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跨年晚會,謝娜又因為主持上了熱搜。
謝娜跟何炅調侃,我又因為主持上了熱搜。
何炅問,他們說你什麼呢?
謝娜笑著說,他們說今天台上的燈打在我身上,照得我很好看。
何炅友善地笑著,那就好那就好。
幾個主持人把這個梗當成暖場用的笑話,但不難聽出謝娜的內心世界。
她想表達的很簡單。
平常晚會我話多,你們說我沒水準,難登大雅之堂,今年我刻意少咋呼少說話,我看你們還能說什麼。
如果還說,不好意思,眾口難調,做人好難哦,你們到底想怎樣。
謝娜不止一次表達自己主持功底沒問題,只是每個人的主持風格不同而已。
是觀眾們太苛刻,老抓著她不放。
其實不是觀眾苛刻,而是她自己這麼多年沒有任何成長,並且篤信的相信現在就是最完美的狀態。
她不覺得自己需要成長,這才是最可怕最招罵的地方。
一個人覺得自己不需要成長的人,你覺得她會走多遠呢?
人最怕的是不反省,不自知,不成長。
活在自己世界裡的人很幸福,但那種幸福並不安穩。
當有一天不小心自己戳破了那個小世界,你很難快速的適應外面的變化。
你會發現自己玻璃心、敏感、蠢笨、這個世界不像曾經那麼美好,最恐怖的是沒有人誇你和瘋狂熱愛你了。
對於謝娜,觀眾們要的是什麼?觀眾們到底是想怎樣?
觀眾們要的是謝娜的成長,觀眾希望看得一個更成熟更有進步的謝娜。
但謝娜把這些聲音都當成惡意中傷和羨慕嫉妒恨。
她覺得自己敬業努力,今天所有的輝煌都是靠自己拼來的,說她沒有實力,她不服。
不難發現,謝娜一直陷入自我感動和過去榮光裡難以自拔。
今天的這一切都是過去辛苦打拼得來的,沒有人否認,大家只是擔心,過去的血淚已經換來了今日的鼎盛,那現在毫不精進只知道盲目出鏡拼體力的她,拿什麼去換未來持久的高光時刻?
居安思危,謝娜並不懂,她太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實力,她覺得她的路線精準又垂直,她天生善於自愈和自嗨,,她就是給別人帶來歡樂的
在姜思達的《僅三天可見》中,謝娜明確地表示,自己想要的就是快樂,自己要給觀眾地,也是歡樂,至於其他,有其他領域的主持人可以給。
她的定位沒錯,初衷願景都沒問題,但是別忘了何炅也是給別人帶去歡樂的人,為什麼兩個人的口碑如此不同?
因為幽默需要智慧,而不是無頭腦的過家家。
二十歲你可以仗著年輕活潑在臺上蹦蹦跳跳肆意歡脫,三十歲你還是在臺上賣醜和賣蠢,一舞臺人看你自嗨,那麼四十歲五十歲呢?
幽默,是一種頂級的智慧。
在於三言兩語讓人身心愉悅,而非譁眾取寵製造尷尬。
觀眾們不停地批評謝娜的主持能力,是因為觀眾希望看到一個更高級的謝娜,看到一個隨著年齡增長越來越有內涵和智慧的女主持人,她可以繼續主持給人帶來無限歡樂的節目,可以繼續在臺上得瑟歡脫,但她更知分寸,更懂體諒,更善觀察,能夠成為一個掌控全場的優秀MC,而非局部高潮的江湖愣頭青。
同時,觀眾盯著謝娜不放,更像是一種自我反省和意願表達。所有對別人的評判,其實也都是自己潛意識的投射。
「我要成長,我要進步!」
「我不要當一個只知道哈哈哈的草包,我要變成有情商有智慧的大人」
所以大家看不慣謝娜,看不慣她的不思成長。
有些人說,至少謝娜有底氣不成長,她有家庭有事業有孩子還有花不完的錢。
但成長是向內的,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吸取不同的養分,不斷地豐富和強壯自我,這與你擁有的一切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