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女澳洲成名媛,10年社交找不到對象!華人青年越約會越孤單!

2021-01-11 EMBA

Cindy(化名),25歲,面容姣好、身材性感。

一身粉色洋裝的她,緩緩推開了雪梨空中酒吧O Bar的大門,與姐妹淘親吻臉頰互作寒暄。

Cindy算是位雪梨華人圈的名媛,日常出入各類社交場所、高級酒吧與餐廳。

人前風光的她,卻一直找不到男朋友。

「我來澳已經快10年了,一直在尋找另一半。」,Cindy告訴記者。

上海女生Cindy,在剛來澳留學時有過一段3個月的初戀,此後情感便一直空窗。

隨後,她積極參加各類活社交活動,除了為培養社交能力外,背後的真正目的是找心儀的對象。

為找對象一擲千金,「越約會越孤單」

Cindy告訴記者,平均每周會參加3至4種不同類型的活動,包括郵輪趴、賽馬、酒會等。

類似的社交活動都會收取不同程度的入門費。

例如,普通交友類型活動門票在15至35澳元不等,通常這樣的活動含一杯免費的雞尾酒。

價格昂貴的郵輪趴,登船費也在60至150澳元不等,根據提供的餐飲優劣浮動。

「最多的時候,幾乎天天有活動。我曾經一個月花過上千塊,就為了儘可能擴大社交圈,最終找到對象。」

(配圖 圖片來源:網絡)

Cindy對擇偶的要求素來有著嚴苛的要求:高學歷、一表人才、金融界精英。

可她發現,符合她條件的男生非常少,一旦出現就會非常搶手。

「條件好的男生一出場就有一群美眉圍上去找他聊天,每次都感覺要跟別人『爭奇鬥豔』才行。」

Cindy告訴記者,期間有和男生約會過,但都不是認真的類型,「我現在覺得,越約會越孤單。」

像Cindy這樣的故事在華人圈裡我們聽過太多,這樣的「兩面」人生恰好是時下單身群體的縮影。

婚戀市場繁衍多樣化為解「剛需」

近年來,澳洲爆發的「男人荒」現象越來越明顯。據澳媒報導,澳洲女性數量比男性數量足足多出了25萬人。

同時,在留學生群體中也出現女多男少的現象。據2016年教育部官方統計顯示,中國女留學生數量也要比男留學生多出近1萬人。

(圖片來源:教育部)

澳洲男女比例的失調,被外界認為是導致時下年輕人找對象難的主要原因之一。

婚戀市場盯準了這一「剛需」,衍生推廣出了一些列不同級別和價位的婚戀、交友服務。

目前在市場上,比較傳統的服務類型有婚姻中介、在線相親網站、線下速配約會(Speed dating);而新興服務類型包含小型飯局、配對軟體、甚至「狼人殺」交友活動等。

(配圖 圖片來源:網絡)

Sasa在雪梨經營一家中型婚戀交友公司,每周會組織桌遊、徒步、魅力提升小課堂的小活動,出席人數在10至30人左右;而每個月的中型速配交友活動,會吸引100餘人參加。

「定期舉辦活動,擴大忙碌工作人群的交友圈。」

「有些人收穫了愛情,有些人收穫了友情」,Sasa告訴記者。

相親配對成功率低,單身女性表示「沒多大用」

種類繁多的婚戀交友活動看似一片欣欣向榮,卻有單身女性參與者表示,對現有的婚戀市場相當失望。

當初剛和前男友分手的小A,抱著試一試得心態,報名參加過多種相親、交友活動,包括大型Speed dating($80)和小型飯局($40),雖然花了不少錢,卻毫無收穫。

(配圖 圖片來源:網絡)

「我覺得參加這種大型相親活動一點都不值。」

「雖然聚來了許多帥哥美女,並沒有人參與其中,純屬是在宣傳自己的品牌。」

「男朋友沒交到,女生朋友卻認識了不少。其實,成功機率蠻小的。」,小A告訴記者。

另一些單身女性也向記者表示,參加類似活動對找對象「沒多大用」。

(配圖 圖片來源:網絡)

Jack是內西區交友活動的一名組織者,他告訴記者參加相親活動的配對成功率在10至20%左右。

「不可能參加一次就找到了,哪有這麼好的事情。有些人確實在談,有一些還在約會,可能我們都不知道。」

「這樣的活動只是提供給單身男女一次相識的機會。」

「現在人都有要求,如果要求達不到,就會覺得很沮喪。有的人可能參加一兩次覺得沒什麼效果,因為本身還是沉浸在原有的生活狀態中。」,Jack告訴記者。

「男生動機不純」,「女生要求太高」

小A認為,雖然不少女生抱著尋找長期伴侶的目的參加相親交友活動,但不能保證參與的男生也是帶著同樣目的而來。

「男生並不是很可靠,雖然口裡標榜的是以結婚為目的,但表現出來卻很輕浮。」

小A告訴記者,之前有一位男生在活動後向她要微信號,後來一個共同好友卻告訴她,這名「單身男」其實已經結婚了。

「所以無法保證動機。」

(配圖 圖片來源:網絡)

有業內人士表示,年輕人感到「越約會越孤單」的另一原因出自理想與現實的落差。

雪梨一家高端婚介公司的聯合創始人Katie告訴記者,年輕人在情感上的定位和方向有時是盲從的。

「我接觸最多的單身女性,其實是30左右的人群。自己對於異性的標準很高,但個人能力卻不一定匹配。」

3成屬跨國婚戀詐騙,海外華人女性頻中招

近年來,頻發的婚戀騙局為澳洲的婚戀市場蒙上一層灰。

據澳洲消費者委員會(ACCC)的最新數據顯示,在2018年,全澳因婚戀交友騙局造成的經濟損失超過2400萬澳元,居所有詐騙類型第二高。

(2018年全澳因各類詐騙導致的損失超過1億澳元 圖片來源:ACCC)

數據顯示,澳洲消費者委員會去年全年收到近4000份關於網絡婚戀和交友詐騙的投訴。

其中,女性易在婚戀騙局中上當,8成的經濟損失出自女性受害者。

(圖片來源:ACCC)

新州成為經濟損失的重災區,高達近6百萬澳元被婚戀騙局捲走。

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投訴案件中,3成屬跨國婚戀詐騙,其中海外華人頻頻中招。

(圖片來源:ACCC)

早在2017年,今日澳洲App報導過雪梨一家國際婚介紹機構,涉嫌詐騙約20名華人以及提供虛假男會員信息。其中,絕大部分涉事會員是身處中國大陸的女性。

其中一位年過40歲的單親華人媽媽Winnie專程從日本飛到澳洲跟中介當面對質,並曝光稱在繳納$3300澳元購買「VIP會員」僅一個多月後,即被這間婚介所負責人在微信上拉黑,服務也隨之停止。

相親市場趨於飽和,小軟體深化「孤獨感」

據IBIS World的行業分析數據報告,自2016年以來,澳洲的相親交友市場的營業收入雖仍保持增長,但增長幅度相當微弱,保持在0.1%至2.0%之間。側面反映出婚戀市場的飽和。

從業人士Jack表示,雖然過去兩年有注意到一些自媒體類型的平臺增多,但參加這類活動的人數卻保持穩定。

「其實華人市場其實非常有限,目前從事的相親交友工作只是一個副業。」

(配圖 圖片來源:網絡)

「一場活動營業額可能在2000澳元,去除宣傳和合伙人分成,能掙一點但是不多,不能提供一個全職工作的收入。」

Jack說,他的搭檔也是有一份全職工作。

隨著像Soul、Tinder這類的社交軟體義軍突起,更加改變了年輕人的交友和婚戀概念。

當我們面對大量的選擇時,卻往往下不了決定。最後的結局是單身群體發現自己感到孤獨焦慮,卻不知原因為何。

(配圖 圖片來源:網絡)

如今的小A已經不再參加任何相親交友了,因為她已經找到了另一半。

「我們是因體育愛好相識,因為有著共同興趣和話題,我們自然而然走到了一起。」

「在相親活動中,我們都把眼光先放在看對方有什麼條件,而忽略了這個人本身。其實,考慮太多反而弄巧成拙。」

而名媛Cindy正考慮放低擇偶要求,繼續尋覓愛情。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年紀越大,找合適的對象就越困難?
    說到人口最多的國家,當然是我們中國啦,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人口總數約13.9億,中國無疑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國, 但人口比例出現嚴重失調,男女比例達1.2:1,說明六個男生裡就會有1個找不到老婆。1然而,現在還普遍存在年齡越大,找合適的對象就越困難。我們公司的一個同事,35周歲了,一直沒結婚,其實也一直相親啊,交往了不少男孩,但就是找不到合適的那個人。
  • 海關罵人、偷盜奶粉、以性換租、邪教騙錢...2019澳洲華人「迷惑」行為大賞,澳網友回應令人唏噓...
    還有中國大爺遭白人青年毒打入院,但同胞卻無人相助。今日澳洲時刻為華人發聲,對於歧視華人的行徑零容忍。今日澳洲App自2015年上線以來,一直堅持為華人發聲,這種堅持不但令今日澳洲App獲得了在澳眾多華人的信任,也得到了澳洲多元文化部門的認可。
  • 一個人找不到對象的根本原因
    這位同學,上學時就一直很優秀,成績名列前茅,這些年他更是發展的很不錯,在一家知名企業做著技術類的工資,房子車子也早就有了。看起來,他的一切似乎都是那麼不錯,然而,卻就是這樣一個各方面都很不錯的他,那麼些年下來,卻一直都沒有結婚,甚至都不曾和哪個異性維持過超過三個月的關係。
  • 人生感悟:越長大越孤單,長大後的孤單
    有人說:越長大越孤單。我相信。小時候,總是天真地希望自己快快長大,並想像自己長大後的模樣,豆蔻年華的少女,就像含苞待放的花蕾,雖然稚嫩,卻孕育著新生的力量,我卻越發地懷念逝去的歲月。桌邊還放著曾經玩過的娃娃,和以前一樣美麗可愛,只是現在看著它時,已經沒有小時候想要對它講話的心情,也沒有了分一半好吃的給它的念頭,它是我幼年最好的朋友,我曾相信它能讀懂我的眼淚,我曾相信它會永遠陪著我,只是現在的我,早已不再相信童話,偶爾,我也會嘆息:難道長大意味著失去童心、童趣,就意味著孤單嗎?
  • 人越長大越孤單,直到沒有朋友
    人越長大越孤單,越老越沒有朋友!以前聽說「人生都是孤獨的"這句話,總覺得有些矯情,但等真的長大才慢慢體會到這句話的正確,而且句中含義深沉,意境悲涼而滄桑,遠不止字面所能表達的那些。等到在社會上經歷幾次失敗,挫折,沉浮,身邊朋友換了一茬又一茬,來來往往的,一波又一波,熟悉的,不熟的,有一天會突然發現以前朋友都沒了,即便有的也沒了交集和來往,翻遍電話找不到一個能說話的,而且年老的長輩們相繼離世,健在的也變得蒼老,身邊愛你的人越來越少,那時才真正感覺到了人生滄桑。
  • 女性裙子越短,說明經濟越好,美女服務員越多,說明經濟越差
    2、服務員美貌程度 當你到處碰見美女服務員,便可考慮拋售股票。這是中國特色股市的最直接指標。 如果自行車多,說明股市景氣,人們滿懷信心和憧憬。如果營業部外面的自行車稀稀落落,一定是大家連看盤的心情都沒有了。 5、擦車人指數 每當在斑馬線及紅綠燈前突然跳出一名甚至多名賣廉價物品或手持破布要洗抹你的汽車的壯漢時,必然是經濟不景氣失業率上升的反映。
  • 中國高校單身率驚人,你找不到對象真的是圈子小嗎?
    不過如果按照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來看的話,2019年,我國女性人口6.85億人,比男性少了3000多萬。那麼問題來了,男女比例到底是「男多女少」還是「女多男少」呢?其實依我看,無論是按照哪種統計數據來看,都不足以說明我們為什麼會找不到對象的原因。而社交圈子,也不是限制和阻礙我們尋求伴侶的因素。
  • 為什麼我們越長大,反而越沒什麼朋友了?別讓自己越長大越孤單
    記得上初中的時候,一直在聽一首「越長大越孤單,越長大越不安」的歌。「都說這輩子最怕在某個年紀,突然聽懂一首歌:聽不懂是幸運,聽懂了是人生。」那時候只是覺得旋律朗朗上口,歌詞中蘊含的深意未曾理解。凌晨2點打開通訊錄,朋友圈翻了半天,卻發現一個能陪自己聊天解悶的人都找不出來。
  • 單身青年難心動,趣約會《我們戀愛吧》嚴家藝突破自我勇於嘗試
    由於社會生活的壓力越來越大,現代單身青年們都講求「佛系」,對感情生活都無欲無求,更別談「心動」的感覺,他們將自己想要的對象固定在某一層面,開啟了隨遇而安的模式,這一現象的出現也讓越來越多的單身男女都難以脫單。
  • 年薪50萬居然招不到人?澳洲新媒體運營、中文老師工荒,要求:會講中文!
    但是,夾在我們和澳洲之間的第三者,往往是那個叫money的小婊砸。擔心去澳洲找不到工作來養活自己,擔心去了也只能做又髒又累的體力活,所以去往澳洲的腳步越來越躊躇...不過,現在我們了解到,中文在澳洲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了,會中文也成為了澳洲職場上的一個優勢。英語好、學教育或對外漢語專業的小夥伴們去澳洲可能會比較吃香哦。
  • 數據為證,我找不到對象真的不賴我
    也就是說,到了該結婚的年齡,將會有很多男性找不到對象。   這與之前民政部公布的另一組數據互為印證。  「截止到目前,我國的單身成年人口已高達2.4億,其中7700萬成年人為獨居狀態,預計到2021年年底,這一數字會上升到9200萬人。」
  • 中國青年報整版聚焦:我們的社交圈,越開放還是越狹小
    手機上的小程序,可以瞬間讓我們在任何地方找到新朋友,但同一屋簷下的室友,卻可以幾天見不到一面;網絡上匯聚了五湖四海的朋友,但各種「圈子」卻將外人屏蔽在外;有人寧願將時間消磨在寵物身上,也有人享受「宅」的樂趣,還有人忙到沒時間交朋友……多元而分散的都市社交,年輕人在歡樂與孤獨中,尋找與他人與自己相處的方式。
  • 澳洲歷史上最大「災難」,男人荒爆發,美女泛濫無人娶,最受歡迎的就是中國男性!
    然而現在澳洲女性卻不得不面臨一個十分尷尬的現實——儘管她們的外表出眾,性格友善,卻很難找到適合的對象。這絕非誇大其詞,而是澳洲社會的一種現狀,因為男女比例差異逐漸增大,女多男少的情況持續加劇。甚至Herrald Sun還表示:澳洲已經面臨男人荒的嚴肅問題,單身女子在30歲的時候根本找不到對象。
  • 澳洲華人妓院,不僅眾多年輕中國女性賣淫,還將妓院變毒窩,從事毒品交易!
    大新聞:微信又㕛叒改版了~更新後很多小夥伴都說找不到我啦,茫茫人海中,為防大家走失,請大家
  • 中國「大齡剩女」最多的城市,數量高達80萬,條件越好越不易脫單
    中國是"大齡剩女"最多的城市,數量高達80萬,條件優越的越難脫單大家都在說,現在這個社會普遍男多女少,男生很難找對象,光棍的人數也會越來越多。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大齡剩女的現象也非常普遍,且趨勢越來越嚴重。
  • 華人夫妻移民澳洲的八年:貧窮把我們越推越遠!
    舒適的麻木感2012 年 4 月我正式開上了計程車。那個時候生活壓力非常大,根本沒辦法好好享受。但我記得有一次,是第二學期考試結束,我們去了一趟大洋路,來了已經有快一年,才第一次出去玩。自己自駕去,睡車裡邊。10 月份,在海邊,到了晚上是很冷的,但怕不安全,也不敢把暖氣打開,不敢開發動機,冷得要命。
  • 單身越久,越不想找對象,章丘今日有約單身分析報告及相親會信息
    據《中國統計年鑑2017》報導,我國單身人口總數已達2.4億,相當於英國、法國和德國人口的總和。調查數據顯示,單身時長為3年及以上的人群佔比最多,高達59.46%,其次為單身時長2年(23.84%)以及單身時長1年(16.7%)。
  • 表面越自負,內心越自卑?
    推而廣之,大多數對某事物或某人,表現出強烈負面情緒,強烈到反常的人……可能都跟此事物有段故事。未必是對其他事物,也可能是跟自己較勁。所謂覺今是而昨非。許多人看著很糙,但看他少年時的日記,可能是個多愁善感的文藝青年呢。大多數心理健康的人,待人接物都相對平和,是因為他們沒什麼陰影,不需要代償心理來為自己開脫困境。
  • 澳洲華人3小時狂撒4萬刀, 我卻看到世上最暖心的一幕...
    並希望未來有更多機會可以和中國社區互動第一件拍賣品是由澳大利亞中國青年商會Forest Gan捐贈的2015年, 奔富的首席釀酒師Peter Gago親自釀造了一批紅酒, 全球限量發售12桶每桶僅300
  • 澳洲大叔去吃漢堡,越吃越覺得味道不對,打開漢堡瞬間吐了…
    據9 NEWS報導,最近一個澳洲大叔遭遇了噁心的一幕,現在想想都覺得無比反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