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高安垃圾填埋場被打造成公園式環保教育基地!

2020-12-14 騰訊網

本報訊 楊紫宏、記者李蓉報導:「我把改造後的垃圾填埋場圖片發給朋友,他還不相信,說以前這裡又髒又臭,如今怎麼現在變得像公園,過段時間一定來體驗一下。2006年,我朋友來過我家做客,這以後我經常邀請,他都不來。」1月10日,在高安市坑源垃圾填埋場,該市汪家圩鄉竹山村坑源自然村村民萬堂運一邊挖著土方,一邊與記者說著坑源垃圾填埋場的「前世今生」。

也難怪萬堂運的朋友不願來。2004年10月,該市在坑源村建成垃圾填埋場,每天填埋高安城區及周邊區域生活垃圾200餘噸。由於採用簡易填埋的方式,填埋場成千上萬噸垃圾層層堆碼,蒼蠅成群飛來飛去,散發的氣味令過往行人掩鼻,特別是一到下雨天,又臭又髒的汙水往下排,附近村民意見非常大。該市曾著手對填埋場進行改造,但因涉及徵地等問題,一直未取得明顯成效。2016年7月,因填埋場對生態環境造成不良影響,存在環境安全隱患,該市被中央環保督察組要求限期整改。

2016年12月,該市啟動坑源垃圾填埋場提標改造工程。請專家論證改建規劃,引先進技術更新換代;做通村民思想工作實現整體搬遷,為村民生產生活開闢新領地,為填埋場長遠發展拓展新空間;自籌資金6300餘萬元,向上爭取資金1500餘萬元,全部投入項目建設,項目包括將填埋一區改建為飛灰填埋區和應急衛生填埋區,建設進場道路、垃圾壩、調節池、滲濾液處理站,對場內老垃圾進行科學處置等。

2018年6月,隨著高安市垃圾焚燒發電廠項目建成投入使用,垃圾填埋場形成了垃圾處理的生態循環鏈。全市生活垃圾均運往垃圾焚燒發電廠焚燒發電,焚燒產生的飛灰經處理達到《生活垃圾填埋場汙染控制標準》後填埋至飛灰填埋區。原有的老垃圾填埋地就地封場進行復綠,產生的滲濾液經過調節池、滲濾液處理站處理後達標排放。完全恢復了垃圾填埋區域的生態系統。

沿著垃圾填埋場內寬闊平整的道路前行,冬日的風從臉上拂過,帶著寒意也帶著空氣的清新。站到最高點俯看,四下一片開闊,坐落於青山綠水間的填埋場盡收眼底。覆蓋的填埋庫區與灰色的飛灰填埋區如同兩塊巨大鵝卵石並肩而臥,四周垃圾壩、截洪溝等錯落有致,寧靜、美麗,儼然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優美畫卷。「我們村有些人,經常到這兒散步,感覺像在公園裡,很舒服。」萬堂運說,「我想我的朋友也會喜歡,會常來走動的。」

「坑源垃圾填埋場的成功改造,提升了當地村民的獲得感、幸福感。這也是我們追求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應有之義。」該市環衛處主任諶大光說。目前,垃圾填埋場提標改造的後續工程環保示範園建設正在進行中,該市著力把該垃圾填埋場打造成公園式環保教育基地,免費向公眾開放。

相關焦點

  • 「專項債案例」利川市忠路鎮垃圾填埋場建設項目
    項目背景2019年9月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為加快發行使用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會議確定,根據地方重大項目建設需要,擴大使用範圍,重點用於鐵路、軌道交通、城市停車場等交通基礎設施,城鄉電網、天然氣管網和儲氣設施等能源項目,農林水利,城鎮汙水垃圾處理等生態環保項目
  • 四川公布一起省級生態環保督察典型案例,這個垃圾填埋場存在重大...
    四川在線記者 殷鵬11月21日,記者從四川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近日,四川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遂寧市督察組下沉督察發現,射洪市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場超量、超負荷運營,環保汙染治理設施長期不正常運行,存在重大生態環境風險隱患。
  • 成都最大垃圾填埋場穿上「1500畝的雨衣」
    長安垃圾填埋場先在山坡上鋪一層防滲膜,再加一層防風網,整個山坡周圍再來一圈截洪溝,防滲膜上設置排水溝,還要做水平盲溝、豎向水井;下雨的時候,現場值守人員有幾十上百人……這山坡到底有什麼寶貝,「呵護」這般周全?答案是垃圾填埋場。
  • 上海小崑山鎮垃圾填埋場獲得有效整改
    北極星固廢網訊:不講條件、不畏艱難、不搞變通,投入資金1.8億元,開挖汙泥19.51萬噸,規範滲濾液處置26785.3噸,回填土方116300立方米……隨著最後一片開挖地塊栽上綠植,歷時71天的上海市松江區小崑山生活垃圾簡易填埋場整治大會戰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 垃圾中轉站&垃圾填埋場&堆肥場怎樣快速除臭除味?
    垃圾填埋現場作業區、滲濾液暴露區及臨時覆蓋區都會有臭氣的釋放,同時垃圾發酵腐爛的環境也為各種菌毒、蚊蠅提供了理想的棲身繁衍場所。這些問題直接傷害到群眾的身體健康。生活垃圾臭氣與蚊蠅問題成為目前亟需解決的難題。
  • 天津津南區大韓莊垃圾填埋場整改工作滯後 滲濾液汙染問題突出
    通報顯示,2020年9月10日,中央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對天津市群眾投訴集中的部分生態環境問題整改情況進行了現場抽查,發現津南區大韓莊生活垃圾填埋場整改工作滯後,滲濾液汙染問題突出。大韓莊生活垃圾填埋場隸屬天津市市容環衛發展有限公司(屬天津市城管委直屬企業),位於津南區八裡臺鎮大韓莊村,佔地850畝,2005年1月建成投運,設計總庫容670萬立方米,日處理垃圾量1800噸。目前,累計垃圾總填埋量504萬立方米,約佔總庫容的75%,每日新增垃圾填埋量約1500噸。
  • 延慶區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擴容工程正式完工
    接近年末 「十三五」即將圓滿收官 毗鄰延慶區生活垃圾綜合處理廠 的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 擴容工程正式完工 未來10年
  • 典型案例|射洪市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場存在重大生態環境風險隱患
    四川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遂寧市督察組下沉督察發現,射洪市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場超量、超負荷運營,環保汙染治理設施長期不正常運行,存在重大生態環境風險隱患。 基本情況 射洪市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場位於射洪市太和鎮王爺廟社區9組,佔地182畝,設計總庫容約150萬立方米,設計日處理垃圾200噸。目前,垃圾總填埋量累計達193萬立方米,超設計庫容29%,每天仍新增垃圾填埋量約400噸,嚴重超量、超負荷運營。
  • 美國垃圾填埋場燃燒甲烷,導致鳥類被燒傷
    新墨西哥州的救援人員很快發現,導致紅尾鵟受傷的是甲烷燃燒,這是聯邦政府強制要求全美垃圾填埋場處理甲烷的方法。垃圾填埋場用一種叫做「甲烷燃燒器」的裝置,把這種強效溫室氣體變成水和二氧化碳;與甲烷相比,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吸收的熱量更少。但當燃燒器的火焰從9米高的排氣管或大煙囪噴出時,它們依然是無色的,於是鳥兒在沒有任何預警的情況下,直直飛進了火焰。
  • 關於湖南龍山縣裡耶鎮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整修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
    《關於審批龍山縣裡耶鎮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整修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的請示》(龍發改〔2020〕48號)、《龍山縣裡耶鎮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整修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已收悉。經委託湘西自治州政府投資項目評審中心組織專家評審,並根據其出具《龍山縣裡耶鎮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整修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的評審意見,原則同意《龍山縣裡耶鎮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整修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提出的建設方案。
  • 環保塑膠袋效果如何?最終還是送進填埋場或是焚燒場
    英國會大廈前現巨型塑料鯨魚,呼籲減少海洋垃圾。農田裡的地膜。殘膜。「限塑令」落地十載,效果究竟如何?真實的答案也許只有垃圾填埋場知道。紀錄片導演王久良把鏡頭對準了平均使用時限25分鐘、降解卻需要至少200年的塑料製品。
  • 滇池水務(03768)籤署昆明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項目特許經營協議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訊,滇池水務(03768)發布公告,該公司於2020年12月10日與昆明市城市管理局籤署《昆明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建設項目特許經營協議 》,根據協議,昆明市城管局將以BOT(建設-運營-移交)特許經營的方式實施昆明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項目
  • 這個耗時17年,在垃圾場上打造的遊樂園是如何聞名世界的?
    「垃圾圍城」已成為城市發展的一大難題,時至今日,不管是垃圾填埋還是焚燒,垃圾處理設施一直是鄰避程度最高的公共設施。垃圾處理設施作為「城市灰色地帶」,如何重塑是當下城市發展應該重視的問題。縱觀全球,世界上有很多將垃圾處理設施改造成旅遊景點或科普教育基地的成功案例。
  • 從垃圾焚燒廠到社區公園,臺灣走了多遠?
    從垃圾焚燒廠到社區公園,臺灣走了多遠?,但到2016年整個臺灣正在運行的垃圾焚燒廠只有24座,這是民間環保團體與當地居民聯合抗爭的結果。除臺北市北投、內湖、木柵垃圾焚燒廠、與高雄中南區資源回收廠為五家公有公營的垃圾焚燒廠外,其餘19家都是民營垃圾焚燒廠。 臺灣早期的垃圾處理以填埋為主,垃圾成長速度與經濟同步。一個可以預見的結果是,可用的垃圾填埋場越來越少。20世紀90年代初,環保署推行資源回收計劃,垃圾量顯著下滑,因此24座焚燒廠已足夠使用。
  • 浙江昆陽鎮垃圾填埋場投資3257萬元進行生態修復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固廢網訊:6月29日,隨著最後的綠化種植項目完成,浙江省溫州市平陽縣昆陽鎮生活垃圾填埋場生態修復工程基本完工,工人們正在清掃道路,進入收尾階段。短短一年多時間,原本飽受詬病的「垃圾山」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處面積超過40000平方米的綠化景觀坪。據了解,蒙垟山垃圾填埋場位於昆陽鎮雅山村西首、鰲江鎮友誼村西北首,採用簡易堆放和填埋方式處理生活垃圾。由於建設年代較為久遠,場地缺少標準化防滲措施,環境汙染問題給周邊群眾的生活帶來較大影響,對其進行汙染控制及治理建設迫在眉睫。
  • 安徽省生態環境保護專項督察警示案例 馬鞍山市部分生活垃圾填埋場...
    含山縣生活垃圾填埋場滲濾液處理設施難以運行和縣垃圾填埋場在填埋庫區四周建設溢流溝,用於收集垃圾滲濾液。督察發現,溢流溝內涉嫌設置暗管通向雨水導流溝,部分垃圾滲濾液經雨水導流溝直接排至下遊自然水塘。和縣垃圾填埋場部分滲濾液經雨水導流溝向外環境排放(二)垃圾填埋場超負荷運行,環境風險隱患突出自2017年以來,含山縣垃圾填埋場日處理垃圾300噸以上,超設計規模一倍;和縣生活垃圾填埋場日處理垃圾約330噸,超設計規模65%。
  • 垃圾填埋、焚燒、堆肥和低溫碳化四種垃圾處理方法不同點有哪些?
    一、垃圾填埋:垃圾填埋又分為簡單填埋和衛生填埋兩種技術。簡單填埋一般是在市郊選擇一山坳或挖一巨大的坑,將收集的垃圾傾倒其中,當垃圾填滿後,在垃圾堆上面做一些覆土工作,把垃圾蓋住。簡單填埋投資少,操作簡單,但佔地面積大,垃圾滲濾液對地下水和土壤都產生嚴重的汙染,垃圾堆放所產生的臭氣嚴重影響空氣品質。
  • 江西日報重磅推介高安這項工作經驗
    具體而言,就是通過中心城區城市功能與品質提升三年行動,做好城市規劃、以人為本、產城融合三篇文章,把高安打造成宜居宜業宜遊的城市。」做好「謀」字文章——高起點規劃完善城市功能11月26日,記者從南昌驅車1小時來到高安採訪,寬闊的錦繡大道、清澈的連錦河、美麗的城市公園讓人印象深刻。
  • 環保科普專欄——垃圾焚燒的優點
    當前隨著環境問題逐漸被重視,節能、環保成為各國的發展主題,已經開始為垃圾處理提供產業發展的機會,垃圾焚燒法就是一種實踐多年的主流垃圾處理方法,也是世界各國廣泛採用的城市垃圾處理技術。垃圾焚燒即通過適當的熱分解、燃燒、熔融等反應,使垃圾經過高溫下的氧化進行減容,成為殘渣或者熔融固體物質的過程,其主要有著以下幾種優點:1、垃圾焚燒爐內溫度控制在高於850℃,焚燒後體積比原來可縮小50%-80%,分類收集的可燃性垃圾經焚燒處理後甚至可縮小90%,且垃圾焚燒廠佔地面積相對較小,相比填埋法等其他處理方法
  • 強化垃圾處置功能 上海城投老港基地管理公司揭牌
    位於東海之濱的上海老港生態基地,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無害化、資源化、生態型廢棄物處置基地,承擔著上海中心城區約70%的生活垃圾處理處置。今年5月,上海市政府批覆《上海老港生態環保基地規劃》,明確了基地功能定位、布局發展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