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海軍下一代核潛艇方案,未來的水下巨獸,力圖擴大對中國的優勢

2020-12-13 大風國際觀察

美海軍艦艇毫無疑問是當今世界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海軍力量。然而美國海軍並不滿足於當下,此前就曾制定過355艘的艦艇計劃,目前也正在計劃研發更新一代的攻擊型核潛艇,增強水下核力量。

埃斯珀

下一代攻擊核潛艇

目前,美國海軍的主力攻擊型核潛艇為「洛杉磯」級、「海狼」級以及「維吉尼亞」級三種型號。其中「海狼」級和「維吉尼亞」級可以說得上是美海軍甚至是全世界性能最強的攻擊型核潛艇。

不過,隨著中國等一些國家的艦艇技術尤其是核潛艇研發生產建造水平的快速進步,美海軍深切感受到了其水下核力量的優勢正在逐漸減弱。

前段時間,美國海軍消息新聞網就發布了有關美國海軍下一代攻擊型核潛艇的消息。

美國未來攻擊型核潛艇的代號為SSN(X),目前還處在前期論證和分析階段,計劃在本世紀30年代末服役。

負責該項計劃的是美國BWX技術公司,該公司同時還支持其他潛艇計劃的工作,包括為美海軍主力攻擊型核潛艇提供核反應堆。

因此,美國海軍除了抓緊生產新一代「哥倫比亞」級戰略飛彈核潛艇之外,也正在計劃研製這款被稱為下一代攻擊型核潛艇的SSN(X)。

艦體更大火力更強

從目前的透露的消息來看,下一代的SSN(X)攻擊型核潛艇很明顯要比正在建造和列裝的「維吉尼亞」級核潛艇更大,或將達到「海狼」級10000噸左右的水平,這也意味著該型核潛艇將具有更大的艇體,可以裝入更多艇載裝備,使對手更難發現和追蹤,提高潛艇在水下的生存能力。

同時,SSN(X)攻擊型核潛艇還應用了更多的降噪技術,為之後的升級留出更大的空間和餘地。

較寬設計的核潛艇,裝載的武器彈藥也會更多。

從武器系統來看,SSN(X)型核潛艇的火力遠超「維吉尼亞」級,向「海狼」級看齊,具備強大的對海攻擊能力,能夠攜帶MK48一類的重型魚雷或者反艦飛彈。不確定未來是否會在其上裝備飛彈垂髮系統,但是美國海軍希望未來核潛艇能夠裝備高超音速飛彈。這類飛彈體積巨大,只能通過飛彈垂直發射系統發射,所以很大概率會裝備。

此外,對於未來攻擊型核潛艇來說價格也是非常關鍵的因素,面對水漲船高的造價,美國海軍也是壓力巨大,尤其造價昂貴的核潛艇,控制成本是潛艇設計要考量的重要因素。

所以,為了節約成本以及加快研發速度,會將正在建造的「哥倫比亞級」戰略飛彈核潛艇上的部件以及各類技術直接應用到下一代新型核潛艇上。

並且為了更好地適應未來海戰的需求,美國海軍未來的SSN(X)型攻擊核潛艇,還將配備更多智能化的無人潛航器,以提高整體作戰能力。

而在裝備數量上,自然不會少。

根據埃斯珀的計劃,美國海軍的艦艇數量將從300艘增加到500艘,攻擊型核潛艇由目前的48艘增加到66艘,甚至還有可能是70艘或者80艘。

屆時1/3將會是「維吉尼亞」級,剩下的就是下一代攻擊型核潛艇。

由此可見,快速型攻擊核潛艇將會是未來美海軍的重要組成部分。

美國海軍目前的潛艇力量組成

看來,美國為了能和中國艦艇抗衡,仍然非常堅定地致力於發展其新型攻擊核潛艇計劃。

SSN(X)型核潛艇將會比世界上能力最強的潛艇「海狼」級更大更先進,雖然仍處於起步階段。

隨著時間的流逝,美國海軍對下一代新型潛艇的確切要求和概念可能會發生變化,但可以肯定的是美國海軍不會放棄該計劃,雖然以目前美國整體國力特別是經濟水平而言,下一代攻擊型核潛艇,未必能按計劃加入美國海軍。

與此同時,作為對手的俄羅斯,也正在研發多種新型攻擊型核潛艇。

因此,美國海軍未來的SSN(X)型核潛艇究竟會帶來多大的戰場優勢呢?

估計還是得等到真正服役之後,才能知道了。

圖源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美國海軍下一代戰略飛彈核潛艇開買 單價75億美元
    (原標題:美國籤署下一代戰略飛彈核潛艇採購合同 預計將於2031年服役)
  • 美國「哥倫比亞」級核潛艇下海戰略考量幾何?
    據美防務新聞網站報導,美國海軍日前與通用動力電力艦艇公司籤署了價值94.7億美元的合同,標誌著下一代潛艇——「哥倫比亞「級核潛艇的建造從準備階段邁入實質性工程階段。水下利器,「哥倫比亞」級核潛艇威力幾何據報導,「哥倫比亞」級核潛艇採用了一些類似「海狼「級核潛艇的設計理念,並進行貼近現代實戰的改造,為執行偵察敵情等特殊任務提供保障。
  • 英國老軍艦大戰核潛艇,聲稱可殲滅俄水下狼群,俄海軍:做夢吧!
    為了展現自身的反潛能力,以達到有效遏制俄潛艇的目的,日前,英國皇家海軍的23型護衛艦「諾森伯蘭」號正隨著「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編隊,在美國以東的大西洋海域開展反潛演練。據環球網最新報導稱,在此次演練中,美海軍派出一艘洛杉磯級核潛艇參加。在演練中,「諾森泊蘭」號護衛艦成功發現美國潛艇,並在模擬攻擊中成功「逼迫」上浮。
  • 義大利海軍:夭折的1030號項目,攻擊型核潛艇計劃
    1954年9月30日,當美國海軍「鸚鵡螺」號攻擊型核潛艇服役,且啟動了戰略飛彈核潛艇的研發設計工作時,強烈地刺激並推動了義大利海軍的艦艇研究計劃。據此,義大利軍方相信,這具耐壓艇體還可運用在未來的核潛艇上,於是,就擱置常規柴電潛艇的設計,將研究方向與資源轉移到攻擊型核潛艇上來,並藉此說服義大利政府使其相信自身的能力。
  • 新型核潛艇開始海試,排水量翻一倍,法國水下力量迎來飛躍發展
    按照法國海軍此前的規劃,「梭魚」級攻擊型核潛艇的採購數量將達到6艘,合同總價值高達90億歐元,用於取代法軍現役的「紅寶石」級攻擊型核潛艇。「梭魚」級攻擊型核潛艇將取代「紅寶石」級攻擊型核潛艇根據法國海軍此前透露的數據,「梭魚」級攻擊型核潛艇水面排水量4700噸,水下排水量5300噸,長99米,最大潛深250米,裝備了四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可以發射包括F-21「黑鯊」重型魚雷和SM-39「飛魚」潛射反艦飛彈在內的多種武器,未來還可以發射基於「風暴幽靈」巡航飛彈改進而來的MDCN潛射巡航飛彈。
  • 美機構:未來潛艇將變「水下航母狼群」,中國095型可能部分實現
    包括「維吉尼亞」級、「機敏」級、「白蠟樹」級這些最先進的核潛艇在內,面對全新概念的未來潛艇和完全不同的作戰方式,都可能會變得大大過時。 為此,福布斯新聞網發布了一篇美國研究機構有關未來「終極潛艇」的展望圖,用比較具象化的方式描述了潛艇技術可能發生的一系列變化。
  • 法「梭魚」級核潛艇交付 多技術細節鎖定未來「藍水」作戰
    屆時,「梭魚」級攻擊型核潛艇將與「凱旋」級戰略飛彈核潛艇「雙劍合璧」,成為法國水下作戰力量的「雙錘」。作為傳統的世界強國和聯合國常任理事國,法國向來重視海洋利益和海軍的全球作戰能力,一直致力於打造一支具備遠洋作戰能力的強大「藍水」海軍,以維護其龐大的海外利益,凸顯其世界級大國地位。
  • 為同歸於盡而生,俄羅斯鯊魚級核潛艇,可在水下生存100天
    從冷戰時代開始,蘇俄核潛艇技術一直都領先於世界,只不過無論美國人,還是其他國家人,大家都不曉得,蘇俄在核潛艇領域實力到底有多強悍。1984年,隨著一艘蘇俄核潛艇的服役。人們終於對蘇俄核潛艇技術有了直觀了解。
  • 核潛艇下潛深度是多少?俄羅斯1250米,美國是600米,中國是多少
    為了滿足軍隊作戰需求,在戰爭中佔據更大優勢,世界各國紛紛致力於研發更加先進的武器。在這種情況下,原本只用於民間海洋探索的「可以潛水的船隻」,被挖掘出了獨特的軍事價值,人們後來將這種船隻命名為潛艇。按照具體的使用途徑,潛艇又可分為軍用和民用,後者對各方性能數據的要求也就更高。
  • 告別水下拖拉機!093B核潛艇有靜音妙招,精密數控工具機立下大功
    在大力發展水上艦艇的同時,水下裝備的發展也沒有停下,從去年的海上大閱兵就可以看出,我國海軍受閱隊伍中出現了一款新型的093B核潛艇,還有一款094改進型緊跟其後,這也是這兩款潛艇首次亮相在大家面前。核潛艇主要有兩種分類,這兩種核潛艇是根據在不同環境下執行不同任務來區分的。
  • 世界最大核潛艇,排水量超航母,攜帶200個核彈頭,全球僅一艘
    關於潛艇,大家肯定經常在各種影視作品以及科幻電影裡看到,它最大的特點也就是能夠在水下運行,而且種類豐富,形態各異,很多人都對其非常感興趣。一般來說,大型潛艇都是軍隊使用的,對於海軍來說,潛艇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武器,它憑藉著自己獨特的個性,在多次戰役中有著非常突出的表現。
  • 中美俄核潛艇潛水時長比較:美國83天,俄50天,中國是多少
    而對於各個臨海國家而言,想要確保本國的國防安全,就必須儘可能加大海軍建設的力度。畢竟如果爆發了海戰,海軍無疑是執行作戰任務的主力部隊。而除了海軍以外,先進的海上作戰裝備也是必不可少的。核潛艇作為一款先進的海下作戰裝備,無疑是各國海軍建設的重中之重,那麼對比中美俄三個國家的核潛艇,它們最長能在海底呆多久呢?
  • 【智庫聲音】日本「大鯨」號潛艇的鋰離子電池能改變未來潛艇戰嗎?
    對下一代潛水艇的構想 目前世界上只有美英法的潛艇上使用了這種聲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拖曳式陣列的缺陷。 當然了,中國下一代潛艇的動力系統可能會有一些更加新概念的技術,那就不是日本這個無核國家可比的了。
  • 美國洛杉磯級攻擊核潛艇的傳奇往事
    它差點被扼殺要搖籃裡,又頑強的成為第三代攻擊核潛艇主力,稱霸江湖數十年。20世紀60年代,美蘇關係劍拔弩張,軍備競賽如火如荼。1959年12月,美國在一艘鰹魚級攻擊核潛艇舯部,增加一段約40米長的彈道飛彈艙,誕生了世界上第一艘彈道飛彈核潛艇——「喬治·華盛頓」號。
  • 法國海軍梭子魚級攻擊核潛艇首艇「薩夫倫」號服役,性能遠超上代...
    「薩夫倫」核潛艇 「薩夫倫」核潛艇將取代法國海軍運營的Rubis級潛艇。第一艘Rubis船體於1976年12月放下並於1979年下水。海軍集團負責該系列潛艇的生產,從船舶的設計到建造,從信息系統到主要部件的製造,核反應堆的組件以及法國土倫的船舶維護。 梭子魚級薩弗倫號是由法國造船商海軍集團(Naval Group)為法國海軍設計的新一代核攻擊潛艇。
  • 美部署攻擊核潛艇,俄部署專門寒區部隊,北極緣何成為爭奪新戰場
    對於美蘇兩國而言,射程超過8000公裡的飛彈,意味著可以從本土發射並能夠覆蓋對方絕大部分國土,從而實現戰略摧毀的效果。北極的重要意義由此可見一斑。1958年8月3日美國海軍第一艘,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艘核動力潛艇——鸚鵡螺號正式由水下抵達北極點,並投下了一面美國國旗作為紀念。此舉也標誌著美蘇對北冰洋控制權的爭奪正式拉開序幕。(人類史上第一個從水下抵達北極點的核潛艇,美國海軍"鸚鵡螺"號核潛艇)潛艇本身就有著極為優越的隱蔽性能,而北極海域厚厚的冰層又能夠為潛艇提供額外的掩護。
  • 印度海軍究竟裝備了什麼大殺器?中國海軍最擔心的事發生了
    圖為印度海軍裝備的查克拉號核潛艇【思遠軍事第166期】近日,據印度時報發表文章稱,印度海軍在最近一次舉行的海上演習中,出動了從俄羅斯租借的查克拉號核潛艇,作為印度海軍唯一一艘攻擊型核潛艇,查克拉號綜合作戰能力十分強大。
  • 亞森-M級核潛艇:「俄式猛鯨」撼動大洋
    對於亞森級的出現,美國海軍一直高度警惕。美國海軍系統司令部項目執行官戴夫·詹森甚至將一個亞森級核潛艇的模型放置在自己的辦公桌上,以便時時提醒自己。亞森-M級核潛艇為何此時下水?又憑什麼竟然擁有如此影響力?請看——二十年磨一劍,「驕子」還是「遺腹子」俄羅斯海軍歷來有重視水下力量建設的傳統,除了擔負戰略核打擊任務的彈道飛彈核潛艇,攻擊核潛艇也是不可或缺的大殺器。
  • 中美俄核潛艇下潛深度比拼:美國600米,俄羅斯1200米,中國呢?
    全球化的今天比拼的項目之一就是海軍,唯有擁有一支強大的海軍,在國防安全上才有更大的保障,除了戰略意義很高的航母,核潛艇也是現代海軍不可或缺的武器,它憑藉著超強的續航能力和隱蔽性,具備極強的作戰能力和威懾性。
  • 中美俄核潛艇下潛時長比較:美國83天,俄46天,中國是多少
    隨著時代的發展,開始有人提出了新的想法,表示能否發明一種在水下航行的船,這個構想後來也是一步步變成了現實,當時在最開始的時候,它最大的作用就是讓人們可以潛到水下,親眼看看水下究竟是什麼樣的景象。當潛艇被最終投入戰場時,大家很快發現潛艇具有常規艦艇無法企及的優勢,因為它能夠潛行在水下,所以大海就是它天生的屏障,這讓它能夠完成各種作戰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