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學校」長啥樣?深圳中澳實驗學校與好未來智慧教育達成戰略合作

2020-12-23 廣州日報

「網際網路+教育」是大勢所趨,將引領未來教育新方向。今日下午,深圳市桃源居中澳實驗學校舉辦與好未來智慧教育全面戰略合作籤約儀式。雙方從個性化學習的雙師教學融合課程體系建設、提升教師高質量培訓內涵、全面探索建設延伸課程試點、開展全媒體沉浸式教學項目四個方面展開深度戰略合作,共同構建線上線下教育常態化融合發展機制。據介紹,目前雙師教學融合課程體系、全媒體沉浸式教學項目都是較為前沿的探索。

擬實施全媒體沉浸式教學

籤約儀式現場(

據了解,中澳實驗學校與好未來智慧教育已建立起合作關係,雙方自2018年開始就先後在打造雙師課堂、智慧課堂的基礎上,著手進行「5+2」智慧學校建設。自雙方建立戰略合作關係近三年來,學校在2020年中考、高考中均取得了重大突破,達到歷史最高成績。高考方面,本科上線率首次突破90%,增長了12個百分點。

中澳實驗學校校長郭雲峰介紹,雙方將合力構建學校信息管理綜合平臺、數位化課程教學資源平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平臺、素質教育校本課程選課平臺、教師專業發展平臺,實現「智慧管理、智慧教育、智慧評價、智慧生活、智慧服務」,構建「一體化追蹤服務和一站式服務平臺」,以滿足生命教育的要求和實施場景。

「特別是基於學生健康信息網大數據、學生學業與素質發展信息網大數據、學生生涯規劃信息網大數據的『三網合一』和『數字畫像』。」 郭雲峰表示,「倡導無邊界學習,增強學生居家的在線輔導,解放家長的輔導壓力,打造 「未來學校」新樣態。」

好未來智慧教育總經理王魯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雙師教學融合課程體系、全媒體沉浸式教學項目都是較為前沿的探索。此外,好未來智慧教育與中澳實驗學校確定就智慧學校建設相關事宜開展深入合作還包括個性化學習的雙師教學融合課程體系建設、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與學科教學培訓緊密結合以提升教師高質量培訓內涵及探索建設一批延伸課程試點學科。2020年,中澳教師申報的《基於精準教學理念的雙師課堂教學模式構建與實踐研究》課題被廣東省教育信息技術中心立項為「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

重構教學環境以學生為中心

郭雲峰介紹,雙方合作其中重要一項就是對教學環境的重構。即推動教學模式從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課堂走向以學生為中心的「生本化」課堂,激發學生參與課堂、開展教學互動,以課堂變革教學模式,課堂教學組織更加靈活多樣。桃李書院部初中教學主任劉芳介紹,「智慧課堂平臺」既可實現老師與學生互相評價,又可學生與學生互相評價,增加了評價維度與課堂趣味性。

據悉,教師可以通過智慧平臺進行備課、教學、發布及批改作業,學生能夠依託平臺上課、預習及寫作業,另外通過資源及數據的雲端互聯,能夠打破學習空間和時間限制;提供完整覆蓋課前、課中、課後和課外的教學全流程應用,與實際教學過程深度融合,從而牽引教學資源的高效、持續利用。「以信息技術深度改進與優化教學環節,提升教學針對性與有效性,為教學提效減負。」郭雲峰說道。

雙師服務結合AI助手更關注育人

雙師教學模式是此次雙方合作的主要形式。郭雲峰解釋,其模式即把課堂的「教授」和「輔導」進行解構,主講教師負責「教授」學生,制定授課體系、充分備課、準確表述、趣味表現、高效呈現、階段評測等均由主講教師承擔;輔導教師負責「輔導」,督促聽講、指導學習、發起互動、答疑檢測、跟進複習、訂正作業、補充習題、反饋溝通等由輔導老師承擔。

而基於雙師課堂的教學模式,結合AI智能互動與智能評測系統所打造的AI教師助手,通過對學生課堂表現的實時感知,給予個性化反饋,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找到學習樂趣。

這也有助於將老師從重複的「教書」工作中釋放出來,讓老師可以更加專注於「育人」這類與溝通交流和情感支持相關的工作。郭雲峰提到,原有的傳統教學每節課學生互動的次數、發言時間是有限的,AI教師助手能非常好地調動每個學生去互動與發言,同時可以把學生的聲音記錄下來,把學生的檢測水平記錄下來,實時呈現出來,這意味著學生的互動次數增加了,讓每個學生的數據可以量化。

郭雲峰表示,基於學生健康信息網大數據、學生學業與素質發展信息網大數據、學生生涯規劃信息網大數據的「三網合一」和「數字畫像」,可形成大數據驅動下的精準分析、精準教學、精準輔導、定製化課程和個性化培養方案。

「通過校本選課平臺,形成公益基金會支持的素質教育「亮點」課程體系,讓學生從興趣變成愛好,從愛好變成特長,從特長變成專業,從專業轉為事業。」 郭雲峰介紹。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鮑文娟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蔡冬慶

相關焦點

  • 深圳市桃源居中澳實驗學校與好未來智慧教育達成戰略合作
    在這一進程中,作為深圳「優質特色」民辦學校的代表,深圳市桃源居中澳實驗學校(以下簡稱「中澳實驗學校」)將扮演更重要的角色。12月18日下午,中澳實驗學校舉辦與好未來智慧教育全面戰略合作籤約儀式,以民辦學校具有辦學自主性強、創新機制靈活、教育資源利用效率高、教育選擇性多的特點,借用現代教育信息化的方式進行傳統教育變革,借用新的學習方式和教學方式的變革,探索走出一條民辦學校改革蝶變之路。
  • 中澳實驗學校與好未來智慧教育開啟全面戰略合作_綜合_江西網絡...
    深圳市桃源居中澳實驗學校董事長李愛君、好未來戰略顧問孫錫銘分別代表雙方籤約,深圳市桃源居中澳實驗學校校長郭雲峰、好未來智慧教育總經理王魯見證籤約儀式。圖片:好未來智慧教育戰略顧問孫錫銘(左)與中澳實驗學校董事長李愛君(右)正式籤訂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合作協議,雙方將基於網際網路、大數據的教育應用基礎,構建產學研戰略合作和協同發展的新模式,並融合創新現代化全媒體教學模式和教育管理評價服務模式
  • 2020「前線+未來」全國民校峰會在中澳實驗學校舉辦
    為深入解讀新法新政,探討民辦教育發展新路徑、新實踐,12月19日,廣東省民辦教育協會在桃源居中澳實驗學校(以下簡稱「中澳實驗學校」)舉辦2020「前線+未來」全國民辦學校峰會,國家督學、國務院教育督導委 員 會辦公室原副主任、教育部督導局原副局長林仕梁,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民辦教育研究所所長王烽,廣東省民辦教育協會會長趙康,湖北省民辦教育協會會長武家仿,市教育局關蘇副局長
  • 5G智向未來!寶中集團實驗學校加速智慧教育 打造寶安區教育示範學校
    優化教育裝備 打造智慧教育高標準寶安中學(集團)實驗學校有四張有分量的名片,分別是:廣東省STEM教育實驗學校、寶安區5G未來教育示範學校、寶安區科技教育基地學校、深圳「科學+」聯盟學校。近年來,寶安區全面規劃教育城市化、信息化、國際化、現代化發展藍圖,區委區政府搶抓5G發展戰略機遇,統籌規劃,重點突破,通過加快完善基礎設施、增強場景應用等方面,促進產業發展,將寶安區打造成5G高質量發展示範區。先行示範,教育先行。寶安中學(集團)實驗學校作為深圳市寶安區「5G+智慧教育」計劃的重點試驗學校,得到寶安區政府和區教育局的大力支持。
  • 深圳中澳實驗學校體育藝術節開幕式華麗上演,由央視導演策劃...
    這其實是咱大深圳學子的舞臺。  12月18日晚,由央視大型活動部著名導演擔任策劃與總導演,1千多名師生參加演出,一場將科技、體育、藝術與愛國情懷完美融合,以「生命教育,健康第一」為主題的文藝盛宴——深圳市桃源居中澳實驗學校(以下簡稱「中澳實驗學校」)第五屆體育藝術節開幕式超燃綻放。
  • 濰坊學院 濰坊高新區管委會 濰坊未來實驗學校合作共建濰坊學院第...
    7月11日,濰坊學院、濰坊高新區管委會、濰坊未來實驗學校合作共建「濰坊學院第一附屬學校」籤約揭牌儀式在濰坊學院體育館舉行。濰坊學院黨委書記孫文亮與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宋赤鋒共同為「濰坊學院第一附屬學校」揭牌,濰坊學院、高新區管委會、濰坊未來實驗學校進行了現場籤約,濰坊學院領導馮濱魯,區領導賈延慶,濰坊未來實驗學校相關負責同志等出席活動。此次三方共建「濰坊學院第一附屬學校」,是資源共享共建和戰略合作方面探索的一種新模式。
  • 歌爾學校、未來實驗學校、智群學校…濰坊校園建設...
    濰坊未來實驗學校濰坊未來實驗學校是中國教科院在山東打造的第一所實驗學校,學校與中國教科院合作,引入未來教育教學理念,打造關注身心發展的體驗式教學,是高新區重點打造的現代化、國際化、特色化學校這位負責人介紹,未來學校規劃建設「八大中心」——未來學習中心、未來創新中心、未來藝術中心、國學啟慧中心、生活體驗中心、社會踐行中心、未來體能中心、情緒行為中心,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達成。除此之外,學校每個樓層都有六個非正式學習區,這裡不僅是孩子們自由活動的場所,更是他們個性化學習和團隊展示的空間。另外,在中國教科院的全程參與下,學校將打造中國未來學校課程體系(即CFS課程)。
  • 這就是中澳學子的舞臺!超燃
    2020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亦是中澳實驗學校更名四周年。短短90分鐘的一場盛大、亮麗、別致、詩情畫意的開幕式,展示了中澳「智慧學校,生命教育」辦學理念下結出的豐碩成果,亦充分證明了中澳在公益化素質教育路上從未停止創新與探索——讓中澳學子全面體現綜合素質,展開無限的想像,插上夢想的翅膀,在未來一起揚帆起航。
  • 史家教育集團王歡:對未來學校教育的思考與實踐
    我們需要重新審視教育的價值,通過育人觀念、育人方式、管理機制的調整,讓孩子更好地迎接未來的挑戰。 在史家教育集團,我們通過教育的去功利化、去邊界化、去中心化,進行育人目標的重塑、育人方式的重構以及學校管理的再造,從而擁抱未來的變化,激活學生的發展。
  • 「科學+」引領打造教育新生態!中科先進院實驗學校喜獲深圳課堂...
    讀創/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包力 通訊員 丁秀娟今年,恰逢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也是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一周年。為發掘和宣傳深圳教育先行示範經驗,南方日報、南方+啟動「尋找深圳教育先行示範項目」徵集活動,收到了包括教育主管部門、教育研究機構、中小學校在內的近200家單位提交的優秀創新示範項目。
  • 「未來學校研究與實驗計劃」西安行!——聚焦幼兒教師成長與發展...
    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於2017年發布了未來學校研究與實驗計劃,聚焦基礎教育和0-18歲兒童的發展,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應用新理念、新思路、新技術,面向未來推動學校形態變革和全方位改革創新,更高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更好推動素質教育,更好培養創新人才。
  • 海澱北部新添一所學校!海澱區教科院未來實驗小學來了!
    海澱北部的溫泉地區將誕生一所「面向未來」的學校。這所學校不僅滿足了區域百姓對優質教育的期待,也將為海澱教育在優質均衡發展的歷程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據悉,這所海澱區教育科學研究院與海澱區和平小學合作建設的未來實驗小學,依託海澱教科院的科研力量和資源,構建未來學校理念體系,
  • 教育部規劃中心與作業幫在京啟動合作 攜手探索基於在線教育的未來...
    來源:金融界網站12月11日,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到作業幫調研智慧教育、教育扶貧情況,並正式啟動「基於在線教育的未來學校形態變革研究與實驗」合作。2020年11月,在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的統籌下,作業幫向甘肅西和縣提供了包括校內同步課程、答疑解題、教學課件製作等覆蓋西和縣所有學校學生、老師的全套學習解決方案。在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主任陳鋒、作業幫執行總裁蘇靜的見證下,雙方舉行「基於在線教育的未來學校形態變革研究與實驗」合作啟動儀式。
  • 「未來路線圖」實驗學校發展指南發布—果之入選實驗項目
    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主任陳鋒接受《瞭望》雜誌採訪時表示,在教育處於新周期、科技孕育新變革的背景下,面向2035探索未來學校已經迫在眉睫,因為人們寄望未來學校的探索能從根本上重塑教育體系,讓人類更好適應21世紀社會的發展。
  • 深圳又有新學校,盤點一下深圳這些年引進的名中學!
    2020年12月24日,深圳市教育局與廣東實驗中學舉行合作辦學籤約儀式,雙方合作創辦的廣東實驗中學深圳學校(原深圳市第十七高中),將於2021年秋季正式開學。可以預見,此次深圳與廣東實驗合辦深圳學校,必將助力深圳基礎教育的高質量發展。引進國內優質教育資源一直是推動深圳教育快速優質發展的一個重要途徑。
  • 未來的學校會是什麼樣子,一起來《未來學校》一探究竟吧
    這幾天讀了一本新書------《未來學校》,看完後好激動啊,這樣的未來學校簡直太棒了,如果我的孩子們在他們的學生時代能趕上這樣的未來學校,那該是多大的幸事。這本書我邊看邊給女兒講,她比我還興奮,她希望自己能趕上這樣的時代,希望能按照自己的所長去學習。本書的作者是朱永新教授,他是全國政協副秘書長,也是新教育實驗的發起人。
  • 濰坊市高新區英語教研活動在濰坊未來實驗學校舉行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的教育理念也必須不斷更新。教育並非冷冰冰的黑板和書本,而是有儀式感、有人情味的學習活動。山東省濰坊未來實驗學校的教育,培養的是未來的人,未來的孩子,應該是情感豐富、能夠獨立思考的人。教師也要面向未來,道在日新,藝須日新。
  • 教育專家大咖共同解析未來課程設計趨勢
    南北教育戰略聯盟 共同賦能課程領導力 10月30日,由天津市教育委員會指導,天津教育報刊社與中國教育報天津記者站主辦,江蘇教育報刊總社蘇派教育研究中心、伊頓紀德品牌協辦,以「未來學校變革引擎:教育4.0背景下的課程領導力建設」為主題的第三屆基礎教育高峰論壇在天津舉行
  • 區領導調度濰坊未來實驗學校建設
    5月14日,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趙文君主持召開專題會議,調度濰坊未來實驗學校建設。區領導叢興軍出席。在濰坊未來實驗學校,趙文君現場查看學校建設情況,聽取規劃設計、辦學理念、空間布局等方面情況介紹,隨後在第二孵化器主持召開會議,就學校建設體制機制、設施配套等方面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協調解決影響施工進度的問題。趙文君強調,要統一思想,高效推進,高標準建設,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全力打造樣板。
  • 杭州市安吉路實驗學校九年一貫制辦學三十周年
    12月9日,由教育部浙江大學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杭州下城區教育局聯合主辦,杭州市下城區教師教育學院、杭州市安吉路實驗學校承辦,鳳凰網浙江教育協辦的「實驗·創新·智慧·治理」安吉路實驗學校九年一貫制辦學三十年研討活動,吸引了數百位來自全國的專家、學者、一線教師走進杭州市安吉路實驗學校,現場揭秘精彩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