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報客戶端6月11日電 6月9日,吉林石化公司檔案中心增加了兩件「藏品」,這兩件新入館的寶貝,均為該公司一線員工的「小發明、小製作」,分別是乙烯鍋爐燃燒器推進器電磁閥○環、高密度聚乙烯裝置立體手工模型。
乙烯鍋爐燃燒器推進器電磁閥○環,是員工吳振坤的「傑作」。今年48歲的吳振坤,在吉林石化乙烯廠儀表車間工作了25年,他用自行研究製作的這個○環,成功解決了電磁閥修復難題,同時,他還將相應維修技術應用到了PSA電磁閥和風機擋板電磁閥的維修中,先後修復電磁閥13臺,為公司節省費用約30萬元。在吉林石化2019年合理化建議優秀成果發布會上,公司決定用「吳振坤」來冠名他革新的電磁閥維修法,並為他頒發了獎牌和證書。
高密度聚乙烯裝置立體手工模型,出自員工張寶春之手。自參加工作以來,張寶春把青春都奉獻給了高密度聚乙烯裝置,裝置的每一條管線、每一個閥門,他都了如指掌。如今,老張面臨退休,對裝置的特殊情感,使他萌生了搭建模裝置型的想法。說幹就幹,經過反覆設計、推敲和修改,歷經近兩年時間,他終於製作完成了這個長60釐米、寬40釐米、高60釐米的高密度聚乙烯裝置立體手工模型。
「作為吉林石化高密度聚乙烯裝置的建設者和生產者,我親身見證了裝置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全過程,這個模型寄託了我對裝置的濃厚感情,也是一代吉化人愛廠如家、愛崗敬業情懷的體現。」 張寶春說。(工人日報記者 彭冰 通訊員 張恩輝)
吉林石化乙烯廠儀表車間員工吳振坤將親手製作的乙烯鍋爐燃燒器推進器電磁閥○環交給吉林石化檔案中心負責人。
吉林石化乙烯廠員工吳振坤和張寶春製作的乙烯鍋爐燃燒器推進器電磁閥○環和高密度聚乙烯裝置立體手工模型。
吉林石化乙烯廠高密度聚乙烯車間員工張寶春(右一)向吉林石化檔案中心負責人(左一)和乙烯廠黨委負責人(右二)介紹高密度聚乙烯裝置立體手工模型製作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