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07 21: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關注公眾號,與80萬蓬江人一起看
蓬江發布
權威報導 暖意用心 服務民生
點擊上方籃字關注並加入星標
活化啟明裡,
一直備受社會廣泛關注和討論。
在去年11月啟動一期改造工程後,
啟明裡
在不到1年時間裡迎來了蛻變——
基礎設施大提升、經濟業態更豐富、
遊客紛紛慕名而來……
一個上百年的歷史街區逐漸甦醒。
在這片重燃人間煙火之地
有一家民國風情的懷舊餐廳
尤其吸引遊客的注意——
啟明裡食飯公司
這家餐廳位於躍進路旁,共三層,前身是啟明裡的其中一幢老僑屋。
它的二樓外牆高高掛著一塊霓虹燈招牌亮著「啟明裡食飯公司」七個大字,下方掛著幾張復古海報;門口處,還豎著一塊鮮花廣告牌,讓人仿佛一下回到了民國年代。
走進餐廳,復古懷舊風撲面而來,木雕窗花、老舊照片掛在牆上,煤油燈、瓷器、鐘錶等舊物件擺放在桌子上,食客可以一邊吃飯一邊觀賞。
據餐廳負責人鍾均亮介紹,餐廳內的老舊擺件幾乎都是他多年來的藏品。「我向來喜歡收藏老舊物品,越是老舊越有故事,把它們擺在餐廳裡,能讓餐廳的復古味更厚重些。」鍾均亮說。
記者注意到,餐廳並沒有大修大改,而是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進行微改造,體現原建築的味道:青磚牆身、印花地板、木樓梯,斑駁的天花板上還有房子最初建造時留下的報紙印跡。
鍾均亮認為,這些舊元素是房子的靈魂所在,值得被好好保留下來。他從天花板上敲了兩片帶有報紙印跡的石塊裱裝起來作為展品掛在牆上;
從前留在門口的兩塊斷開的青石板,也被他撿回來,一刀一刀刻上「啟」「明」二字作為擺件,放在了大廳。
在餐廳設計方面,鍾均亮還花了一番心思讓顧客了解更多關於整個啟明裡的故事。在房子三樓,鍾均亮故意開了一扇約兩米長的窗戶,透過這扇窗,顧客剛好能看到啟明裡第一幢建起來的老僑屋——啟明樓,這也是啟明裡最大、最有特色的房屋,當時算得上是豪門大宅。
據介紹,啟明樓共有4座三層樓房,由華僑黃黎閣先生建於1914年。由於此地當時治安較好,歸僑們紛紛效仿在此購地建房,逐漸形成了啟明裡。
上百年的時光,足以撫平歲月的波瀾。昔日熙攘的啟明裡曾一度成為藏在城市巷陌深處的鄉愁,而今,在多方的關注和努力下,這個歷史片區以鄉愁為根脈,再次煥發出光彩。
「目前,政府已經做了第一階段的活化改造工程,整個大環境優化了很多,商業氛圍也比之前好了很多。希望隨著二期、三期工程的持續推進,啟明裡會越來越好。」鍾均亮說道。
知多D
據悉,位於蓬江區白沙街道的啟明裡文化活化項目為政府投資的民生工程,一直備受關注和討論。去年11月,項目開始「動真格」,建設內容主要包括地下基礎設施建設、歷史建築外立面維修、休閒文化廣場建設等,項目首期投資規模約1000萬元。
目前,啟明裡、南芬裡的三線已全部下地;「時光巷子」燈光投影已調試完成,各個房屋故事牌已安裝完畢;蓬江橋腳至港口路口宮燈燈飾及啟明裡標識、景點導向牌已完成安裝;微信公眾號「江門啟明裡」已正式上線,正在委託文創公司按「一戶一故事,一巷一主題」挖掘文化資源,持續豐富公眾號內容;啟明裡現已有20多家飲食、文創商鋪入駐。
今年9月,華達集團旗下ISTOP一匯商管中標並拿下啟明裡文旅項目的經營權,為啟明裡注入網紅基因。接下來,一匯廣場將打造網紅KOL影視商城,發展「網際網路+特色街區文化+情景式體驗+創意營銷」的新商業模式。啟明裡也將作為網紅基地分點,實現流量資源共享。
<<<<<<<<<<<<<<<<<<<<<<<<<<<<<<<<<<<<<
原標題:《【啟明裡故事集】舊物再利用,老僑屋變身民國懷舊風情餐廳》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