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駕駛波音飛機回到大陸的臺灣飛行員王錫爵,後來過得怎樣?

2020-12-16 豆廚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李覯《鄉思》

在《落葉歸根》這部影片中,主演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喜劇明星趙本山,他扮演一名老實巴交的農民工。而電影講述的是趙本山幫助死去的農民工朋友歸鄉的故事,其間充滿了啼笑皆非的情節,表現出了中國傳統文化倡導的「葉落歸根」的內涵。在中國的詩詞中,也有很多描寫離鄉、思鄉、歸鄉的句子,可以說家鄉這個詞深深烙印在每個中國人的心中。

在解放戰爭期間,儘管國民黨軍隊敗局已定,但是他們的高層依然賊心不死,竟收拾錢財,帶領部分軍民前往臺灣,企圖在那裡東山再起,這簡直是痴心妄想。時間一久,有很多人都產生了思鄉之情,希望回祖國探望自己的親人,遊覽祖國的大好河山,但是由於臺灣當局對於大陸過於敏感,無視大陸投來的善意,使得在前往臺灣的人中,有一些人不僅忍受著親人分離的痛苦,而且死後也沒能魂歸故裡,真是可悲可嘆。不過,還有一些人,他們不甘於忍受,而是積蓄力量,為將來的回國行動做打算,而王錫爵就是其中的一員。在1986年,王錫爵駕駛著波音飛機回到了大陸,那麼王錫爵到底經歷了什麼,歸國後他過的怎麼樣,而他的行為對於大陸和臺灣又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呢?

王錫爵是四川遂寧人,在1943年進入到當時位於都江堰的空軍幼年學校學習。在1949年,國民黨上層要求該校搬遷到臺灣,當時的王錫爵也不得不離開大陸,跟隨學校前往臺灣,這一別就是30多年。到達臺灣之後,王錫爵從空軍學校畢業,並加入了國民黨的空軍部隊。由於出色的飛行技術,王錫爵被派往美國接受訓練,隨後開始執行美國和臺灣當局合作的對華偵察任務。儘管當時的中國還有些弱小,但是對於侵犯中國的行為,中國一定會予以反擊。這使得這項任務充滿了危險,最後僅僅只有三人活了下來,而王錫爵就是其中之一。

王錫爵憑藉自己的功績,在臺灣的生活十分優越,但是他沒有沉迷在舒適的生活中。每當一個人的時候,王錫爵總會想起自己的家鄉、自己的親人,每每念及都會痛如心絞。王錫爵希望這輩子還能再回去一趟,還有機會再見父母一面,可是當他看到臺灣當局對大陸的態度以及兩岸僵持的關係,他知道這個願望幾乎不可能實現了。但是王錫爵並不想坐以待斃,他決定行動起來,尋找機會並抓住那個機會。

在上世紀80年代初,王錫爵不惜錢財地嘗試通過海外寄存的方式和家裡人聯繫。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他成功和家裡聯繫上了,並且了解到自己的父親還在世。那一刻,他體會到了「失而復得」的幸福,幾乎喜極而泣。之後他費盡周折地在香港和家人見了一面,這次見面讓他的歸鄉之情更加迫切,也讓他決定採取更大膽的行動

在1986年,作為機長的王錫爵將他駕駛的那架飛往臺灣和香港的波音飛機降落到了廣州的白雲機場。當天,王錫爵受到了當地政府的熱切招待,並對他的回歸表示熱烈歡迎。但是這次事件遠遠還沒有結束,除了王錫爵,來到大陸的還有一些人、一架飛機和許多貨物,這些東西應該怎麼辦?這是一個難題,同時也是一個機會。如果能夠處理妥善好這次事件,也許兩岸之間的「鐵門」能夠打開一條縫隙。正是基於這樣的想法,大陸負責人對於這次事件要求和臺灣方面進行正面商談,不允許第三方介入。雙方在香港進行了協商,最終大陸方面尊重王錫爵的個人意願,讓其留在大陸,其他人、機、物均交還給臺灣方面。

正是這次事件的圓滿解決,大陸不僅在國際道義上站住了腳,而且讓臺灣民眾看到了大陸的態度,也讓一些人看到了歸鄉的希望。在這件事後,臺灣當局內部對於是否允許民眾回鄉探親的態度發生了分歧。而在這件事發酵下,許多老兵在臺灣自發舉行關於回鄉探親的集會,終於在1987年,臺灣方面公開宣布允許民眾歸鄉探親,王錫爵也因此被人們稱為「打破兩岸堅冰的第一人」。

歸國後的王錫爵成為中國民航華北管理局副局長兼副總飛行師,之後更是擔任多屆政協常委。如今的王錫爵已經退休,可是他從沒有減少對兩岸的關注,期待能夠親眼見證兩岸統一。

相信隨著中國的強大,中國統一的形勢會逐漸明朗,而那些背地裡的黑手也會被中國的力量所震懾。兩岸終將統一,這不僅是兩岸人民的願望,也是歷史潮流所趨。

相關焦點

  • 34年前,那個駕駛臺灣飛機飛回大陸的飛行員,後來命運如何?
    1986年5月3日,這天萬裡無雲,陽光明媚,廣州白雲機場突然降落一位「不速之客」,這是一輛來自臺灣華航的波音747貨機。要知道當時兩岸還互相隔絕,怎麼就突然來了一架對岸的飛機?隨著機門緩緩打開,機長走下來,然後激動地說:「我要跟家人團聚,來祖國大陸定居!」。
  • 34年前,他突然駕駛戰機從臺灣飛向大陸,最後結局如何
    在抗戰之後,大勢已去的蔣介石帶著自己的手下,逃到了臺灣,至此大部分人都留在了臺灣,但那些從大陸去臺灣的人卻非常思念自己的故土。34年前,曾經有一位男子,突然駕駛飛機從臺灣飛往大陸,只為回到故土看一眼,那麼,他最後的結局又如何了呢?王錫爵出生於四川,他從小在國民黨軍校接受訓練,成為了一位飛行員。
  • 34年前,那個從臺灣義無反顧架機飛回大陸的飛行員,如今過得如何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王錫爵這個名字,當年他因為要求學的緣故,留在了臺灣,並且成了一名飛行員。後來依靠個人出色的能力,被美國黑貓中隊相中了。他曾參加過美軍多次飛行任務,但他始終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名中國人,所以在這麼多次飛行中,他沒有做過一件不利於祖國的事情。
  • 臺灣飛行員徐廷澤,第一個駕駛戰鬥機「叛逃」回歸大陸,結局怎樣
    臺灣飛行員徐廷澤,第一個駕駛戰鬥機「叛逃」回歸大陸,結局如何 新中國成立後第一個駕駛飛機主動回歸大陸的臺灣飛行員是誰?此人名叫徐廷澤,於1963年6月1日駕駛戰鬥機在福建龍田機場降落,結局如何?大家都知道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兩岸關係緊張,兩岸來往更是很少想要正常回歸肯定是不可能的事情。
  • 他大陸飛行員,私自駕駛飛機叛逃到臺灣,晚年過得怎麼樣?
    他曾是一名在大陸受訓的飛行員,但在20世紀70年代,他從大陸叛逃到臺灣。背叛了祖國,辜負了對他的培養和期望。為了取悅臺灣,他在抵達臺灣後,更是無恥地說:「大陸的生活太苦了。」那麼,這個人是誰呢?他就是範園焱,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範園焱叛逃到臺灣後,過得怎麼樣了?範園焱,1935年生,四川永川人,出生在一個工人階級家庭。新中國成立後,他進入縣內永川供銷合作社工作。
  • 1981年,臺灣少校駕機回歸大陸,獲65萬獎勵,後來過得怎樣
    其實,基於國民黨的這種政策,許多國民黨內的人士也十分反感這一黨派的做法,而在1981年,一位國民黨空軍少校駕機回歸大陸,在此之後,他也獲得了我國軍方的獎勵。那麼,這位駕機回歸大陸的臺灣少校究竟何許人也?在回歸大陸之後,他又過著怎樣的生活呢?
  • 臺灣空軍少校黃植誠,駕機回歸大陸,獲得65萬獎勵,後來怎樣了?
    解放戰爭勝利後,國民黨敗逃到臺灣,但是有許多人祖籍在大陸,卻不得不和蔣介石一同去往臺灣。由於蔣介石的統治,很多人去了臺灣便難以回到大陸了,但是他們想念大陸,更想念自己的故鄉,於是他們便自己創造機會投奔到大陸。黃植誠便是其中一員,但是他不僅回到了大陸,還帶著一架戰鬥機,一同回到了大陸。
  • 1981年,臺灣少校駕戰機回大陸,獲得65萬元獎勵,他後來生活怎樣
    他是臺灣同胞的代表,用他的詩表達了對祖國的綿綿思念,渴望早日回到祖國的懷抱。這是詩人表達思念祖國的方法,蔣介石逃到臺灣時帶走了很多軍隊,他們中有很多人的家鄉都是在大陸,軍人對家鄉的思念更加直接,例如我們今天的主人公——空軍黃植誠,他直接駕駛飛機飛回大陸。
  • 大陸飛行員駕機逃到臺灣,獲得4000兩黃金,後來怎麼樣了?
    今天我們來說一個叛徒的故事,他是大陸培養的飛行員,卻在上個世紀70年代從大陸叛逃到臺灣。他辜負了祖國對他的培養,辜負了祖國對他的期望。為了討好臺灣,此人到達臺灣後竟然恬不知恥地說:「大陸的日子太苦了」,這位叛徒是誰呢?
  • 落地後:我終於回家了,1989年臺灣飛行員駕機回大陸
    大家好,我是大別山魚哥,今天魚哥和大家聊一下由臺灣駕機起義的飛行員林賢順。 熟悉那段歷史的人都知道1949年國民黨敗退臺灣之後,兩岸一直處於對峙的狀態,臺灣當局對大陸秉持著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的三不政策,阻礙著兩岸的溝通與交流。這個政策致使很多臺灣居民無法回大陸探親。
  • 執行絕密任務被擊落,臺灣飛行員在大陸的傳奇經歷
    U-2飛機是美國洛克希德公司為美國情報機關專門研製的高空偵察機。U-2飛機問世前,美國也曾對中國和蘇聯進行過高空偵察,可由於中蘇兩國幅員廣大,一般的偵察飛機即使從中蘇周邊的美國海外軍事基地起飛,也很難進入兩國的腹地,而從情報觀點分析,這類難以觸及的地區往往隱藏著更有戰略價值的秘密設施或建設工程。因此,U-2飛機問世後,深得美國情報機構和軍方的青睞。
  • 建國後,此人駕機叛逃臺灣,獲賞黃金千兩,30年後回大陸探親被抓
    建國後,此人駕機叛逃臺灣,獲賞黃金千兩,30年後回大陸探親被抓 自蔣介石敗退臺灣以後,臺灣和大陸就就陷入了對立關係。由於蔣介石從大陸撤退期間,帶走了大量黃金,這使得臺灣經濟迅速發展起來。臺灣人民早就過上了不愁溫飽的小康生活。相比大陸連續幾年的自然災害,人民生活十分疾苦。
  • 波音改變立場 建議737 MAX飛行員接受模擬器培訓
    來源:金融界網站飛機製造商波音(BA.N)周二表示,現正建議航空公司飛行員在737 MAX復飛前接受模擬器培訓,這和其此前認為飛行員僅需接受基於電腦培訓的立場有所不同。如果美國和國際監管機構最後支持波音的提議,那麼航空公司可能需更長的時間來讓機組人員復飛737 MAX。這款機型經過兩起空難造成346人喪生後,自去年3月起就停飛。為讓監管方同意737 MAX再次投入商業運營,波音一直在飛行員培訓和軟體更新方面進行修訂。
  • 建國後,他毅然選擇駕戰機從臺灣回歸大陸,突破重重後來為國效力
    1949年,國民黨在內戰中敗北,蔣介石知道自己已無法在大陸繼續呆下去,便帶著大批國民黨軍隊及其家屬逃往臺灣,當時許多離境軍人及家屬都認為,他們只是短暫地留在臺灣一段時間,過不了多久,就可以重返大陸。不過,不料事情越演越烈,雖然離大陸不算太遠,但由於內戰,大陸和臺灣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只能隔海相望。
  • 1981年臺灣空軍少校黃植誠駕機回歸大陸,獲65萬元獎勵,後來如何
    古時候陳勝揭竿起義時高呼:"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今有飛行員"駕駛起義",以鴻鵠之勢回歸祖國的懷抱。從窄小的空域,到廣闊的藍天,黃植誠用果敢的決定成就了他的夢想,回到了讓他魂牽夢縈的故鄉。黃植誠在採訪時堅定地說:"對於飛行員而言,在祖國上空翱翔,是永遠的嚮往。"
  • 臺飛行員駕F16神秘失蹤 投誠大陸還是墜海身亡?聽航空專家怎麼說
    失聯的這架F-16到底是失事墜海,還是飛行員駕機投誠大陸?這成了這兩天兩岸網絡討論的熱門話題,什麼猜測都有。當然,那些猜測臺飛行員駕機投誠大陸的網民也是懷著良好的願望,因為臺軍肯定已經有人認識到,為「臺獨」勢力賣命不值得,畢竟之前曾有過類似先例。
  • 建國後首位冒死飛回的臺灣飛行員,立刻授少校,獎2500兩黃金
    當時有很多的國民黨軍飛行員思鄉心切,不滿臺灣方面的獨裁統治,向大陸方面飛回。當然也有少數的解放軍飛行員飛到臺灣,因為當時臺灣給出的價碼比較高,殲五獎3000兩黃金,殲六獎5000兩黃金。其實國民黨軍飛行員駕駛戰機起義的事情在解放戰爭的時候就發生過多起,後來國民黨方面對其加強了管控,這才少了很多。但是建國後,依然有不少國民黨軍的飛行員駕駛戰機起義,徐廷澤就是其中的一位。
  • 一塊手錶引發的叛逃,飛行員劉承司62年飛抵臺灣,後來是何下場
    在新中國空軍事業建設的過程中,曾經出現過非常多的優秀飛行員,在這些軍人的共同努力之下,我國空軍發展水平也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提升。然而,在飛行員的隊伍當中,卻有過這樣一位特殊的叛徒。在1962年的時候,他因一塊手錶而選擇從大陸叛逃,並抵達臺灣,那麼,如今的他又有著怎樣的下場呢?這位叛逃的飛行員就是劉承司。
  • 到磁器口去開飛機!飛機亮相鬧市,沙磁號波音737落戶磁器口古鎮
    近日,一架退役的民航波音737-200客機,停放在重慶磁器口古鎮的沙磁巷廣場,引起過往遊客和市民圍觀和拍照。2020年,五一小長假,網紅重慶再次登上熱搜。特別是網紅打卡聖地磁器口古鎮,依然是眾多遊客心尖尖上的寵兒。
  • 臺灣飛行員徐廷澤,建國後首位駕戰機起義回歸大陸,為國效力
    ——斯萊德1949年,國民黨在內戰中戰敗,蔣介石知道自己在大陸已經沒辦法再待下去,於是他帶領著一大批的國民黨軍隊及其家屬逃往了臺灣,當時很多離開的軍人和家屬們都以為他們只是到臺灣短暫的居住一段時間,過不了多久又能重新回到大陸去。只是沒想到的是,後來情況愈演愈烈,雖然距離並不算很遙遠,但因為內戰,大陸和臺灣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只能隔海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