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紗一噸幾天暴漲3000多元 紡織原材料價格大漲

2020-12-14 網易財經

(原標題:「棉紗一噸幾天暴漲3000多元!」紡織原材料價格大漲,引發「搶布潮」!企業備受煎熬)

導讀:" 國慶一回來,整個紡織圈就亂了套了。上遊的棉花、棉紗等所有原材料飛速上漲,一天一個價。"

據悉,紡織行業漲價背後有著大量的炒作和囤積現象。

圖 / 新華社(資料圖)

" 國慶一回來,整個紡織圈就亂了套了。上遊的棉花、棉紗等所有原材料飛速上漲,一天一個價。"

石家莊維寶萊紡織有限公司總經理邢偉奇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採訪時憂心忡忡。

" 價格漲得太離譜了,短短幾天,棉紗一噸就漲了3000多塊錢。60支紗價格更是由原來的2萬6跳漲到3萬多,一噸漲了五千,更關鍵的是現在都是沒貨,根本買不到。"

邢偉奇表示,原材料暴漲之下,坯布、面料、印染等也聞風而動,紡織市場正在掀起一輪前所未見的轟轟烈烈的 " 漲價潮 "。

由於紡織原材料價格快速上漲,大量貿易商採取 " 高報價、低成交 " 的策略,捂盤不賣,待價而沽,甚至選擇毀約;在人民幣升值預期下,進口紗也處於不報價的 " 封盤 " 狀態。為保證生產交貨,一場 " 搶布潮 " 也在紡織行業內拉開了帷幕。

剛剛過去的八九月份,紡織企業接到了大量的內外貿訂單,然而企業原材料庫存普遍處於低位,陡然飛漲的原材料價格使猝不及防的紡織企業普遍陷入利潤大幅縮水甚至虧損的境地,紡織服裝企業在執行合同還是與採購商協商解約、甚至違約之間備受煎熬。

原料價格暴漲," 搶布潮 " 洶湧

浙江紹興一家紡紗企業負責人鍾濤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棉紗行業的上半年和下半年堪稱 " 冰火兩重天 "。

" 上半年公司幾乎快要倒閉了,而現在卻忙得腳挨不著地,所有客戶都在催布,每家紡紗廠、印染廠、坯布廠都被堵得死死的,全行業上下都在搶購。"

江蘇金太陽紡織科技有限公司也加入了這一 " 搶購大軍 ",該公司經理姜棟宇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國慶之前的訂貨會非常火爆,這家企業拿到了大量訂單,國慶期間馬不停蹄地加班來趕訂單,然而國慶後原材料突然大幅漲價,這讓不少紡織企業慌了神。

" 要完成訂單,必須得有原料庫存,現在大家的存貨都不多,因而到處搶棉紗、搶坯布,甚至搶上遊的棉花。"

邢偉奇指出,棉花漲價是這輪漲價潮的一個主要推動力,前者從5月份開始已經進入了上漲區間。

據生意社統計數據,2020年4月 -9月,國內皮棉價格整體保持上漲趨勢,國內皮棉累計上漲1811元 / 噸,漲幅16.31%。但進入10月後,棉價漲幅陡然加速,截止10月19日,國內皮棉現貨市場均價報14948元 / 噸,較10月1日價格上漲2020元 / 噸,漲幅14.62%;同比去年上漲17.03%。

這意味著,國慶後短短十幾天的棉價上漲,已經超過近半年的漲幅。

在紗線上,受 " 金九銀十 " 以及棉花價格帶動,棉紗價格較節前上漲3000元 / 噸,高支紗60支價格較節前上漲4000元 / 噸。

截至10月16日,C32S紗線價格達到21500元 / 噸,當天鄭州商品交易所棉紗主力合約CY101收盤價格為21685元 / 噸,一周之內漲了820元。截至10月15日,中國紗線庫存指數報收7.6天,較一周前的21.5天直接砍掉了2/3,創下近3年新低。

需求邊際改善,60年最冷寒冬來臨?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劉欣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紡織行業的漲價與下遊市場的需求好轉高度相關。

" 這一方面與國內疫情控制形勢好,消費復甦強勁有關,目前正是我們秋冬裝上市的時間,企業都想抓住黃金時機出單;

另一方面,雖然國際歐美市場二次爆發疫情的風險較高,但是印度、東南亞等具備紡織產業鏈的地區疫情風險也較高,這樣使得一部分急需的海外聖誕旺季訂單短期內轉移到了國內。"

尤其是,9月份以來,印度多家大型出口型紡織企業因疫情無法保證正常交貨,而歐美零售商為了確保感恩節、聖誕節銷售季節供貨不受衝擊,紛紛將本來在印度生產的訂單轉移到中國來生產。

多家紡織企業證實了這一點,他們大都接到了來自印度的採購訂單或詢價。

不過姜棟宇指出,國內市場的升溫可能是原料漲價更重要的原因,她的工廠在訂貨會上接到的大都是國內市場的訂單。

這一方面是因為十一黃金周的消費情況讓服裝行業對 " 雙十一 " 的信心恢復,積極備貨,棉紗、氨綸等家紡、服裝面料需求暴增;另一方面,今年服裝市場普遍存在冷冬的預期,這使的冬裝銷售火爆。近期價格上漲最明顯的也多是德絨面料、搖粒絨、牛奶絲、膽布、T400、春亞紡等防寒服裝面料。

在剛剛過去的國慶長假,冷空氣從北到南蔓延,我國中東部部分地區在10月3日 -6日短短的幾天裡,降溫超過12 ℃,給人以 " 今年冬天來得有點早 " 的感覺,一則 " 今冬將現60年來最寒冷冬天,這一切都與拉尼娜有關 " 的消息更是在朋友圈中瘋傳。

遼寧宏豐印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莉楠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儘管中央氣象局官方對此做了闢謠,但大量紡織企業卻紛紛增加備貨,更有大量遊資開始炒作 " 冷冬 " 概念," 比如,很多人在炒棉花,說是今年新疆棉產量和質量不是特別好,貨相對有限,像前些年炒大蒜一樣快速炒高了棉花價格。"

" 封盤不報價 ":炒作與囤貨

鍾濤指出,今年新疆棉花價格的上漲源自籽棉搶購大戰,由於軋花廠的棉花加工能力不斷增加,新疆棉花加工能力相對過剩,但棉花資源相對有限,這導致了不少棉農都保持惜售籽棉的心態,軋花廠為了保證今年的收購量,只能硬著頭皮抬價收購。

他強調,紡織行業漲價背後有著大量的炒作和囤積現象。近期,在 A 股出現了 " 冷冬 " 概念股,紡織板塊持續走高,棉花、棉紗等期貨市場也持續活躍。

鍾濤介紹,棉紡行業存在著嚴重的 " 封盤不報價 " 和囤貨現象。

一方面,由於價格快速上漲,大量貿易商普遍採取 " 高報價、低成交 " 的策略,捂盤不賣,待價而沽;甚至由於價差問題,個別棉花商選擇毀約。

另一方面,人民幣升值預期加大 , 很多進口商在賭人民幣升值 , 因此進口紗目前基本上也處於不報價的 " 封盤 " 狀態,人為造成了 " 缺貨 " 現象。

值得注意的是,有業內人士透露,有些棉花 / 棉紗貿易商,在鼓動同行 " 封盤不報價 " 的同時,自己卻在悄悄地銷售庫存的棉花和棉紗,而且數量不小。

鍾濤表示," 金九銀十 " 之下,國內外訂單大幅好轉,棉紡廠生產明顯加速,然而,此前在市場悲觀預期下的去庫存導致大多數企業的庫存水平很低,原材料的漲價加劇了企業的恐慌心理,趕交期的企業則更為急迫,為了保證生產,哪怕還有庫存,紡織企業也紛紛開始搶布、囤布。

" 我接觸到的幾個大的棉紡廠的原料庫存數量已經從20天增加到35天 , 有個別的廠商原料庫存增加到45天左右。" 一位紡織行業人士說。

近日多個布廠發布漲價公告時也都提醒客戶理智安排訂單,不要盲目壓貨。

利潤遭擠壓,紡織企業進退兩難

圖 / 圖蟲

值得注意的是,對於這樣一輪波及眾多品類的漲價潮,紡織產業鏈無論上遊還是下遊,企業似乎大都高興不起來,反而大量企業憂慮重重,甚至苦不堪言。

" 如果原料價格再上漲,那麼,紡紗廠就會面對『紡一噸紗就虧一千元』的尷尬局面,長此以往,有的工廠就只能關閉部分生產車間。" 鍾濤說。

主要從事印染的孫莉楠也為原材料的漲價而苦惱不已,她所在的企業正處於收縮之中,可能會減產,並控制接單," 我們買完坯布再去做印染,現在紗線、坯布都在大幅漲價,我們面臨著成本上漲的問題,這部分上漲的成本想全部轉移給消費者是很困難的,只能轉移一部分,剩下的肯定要我們印染企業來承擔。我們這個行業利潤一直都很微薄,原材料漲價擠壓了大部分利潤,結匯時人民幣再一升值,就什麼都沒了。不像服裝企業,他們利潤稍高些,可能還能扛得住。"

邢偉奇顯然不能認同這一說法," 上遊原材料價格太高了,但下遊的面料、服裝這塊的價格活躍度遠遠比不上上遊,棉紗、印染等成本一直在升高,加工廠非常難幹。"

他指出,儘管近期市場有所回暖,但外貿市場遠沒有大家想像的那樣好,他預計全年的訂單將會比往年減少1/3。

一位紡織行業人士指出,隨著原料、棉紗布、面料價格的暴漲,紡織品服裝出口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困境。

首先,目前國外品牌商、零售商大多不接受紡服企業、外貿公司上調報價,原料、紗布的上漲很難傳遞到終端訂單,外向型企業承受能力比較有限,因此要麼 " 棄單 ",要麼獨自消化棉花、棉紗等上漲的成本,無論做哪一種選擇,生產企業都很痛苦。

其次,8、9月份,不少企業接到歐美等市場感恩節、聖誕節訂單或者 " 雙11" 的內銷訂單,棉花、棉紗布等價格大幅上漲導致利潤明顯縮水甚至陷入虧損,這部分訂單很可能無法執行,紡服企業在執行合同還是與採購商協商解約、違約間備受煎熬。

再次,由於擔心人民幣匯率出現大幅度波動,外向型貿易企業接單也趨于謹慎。

原料、紗線、面料等報價的暴漲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貿需求的持續回暖。比如,多位紡織行業人士均表示,按最新成本核價之後的報價客戶不予接受;而另一面,貿易商又抱怨很難找到供貨質量好,價格又便宜的代加工企業," 有單難發出去 " 成為常態,因而放棄了不少報價偏低,利潤不高的出口訂單。

在孫莉楠看來,此次紡織市場回暖在很大程度上是疫情後大量企業倒閉帶來的市場出清效應,而並非國內外市場的徹底回暖。" 蛋糕雖然小了,但是分蛋糕的人也少了,但國內的紡織產業總體仍是產能過剩狀態。"

她強調,往年此時也大都是行業旺季,從市場上看,根本不存在需求完全回暖、甚至供不應求的情況,上遊行業的漲價並沒帶來紡織業的復甦,而只會層層擠壓下遊企業的利潤。而近期國外疫情又再次收緊,人民幣也在不斷升值,紡織行業真正的復甦仍然任重而道遠。

(應採訪對象要求,文中人名為化名)

本文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作者:記 者丨夏旭田 編 輯丨周上祺 責任編輯:鍾齊鳴_NF5619

相關焦點

  • 紡織服裝原材料暴漲引發「搶布潮」 企業「有單無利」備受煎熬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21調查丨紡織服裝「冷與熱」:原材料暴漲引發「搶布潮」,企業「有單無利」備受煎熬 「國慶一回來,整個紡織圈就亂了套了。上遊的棉花、棉紗等所有原材料飛速上漲,一天一個價。」石家莊維寶萊紡織有限公司總經理邢偉奇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採訪時憂心忡忡。「價格漲得太離譜了,短短幾天,棉紗一噸就漲了3000多塊錢。
  • 再生棉紗價格現在多少錢一噸?再生棉紗生產方式
    再生棉紗價格現在多少錢一噸?再生棉紗生產方式 2017-05-11 16:27:53 來源:全球紡織網 再生棉紗價格現在多少錢一噸?
  • 再生棉紗多少錢一噸
    再生棉紗多少錢一噸 2017-05-09 16:11:33 來源:全球紡織網 再生棉紗多少錢一噸?
  • 價格突然大漲!僅一噸原材料就漲4000元
    劉波告訴記者,最近一段時間他明顯感覺到輪胎價格上漲,同一個牌子輪胎,上半年800多元,現在要大約1000元。 梁君鋒在山東青島經營一家輪胎企業二十多年了,他告訴記者,今年下半年以來,很多類型的輪胎都在漲價,特別是工程輪胎、卡客車輪胎的漲幅最為明顯。
  • 產業鏈全線大漲!印度訂單紛紛轉至國內,紡織服裝的高光時刻來了嗎
    除了服裝出口額8月首現正增長外,紡織、服裝訂單也在近期爆發。行業景氣度還傳導至上遊市場,棉花、滌綸、粘膠等紡織原料商品也出現大漲。印度紡織訂單轉至國內「近期因為印度疫情,棉紗紡織品價格在上漲,訂單增加了很多。我們收到了不少來自印度的轉單,整體上相關訂單增加了大概30%。」江西新餘萬達美線業有限公司一位業務負責人告訴記者。
  • 產業鏈全線大漲!印度訂單紛紛轉至國內 紡織服裝的高光時刻來了嗎
    商品也出現大漲。  印度紡織訂單轉至國內  「近期因為印度疫情,棉紗紡織品價格在上漲,訂單增加了很多。  記者了解到,轉移的訂單有棉紗等紡織原材料,也有毛巾、床單等簡單品類,供應超市類需求,且此前我國企業布局在東南亞生產線的訂單也部分轉向國內生產。
  • 鐵礦石價格「一飛沖天」 年內暴漲近九成
    鐵礦石年內暴漲近九成。今年初,鐵礦石價格一直在540元/噸-570元/噸之間震蕩,在觸及542元/噸的今年最低點後,一路上漲至今年8月6日的915元/噸,隨後逐漸回落到10月底的764元/噸。 彼時大多數業內人士認為,鐵礦石價格將一路回落,但沒想到近期其一飛沖天。
  • 原材料、漲瘋了!對不起,你的報價單已作廢!
    通知:由於原材料價格持續暴漲,於12月1日起部分產品價格有所調整,請各位客戶下單前先行諮詢,感謝支持!異丙醇從6000元/噸,暴漲至14100元/噸,上漲幅度高達135%。異丙醇價格的暴漲收益於海外消毒劑需求的暴增。環氧丙烷暴漲180.88%,創下14年來價格新高,達到19100元/噸。聚醚漲幅高達186.8%,創下12年來價格新高,衝上20500元/噸。
  • 柯橋、盛澤、中大各檔口全面上漲:棉紗更瘋狂!漲價潮背後的主因是...
    作為國內最大的紡織集群市場之一,中大布匹市場是一直以來都是紡織面料的「風向標」。中大紡織商圈擁有59個專業市場,近2.3萬家商戶,主要經營各種面料、輔料、家居裝飾用品等商品,品類超過10萬種,毫不誇張的說,打個噴嚏,整個國內面料市場就要震一震。眾所周知的原因,近期原材料和染費也不斷在上漲 ,逼於各項成本的不斷上升.
  • 材料暴漲、環保加嚴,這些產品將有...
    通知:由於原材料價格持續暴漲,於12月1日起部分產品價格有所調整,請各位客戶下單前先行諮詢,感謝支持!有色金屬:高位運行近期多種有色金屬價格漲幅明顯。異丙醇從6000元/噸,暴漲至14100元/噸,上漲幅度高達135%。異丙醇價格的暴漲收益於海外消毒劑需求的暴增。環氧丙烷暴漲180.88%,創下14年來價格新高,達到19100元/噸。聚醚漲幅高達186.8%,創下12年來價格新高,衝上20500元/噸。
  • 生意社:原材料價格復漲 DOP價格又升
    價格走勢 DOP價格受原材料價格上漲影響,出現大幅上漲。 產業鏈上遊行情 從辛醇價格走勢圖可以看出,12月辛醇價格下跌後大漲,總體12月辛醇行情暴漲,DOP成本上漲,DOP上漲動力較大。
  • 青海有機棉紗50支60支山東三棉紡織
    青海有機棉紗50支60支山東三棉紡織拜訪了認證中心。下面的內容,既有小編嘟嘟基於以上信息的總結,也有個人使用後的經驗分享,希望能為大家提供一個了解「有機棉&有機紡織品」的基本脈絡,但絕非是「後的答案」。1.什麼是有機棉?有機棉(OrganicCotton),是指拿到有機認證,按照有機方式種植的棉花。
  • 口罩原材料無紡布價格暴漲 生產企業遭遇爆單煩惱
    來源:經濟觀察網原標題:口罩原材料無紡布價格暴漲,生產企業遭遇爆單煩惱經濟觀察網 記者 於惠如 「求購150-16,親膚層20g-30g無紡布,195拒水層40g-50g無紡布各一噸。」成都一家專業生產無紡布手袋公司的銷售負責人曹龍告訴記者,也是從4月初開始,無紡布的價格從每噸1.3萬-1.6萬元漲至13萬元,目前又回落至11萬元左右。記者查閱公開信息發現,正常情況下,無紡布主要用來生產包裝袋、環保袋、尿不溼等。疫情發生後,口罩需求量激增,多家原本生產上述產品的無紡布企業紛紛轉產,生產口罩用無紡布。曹龍所在的公司便是其中一家。
  • 新一輪割韭菜開始:上百種常用藥「火箭式」暴漲!
    來源:混江湖 四大少留言: 一瓶用於心臟急救的常用藥硝酸甘油片從4塊多錢猛漲至60多元且很難買到; 治療農藥中毒的氯解磷定,一盒價格從政府招標掛網價48.8元暴漲至1017元; 用於斷指再植的鹽酸罌粟鹼
  • 疫苗冷鏈需求巨大,製冷劑價格暴漲
    近年來,由於受疫情影響導致冷鏈設備的需求量劇增,目前訂單暴漲,訂單排單已到明年中旬。同時海外供應製冷設備面臨挑戰,各國冷鏈工廠恢復生產速度較慢,現全球訂單不斷向中國集中。疫苗冷庫據相關數據顯示,近期製冷劑價格出現快速上漲。繼上周五大漲後,14日製冷劑再次大漲,其中R134a大漲6.25%,報17000元/噸。
  • 河南:棉紗出現好轉 價格持續上漲
    12月以來,河南地區紡企經營有所好轉,下遊拿貨積極,棉紗
  • 羽絨服漲價,波司登暴漲60%,60年最冷冬天來了?
    波司登在港股上市,代碼03998.HK,在A股國慶休市的8天裡,港股有幾天繼續開盤,波司登這幾天就在大漲。10月5日、6日、8日,波司登股價分別大漲12.08%、8.92%、10.8%,短期漲幅超過30%。
  • 12月21日潤豐達棉紗32S為23500元 - 紡織資訊 - 紡織網 - 紡織綜合...
    12月21日潤豐達棉紗32S為23500元 http://www.texnet.com.cn
  • 12月21日山東金億棉紗21S為22500元 - 紡織資訊 - 紡織網 - 紡織...
    12月21日山東金億棉紗21S為22500元 http://www.texnet.com.cn
  • 賣給中國,一噸鐵礦石毛賺120美元!進口鐵礦石價格為何「一飛沖天」?
    來源:國是直通車不合理一噸鐵礦石,從巴西或澳大利亞開採出來,再運輸到中國,成本是多少?答案是僅僅30-40美元左右。但日前,中國進口鐵礦石價格突破每噸155美元,創下8年新高。這意味著,外國礦山賣一噸鐵礦石給中國企業,可毛賺約120美元,3-4倍於其成本。超額利潤大幅提高了外國礦業巨頭的業績,淡水河谷三季度利潤大幅上漲至62.24億美元,為2013年第四季度以來的最高值。但這卻讓本已利潤不高的中國鋼鐵行業倍感壓力。鐵礦石價格為何出現異動?「瘋狂的石頭」又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