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2019年6月10日,著名法學家賀教授在他的朋友圈發了一段話,談了國籍與愛國的問題,其中提到貝聿銘先生公開稱自己是西方建築師,你怎麼看?
答:那段時間,中文網絡上突然出現了很多關於國籍與愛國的話題,不知何故。不過如果問我的意見,我覺得貝聿銘先生三觀正確。
問:賀教授的這段話中特別談到了日裔美國人在美國的融入,你能談談日裔在美國的融入程度與他們自身的身份認同(identity)的關係嗎?
答:先介紹一個真實的事情:日裔美國人Minoru Tonai(前日美文化會館會長)回憶說,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夕,美日之間的外交交涉已經陷入僵局,眼看美日對立無法避免。
當時Tonai還是就讀於一所叫做「康普頓」的日本人學校的小學生。有一天他在學校,校長遠藤先生在朝禮(註:朝禮是日本學校或公司等每天早上集合學生或員工,由教官/上司講話或學生/員工發言,相互問好或交流必要事項的禮節)上鄭重地說:「日本國總理大臣東條英機閣下給日裔美國人寫了公開信,我在此宣讀,請諸位認真聽好。」
由於當時美日關係惡化, Tonai以為東條英機是要號召日裔美國人忠於日本。但是他聽到的校長的讀出來的是「日裔二世是美國人,所以,為你們的祖國美國盡忠是理所當然的。」Tonai聽了很吃驚,以為自己聽錯了,朝禮後他問其他同學,結果其他同學說聽到的內容和Tonai聽到的是一樣的。
Tonai回首說:「我開始還不敢相信,但是後來我很快明白了,東條是軍人,軍人要遵循武士道,而武士道是發誓效忠君主與祖國的,所以東條認為我們作為美國人,忠於美國、為美國而戰才是正道。」
詳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ktTYAiRC7k
▲日裔美國人Minoru Tonai(前日美文化會館會長)回憶兒時,美日開戰前夕在美國的日語學校聽校長宣布收到日本首相的來信。來信說日裔美國人是美國人,應該忠於自己的國家美國。
截屏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ktTYAiRC7k
▲「我開始還不敢相信,但是後來我很快明白了,東條是軍人,要遵循武士道,而武士道發誓過效忠君主與祖國的,所以東條認為我們作為美國人,忠於美國、為美國而戰才是正道。」
截屏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ktTYAiRC7k
開戰後這所日本人學校「康普頓」就停止了運營,開戰兩個月後,Tonai一家和許多日裔美國人家庭一樣,根據美國總統第9066號命令,被迫臨時變賣或放棄甚至被沒收家產,從家裡被趕出來,集中到科羅拉多州荒涼的強制收容所去了。
問:原來的母國與現在的祖國之間不幸發生戰爭的時候,就會出現這樣令人痛心的局面啊。日裔美國人後來得到美國人的信任了嗎?
答:戰爭初期,儘管絕大多數日裔美國人是忠於美國的,但是很難得到信任。這個倒也不能怪美國人狹隘,換位思考一下,在戰爭時期這種身份,誰會輕易信任你呢?
為了表達對祖國的忠誠,洗刷被強制收容的屈辱,日裔美國青年們積極報名參加陸軍遠徵歐洲戰場。正如他們的口號「go for broke(準備送死)」,這些日裔士兵出徵時多數人抱著必死的決心,就沒打算活著回國。
比如,號稱「美國史上最強陸軍部隊」的第442步兵團是日裔士兵,編制名額是3800人,開赴歐洲戰場後以最差的補給最惡劣的條件戰鬥著,死亡率遠高於當時其他族裔的美軍部隊,戰死一批就補充一批,這個部隊先後一共死傷9,486人,死傷率314%。
1944年10月,442連隊為解救德克薩斯部隊的211名戰士,竟然犧牲了442部隊216名戰士。然而,付出如此慘重的代價救出德克薩斯部隊後,442部隊的士兵與德克薩斯部隊士兵擁抱之際,德克薩斯部隊的少校卻說:「原來是Japs部隊啊!」(Japs是英語中對日本人的蔑稱。)
當然,戰爭結束後,得知442部隊如此的英勇忠誠,美國民眾深深為此感動了。相對於他們的規模和出徵期,他們是美國軍事史上獲得最多勳章的兵團。象徵美國軍人最高榮譽的「CongressionalMedal of Honor(國會名譽勳章)」,對二戰期間的美國軍人一共授予了464枚,而日裔442部隊就獲得了其中21枚,這個比例是非常驚人的。
杜魯門總統後在接見他們之際說:「諸君不但與敵人戰鬥了,還與偏見戰鬥了,並且勝利了。」
問:日本對加入日本國籍的原外國人,有忠誠要求嗎?
答:外國人加入日本國籍,被批准後,願意參加入籍儀式的可以參加,也可以不參加。入籍手續和儀式中沒有「宣誓效忠日本」的要求。這一點和加拿大美國等移民國家很不同。
問:這倒是出乎意料。日本為何不做這樣的要求呢?這不是天經地義的要求嗎?
答:出於對歷史的反思,可以說,大部分日本人不喜歡「愛國」、「忠於國家」這樣的表述。日本人不需要對國家表達忠誠和愛,即便對於申請加入日本國籍的外國人,日本也同樣沒有作這樣的要求。
問:那麼,日本人對於加入日本國籍的原外國人,有什麼法律上或道德上的要求嗎?
答:法律上的要求很簡單,那就是要求入籍前沒有嚴重的前科,以及籤字聲明自己將遵守日本的法律,此外沒有法律要求。道德上就更沒有什麼約定俗成的要求了。
問:不需要愛日本就能加入日本國籍啊?那這個寬容度也太高了吧。加入日本國籍的外國人有哪些態度?
答:至少法律上,不需要聲明愛日本。事實上,日本社會對加入日本國籍的原外國人是非常寬容的。
外國人加入日本國籍的態度可以說很具有對比性。比如,加入了日本國籍的朝鮮族原中國籍張景子女士,十多年前,她以嘉賓身份參加日本電視臺的討論節目,在被問及「你是哪國人」時她回答說「中國人。我是有日本國籍的中國人。換護照是不改變identity的。」在場日本人嘉賓說:「說是華裔日本人才對吧。」
張女士堅持說:「我是中國人,不過是拿了日本國籍而已。」在被問及日本國籍的動機時,張女士說:「首先是為了方便。持中國護照去外國要一一辦籤證,花時間,身體也吃不消。日本護照去許多國家都免籤,很方便。另外是想要參政權。」
與她一同參加討論的臺灣出身的金美齡女士則立場完全相反,金美齡女士在日本居住了50多年以後,經過了深思熟慮才加入了日本國籍。
金女士說:「為了方便,這種理由的話我是不會加入日本國籍的。對我來說,入籍是與這個國家成為命運共同體。我入籍是基於這樣一種心情,那就是,我希望日本和臺灣之間和平友好,但是萬一不幸發生對立甚至有戰爭,毫無疑問我會站在加入了國籍的日本一方。」
問:金美齡女士的回答和張景子女士的回答,日本人怎麼看?
答:張景子女士的回答是很具有轟動性的。當時是民主黨執政期間,民主黨正在積極探討賦予外國人參政權。很多網友表示:「張景子的例子讓我們知道,輕易賦予外國人參政權會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情。」
本來,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外國人都是沒有參政權的,連美國這樣開放的移民國家都沒有給外國人參政權。日本作為一個非移民國家,在十多年前曾經非常認真地全社會公開探討這個話題,有打算給外國人參政權,當時的氣氛是非常寬容的。
但是人們仔細一觀察,發現加入日本國籍的原外國人中,竟然有不少人,尤其是原中國人,持有的態度就是張景子那種態度。可以說,這種態度給寬容的日本人澆了一盆冷水。而金美齡女士的回答頗受日本網民們點讚,很多日本人認為,金美齡女士這種通暢的邏輯令人尊敬。
問:入籍卻聲稱自己不是國籍國的人,張景子女士的這種態度,如果放在美國會如何?
答:美國是移民國家,對不同文化的接納程度是非常高的。美國高度尊重各族裔獨有的文化、宗教、傳統、語言。
但是,一面宣誓效忠美國而加入美國國籍,一面卻標榜自己愛的是中國,這種出爾反爾自相矛盾的人,是會遭到美國社會的鄙視的。美國民眾熱愛美國,不要說節日,就是平時,很多人也愛在自家門口掛星條旗。
一面申請其他國家給予機會(比如赴美籤證),一面卻各種大罵美國的,現在美國人也不幹了,現在據說美國已經開始要求申請美國籤證的中國人提交社交帳號,以便察看是否有與申請相違背的發言了。
說實話,在多數日本人看來,要求提交社交帳號這種涉嫌侵犯隱私和審查思想的做法是令人吃驚的,至少,與高度皿煮自油文明的社會有點格格不入。
但是,就像法律上有「estoppel(禁反言法理)」,用一種言行獲取別人的信任,卻又用相反的言行企圖獲取利益,這種做法是各國法律也普遍不支持的。能有效預防和遏制出爾反爾自相矛盾的人進入美國,確實符合美國民眾的利益。這一點,日本還真的需要向美國學習。
謝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