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者,挺起你的胸膛!國之重器三峽回顧,祖國鐵粉們的強國之路

2020-12-23 滄海石

前幾天看了人民日報視頻「國之重器,三峽工程」,看到下面評論裡,許多年輕人的點讚和對建設者表達的敬佩,作為一名曾經的三峽建設者,一名普普通通的基層工作人員,感到既自豪又欣慰,想起這三十多年修過的壩,走過的路,流過的汗,淌下的淚,一時點點滴滴,俱上心頭。

1986年,不滿二十歲的我,和許多風華正茂,血氣方剛的同齡人一起,懷揣著對未來的憧憬和夢想,從水電技工學校畢業,正式加入中國水電建設者大軍,從分入基層隊伍那一刻起,就註定了我們的一生,再也無法與建設者三個大字分開。

作為水電建設者的後代,對於水電建設,我並不陌生,從出生到上學,都是在水電建設工地度過,那時機械化程度低,水電站建設時間很長,每到一地都需耗費十年,八年,甚至更長的青春時光,每一座電站,就像我們親手養大的孩子,都是我們建設者難以忘懷的故鄉,山青水秀的鳳灘電站,就是我的第一個故鄉。

鳳灘,著名畫家黃永玉曾慨然題詞:「青山似畫、碧水如詩」,2006年,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教授厲以寧也在鳳灘揮毫,留下了「若無萬千開拓者,怎有酉江夜明珠」的墨寶,如今鳳灘,已被評為國家「AAAA」級景區,「中國最佳旅遊去處 」。 而這一切,都是父輩那一代人戰天鬥地,創造出的人間奇蹟!

小時曾有幸見過父輩們揮汗如雨,修建電站的雄姿,那時靠的是人力,是熱情,電站的整個基坑開挖,數十萬方土石,是他們把青年突擊隊的紅旗插在圍堰上,用撮箕籮筐一擔擔,一筐筐,肩挑背扛地從江底辛苦挑出來的,我國第一座,也是當時「世界第一空腹重力拱壩」,120多萬方的壩體混凝土,竟是他們沿著木板搭建的簡易小道,從基坑到壩頂,靠人力,用手推膠輪車,一車車硬推出來的。

當時人力建設一角,鳳灘電站基坑開挖沒有留下照片

也曾在江邊看過他們下水打木樁的場景,當時天氣很冷,十幾個人,喝上幾口廉價白酒,沒有桑拿按摩,也沒有獎金,天經地義般,脫了上衣,光起膀子,抬起木樁就下水,幾個人站在齊腰或齊胸深的水裡,把木樁豎在水裡牢牢扶住,另幾人就站在岸邊墊高的木板上,輪流掄大錘,一錘一錘把立在水裡的大木樁夯進江底。

現在軍隊抗洪雄姿一如當年,不過那時的圓木很大

當時的我捂著自己單薄的衣衫,在一旁津津有味地看著他們,光著膀子,紅著白酒臉,一步步把木樁打向江心,覺得挺好玩的,在他們熱火朝天的行動感染下,也不覺得有多寒冷,直到我子承父業,成為其中的一員後,才體會到了他們的艱辛,所背負的責任,他們「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動力源泉,在歷經多個電站的風雨錘鍊之後,當初的那個看熱鬧的懵懂少年,最終自己也成了父輩,成了跟他們一樣勤勞堅韌的壯實漢子。

那群在寒冷的天氣裡,汗出如雨,口吐熱氣,光起膀子揮舞大錘的漢子,給小時的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在我眼中,那就是一群「天不怕,地不怕」鐵打的漢子!他們純樸熱情,生活簡樸,眼神堅毅,來去如風,他們的眼中根本就沒有「困難」二字,長大後我才明白,也堅信,他們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具犧牲精神,精神力量最為強大的一群!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他們是在絕境中求生存,在重壓下奮起,為了迎頭趕上,不再遭受列強欺辱,他們懷著「人定勝天」不屈的信念,爭先恐後,奔赴祖國的四面八方,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建設邊疆,開闢糧倉,是他們,驅散了壓在我們頭頂上多年的烏雲,是他們,喚醒了沉睡已久的群山,他們是國家建設的先行者。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石油,電站,鐵路,礦山,橋梁,他們硬是以一代人的不怕犧牲,改變了我國一窮二白的面貌,給我們後輩打下堅實的起步騰飛的基礎,令世界刮目相看,讓中國人揚眉吐氣,在我眼中,他們的拼命精神,他們的純樸善良,他們所迸發出的力量,絕對是力抜山兮氣蓋世,無與倫比,稱為雄姿英發絕不為過!

1998年,已在工地摸爬滾打了十二年的我,告別我的第二故鄉,已經「高峽出平湖」,初見成效的湖南東江電站,隨隊伍浩浩蕩蕩開進三峽,會同全國各地聚集而來的數萬人的精兵強將,在這裡打響了一場註定要載入史冊的攻堅大會戰,

三峽開工誓師現場

不比以往選址狹窄,電站壩頂最寬處壩體長度才三,四百米左右的V型峽谷,三峽電站,出於通航要求和多方考慮,壩體選址江面開闊,左岸至右岸,長度2200多米,以公裡計。這還沒算邊上的雙線五級船閘,水文,地質,移民,牽涉範圍很廣,相當複雜,絕不僅是簡單地相當於修六,七個V型峽谷電站,世界上也沒有先例可以借鑑。

因前期可供大型設備物資進場的三峽專用公路,最難的大江截流,已被先頭部隊於1997年攻堅完成,現上下圍堰已成,裡面的水也已抽乾,我們接下來就是進入下面40平臺,進行基坑開挖。記得那時按海拔高程,左岸是110施工平臺,右岸84平臺還沒開建,修建順序是先修通導流明渠或導流洞,江水右引,然後把左岸江面,用上下遊圍堰圈住,抽乾裡面的水,再下去作基坑開挖,此時國力已逐漸強盛,機械化程度提高不少,基坑開挖比起父輩的肩挑背扛,早已不可同日而語,

當時進場三峽的各種施工設備

先後進場的大型吊裝物資清渣設備,除了各參建單位安裝的老式1260門機,圓筒門機,塔機等,還有4臺三峽總公司提供的,當時亞洲第一,高達72米,澆築起重量20噸—60噸,可360度無死角旋轉大臂的2000型高架門機,架通兩岸的打混凝土的攬機,當時陸續開進不少從未見過的大傢伙,給我們這幫長年鑽山溝的鄉巴佬,大開了不少眼界,減輕了我們工人的勞動強度,加快了工程進度,更彰顯了我國的國力,和對三峽工程的重視,大家都很歡欣鼓舞。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罐基礎倉面的澆築,質量要求非常高,基礎灌漿完成後,基坑江底碎石松巖都已清理乾淨,裸出大片和山體相連整體巖石,經測量隊測量定點,在底部巖體上畫滿成百數千的點,風鑽隊的兄弟帶著防塵口罩和帽子,用風鑽在堅硬的巖體上按點打眼,辛苦程度可想而知,基礎鋼筋班組則負責把後方鋼筋廠製作好的粗大螺紋鋼,一根根插入打好的孔眼中,並灌注牢實。

倉面鋼筋班組緊接著開始以此螺紋鋼為固定點,橫豎密密麻麻扎焊鋼筋,完成後用高壓水槍,把底部焊渣雜物再清理一遍,模具班組開始立模,科研所的人在各處找點,準備埋設監測混凝土強度,溫度的各種探測儀器,製冷組在一旁加緊安裝第一層混凝土鋪設成型後,循環降溫養護的供水管線,我當時所在的供電班組,也在不停地敷設電纜電箱,給即將上場的混凝土班組,增加混凝土震動棒電源,夜間照明和其它設備備用電源,那時是三班倒,24小時不停歇,一切都在互相配合的情況下,緊張有序的進行著。

烈日下倉面鋼筋班組的兄弟

當一切準備就緒,質檢監理技術各部門到現場評估,隱約記得當時質檢部門的人,四處用手指伸進鋼筋網格,在底部摸弄查看,如手指上沾了一點雜物泥渣都不行,整個倉面底部必須弄得比家裡的家具還乾淨,才可以開澆混凝土!拿到可以開澆的指令,各部門開始正常運轉,拌合樓打出第一罐經檢測合符標準的混凝土,由砼自卸車隊送至纜機平臺,纜機在倉面人員的指揮下,將混凝土吊罐準確送至倉面需澆起始點上空下落,地面人員打開罐底放混凝土落地,至此,混凝土澆築順利進行。

除倉面澆築,後期的大型設備的安裝更難,水輪機,水輔設備,直徑13.5米的引水鋼管,蝸殼,重量達7000噸的發電機組,單件發電機轉子2200噸,別說安裝,光把它們從千裡之外,運進三峽都是不小的工程,再弄進上面已蓋有多層,僅預留物資吊裝進口的廠房,更是麻煩,沒有能一次吊起上千噸的門塔機,許多大型設備只能化整為零,拆了裝,裝了拆,所以說三峽的建成,不光展現了我國的實力,也展現了我們中華民族的智慧,更展現了我們中國建設者吃苦耐勞,敢打硬仗,永不服輸的精神!

發電機組轉子吊裝

不知不覺,三峽一建就是十年,我們這批曾經歌中所唱的「八十年代新一輩」,已經屬奔五的舊一輩了,更新的一輩都已長大成人,2008年,再度淚灑工地,告別我們灑下汗水,送別青春的第三故鄉—三峽,轉戰溪洛渡,白鶴灘,向家壩等等大型水電工地,年輕一代已經崛起,再過幾年,正在老去的我們,就該退出歷史舞臺了。

發電機定子吊裝

退休生活可能會有些落寞,但相比起那些已故去的父輩們,那些在各地建設中不幸遇難,埋骨它鄉的年輕的同事兄弟,我覺得自己已經很幸運了,趕上了中華復興,生活小康的好時代,回首往事,作為從父輩手中,接過水電建設事業的第二代建設者,我們經受住了考驗,沒有弄丟弄髒父輩們曾高舉過的旗幟,還添加了更多的風採,不光有幸參建並圓滿完成了舉世矚目的三峽工程,還參建完成了我國無數震驚世界的大小水電工程!

三峽水輪機蝸殼安裝

作為80年代這一輩的建設者,或者說普通的打工者,我們依然有理由,為自己沒有碌碌無為,青春虛度而感到驕傲,雖然我們一輩子都奮戰在峽谷山野,工資也並不高,也沒享受過幾天城裡的休閒生活,但我們並不會後悔,既然加入了建設者的行列,就該如父輩那樣,義無反顧地履行自己的使命,若沒有了道路交通,電力能源,繁華的都市將陷於黑暗,一切都將無法正常運轉,國家強大就成了一句空話。

三峽引水鋼管吊裝,由許多節組成,對接後再裡外焊牢

對於燈紅酒綠,繁華的都市,我們只是過客,而不是歸人,我們是穿梭在各個城市之間,自由來去的風,幾過家門而不入,可就是在我們的手中,一座座遠方的城市被點亮,一座座工廠大樓,拔地而起,一條條公路,鐵路延伸遠方,一艘艘遠洋貨輪乘風破浪,我們是這一切背後最強有力的支持者,我們是祖國的鐵粉!我們也是人民軍隊的後盾!我們要讓雄壯激昂的國歌,唱響在祖國的四面八方!

如我們的父輩那樣,我們的命運已和大壩血肉交融,緊緊地連在一起,我們的青春,夢想,連同汗水都已澆入了這堅固的壩體裡,見證著我們的親情,友情,愛情,矗立的大壩,就是我們永久的紀念群像,鮮豔的五星紅旗上,也有著屬於我們的那份榮光!我們千千萬萬的建設者,和軍隊,和人民一起,共同組成我們中華民族新一代最為堅忍不拔,昂首挺直的脊梁!

工地長大的建設者的後代

退休了,我希望能有機會,回到我的每一個故鄉走走看看,回憶我那汗水,淚水交織,遠去的青春時光,神州大地,肆意徜徉,雖然在許多人眼中,我們只是不起眼甚至渺小的打工者,但無論我走到哪座城市,哪片山崗,超市,景區,高鐵,機場,我都有底氣,驕傲地拍著我曾經強壯過的胸膛,充滿自豪地說:我是建設者,祖國的鐵粉!我曾為祖國,為家鄉,貢獻了自己,全部的力量!

我單位這些年承建和我們參建過的部分電站

文章原創,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異議立刪,感謝圖片作者的辛勤勞動,另,文中一些數據,工地澆築順序等詳情,因本人僅是普通基層人員,僅憑記憶寫出,如有錯誤,請見諒。

今日熱榜

相關焦點

  • 又一「國之重器」!9月底將在天津完成正負零
    這是繼貴州天眼(FAST)之後的又一「國之重器」,建成後將全面提升我國抵禦自然災害的綜合防範能力。天津北方網訊:全球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地震工程模擬研究設施——這是對建成後的大型地震工程模擬研究設施項目(簡稱「大科學裝置項目」)最清晰的描述。
  • 南洋華僑機工回國參加抗戰,只有祖國強盛才能挺起胸膛做人
    孫中山先生一生渴望祖國強盛,經常用生動易懂的故事,激發中國同胞的愛國熱忱和民族精神。他從朋友那裡聽到一個真實的故事,又深沉地告訴自己的同胞:在南洋爪哇,有一位財產超過1000萬元的華僑富翁。一天下午他到一位當教師的好友那裡聊天。
  • 玉者,國之重器,中國人為何對玉如此情有獨鍾
    周衛國回答了一句「玉者,國之重器」,然後拜別了其父前往了南京。周衛國說,玉者,國之重器,是明白了他父親支持他要去報考軍校,保家衛國的志向。而且他父親從小也教導他們兄弟三人,個人得失榮辱,比之國家利益那是微不足道。當然我不是來說這部劇的,而是針對那句「玉者,國之重器」,來簡單的聊一聊中國人對於玉石的那種獨有的情感。
  • :挺起胸膛,才是真正的強大
    在推翻了殖民統治以後,我們一步一步地變強,就是為了能有一天挺起脊梁,堂堂正正地在自己的土地上生活。昨天是愚人節,也是編號81192的忌日。2001年4月1日,為了捍衛祖國領空,飛行員王偉駕駛戰機與美軍偵察機相撞,以自己的生命為代價喝退了來犯之敵。
  • 靖遠一位帥哥老師《武漢,挺起你鋼鐵般的胸膛》,走紅了
    美麗的長江水在輕輕柔柔地流淌有人乘坐汽車、火車高高興興回家過年有人乘坐輪船、飛機奔向祖國的四面八方那燈火輝煌、喧鬧祥和的夜晚她們逆行而上,無懼生死,為愛起航人民解放軍趕來了,他們迎難而上,赤膽忠心,為國擔當,可愛的志願者趕來了,他們再次抒寫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新篇章武漢加油,中國加油武漢請挺起你鋼鐵般的胸膛
  • 古尊表致敬三大「國之重器」登陸深圳
    原標題:古尊表致敬三大「國之重器」登陸深圳為助力2020海博會,國之重器「深海一號」「蛟龍號」「天鯤號」將於10月14日-18日在蛇口郵輪母港亮相,並向公眾免費開放參觀。10月13日,歡迎會盛大召開,深圳市領導、海洋局領導均蒞臨出席。
  • 立體感受三峽大壩的雄偉壯觀
    一起來了解——1 主題遊覽 展示「大國重器」「太壯觀了!」站在三峽大壩185觀景臺上,看著腳下奔湧的江水,不久前受邀回湖北遊覽的福建援鄂醫療隊隊員王金章忍不住用手機定格下這洩洪的壯觀景象。遊覽之餘,遊客們可以到三峽書屋休息品讀,聆聽紅色導遊講解。要是還不過癮,遊客可以直接乘坐觀光遊輪,飽覽兩岸壯美風光。▲ 盛夏時節,遊客在截流紀念園觀看大壩洩洪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向好,宜昌「兩壩一峽」航線4月復航,鄂渝長江三峽跨省遊輪8月復航。
  • 面對困境,不要抱怨,得挺起胸膛努力前行
    生活中難免有曲折和坎坷,要學會正確去面對現實,保持一種良好的心態,挺起胸膛面對困境,積極地找出失敗的原因,努力克服困難化不利為有利,千萬別抱怨上天對你的公平與不公平,失敗了努力重來。人生就應該有進有退,有得亦有失。上帝為你關上一道門時但也同時會為你開啟一扇窗。在我上班的公司,每天都能看到一個快遞員來送快遞。
  • 我國一「國之重器」問世,解決世界難題,連美俄都沒造出
    導語:我國一「國之重器」問世,解決世界難題,連美俄都沒造出環境問題以及能源安全問題一直是國際上備受關注的問題。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地球上的環境被破壞得很嚴重,石油等等不可再生資源也非常緊缺。最近中國誕生了了一款被稱為「國之重器」的石油化工設備——加氫反應器。加氫反應器是用來做什麼的呢?簡單來說,它主要應用到有機化學實驗室和實際生產中的重要設備,它可以用來做加氫反應的容器,同時也可以充當液體和氣體混合的容器,不過,它最常用於石油工業中。
  • 趙宇:微米之間打磨國之重器
    進入工作崗位,他更是發揚了拼命三郎的勁頭,每天纏著師傅和車間裡的老師傅們,什麼問題都要了解透徹,遇到問題、難題,他總是衝在最前面,很快就成長為一名車間骨幹青年。2/8數控銑工就是根據設計的零件圖紙用數控銑床進行加工零件的工人,主要加工一些複雜曲線曲面輪廓、精度要求高的零件或用普通工具機難以加工的零件。
  • 鑄造大國重器 照亮強國之路-動態
    1969年,周恩來總理高瞻遠矚地提出「要搞我們自己的氣象衛星」,並於1970年親自批准下達研製任務,我國風雲氣象衛星50年強國之路就此啟程。  這是在黨的堅強領導下茁壯成長的50年,是在追求卓越中劈波斬浪的50年,也是在接續奮鬥中革故鼎新的50年。
  • 科堂|科學家故事大回顧(上)——鑄國之重器
    跟著YAYA一起回顧一下,他們的風採吧!科學家大回顧(上)——鑄國之重器01中國氫彈之父——于敏點擊圖片進入于敏專欄學習更多氫彈等戰略性核武器的成功研製,為我國有力奠定了大國地位的穩固基石,有了這樣的重國利器,才有國家和平發展的環境。
  • 國之重器 我國造全球最大起重船—「振華30」首度曝光
    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施工現場,我國製造的全球最大起重船——「振華30」首度震撼曝光,被譽為國之重器。「振華30」體型非常龐大,光主甲板就有2.5個足球場大,主甲板距離水面有20米左右,想上船只能通過一種工具——吊籠。有船員說,每次上船,感覺像是飛上來的。不少第一次乘坐吊籠上船的人員都會恐高畏懼,更有因為害怕而放棄上船的。
  • 我和我的學校 | 天大人青春接續奮鬥 與祖國同行
    興學強國是天津大學與生俱來的使命,家國情懷融入了每一個天大人的血液中,天大人始終將自己銳意進取、日新又新的追求與國家的發展需求緊密相連,這促使一代代天大人與時代同行,勇於探索,矢志創新。壯闊的「十四五」即將啟航,身處新時代的天大人,我們邀請你一起,接力奮鬥青春,承載民族夢想,肩負家國使命。追夢路上我們與你同行!
  • 金沙匯碧水 重器築輝煌 ▏烏東德水電站大壩最後一倉混凝土澆築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金沙匯碧水,重器築輝煌。金沙江畔,正值六月酷暑炎夏,連續多天40攝氏度左右的高溫絲毫不能影響中國水電人的拼搏勁頭,烏東德水電站工程建設更加如火如荼。中國三峽集團雷鳴山董事長和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孟振平董事長蒞臨現場,與眾多建設者們共同見證這一歷史性時刻,長江設計院現場設代人員。
  • 笑到肚子疼的穿幫鏡頭:劉亦菲挺起胸膛,吳京自帶8倍瞄準器?
    感謝您在百忙之中閱讀這篇文章,祝你每天都在笑笑笑!願你的生活多歡笑!1.本來看到這一張圖片覺得沒有什麼奇怪的,就是特別心疼我們的神仙姐姐劉亦菲,可是再仔細看看,看到神仙姐姐挺起的胸膛,文胸的形狀歷歷在目,可是古代是沒有文胸的存在啊!觀眾們看了也紛紛表示:羞羞羞!
  • 「飛彈雕刻師」賀瀟強:鑄「國之重器」 將數控工具機功能發揮到極致
    「飛彈雕刻師」賀瀟強:鑄「國之重器」 將數控工具機功能發揮到極致 央視網消息:哲學家萊布尼茨曾說,「世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賀瀟強的工作恰恰相反,精雕細琢,利用機械化生產出相似性極高的產品。在他的加工下,兩個一模一樣的鋁製核桃成型了,紋理流暢、形態優美,如精緻的藝術品一般。
  • 文泰高速通車前日,建設者們唱響自創《圓夢文泰》MV迎接高光...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吳崇遠 錢佳能 吳鑫 通訊員 蘇志敏 李倩今天(12月21日)上午,在即將通車的文泰高速洪溪特大橋上歌聲嘹亮,一群來自浙江交通集團的文泰高速建設者,在這座亞洲跨徑最大雙塔雙索麵矮塔斜拉橋上共同唱響他們的原創歌曲
  • 跪了36年,感謝你們讓我擁有了挺起胸膛的勇氣
    因為自卑,跟人說話的時候,我都是跪著,跪了36年,如今,感謝那麼多不認識的人們,是你們給我鼓勵,送我電腦,讓我有了挺起胸膛的勇氣。我只能在心底一遍一遍地感謝,甚至都不知道感謝誰,我會好起來的,儘管下肢不能直立,我會挺起男人的胸膛,勇敢面對所有的困難。
  • 東湖評論:展一「技」之長,走強「能」之路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來賀信,向大賽的舉辦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參賽選手和廣大技能人才致以誠摯的問候,並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視技能人才工作,激勵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