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生產許可證到底能不能辦?怎麼辦?
為什麼山東白酒生產企業一直都是各級政府重點監管對象?因為白酒產品質量雖然總體穩定可靠,但是,白酒生產仍存在塑化劑汙染、製售假冒偽劣等問題,甚至還出現了散裝白酒中毒事件。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白酒坊如何合法合規經營,聊聊山東白酒生產許可和白酒食品安全問題。白酒生產許可證到底能不能辦?怎麼辦?白酒到底要控制哪些食品安全?怎麼保障食品安全?
今天我們就來搞清楚這四個問題。那我們先來聊聊白酒的生產許可。在準備這期授課的時候,我專門諮詢了一些食藥監部門、也查找資料了解了白酒生產許可證的相關要求。關於山東白酒生產許可能不能辦,我總結歸納起來,一共有三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就是有些地方明確表示「以證換證,不發新證」。第二種情況就是有些地方允許小酒坊生產糧食釀造白酒,可以發食品小作坊加工生產許可證。第三種情況是政府沒說行,也沒說不行。第一種情況,以證換證,不發新證。由於白酒在產業結構目錄中被列為限制類發展項目,也就是不能增加生產個體。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了《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更加注重對產能過剩行業的限制和引導,產業結構被分為鼓勵類、限制類和淘汰類三大類,其中,涉及我們酒業和酒精主要有以下項目:有些釀酒坊去辦證,負責辦證的人說這個是政策不允許,需要找國家發改委籤字才能給辦,我們要是能找發改委的人籤政策,就不會開小作坊釀酒了。第二種情況,允許釀酒坊生產糧食釀造白酒。這些省市的法規一般叫《XXXXX條例》,是這麼規定的:「以糧食釀造酒」可以發證。發的證是「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許可證」,但只能通過散裝或簡易包裝後銷售。像超市銷售的成品酒一樣的包裝叫預包裝,釀酒坊不能採用。就是不讓你跨區域銷售。有些地方允許進超市,有些地方不讓進超市。各省對小作坊銷售範圍規定的不一樣,需要各位經營戶注意,避免引來麻煩。政府對發證的加工釀酒坊,也頒布一系列的監管要求。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要求:第一點要求,會加強日常監督檢查(頻率,每年至少4次)。政府檢查什麼內容呢?最基本的,要有必須的生產設備,能正常生產,產品符合標準要求;再高一點的要求是有進貨查驗記錄、生產記錄和銷售記錄;更高一些的要求是有對應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能自己識別一些食品安全問題。
第二點要求,政府除日常監督外,還會對產品進行抽樣檢測。對發現釀酒坊白酒中甲醇、塑化劑、氰化物等重要安全指標不合格的,將立即責令其停產整頓,召回產品,徹查原因,依法處理。第三點要求,政府會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嚴厲打擊未取得食品小作坊登記證生產加工白酒的行為,嚴厲打擊使用工業酒精等非食品原料生產加工白酒的行為,嚴厲打擊製售假冒偽劣白酒的黑窩點黑作坊。一旦發現違法違規行為,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嚴肅處理;涉嫌犯罪的,及時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種情況,政府沒說可以也沒說不可以。就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我還是建議,沒有明確說的,也必須按照要求把白酒的生產條件做好,控制好食品安全。因為政府沒說可以,也沒說不行,但如果我們產的酒出了問題,政府還是會嚴厲處罰的。能不能辦證的三種情況我們說清楚了,那麼怎麼辦證呢?一般的流程是,到政府的行政服務中心,找到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窗口,或者直接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填寫申請書,提交如下資料:營業執照經營場所產權證明或租賃合同釀酒坊的平面圖負責人的身份證複印件加工人員的健康證生產設備和原料的清單相關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各地規定的資料略有差異,但基本上都是這些。一般來說,提交資料後15個工作日,監管部門會到現場去核查,條件符合要求就會發證《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許可證(登記證)》。各地要的資料都大同小異,可能具體要求有些不一樣。具體要諮詢當地監管部門。前面我們聊了白酒的生產許可,接下來我們來聊聊今天的第二個話題:對照生產許可證審核要求。重點說一下白酒生產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食品安全隱患以及如何防止這些安全隱患。把這些問題控制好才能更容易辦到證同時也讓產品更安全。我們先來看一個食品風險監測的數據統計。近年一個專項抽檢,在國家360批次不合格食品中,白酒品類佔比最大,有235批次,佔比為65%。我查了食藥局發布的相關文件,作為重災區的白酒品類,在235批次中有近200批次問題集中在非法添加甜味劑上,包括甜蜜素、糖精鈉、安賽蜜等都屬甜味劑。白酒成為食品不合格的「重災區」,而甜味劑成為了罪魁禍首。從風險管理角度來看,白酒造成的食品安全事故較多,假酒致死致殘的案例屢見不鮮,所以在監管者看來白酒屬於高危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