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6遠程機動大小號怎麼辦?俄軍內褲有收集器,隨側衛引進國內

2020-12-18 阿五說事

自從國產殲16列裝後,終於擁有了一款多用途遠程戰機,尤其是海上遠程機動對地打擊方面,性能遠超殲轟7飛豹。而殲16本身的最遠航程就高達4000公裡,而經過空中加油後,其作戰半徑內飛行時間也可達到10多小時,因此對於飛行員來說,不僅是高強度長時間的飛行駕駛技術的考驗,也涉及到人體生理極限的問題,畢竟10多個小時難免要進行生理排洩,但一般戰機卻不可能設置廁所。

通過媒體的公開報導我們得知,目前國內飛行員一般會採用飛行前禁水,飛行中食用高蛋白產品和極少量補充水分來緩解這一問題。但其實當年隨側衛蘇27戰機引進國內的也有相關排洩收集裝備,而且國外戰機在這方面的裝備也相對更多。

其實這個問題對於國內飛行員來說,在逐步裝備先進戰機,航程達到遠程範圍後才遇到,而國外空軍遇到這樣的問題則更早,解決因此方式也五花八門。比如俄羅斯空軍最早使用密封容器收集尿液,這種「收集罐」曾經廣泛配發於蘇-27、蘇30和蘇34戰鬥轟炸機中。而且該設備使用簡單,通過罐口收集,然後內部使用化學藥劑阻止異味,不用水不用電,雖然粗糙了點,但不失為一個解決辦法。但缺點是飛行員使用時候需要手離開操作杆,對於單座戰機來說有一定風險。

而後在米格-31遠程截擊機,和如今的蘇-57戰機上,則使用了全新的PZh-1型遠程駕駛專用內褲。該內褲內置有尿液收集裝置,優點是使用時不佔用雙手,可以不解開飛行服使用,單座戰機使用更安全。根據紅星設計局首席專家弗拉基米爾表示,PZh-1也可以適合蘇-27使用,因此國內引進側衛蘇-27時曾採購過一批。不過並不知道,為何在國內引進的情況下,依然要用節食和控制飲水的方式緩解排洩問題,畢竟控制飲水對飛行員的駕駛狀態是有一定影響的。

不過在2016年報導的殲11戰機8小時轉場飛行中,除了飛行前調節飲食,另外也會穿上成人紙尿褲。可能在效果相同的情況下,使用紙尿褲比內褲型尿液收集器更方便,畢竟後者還需要引入清洗、消毒等程序,使用成本和複雜度都更高。

至於美軍在解決生理排洩問題上,也沒有什麼更高明的方式,其使用的是「先進遠程任務裝置」,聽起來好像高大上,那是因為美國人不管添加什麼配件都要用先進二字,其實這本身就是個尿液袋。不過採用的是電動液體收集器,這樣在使用過程中不會出現回流和洩露等問題。如果你看到美軍飛行員離開駕駛室時,拎著兩包黃色液體的小袋,那大概率就是這個玩意了。

總體來說,隨著航發的進步,現代戰機能夠飛得更遠,而飛行時間也隨之增加。相比大型轟炸機有條件設置廁所,甚至是擁有烤箱加熱食物,戰鬥機緊湊的內部空間還無法給予飛行員更好的環境。因此大部分時候需要飛行員在生理極限時進行克制,尤其是在飛行前和飛行中的飲食都有較大限制,畢竟即便有尿液收集器容量也是有限的。可以說,我們的殲16戰機飛行員的每一次遠程飛行,不僅考驗技術和身體耐力,更是對生理極限的挑戰,這樣的苦不是人人都受得了的。

相關焦點

  • 中國蘇35緣何「銷聲匿跡」:怪國產側衛太優秀,殲16搶奪風採
    在相當長一段時間,俄制戰機在中國空軍發揮著頂梁柱作用,但中國在打造出殲-11B和殲-16戰機誕生後,俄制戰機比重在中國空軍日漸下降,而且中國國產「側衛」戰機堪當大用。眼下,中國空軍國產「側衛」戰機逐漸承擔起重要角色,而引進俄制蘇-35戰機最重要則是對俄制F-117S發動機感興趣。
  • 殲11BG、殲11D、殲15T,中國側衛家族知多少?殲16還有隱身版
    蘇27家族與我國的緣分極深,不僅解放軍空軍和海軍航空兵先後裝備了蘇27SK、蘇27UB、蘇27UBK、蘇30MKK、蘇30MKK2和蘇35等多種「側衛」戰機,而且沈飛還組裝、研製、生產了殲11、殲15和殲16,它們都源於蘇27家族。
  • 官媒再度曝光我軍蘇-35SK,光芒全被殲-16搶走,原因非常明顯
    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兩種蘇-35戰鬥機,第一種是上世紀90年代初活躍在國際航展上的蘇-27M戰鬥機,蘇霍伊將這種三翼面「側衛」改名為蘇-35進行外銷宣傳,後來更是搞出了增加推力矢量的蘇-37。蘇-35/37以匪夷所思的過失速機動聞名,全新相控陣雷達、航電、機載武器讓該機從一種空優戰鬥機變身為多用途四代半。
  • 國內蘇35隻有機動能力強?美智庫提醒F35,別和它超視距作戰
    最近國內公開媒體又一次報導了國產蘇35SK戰鬥機部隊,再一次將這款當年重金引進的戰機拉回到了大家的視線。其實由於特殊原因,蘇35SK雖然備受關注,但實際出現的並不多。上一次還是2018年報導了該戰機的遠程海上巡航任務。而關於這款戰機的討論,其實在國內就從未停止過。
  • 中國空軍:鳥槍換大炮,殲7升級為殲-16,裝備數量超100架
    只是考慮到現階段,印度開始大規模裝備從法國採購的陣風戰鬥機,因此空軍部隊也開始大規模換裝殲16這款重型側衛戰鬥機,未來預計裝備數量將會超過100架的規模。「鳥槍換大炮」,用這個詞來形容這次空軍戰鬥機裝備的更換顯然是最合適不過了。
  • 殲11殲16傲視全球,沈飛五代機卻面臨嚴峻挑戰,成飛逆境崛起
    總的來看,我國建國以來最重要的米格-21與蘇-27戰鬥機的引進工作。在赫魯雪夫時期,蘇聯轉讓給我國的米格-21戰鬥機圖紙其實存在不少錯誤,唯一可以用來深入研究的其實就是區區12架蘇軍原版米格-21戰鬥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米格-21戰鬥機的研製工作完全交由沈飛負責,而在殲-8戰鬥機立項後這一工作便逐步將該項目移交給成都廠研發。
  • 殲20下的王者——我國空軍的殲-16戰機到底有多厲害
    殲16擁有強大的對海、對地精確打擊能力!根據公開消息來看,殲-16戰機擁有12個武器外掛點,最大的掛載能力可以達到12噸,接近6爺的15噸,掛載彈藥的種類幾乎涵蓋了我國空海軍的所有彈藥類型。作為未來和殲-20進行高低搭配作戰的夥伴,在解決了側衛機身強度的問題以後,通過採用「太行發動機」數位化飛控等技術的加入,其航電系統幾乎已經達到五代機的水平。並繼承了多達12個初始掛架,可以根據任務靈活掛載武器。目前我國空軍和海軍總共也裝備了超過200架的殲16戰機,並且還在持續的生產。
  • 中國空軍「三劍客」殲20、殲16、殲10C,如何配合打滿全場
    -20戰鬥機形成密切配合、實施協同交戰的機型;其次,殲-16配備的航空武器中,包括了此前曝光的超遠程空對空飛彈,而該型裝備無疑是殲-20型戰鬥機以彈艙模式根本帶不了的,這意味著殲-16在空戰中可以作為前出的殲-20戰機的後方「武器庫」。
  • 最強戰機殲-16,不僅僅是國產最強,更是四代戰機中的最強戰機
    雖然這段視頻只有13秒,但卻將殲-16戰機出色的飛行性能展現得淋漓盡致。很多人不知道,殲-16是當今世界上除了第五代隱身戰鬥機之外,四代戰鬥機中最強大的戰鬥機。殲-16是我國沈飛在綜合參考蘇-27UBK戰鬥機教練機和蘇-30MKK多用途戰鬥機的基礎上,自主研製的雙發、雙座、多用途重型戰鬥機。
  • 殲-16:裝備WS-10B發動機,適合遠距離空中打擊
    前一陣子,用殲-16取代了老舊的殲-7G等第二代戰鬥機,成了我西部戰區的主力戰鬥機,引發國內軍迷的一波熱議,網絡上此類推文非常多。 殲-16,是高性能的非隱形戰鬥機,由沈飛受命負責研發,外形與我國引進的蘇-30MKK多用途戰鬥機非常相似,兩者全都採用了蘇-27的經典氣動布局,為雙發、雙座、雙垂尾的重型戰鬥機
  • 為啥不派更先進的殲-16去巴基斯坦,而是殲-10戰鬥機?
    據報本次中國空軍派出了殲-10C以及殲-11BS戰鬥機,此外還有大家比較熟悉,最近出鏡離線地圖比較高的運-20運輸機也一同前往。看到這裡,有網友覺得,中國為啥只派殲-10戰鬥機出國,而不派我們更先進的殲-16,或者是殲-20戰鬥機呢?
  • 殲10的風頭被搶了?霹靂15飛彈成演習明星,巴基斯坦決定優先引進
    12月24日,據印度《斯坦時報》報導,正在巴基斯坦博拉利空軍基地進行的「雄鷹-IX」演習已經進入尾聲,巴基斯坦空軍原本計劃藉助這次演習考察殲-10C戰機,但是目前巴基斯坦的興趣已經轉移到另一款武器上:霹靂-15遠程空對空飛彈。
  • 瑞典空軍司令:瑞典鷹獅-E戰機吊打側衛?別吹了
    同等水平下輕型打不過重型機是常識,說「鷹獅E」戰機吊打「側衛」類似話的是瑞典空軍退役少將馬特斯·赫爾格森(Mats Helgesson),其曾擔任過瑞典空軍參謀長,他說這話是在2019年3月份瑞典薩博工廠交付鷹獅E型戰鬥機時說的。在這個場合,他吹下牛很正常!
  • 眼鏡蛇機動看似厲害,實際並不實用,看看殲10B的J型轉彎吧
    這樣炫酷的動作叫做「普加喬夫眼鏡蛇」機動,是真實存才的空軍技巧性動作。那麼這種花裡胡哨的機動,在實戰中真的有用嗎?先說說這個眼鏡蛇機動吧,從「普加喬夫」這個名字中我們嗅到了「戰鬥民族」的味道,這套戰機機動確實是由蘇聯飛行員普加喬夫在1989年巴黎航展上完成的。
  • 彪悍俄軍飛行員的眼鏡蛇機動
    你們還記得2018年珠海航展上,那一架讓所有國人倍感自豪的殲10B嗎?時隔兩年多了,依然有很多人不知道他做的那套機尾在前,機頭在後的特技動作到底是啥?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聊一聊在戰機界被堪稱為傳奇的普加喬夫眼鏡蛇機動,其實對於如今的高科技戰機來說,對飛行員在天上做特技動作的要求是遠遠低於以前的,因為根本就不需要依靠肉眼看到對方在及時甚至上百公裡外,就可以依靠機載雷達以及超遠距離的飛彈,讓對方升天,根本不需要像二戰時,飛行員那樣,赤身肉搏。
  • 蘇-27側衛重型戰鬥機,不老的王者,改變我空軍裝備落後的功臣
    蘇-27戰機的研製非常坎坷,其原型先後製造了17架,其中有一半以上在試飛過程中發生重大飛行事故,後期的定型試飛中,蘇-27戰機不停的修俢補補,最終於1985年正式裝備當時防空軍。今天與大家分享一些蘇-27戰機的原創圖片,同時與大家聊聊這款戰機。
  • 蘇35又被殲10擊敗了,這次連帶殲16也折戟,國產機為何如此強悍?
    據報導,近段時間舉行的"金頭盔"與"天鷹杯"航空對抗賽獲勝者已經選出,成飛出品的殲10c戰機無壓力擊敗沈飛出品的殲16和俄制蘇35戰機一舉奪得比賽的冠軍。作為國內高水準的對抗賽,戰機之間既要比拼戰機的性能,還要考驗飛行員的素質水平,是世界少有的高水準比賽。
  • 殲-10C低空撞鳥,多次規避居民區75米才跳傘,彈射座椅立了大功
    此次飛行員王建東能夠在極端情況下成功彈射逃生,殲-10裝備的HTY-5彈射座椅當記首功。殲-10作為中國國產三代機,裝備的是國內第一款自主研發的第三代多(雙)態控制彈射座椅——HTY-5彈射座椅,該型彈射座椅是專門為殲-10配套研發的。
  • 殲10在演習中所向披靡,美國禁止F16出戰,巴基斯坦該下訂單了
    12月11日,據美國《軍事觀察》網站報導,「雄鷹-IX」演習在巴基斯坦博拉利空軍基地開始後,各方都在關注殲10C、殲11B戰機在演習中的表現,尤其是殲10C這款四代半戰機,裝備了最新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和遠程空對空飛彈,在前幾屆「雄鷹-IX」演習中所向披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