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琦,女,金融學專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項目組成員。三個學年綜合成績位列專業第一。榮獲「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金獎、全國服務外包創新創業大賽一等獎、國家獎學金、省政府獎學金、校優秀學生一等獎學金、校學習一等獎學金、「浙報·阿里」獎學金等榮譽。以主持人和核心成員的身份成功立項兩項國家級大創項目。現已免試推薦至清華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
【學院班級】經濟學院金融學專業綜合實驗班【主要榮譽】國家獎學金、省政府獎學金「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金獎全國服務外包創新創業大賽一等獎浙江省網際網路+創新創業大賽金獎兩項國家級大學生創業項目立項校十佳優秀團幹
陳琦認為在大學中最重要的還是學習。她笑稱自己三年的大學生活,除了上課、吃飯、睡覺,其他時間全都是在圖書館度過的。沒課的時候經常從起床就到圖書館去學習直到圖書館閉館,晚上回到寢室後,繼續學習或準備比賽。陳琦表示自己從來沒有逃過課,上課也選擇坐在第一排,積極參與課堂討論、更好地與老師進行互動。作為大學生英語六級考試全校最高分(648分)獲得者,陳琦也分享了她的學習秘籍:聽力部分的材料要反覆聽,並且在做題前一定要瀏覽題目;閱讀部分最關鍵的就是詞彙量,合理利用碎片化時間,堅持背單詞一定會有收穫;寫作與翻譯部分要多學多練,也要注重邏輯和結構。
在學生工作方面,陳琦作為原新媒體中心首屆負責人同她的小夥伴一起負責運營「浙工大經英薈」,在新媒體創作的潮流中,她體會到內容挖掘的成就感,還掌握了日常運營的技能。陳琦表示很榮幸能夠加入經英薈這個大家庭,在這裡學習了新的技能,鍛鍊了工作能力,結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除了學習和學生工作,陳琦也積極參與志願服務,當選了浙江工業大學星級志願者,擁有140+工時。2018年1月,她參與了AIESEC國際志願者活動。在志願活動期間,她開闊了眼界,開始深入地思考社會的多元結構。
陳琦深知不能拘泥於課本的知識,而應該將理論賦予實踐,從而加深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從大二開始,陳琦便有意識地尋找參與科研與競賽的機會。這三年的競賽經歷,讓陳琦從一個跟隨學長學姐「刷級」的小萌新成為了一個能夠獨當一面的拿下兩項國家級大創項目立項的卓越經濟學子。然而,競賽之路並非一帆風順,在比賽階段,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限制和困難,陳琦認為只有迎難而上,才會取得成功。
陳琦在明確自身定位後,主動聯繫老師,加入其負責的科研項目,開啟了自己的大學科研之路。2019年,陳琦以項目核心參與人身份,成功申報了國家級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在做足前期準備後,項目取得了圓滿成功,受到了浙江在線、網易新聞等4家媒體報導,獲浙江省「挑戰杯」課外學術科技競賽銅獎,入選浙江省「新苗人才」計劃。同時,她還參與了一項國家級大學生創業計劃項目「易舞科技——玩轉舞蹈新『視』界」,擔任市場營銷。項目與金科文化達成合作,在20餘家健身機構投放測試。陳琦認為,在科研學術中,要學會刨根問底,深入挖掘內涵,加強邏輯思維,培養科研意識。
陳琦認為最重要的一件事是:有一個清晰的自我定位,明確自己的目標。本科四年結束後,每一個人都要面對考研、保研、出國、就業、考公等選擇,她認為應該儘早做出抉擇,進而做足準備,向著自己的目標一步一個腳印地出發。
關於保研,陳琦建議在大一大二的時候應該豐富自己的履歷,提升專業排名,積極參與科研競賽,找到自己的優勢所在。大三寒假可以開始保研的準備工作了,在這個階段,可以書寫個人陳述、簡歷以及推薦信。陳琦強調文書寫完之後一定要請有保研經歷的朋友幫忙提供一些修改意見。同時,藉助網課或者閱讀相關書籍了解和學習專業知識。陳琦認為從暑假開始到保研結束是黃金期,可以尋找夥伴一起,組建學習小組,分享時事熱點和學習資料,進行模擬面試,互幫互助,共同成長。
陳琦坦言,這次的保研之旅可以用「幸運」二字來概括,最終成功保研至清華大學更是給自己過去三年努力的一個交代。她相信天道酬勤,事在人為。儘管在準備保研的過程中,流過淚、也感到過迷茫,但她依然想要感謝這三年咬牙堅持的自己,更要感謝一路上陪伴和支持自己的人,包括遠在北京大學求學的男友,有的人明明不在身邊,卻能支撐你走得好遠。
長大意味著要背負更多責任,但不意味著要失去快樂的能力。要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找到屬於自己的精彩。最好的人生是:既有敏感的靈魂,又有粗糙的神經;既有滾燙的血液,又有沉靜的眼神;既有深沉的想法,又有世俗的趣味;既有仰望星空的詩意,又有腳踏實地的堅定。經歷了長夜,守到了黎明,穿行過黑暗,還相信陽光,帶著強大的內心上路。臉上有謙卑的笑容,一路看山看水,走走停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