輸量20萬臺以上的商品汽車運輸物流基地。港區入駐品牌物流企業20餘家,外貿平臺企業5家,倉儲面積超過50萬平方米,京東物流、蘇寧物流、菜鳥網絡、傳化物流、招商局物流等企業紛紛落戶,向塘國際陸港新城已成為江西省物流產業最集聚的物流園區。

向塘國際陸港新城區域內人才資源豐富,該地通過政校企三方合作,激活各方資源要素,構建產業發展的戰略智庫,實現科技服務、成果轉化和人才培養的共贏。向塘國際陸港新城依託南昌鐵海聯運創新開展「三同」試點工作,通過給予企業全程鐵路運費補貼、距離到發場站集疏費補貼,以及智慧口岸建設,逐步實現「進境與沿海同價到港、出境與沿海同價起運、通關與沿海同樣效率」,加速周邊地區外貿進出口貨物向南昌向塘國際陸港集結,進一步降低外向型企業物流成本,促進開放型經濟發展,補齊物流上下遊產業鏈,做大、做強、做優口岸經濟區。

此次採風活動由南昌縣委宣傳部副主任科員胡雪萍、外宣辦主任李慳,向塘鎮(開發區)黨委(黨工委)委員、組織委員王鶴,向塘鎮(開發區)黨委(黨工委)委員夏燕,向塘鎮黨政綜合辦主任萬贛臨、向塘鎮商務局局長李雲翔,向塘鎮經濟發展局局長凌德義和向塘國際陸港辦公室成員陪同參觀。採風團分別對南昌鐵路口岸一期、南昌鐵路口岸二期、向塘一級鐵路物流基地、菜鳥網絡、京東物流及重要道路樞紐進行了遊覽。

據了解,南昌鐵路口岸一期項目佔地50畝,總投資1.27億元,包含卡口、重箱區、空箱區、查驗區、檢疫處理區五個功能分區,進出口貨物可在口岸內完成「一次查驗、一次放行」,於2017年11月22日正式通過驗收並投入運營,目前承擔南昌向塘國際陸港外貿班列發運業務。

建設中的南昌向塘鐵路口岸二期(李慳攝影)

南昌鐵路口岸二期項目佔地510畝,其中封閉範圍約440畝,總投資4.5億元,是集海關、儲運、裝卸、配送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場站。目前,項目土建部分已全面完工;鐵路專用線施工單位已進場施工;海關監管場所平面布局和信息化設備設施進場安裝,預計12月底完成調試運營;現代化展廳高標準設計,已進場施工,預計12月底全面完工。

此外,南昌向塘國際陸港正在規劃建設保稅物流中心及冷鏈基地。在構建大通道方面,向塘國際陸港新城內京九鐵路和滬昆高鐵縱橫交叉,勾勒出鐵路「黃金十字架」,105國道、320國道、金沙大道、星城大道、物流大道、河濱路等「七縱六橫」的主幹路網構建起聯通交通網。自2017年以來,向塘國際陸港已開通了8條國際貨運班列,並與中鐵特貨公司攜手,將向塘商品汽車物流基地建設成為江西省最大的商品汽車集散分撥中心。向塘國際陸港將圍繞當前國際班列線路,銜接「一帶一路」倡議和長江經濟帶發展、中部地區崛起、西部陸海新通道國家戰略,打造輻射全球的國際運貿服務網絡。

在形成大樞紐方面,向塘國際陸港整合鐵路、公路資源,深度聯動昌北航空港和南昌(水)港,構建「鐵、公、水、空」四位一體交通樞紐體系,打造中部地區最先進的貨櫃貨場、鐵路一級物流基地、商品車物流基地,建成中部地區最重要的物流集散中心,並依託鐵路運輸優勢,高標準規劃、快節奏推進,把國際陸港新城建設成為「一帶一路」的重要物流樞紐和大南昌國際門戶樞紐新城。

在發展大產業方面,向塘國際陸港新城充分做好產業集聚、招大引強、產教融合及企業服務工作,最大限度地激活市場主體活力。

(中國日報江西記者站 王健)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南昌向塘國際陸港新城:構築江西雙向開放新高地
    發展國際陸港有助於內陸地區改善投資環境、實現產業升級。近年來,南昌縣在省市支持下全力打造南昌向塘國際陸港新城,在建設大平臺、構建大通道、形成大樞紐、發展大產業的過程中,南昌向塘國際陸港新城不斷提高內陸雙向開放水平,2020年外貿班列開行列數、標箱數、貨值均實現逆勢增長。
  • 全力以赴推進空港新城陸港新城建設 黃喜忠主持召開專題會議
    11月19日上午,市長黃喜忠召集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及臨空經濟區、南昌縣等單位有關同志,主持召開專題會議,聽取南昌空港新城、向塘國際陸港新城建設推進情況匯報,梳理有關建設思路,協調解決相關問題。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新發展理念,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搶抓機遇,主動作為,聚焦重點,破解難點,把建設南昌空港新城和向塘國際陸港新城作為「彰顯省會擔當」的具體行動,全力以赴推進空港新城和向塘國際陸港新城建設。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楊文斌出席。
  • 投資60億向塘國際陸港新城一期啟動!
    項目的建設對拉開城市發展框架,緩解縣城交通壓力,輻射帶動周邊鄉鎮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會議要求認真做好項目的規劃、設計等工作,加快推動澄湖北大道東延項目建設,為南昌縣深入實施「北融南擴、東拓西連」城市發展戰略奠定良好基礎。
  • 霍鐵橋:加快陸港新城發展步入快車道
    3月16日,區委書記、市陸港新城開發建設事務中心黨工委書記霍鐵橋在寶雞陸港新城調研時強調:舉全區之力,以加快發展的工作理念,比拼爭先的責任擔當,奮發進取的精神狀態,推動陸港新城發展見實效,奮力打造陳倉轉型發展新引擎。
  • 瑞麗國際陸港新城合作框架協議籤約
    瑞麗陸港新城籤約。近日,瑞麗市舉行國際陸港新城項目合作框架協議籤訂儀式。瑞麗國際陸港新城片區規劃位於瑞麗老城東側,北臨杭瑞高速,西至瑞麗大道,南抵國界,東接畹町鎮區,總規劃用地面積約43.6平方公裡。先期重點開發區域18.9平方公裡,其中,一期啟動區為9.19平方公裡。
  • 寶雞港務區管理委員會、寶雞市陸港新城開發建設事務中心赴江蘇...
    /col/col46/index.html部門動態/col/col51/index.html 寶雞港務區管理委員會、寶雞市陸港新城開發建設事務中心赴江蘇考察海關特殊監管區建設
  • 雲南瑞麗國際陸港新城合作框架協議籤約
    10月12日,雲南瑞麗市舉行國際陸港新城項目合作框架協議籤訂儀式。瑞麗國際陸港新城片區規劃位於瑞麗老城東側,北臨瑞杭高速,西至瑞麗大道,南抵國界,東接畹町鎮區,總規劃用地面積約43.6平方公裡。先期重點開發區域為18.9平方公裡,其中,一期啟動區為9.19平方公裡。
  • 卓然而立,即墨西部快速崛起陸港新城
    發展需要底氣,對於青島北部的標杆新城——陸港新城來說,這份底氣來自建設項目利好不斷。今年以來, 青島百聯奧特萊斯、山九現代物流、上海通號信號系統維保中心、四方所軌道交通核心系統研發和產業化項目……優質項目紛至沓來,進一步補齊城市發展的短板,刷亮城市產業底色,使陸港新城在即墨西部實現華麗轉身、強勢崛起,與東部的青島藍谷漸成遙相呼應之勢。
  • 瑞麗又一新項目——國際陸港新城合作框架協議籤約!
    瑞麗又一新項目——國際陸港新城合作框架協議籤約!10月12日,瑞麗市舉行國際陸港新城項目合作框架協議籤訂儀式。瑞麗國際陸港新城片區規劃位於瑞麗老城東側,北臨杭瑞高速,西至瑞麗大道,南抵國界,東接畹町鎮區,總規劃用地面積約43.6平方公裡。先期重點開發區域為18.9平方公裡,其中,一期啟動區為9.19平方公裡。
  • 陳倉區2020年新目標:聚焦陸港新城建設 聚力產城融合發展
    /col/col46/index.html縣區新聞/col/col50/index.html 陳倉區2020年新目標:聚焦陸港新城建設今年陳倉區將繼續堅持新發展理念,聚焦陸港新城建設,聚力產城融合發展,高質量建設富強美麗新城區。2019年,陳倉區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13.9億元,完成地方財政收入4.22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6.69億元,增長9%。2020年,陳倉區將立足建設國家生產服務型物流樞紐承載城市定位,持續完善陽平鐵路物流基地配套設施,加快完善鐵路港功能。
  • 鹽田港集團鶴山國際陸港一期項目順利開工
    近日,位於廣東省江門鶴山市的鶴山國際陸港一期項目動工培土儀式成功舉行。這標誌著深圳市屬國企鹽田港集團與鶴山市政府的合作進入實質階段。作為產業新城核心功能板塊的鶴山國際陸港以廣珠鐵路江門北貨運樞紐為依託,佔地總面積約1000畝,總投資額4.7億元,由政府統籌主導,通過政府直接投資開發、政企合作開發、企業自主開發等方式,建設大型倉儲中心、公共堆場、公共服務區、監管作業區、鐵路貨櫃專業作業線、監管堆櫃區等交通物流基礎設施。
  • 淮海國際陸港起航 宜居之城正在崛起
    高起點的新城建設、優越的自然資源景觀,不僅促進了人氣商氣匯聚,更為一座宜居之城的崛起打好了基礎。 淮海國際港務區正式成立 徐州淮海國際陸港位於泉山區的西北部,距萬寨港9公裡、距高鐵站17公裡、距觀音機場45公裡,交通區位及發展多式聯運的優勢顯著。
  • 建設交通強省 江西明確「路線圖」
    原標題:建設交通強省 江西明確「路線圖」    目標: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綜合實力躋身全國前列    1月6日,記者從全省推進交通強省建設動員大會上獲悉,我省對交通強省建設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明確提出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強省、交通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前列的發展目標,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重要支撐。
  • 我區召開國土空間分區規劃專家戰略引領專題暨陸港新城控制性詳細...
    我區召開國土空間分區規劃專家戰略引領專題暨陸港新城控制性詳細規劃會議 2020-12-08 16: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徐州淮海國際陸港建設進展順利 陸港集團組建完成
    人民網徐州12月11日電 (閆峰)11日上午,江蘇徐州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淮海國際陸港的組建及建設情況。目前,陸港在規劃編制、平臺載體建設、招商運營等方面均取得初步成效,各項任務總體進展順利。現已完成陸港集團組建,並獲授信3.1億元。
  • 「產研融通」助力南昌打造「中國智造新城」江西(南昌)智能製造...
    12月18日,江西(南昌)智能製造產業創新論壇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黃崇祺等省內外智能製造領域專家學者、部分高校、科研院所及企業代表,就相關領域產學研、前沿科技、產業發展等進行交流,共商江西智能製造產業發展。
  • 南昌未來5年會是什麼樣子
    文/張瑞穎 江西日報記者殷勇 鍾珊珊 江南都市報全媒體記者章娜  未來5年,南昌市將怎樣發展?5年之後乃至更長時間,南昌市會變成什麼模樣?  「四區一樞紐」「五大功能片區」「中國智造新城」「數字經濟『一號工程』」……12月12日,南昌市委十一屆十一次全體(擴大)會議上,不斷提及的新名詞,透露出南昌市未來發展的新方向。
  • 一線招商推項目 積蓄髮展後勁——南昌工業衝刺四季度打好收官戰...
    吳曉軍在上海招商引資的同時,市長黃喜忠也圍繞工業高質量發展「馬不停蹄」:聽取臨空現代空港新城、向塘國際陸港新城項目推進情況匯報;會見華為公司監事會主席李傑一行;出席我市對接青騰大學科技學院產業發展座談會;聽取洪都公司老廠區資產收儲處置工作進展情況匯報……衝刺四季度,打好收官戰。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徐州:融入「長三角一體化」,「陸港新城...
    這裡是淮海國際陸港重要組成部分,是京杭運河規模最大的港口。在高質量發展闊步向前的道路上,徐州港正在加快融入到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之中。  加速布局鐵水聯運,深度融入長江經濟帶建設,是淮海國際港務區著力推動的一件大事。2020年12月25日,徐州港疏港鐵路正式開通,標誌著徐州港一期已成為名副其實的「京杭運河第一港」,淮海國際陸港建設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