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木傳奇|櫟樹:養人養眼的多寶樹

2020-12-12 澎湃新聞

推薦詞

櫟類是我國天然林中第一大類樹木。櫟樹樹幹直,根系深,萌芽力強,壽命長,兼具耐寒、耐旱、耐瘠薄等特性,在生態系統中常佔據林冠上層,是生態防護林的首選樹種;櫟樹樹體雄偉,冠大蔭濃,葉色多姿,具有較佳的視覺美感和文化內涵,也是優美的園林觀賞樹種;櫟樹的樹皮樹葉富含單寧,可提制栲膠;果實俗稱橡子,橡子既是食品加工的澱粉來源,又可作紡織工業漿紗的原料等。由此可見,櫟樹全身是寶。

樹木檔案

櫟樹,又名橡樹,是殼鬥科櫟屬植物的統稱,該屬有白櫟、麻櫟、栓皮櫟、槲櫟、枹櫟和槲樹等種。櫟樹在全世界有300餘種,廣泛分布於亞、歐、北美及非洲大陸。我國有60餘種,南北各地多有分布,包括常綠和落葉類喬木及稀少灌木。常綠櫟林多分布於秦嶺、淮河以南及熱帶、亞熱帶山地,以雲貴高原為分布中心;落葉櫟樹則是我國溫帶、暖溫帶地區落葉闊葉林和針闊混交林的優勢樹種,也是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森林建群種,以華北地區為分布中心。

櫟類是我國天然林中第一大類樹木。櫟樹的樹皮樹葉含有單寧,可提制栲膠;果實俗稱橡子,是食品加工的澱粉來源。Stevanovicigor攝

深厚的文化底蘊

櫟樹果實的下方,生有一個碗狀的殼,其狀與鼓形相似;古時「樂」字原指聲音之統稱,篆書「樂」字形如木架之上端放著鼓,櫟樹由此得名。因其剝去果實之後餘下的空殼,像是盛糧食所用的鬥,所以稱此殼為「鬥」,古稱「象鬥」,後來訛傳為「橡鬥」。於是,櫟樹的果實自漢朝之後,常被稱為「橡實」或「橡子」;明清時櫟樹被籠統地稱為「橡樹」。

櫟樹歷史悠久,早在先秦以前,人們把櫟樹視為聖樹、社樹。舉行祭祀活動時,人們會在櫟樹下載歌載舞,因此櫟樹就成為音樂的象徵,所以在一些古代文獻當中,櫟樹的「櫟」與音樂的「樂」都是同一個字——「櫟」。

在西方文化裡,櫟樹被許多國家視為神秘之樹,傳說它的掌管者是古希臘眾神。在宙斯神殿的森林裡,矗立著一棵具有神力的參天櫟樹,櫟樹葉的沙沙聲就是主神宙斯對希臘人的曉喻。而宙斯的祭司在施行求雨的巫術時,也會手持櫟樹枝往聖泉中沾水。

許多國家皆將櫟樹視為聖樹,認為它具有魔力,是健康和榮耀的象徵,他們認為佩戴櫟果有助於延年益壽;掛在窗戶上則可保護房屋。此外,櫟樹還對新婚夫妻有著祝福的美意。在英法文化中,早期的巫師被稱為德魯伊特,這個名字來自凱爾特語,意思是「知道櫟樹」。在德魯伊特教祭祀儀式中,櫟樹被作為軸心擺放,象徵著男子的睿智。

在亞洲,櫟樹經常被廣泛應用到文學作品中,深受讀者的喜愛,如中屋美和的「殼鬥村」溫情職業體驗三部曲、駒谷貫的《橡子,橡子!》等。

綠蔭如蓋的櫟樹吳立文攝

悠久的飲食文化

櫟樹的果實被稱作櫟子、橡子,富含澱粉、油脂、單寧以及維生素等。可直接食用的櫟子可以生吃,如慄屬的櫟子,又叫慄子,生吃香甜可口;不可直接食用的櫟子雖然生食口感苦澀難以消化,但經深加工後也可做成美味的食品,如:豆腐、粉絲、櫟子面等。

福建省建甌、屏南等地的農民將櫟子採收後,經過挑選、曬乾、研磨、過濾等工序後製成黃褐色的櫟子澱粉。屏南縣的特色美食「鴛鴦面」就是由櫟子澱粉製作而成。

人們食用櫟子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農耕文明誕生前。當時的人們不懂得種植莊稼和飼養家畜,主要靠採食天然生成的植物果實或者根莖為生。《莊子·盜蹠》說上古之民「晝拾橡慄,暮棲木上」,這裡的橡慄就是櫟子。採食櫟子非但能夠充飢,亦有益於脾胃。然而,由於大部分櫟子味道微苦,人們只在饑荒時期才食用櫟子充飢。安史之亂時杜甫逃難至甘肅,一家老小在山中撿拾橡子為生,杜甫也寫下了苦悶的詩句:「歲拾橡慄隨狙公,天寒日暮山谷裡。」

此外,櫟仁富含油脂,櫟油似橄欖油,被認為是一種具有高度開發利用價值的野生植物資源。

櫟子豆腐吳立文攝

多元的經濟用途

櫟子中高含量的澱粉除了食用,還可供製造乙醇。利用乙醇加工製成的燃料清潔環保,是近年來重點發展的生物能源。此外,櫟子還可用來合成葡萄糖、用作紡織工業上的上漿劑、石油工業上的緩凝劑和堵漏劑等。

櫟子殼佔櫟子的20%左右,可以用於制活性炭、糠醛、色素等。櫟子殼色素是一種優良的天然食用色素,被廣泛應用於食品加工業,如用於可樂型飲料、烘烤食品等的著色。民間還用浸泡櫟子殼的汁液將衣物染成黑色,因櫟子殼易得,黑色衣物一度成為平民百姓的標準著裝。

栲膠是以含有單寧的植物根莖等為原料加工而成的固體產品,是製革、紡織印染工業的重要原料。櫟樹富含單寧適於提取栲膠。提取栲膠後的栲膠渣,還有大量纖維,可以進一步開發為紙漿、木纖維等產品。經濟價值較高的單寧植物有麻櫟、栓皮櫟等。

櫟樹射線組織明顯,美觀且韌性強,常用作家具、車輛用材等。而軟木是用栓皮櫟的木栓層製成的環保材料,主要用作軟木地板、瓶塞等。軟木塞用作葡萄酒的瓶塞,除環保外還可增添風味。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上,葡萄牙館的外立面幕牆和內部展區牆壁貼面就是用櫟樹軟木製成的。

小徑材櫟樹是培育食用菌的優質原料。野生櫟林下常可發現靈芝,在麻櫟林下進行靈芝的人工養殖在山東省已有嘗試。此外,一些如黑松露菌的名貴菌類也都產於櫟林下。櫟葉中營養豐富,是飼養柞蠶的好食料。

櫟樹萌芽力強,產材量高,多次砍伐後仍能快速成林,櫟材及其枝丫是很好的薪炭材。櫟樹是矮林作業經營的優良薪材樹種,也是理想的副業燃料和工業原料。

櫟樹中白櫟果實的蟲癭可入藥,用於治療小兒疳積、大人疝氣以及急性結膜炎。

位於湖北麻城的古麻櫟吳立文攝

不凡的觀賞價值

櫟樹根系發達,能固結土壤、防風固沙,由其形成的森林生態系統穩定,具有涵養水源、改善生態環境等生態功能。櫟樹根系可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屬元素,櫟葉可吸收有害氣體和放射性物質,發揮生態防護作用。櫟樹有遇火不易燃燒的特性,可以在木結構建築較多的城市用作防護隔離帶或者廠區的防火林。因此,櫟樹特別適宜做造林樹種及生態恢復樹種。

櫟樹大多長壽而高大,且株型各異。栓皮櫟、麻櫟、北美紅櫟等,滿樹秋葉呈黃色或紅色,豐富了植物的色彩景觀。槲櫟葉邊緣呈波狀鋸齒,秋葉呈黃色,經久不落;納塔櫟葉深裂具光澤;柳葉櫟枝條纖細,形似柳葉。櫟樹是較佳的行道樹種,其綠蔭如蓋,在公園或開敞的綠地中配植,既有絕佳的視覺景觀效果,又能為人們提供一個陰涼清新的室外休憩場所。

隨著歐美等發達國家對櫟樹的長期培育,櫟樹已成為世界著名的高大喬木樹種之一。在歐洲經常可以看到古老的園林城堡中,屹立著飽經風霜的櫟樹,給人以靈魂的震撼;在美國、澳大利亞一些新興城市的道路兩側,挺立著一排排筆直的櫟樹,進入深秋,火紅的樹葉帶給人們另一番遐想。

我國是櫟樹資源非常豐富的國家,但我國現有的櫟類主要是天然次生林,鄉土櫟樹在城市園林景觀綠化造林中應用很少,在栽培品種選育研究方面還是空白。因此,我們急需對我國鄉土櫟樹開展品種選育工作,充分發掘利用我國豐富的鄉土櫟樹資源。

作者簡介

吳立文 博士,中國林科院亞熱帶林業研究所工作,從事特色林木資源育種與培育研究。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原標題:《樹木傳奇|櫟樹:養人養眼的多寶樹》

相關焦點

  • 櫟樹:養人養眼的多寶樹
    推薦詞 櫟類是我國天然林中第一大類樹木。 樹木檔案 櫟樹,又名橡樹,是殼鬥科櫟屬植物的統稱,該屬有白櫟、麻櫟、栓皮櫟、槲櫟、枹櫟和槲樹等種。櫟樹在全世界有300餘種,廣泛分布於亞、歐、北美及非洲大陸。我國有60餘種,南北各地多有分布,包括常綠和落葉類喬木及稀少灌木。
  • 櫟樹的栽培價值及栽培技術要點分析
    在此過程中,種植戶應當積極引進櫟樹的種植技術,提高櫟樹種植業的生產水平,增加櫟樹種植的經濟效益,1 櫟樹的栽培價值就目前來看,櫟樹的栽培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優化城市景觀,櫟樹是一種落葉喬木,適應性強,樹形美觀,葉子呈芭蕉狀在秋天會變為金黃色,極具觀賞價值。
  • 「樹木傳奇·美麗中國」全國攝影大賽有獎徵集作品
    樹木,撐起天空,見證歷史,傳承文明,是自然的傑作和生命的傳奇。她的根、莖、皮、葉、花、果,她的風姿、形態、功能、價值、意象,都融入了人類的生活與文化,寄存著人們的記憶與鄉愁。        為用影像記錄樹木之美,傳播樹木科學與森林文化,揭示樹木在生態文明與美麗中國建設中的重要價值,中國綠色時報社、中國林學會、亞太森林組織從3月21日國際森林日起,推出「樹木傳奇·美麗中國」全國攝影大賽,作為「樹木傳奇·深度影響中國的樹木」公益傳播系列活動之一,現面向全國廣大攝影師和攝影愛好者有獎徵集優秀攝影作品。
  • 櫟樹高大偉岸,但果實卻小巧可愛,用來食用把玩都不錯
    櫟樹高大偉岸,但果實卻小巧可愛,用來食用把玩都不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橡子,他是櫟樹的果實,看起來小巧可愛,頂端是非常光滑的狀態,而櫟樹的下半部分則是坑坑窪窪的不平坦。或許大多數人見到果實的時候,都覺得這種植物應該是同樣小巧的,但事實並非如此,慄樹長得又高大又偉岸,著實與它的種子有些不相符合呀!小的時候生活在農村,經常會在秋天的時候採摘一些櫟樹的種子,它可以用來製作成油脂、肥料,或者是製作成陀螺把玩都是不錯的。
  • 【生態】樹木傳奇|梨枝春帶雨 萬頃白雪香
    樹木傳奇·美麗中國 (74)深度影響中國的樹木推薦詞梨是中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水果。古往今來,我國人民潛心梨樹之栽培,靜心梨花之欣賞,歡心梨果之品嘗,並演繹積累了梨樹梨花梨果神話傳說、逸聞趣事、詩詞歌賦、繪畫剪紙等精神財富。
  • 山上,生長著1種「櫟樹」,和拐棗樹一樣高大,價值高,請保護!
    另外,在山上還生長著一種很有價值的櫟樹,它和拐棗樹一樣高大,也會比較刺梨樹高大,一般可以生長到10米的高度,而這種果樹一樣可以結出來果子,只不過它的果子比較小,其實它的價值非常高,花友們看到櫟樹和它的果子,那就要珍惜了,請保護起來。
  • 樹木傳奇|厚樸:淳厚質樸 千年奇藥
    樹木傳奇|厚樸:淳厚質樸 千年奇藥 2020-03-10 22: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樹木識別秋紫和紅梣白蠟的區別
    作者微信號:yuanjf_1983相關文章(更多文章,請關注後查看歷史消息)1 工具|常用園林設計植物配置總表(740餘種植物)2 工具|60餘種花卉和樹木的相生相剋|附17種常用室內植物擺放說明3 工具|常見彩葉樹220餘種|國外海棠櫟樹紅楓50餘種
  • 方盒之間 | 《如何觀察一棵樹》帶你探尋樹木的秘密
    我喜歡這本書的文字表達方式,作者南茜大半生都與樹木為鄰,並堅持記錄樹木,了解樹木。從她的文字中能感受到她對樹木的熱愛,她觀察樹木的細心,她記錄樹木生長變化的耐心。書中不乏專業術語,但讓我覺得親切的是,作者每每都用專業術語描述一遍後再用通俗易懂的文字描述一遍,可謂是深入淺出,讀起來輕鬆愉悅!
  • 美女很會打扮,造型時尚養眼,一般人養不起
    美女很會打扮,造型時尚養眼,一般人養不起。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每一個女生都希望自己變得漂漂亮亮的,穿衣打扮這種方式的效果立竿見影。只要根據自己的身材、膚色、以及氣質選擇合適的衣服,最後穿出來的效果往往都不會差。下面帶來一組時尚街拍,這些小姐姐都是路人,但是她們都很會穿衣打扮,成為街頭上的時尚潮人,看起來十分養眼。
  • 樹木盆景總是養不好?拿1把剪刀「這樣剪」,越剪就越「粗壯」!
    很多花友們在開始玩盆景藝術的時候,大概都會選擇一些樹木盆景來養護。但是對於一些老樁盆景,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養得起的,所以更多的人會選擇一些開始定植的樹木盆景來進行養護。但是當入手樹木盆景之後,接下來的每個日日夜夜,都是心想:自己的這盆樹,究竟要什麼時候才能夠把它養成一盆老樁呀!但往往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 栓皮櫟樹種植,育種是第一步,你怎麼看?
    栓皮櫟樹屬種類繁多,種間易於發生雜交,為我們選種、育種、引種提供了豐富的條件,我們應該貫徹以選為主,選、育、引相結合。以選為主,則是重點進行選優,將現有表現優良的個體選拔出來,建立採穗團、種子園、母樹林,迅速加以繁殖。這樣做,有利於廣泛發動群眾選群育的道路,有利於貫徹適地、適樹、自繁、自採、自育、自造的原則。
  • 想要養樹木盆景,不必去外面買,這兩種造型好看,山上就有!
    想要養樹木盆景,不必去外面買,這兩種造型好看,山上就有!樹木的種類非常的多,有些朋友就喜歡在自己家裡面也養一兩種好看盆景,盆景比較小,放在家裡也很合適,而且,這些樹木的造型十分的特殊,與別的開花植物不一樣,看起來蒼勁有力,又富有古老的氣息,擺在家裡就十分的有氣勢。
  • 樹木傳奇|油楠:熱帶雨林「儲油庫」
    創意學人全球頭條推薦樹木傳奇|油楠:熱帶雨林「儲油庫」推薦詞油楠是我國熱帶雨林的高大喬木,也稱「柴油樹」,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樹木檔案油楠是豆科油楠屬高大喬木,又稱柴油樹、香脂樹、蚌殼樹、科楠、曲腳楠。原生分布於我國海南,垂直分布於10-800米,為熱帶低地雨林和溝谷雨林的優勢樹種,其適應性強、耐乾旱、用途廣,現已被引種至雲南、廣西、廣東和福建等省(區)大量栽培。
  • 樹木傳奇|坡壘:海南特類材「大哥大」
    樹木檔案 坡壘為龍腦香科坡壘屬常綠喬木,高達20-30米,胸徑達0.5米,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天然坡壘僅分布於我國海南島,喜溫暖溼潤環境。現在海南各地、廣東中南部、雲南、廣西、福建、貴州南部都有坡壘人工林,長勢良好。坡壘典型特徵是種實具有一對長長的種翅,為深根性樹種,抗風性強,在土層淺薄、巖石裸露的地方亦能生長。
  • 樹木傳奇丨菁香桃:灼灼其華耀南國
    樹木檔案 菁香桃,薔薇科桃屬,落葉小喬木。菁香桃果在8月中下旬成熟,單果重200-550克。果實呈卵圓形至圓球形,兩側對稱,果頂突起。果皮薄,呈淡綠白色,密被短絨毛,成熟時向陽處具紅暈。果肉厚呈白色,近核處紅色,可食率達95.18%。2018年審定為湖南省省級林木良種。
  • 一種小綠植,葉子像西瓜皮,耐陰又好養,家裡養幾盆,清新又養眼!
    家裡養花,除了可以養一些漂亮的開花植物外,也可以養幾盆清新的小綠植作為點綴,畢竟鮮花是需要「綠葉」來襯託的。
  • 樹木傳奇丨滇山茶:花油雙絕甲天下
    樹木檔案 滇山茶亦稱騰衝紅花油茶、雲南山茶花,山茶科山茶屬常綠小型至中型喬木,樹高可達14-22米,為油茶主要栽培種和世界著名大型木本花卉樹種、局限性生態幅物種。天然連片分布於我國雲南中部至西部海拔1600-2600米溫涼溼潤地區,天然林總面積約0.5萬公頃。
  • 樹木刷白穿新衣 防蟲治病又美麗
    為確保經開區行道樹順利過冬,中環潔環境有限公司鄭州分公司搶抓時機對轄區公園及道路兩邊樹木,開展冬季塗白防治病蟲害,抗凍保溫工作。  轄區內樹木統籌規劃,嚴格遵守規範作業,做到止口平整、高度一致、不留死角,濃度、白度均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