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情令》思思還是詩詩?金光瑤放過「殺父證人」,與這名字有關

2020-12-16 花家名趣屋

金光瑤為了報復自己的父親,用他最「喜歡'的方式,結束了他一生」精彩「的生命。

他的父親,金光善,特別喜歡女人,不管有丈夫的,沒丈夫的,妓子也行,只要是漂亮的,合眼緣的,幾乎看者不拒。

誰要敢拒絕,一律威脅之。

不從者,欺負,欺負,在欺負。

外面,私生子無數,不過幾乎從來不認。

金光瑤憑藉自己的實力,闖入金光善的眼帘,金光善決定榨光他的剩餘價值。

金光瑤,一路走來,經歷多少白眼,多少嘲笑,心裡眼裡身體都已經麻木。

不過他對於權力的渴望,渴求他人對他的尊重,已經刻在骨子裡面,怎麼拔都拔不出來。

金光善明晃晃地告訴金光瑤,你就是一頭勞動的牛,不能停,使勁地為金氏幹活,幹到老死為止,其他的不要想,我想起來就給你點好處,想不起來,你就繼續幹。

你就是一直狗,必須忠心,不能有半點叛逆,否則讓你知道花兒為什麼那樣紅。

金光瑤是那麼認輸的人嗎?你想多了。

金光善想多了,以為抓住了金光瑤的把柄,握住了他的軟肋,結果人家金光瑤啥都沒有,只有一顆想要權利的心,只有一個想要殺人的衝動。

你不讓我獲得權利,那我就獲得給你看。

外表是一隻忠實的狗,一頭老實巴交拉車的牛,內心是一頭蟄伏的狼。

金光瑤慢慢地,慢慢地,架空了金光善,最後找了十多個女人,讓他在女人身上再也起不來,滿足了他一輩子的「願望」,作為兒子,做到這份上,真的是好兒子。

十多個女人和金光善都死了,金光瑤卻留下個一個人,一個名字叫做思思的女子。

金光瑤殺妻,殺子,殺爹,殺兄,殺了無數人,可他為何獨留下一個思思,一個特別重要的證人。

作為一個謹慎到極致之人,為什麼會犯下這樣的錯誤呢?

思思加入了金光善死前的遊戲,親自見證了金光瑤殺了他爹和其他女子。

這樣一個人,如果出去亂說,金光瑤一直維護的形象就垮了。

他不害怕嗎?還是有別的用途呢?

有很多原因,就說幾個比較靠譜的吧,當然都是猜測。

第一點:金光瑤剛開始叫做孟瑤,跟著母親一個姓氏。

母親的名字叫做孟詩,小名叫做詩詩,諧音和思思一個樣,聽起來就像思思或者詩詩。

聽到這個女子的名字,竟然和母親的名字一樣,金光瑤決定放過她。

他的心裡除了藍曦臣一個溫暖,還有一個溫暖的母親,如果母親還在,他的人生應該是有所不同的。

在他的記憶之中,很多時候聽到的都是母親尊尊教誨,以及溫柔的提示,那是他小時候的溫暖。

聽到詩詩兩個字,想到母親那溫柔的叮囑,情不自禁地放過了這個女人。

這個可能讓他萬劫不復的女人。

第二點:思思和母親的經歷相似。

母親從小生活在青樓,從小孤苦長大。

後來遇上了那個「人渣」金光善,本以為可以真正地享受幸福生活了,至少能夠有一個容身之所,而不是這樣一直在青樓老去。

結果不僅被騙了心,還被騙了身。

一個女子在青樓本來過得很難,結果她懷孕生子,可以想像她的人生經歷是有麼不堪。

而她的「事業」停止,還得照顧一個孩子,她需要付出多少努力和艱辛才能養大一個孩子。

在青樓成長的孟瑤,從小就學會看人臉色,這說出去是一項別人羨慕的技能,對他來說卻是生存的本能,在青樓那種地方,因為一不小心就成了別人發洩的對象。

因為母親的經歷,金光瑤放過了這個毀了容的女子,思思。

母親為情所困,一直等著那個「負心漢」回來,等到人生終結,也沒能等來。

思思也如此,一生都蹉跎在等待之中,等待一個不歸人。

金光瑤最後一刻回憶起母親孟詩幫他溫柔地扶著小帽子時說的話:君子正衣冠。

金光瑤的母親是他小時候唯一的溫暖,長大後的回憶。

看著眼前的思思,他無法下手去,就當留個念想,似乎是母親還在的感覺。

第三點:金光瑤是自信的

金光瑤設計殺了金子軒,殺了金光善,他從來不是一個好人。

就如他一直潛伏在溫若寒身邊,溫順得像一隻小貓,結果最後卻是一隻狼,撲到了溫若寒,成了仙門百家的「英雄」。

他不管做什麼事,都善於計算,幾乎是從未失手,所以他非常自信。

他殺了金子軒,把金凌當做自己的孩子養大,不給他任何地負擔,用最大的努力幫助他成長。

他殺了聶明玦,把聶懷桑帶在身邊,還幫助他解決麻煩,讓他有事就去找他。

這些不是因為他心有多好,只是他認為自己做的事無人知道。

他太過自信。

他殺了金光善,放過思思,認為思思不會告密,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那些威脅他實力之人幾乎都不在了,金光善死了,金子軒死了,魏無羨死了,江氏夫婦死了,聶明玦也死了,沒有死的藍氏成了他的二哥,不會懷疑他。

他又有何懼?

他現在已經是仙督了,隨隨便便掌控一個人輕鬆加愉快的。

既然思思那麼像母親,留著她,又何妨?

第四點:可能就是報復的快感

母親走了,那個「人渣」父親也走了。

他終於為自己的母親報了仇,終於讓母親等到多年,從為情所困之中解脫出來。

既然思思求饒,他就留下她唄。

留下她,證明自己殺了「仇人」的證據,證明自己終於憑藉自己的實力成功證明自己。

偶爾想起來,也是提醒自己,那個讓自己痛苦的父親已經死了,不用再背負過去。

留著思思,還能讓他隨時清醒,他是殺父之人。

父都能殺,還有什麼是不能幹的呢?

最後

金光瑤的悲劇從一開始就註定了,如果只是如果,金光善哪怕給他一點點的善意,他可能都會感動。

藍曦臣見面的一次問候和尊重,他的矛頭從來不對藍氏,不對藍曦臣,因為那是他心裡的溫暖。

他太需要一點點溫暖了。

可惜在這個父親眼裡,金光瑤從來不是個「人」,只是一個工具,隨意凌辱的工具罷了。

反抗是必然的。

結果是必然的。

悲劇是必然的。

相關焦點

  • 《陳情令》:金光瑤害死秦愫,真的一點也不難過嗎?
    直到蓮花塢,思思和碧草姑娘的出現,才徹底撕下了金光瑤偽善的面具,這樣生畜無害的人,竟是一個殺父殺妻殺兄的萬惡不赦之人。可謂是識人識面不識心啊。很多網友覺得金光瑤殺父是可以理解,因為金光善從未將他是做他的兒子,但是他為何要殺對他沒有任何威脅,並且還愛他的秦愫呢?他殺她的時候,心裡就沒有一絲難過嗎?其實關於秦愫和金光瑤的故事,說到底,他也是這段關係的受害者。
  • 《陳情令》眾生相之金光善金光瑤等三大反派篇
    在《陳情令》眾生相小人篇我把小人們分為三類,同樣反派也分三類。第一類,絕對的大惡人,不值得同情。他們是金光善,金子勳和溫晁。這三個人仗著出身好,為所欲為,無視他人性命。金光善老淫棍,見美女就染指,不分對象,連跟隨他多年忠心耿耿的老下屬妻子也被他私下強暴。他處處留種,絕不留情。
  • 重刷《陳情令》:金光瑤的名字有深意,細節表明是金光善的陰謀!
    最近重新刷《陳情令》,再次感嘆不愧是神劇,他能被如此多人喜歡,少不了它的製作精良,邏輯有理。《陳情令》作為古代仙俠劇,劇中的百態卻無一不是對現實社會人性的折射。沒有人願意生來做惡人,卻有人逼迫別人成為壞人。「一顆糖就能哄好的孩子能有多壞呢?」很多人看這部劇或者這部劇原著小說,都會更心疼薛洋一些。
  • 重溫《陳情令》才懂:金光瑤死了,藍曦臣後半輩子也算「廢了」!
    重溫《陳情令》發現,在裡面最令人揪心的感情,根本不是魏無羨和藍忘機,好得這兩人結局不錯,始終站在同一個立場中,最終相濡以沫,羨煞多少人?真正令人惋惜的,還是金光瑤和藍曦臣。金光瑤對藍曦臣,不可為不好。我們不妨來分析分析金光瑤的個人感情。
  • 陳情令:大結局金光瑤在廟裡埋藏的東西到底是什麼?
    今晚,大家期待已久的《陳情令》的大結局就要上映了,盼了一個星期,總算盼到了頭。說到《陳情令》,大家可能首先非常討厭的就是金光瑤了,在劇中,他可謂是壞事做盡,而在大結局中上演了一場坦白局——金光瑤洗白記。
  • 《陳情令》8月8日立秋,天氣涼了,金光瑤也涼了
    劇情的大結局是從觀音廟的事情後開始的,在眾人發現了金光瑤的真面目後,還了夷陵老祖魏無羨的清白,大家也是各自分道離去,僅剩魏無羨和藍忘機兩個人的感情戲了,最後他們是分道揚鑣,還是你牽驢兒我吹笛這一點在劇尾留足了懸疑。
  • 重溫《陳情令》才懂:藍曦臣是金光瑤唯一的「良心」,卻還是髒了
    金光瑤,是《陳情令》最大的反派!他有一位妓女出身的母親,這位妓女,偏偏是當代的「才女」,因為遇見了金光瑤的父親,懷了身孕,所以開始拒絕接客,遭到了所有人的嘲笑,那段時間,是金光瑤的暗黑時光,除了一名「老妓女」,幾乎無人幫助過他們母子,那個時候,母親卻告訴他:你父親是大英雄,你註定是人中龍鳳。
  • 《陳情令》:若金光瑤不死,藍曦臣將他終生監禁,然後代弟贖罪!
    導語:藍曦臣與金光瑤的關係甚好,是知己,亦如親兄弟,可最後金光瑤死了,藍曦臣終日帶著悔恨愧疚鬱鬱寡歡。如若金光瑤不死,藍曦臣又會待他如何?會將金光瑤交給他人處置,讓他為自己所作所為付出代價?還是會將他終生監禁,然後代弟贖罪?小編認為,藍曦臣會選擇後者。
  • 《陳情令》莫玄羽,到底發現金光瑤什麼秘密?才被設計趕出金陵臺
    這也說明了莫玄羽的四個仇人中,最恨的就是金光瑤。而在金光瑤死後,魏無羨手臂上的最後的那一條傷痕終於癒合了,也就是那個時候魏無羨才知道莫玄羽的最後一個仇人是金光瑤。這兩人之間到底有著怎樣的仇恨,才會使得莫玄羽生這麼大的怨念。劇中雖然沒有特別的指出這些,大概也能猜到莫玄羽的身份威脅到了金光瑤。
  • 《陳情令》「敵愾同讎」的金光瑤,僅對兩個人心存善念
    所以,最後他被藍曦臣一劍穿胸悲憤欲絕到想拉著他一起離開時,還是選擇一把將他推開。那是他承的情,他捨不得傷害一個把他視為知己的藍曦臣。若說金光瑤在這世間除了藍曦臣之外,還有一個人無論如何都不會去傷害,那可能就是金凌了。
  • 陳情令:如果魏無羨金光瑤成了好朋友,是不是就沒那麼多么蛾子?
    我們繼續來聊一聊《陳情令》裡的那些事,這次聊什麼呢?聊一聊《陳情令》裡的2個出色人物吧,比如金光瑤和魏無羨。在原著小說《魔道祖師》裡,金光瑤其實沒有做那麼多對魏無羨不好的事情。奈何電視劇一改編,可憐的金光瑤就成了背鍋俠,幾乎所有壞事都和他有關了。不得不說,魏無羨很慘,金光瑤也很慘。
  • 陳情令:除了藍曦臣,還有1個人,願意陪金光瑤赴死
    #關於金光瑤,有人心疼有人厭惡。在《陳情令》裡,如果不說金光瑤做的那些壞事,那麼他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可憐人。因為出身不好,一直被人嘲笑,受盡屈辱。加上攤上一個那麼渣的父親金光善,更是讓金光瑤的人生充滿悲劇。為了得到父親的肯定,他做了太多錯事。
  • 陳情令:恨生的金光瑤,卻從未後悔遇見藍曦臣,終是白月光暖了他
    (蘇小妹/文)如果說到《陳情令》裡最讓人惋惜的人,那一定有澤蕪君藍曦臣。《陳情令》的最後,他因為瑤妹金光瑤的事情閉關了。「三尊」只剩他一人,這樣的結局讓人唏噓不已。01金光瑤得多恨生啊在《陳情令》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佩劍,佩劍各有各的名字。
  • 陳情令/國風音樂系列之《多恨生》(終於等到你)
    《多恨生》是電視劇《陳情令》裡面金光瑤的人物曲,由駱棲淮作詞,within_軼名作曲,朱星傑演唱。朱星傑 - 【金光瑤金光瑤是一個很複雜的人物,不能用簡單的好壞概括。他曾在藍曦臣最潦倒之時伸出援手,救之於水火。曾臥底於岐山溫氏,向外界傳遞情報,暗殺溫若寒並且救出聶明玦,提前結束射日之徵。
  • 看完《陳情令》結局,好奇莫玄羽和金光瑤有什麼深仇大恨?
    這兩年,優秀的古裝劇很少,《陳情令》算是其中之一,可是在大結局之後,有人依依不捨,覺得意難平,還有仔細品讀劇情的小夥伴們,發現在大結局中,還有很多坑沒填,難道是直接掐掉了那部分劇情嗎?可沒看原著的人,真心不懂啊!你就說說,藍大去哪了?
  • 陳情令:金光善的兒子們皆是「子」字輩,為何金光瑤一枝獨秀?
    《陳情令》可以說是最近幾年比較優質的古裝偶像劇,因為粉絲眾多,所以也引來了不少網友的討論,劇情非常的新穎,但是還有許多讓人不解的謎題。比如說,蘭陵金氏金光善的兒子們都是「子」字輩的,比如說金子軒、金子勳,可是金光瑤也是金光善的兒子,為何他的名字就偏偏要叫做金光瑤呢。
  • 《陳情令》中的五大未解之謎,不做功課真心看不懂
    不過沒關係,小編這就帶著大家梳理一下,理一理其中的是非曲直。觀音廟篇中的第一個未解之謎,便是金光瑤為什麼留下青樓女子思思這個活口,害得自己被揭老底。可能是由於劇情的刪減,事後又沒有加以補充說明,導致觀眾看得一頭霧水。事實上,思思是金光瑤的母親孟詩的好友。她性格爽朗潑辣,喜歡打抱不平。當年孟詩帶著金光瑤(孟瑤)在青樓飽受欺凌,思思仗義出手相助。
  • 陳情令:神奇的存在,魏嬰藍湛替他打工,金光瑤藍曦臣拿他也沒轍
    只是在外人看來,聶懷桑還是膽小怕事的模樣,所以才送他「一問三不知」的稱呼吧。看完《陳情令》的小夥伴知道,聶懷桑其實就是一個「扮豬吃老虎」的人,一把扇子玩轉仙門百家。聶懷桑擁有劇本,所以夷陵老祖重生以後的一系列行動都離不開聶導的籌劃。
  • 陳情令:如何看待金光瑤的母親孟詩?她真的愛金光善嗎?
    近些年的影視作品中,有關人性的深刻刻畫莫過於《陳情令》,一部《陳情令》雖然是一部古裝仙俠劇,卻借古諷今映射現實,演盡了人生百態人性的多面性。誰人願意一生下來就做壞人?即便是劇中的反派薛洋、金光瑤,他們可恨嗎?當然可恨!他們可憐嗎?
  • 陳情令:若金光瑤不死,藍曦臣必定為他背叛天下,護他周全!
    這一腳,從蘭陵臺往下踹,被碾碎的是強撐的尊嚴:金光瑤的母親是一位從良的「妓女」,也是一位才女,他就像韋小寶一樣,從小跟著母親長大,在妓院內,大多數人都追逐著聲色犬馬,大多數人都強顏歡笑,他見慣了人性最底層的惡,母親曾經被一群妓女扒光了衣服,扔到大街上,除了一位名叫思思的潑辣妓女,出手相助,所有人都冷眼旁觀,看他們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