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漢聲音嘶啞竟是因兩種癌在作祟
鼻咽癌不易察覺,鼻子出現這幾種症狀要警惕
年近70歲的鄭先生,3個月前出現了聲音嘶啞、咽喉不適等症狀,就到附近醫院檢查。
CT檢查顯示聲帶、室帶增厚,高度懷疑喉癌,但住院手術活檢結果僅是輕中度異型增生。不過醫生因患者嗜好菸酒30多年,還是高度懷疑喉惡性腫瘤。就推薦病人到以治療早期喉癌見長的浙江省人民醫院耳鼻咽喉科蘇立眾主任這裡診治,用雷射的方式精準切除病灶並活檢。
整個確診過程一波三折,困難重重,所幸患者得到了很好的治療。就連患者的主治醫生蘇立眾都感嘆,「這種癌真是變化多端,頗費了些周折。」
專家追根溯源,揪出隱藏很深的癌
患者來到蘇立眾的診室後,進行了雷射活檢,因為這種方式可以精準地切取病灶組織,但創傷不大。
當蘇立眾為鄭先生做完大片可疑病變部位完整切除後,加急的病理報告2天後出來了,顯示仍是喉黏膜輕中度異型增生,最多算個癌前病變。不過,同時進行的頸部淋巴結B超則有收穫,顯示患者左側頸動脈三角有一顆淋巴結,直徑2釐米,懷疑腫瘤轉移灶。蘇立眾馬上聯繫B超室為鄭先生進行B超引導下淋巴結穿刺術,果不出意料,顯示轉移性鱗癌。
「既然是轉移性癌,究竟是從哪裡轉移過來呢?難道喉癌活檢還是沒有取到?病人除了聲音嘶啞、咽喉不適外,沒有其他症狀啊。」憑多年的臨床經驗,蘇立眾認為情況遠不是表面這樣,應該繼續深挖病情。
於是,他為鄭先生做了全身的PET-CT檢查。很快,結果顯示其鼻咽部有微小可疑病灶,伴頸部淋巴結轉移。乘勝追擊,蘇立眾接著用鼻咽鏡檢查,發現表面黏膜有一處略有隆起,取兩塊組織,病理確診為鼻咽癌。至此,鼻咽癌、喉癌,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兩大常見惡性腫瘤,很少見地同時被發現。
接下來馬上治療,效果較理想,患者於近日出院。
這種癌症變幻莫測,需要提高警惕
蘇立眾介紹,鼻咽癌的發病率在十萬分之三左右,而在高發的廣東地區,則高達十萬分之六還要多,實際上,浙江也是鼻咽癌的高發地區之一。
一般來說四五十歲的中年人更容易得,男性得病的概率是女性的兩到三倍,而現在年輕化趨勢明顯,在浙江省人民醫院耳鼻喉科,最小年齡的病人才12歲。
鼻咽癌的發病和遺傳、飲食、病毒感染、環境有關係。「兩廣、浙江人飯桌上少不了的醃菜、醃魚、醃肉,醃製等食物當中,富含亞硝酸銨,而研究發現,亞硝酸銨是公認的致癌物,另外就是EB病毒了。病毒EB是一種感染最廣泛的皰疹類病毒,也是第一個被發現的致癌病毒,主要通過飛沫傳播,接吻和嘴對嘴餵食等行為方式增加傳播機率。」
那麼,為何鼻咽癌容易誤診漏診呢?蘇立眾介紹,鼻咽癌患病年齡跨度大,從小朋友到老人,男女都會患病,最重要的是它會以百變姿態不同面目出現,變幻莫測,所以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早發現儘早治療。
有如下症狀,值得警惕——
出血。早期可有出血症狀,表現為吸鼻後痰中帶血或擤鼻時涕中帶血。
耳鳴、耳悶、聽力下降。通常出現在單側,是腫瘤壓迫咽鼓管引起,分泌性中耳炎者鼻咽部必查。經常有病人反覆以分泌性中耳炎到門診就診,治療了好幾個月,出現了頸部淋巴結腫大或鼻出血或頭痛等症狀後才最後發現是鼻咽癌引起的。
頭痛。為常見症狀,佔68.6%。可為首發症狀或唯一症狀。這類病人誤診率也很高,往往輾轉於神經內科、眼科、神經外科,甚至精神衛生科。
頸部淋巴結轉移。鼻咽癌易發生頸部淋巴結轉移,其中半數為雙側性轉移。本例病人也是先發現頸部淋巴結轉移,繼而發現鼻咽部病變的。
復視。看東西呈雙影。滑車神經受侵,引起向內斜視、復視,常與三叉神經同時受累。
面部麻木感。面部皮膚麻木感,臨床檢查為痛覺和觸覺減退或消失。
鼻塞。腫瘤堵塞後鼻孔可出現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