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創始人的內鬥大戲,再次上演了。
這一次是比特大陸。
5 月 8 日,據《財經網·鏈上財經》報導,上午 11 時左右,在北京市海澱區政務服務中心二樓 52 號窗口,北京比特大陸科技有限公司的營業執照,被一群不明身份的大漢從工商行政人員手中搶走,這份營業執照的法人為詹克團。
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註:圖自財經網·鏈上財經
目前,詹克團方已經向轄區派出所上地派出所報警。
下午 3 點鐘,比特大陸發出官方聲明:
北京比特大陸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比特」)為外商獨資企業,唯一股東為註冊於中國香港的 Bitmain Technologies Limited(以下簡稱「香港比特」)。
2019 年 10 月 28 日,「北京比特」 的唯一股東 「香港比特」 做出股東決定,免去詹克團的執行董事職務,以及法定代表人資格;隨後,「北京比特」 與詹克團解除了勞動合同。
目前,詹克團已不在 「北京比特」 擔任任何職務。市場監管部門公示登記顯示詹克團為我司法定代表人屬於登記錯誤,且嚴重違反《公司法》的規定。劉路遙為 「北京比特」 現行合法有效的法定代表人。
在此期間,詹克團冒充 「北京比特」 法定代表人違法從事的任何行為,我司均不予承認,並保留追究詹克團及相關方法律責任的權利。
特此聲明
誰搶走了營業執照?根據一位現場消息人士向《財經網·鏈上財經》提供的信息,該群不明身份的大漢人數約為 60 多人,而其中的現場指揮,是劉路遙。
雷鋒網註:圖自幣界網
劉路遙是何許人也?
雷鋒網了解到,劉路遙是吳忌寒的高中以及本科同學,也是比特大陸的法人(目前北京市企業信用信息網顯示)。
此前,雷鋒網通過企查查的數據發現,2020 年 1 月 2 日,比特大陸的運營主體北京比特大陸科技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比特大陸聯合創始人吳忌寒卸任法定代表人,由劉路遙接任。
顯然,這次變更不影響吳忌寒對比特大陸的控制。
不過,北京市海澱區已經於 2020 年 4 月 28 日下達複議決定書,撤銷了劉路遙的比特大陸法定代表人身份。
比特大陸創始人 "宮鬥劇"其實,關於比特大陸的法定代表人身份,背後還有一段公案。
2013 年,吳忌寒與詹克團在北京共同創辦了比特大陸。創業以來,比特大陸在公司的管理方面都實行雙 CEO 制度——但在工商登記層面,作為比特大陸的兩位創始人,詹克團長期擔任公司董事長兼法定代表人,吳忌寒擔任董事。
事情在 2019 年 10 月底發生變化。
工商信息變動顯示,2019 年 10 月 28 日,比特大陸董事長詹克團卸任比特大陸法定代表人,由比特大陸聯合創始人吳忌寒接任,而且詹克團也不再擔任執行董事。
到了 2019 年 10 月 29 日,吳忌寒向全體員工發布郵件通知,宣布解除詹克團在比特大陸的一切職務,即刻生效。當時,吳忌寒的身份還包括比特大陸集團董事會主席、北京比特大陸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 & 執行董事。
吳忌寒在通知中表示,比特大陸任何員工不得再執行詹克團的指令,不得參加詹克團召集的會議,如有違反,公司將視情節考慮解除勞動合同……
雷鋒網了解到,就在 2019 深圳安博會前一天(10 月 27 日),比特大陸在深圳舉行了一場第三代智能伺服器 SA5 的發布會——而當時,詹克團還以比特大陸董事長的身份出現在發布會上。
換句話說,在法定代表人變更這件事情上,詹克團其實並不在北京現場,而是在千裡之外的深圳——後來,詹克團表示,這件事情發生在其因公出差期間,他對此毫不知情。
詹克團
他還說,這是背後捅刀子,但不會得逞。
所以,這就是一出徹頭徹尾的企業創始人 "宮鬥劇"。
兩次變更,兩次被撤銷雷鋒網了解到,事情發生後,詹克團因為不服海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作出的工商變更登記決策,向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法院提起過行政訴訟,但又在 2019 年 11 月 14 日提出撤訴。
但詹克團申請了行政複議。
2020 年 1 月 31 日,北京市海澱區做出行政複議決定,撤銷 2019 年 10 月 28 日變更法人為吳忌寒的登記行為。
不過,在這段時間裡,比特大陸也沒有閒著。
2020 年 1 月 2 日,比特大陸再次進行法定代表人變更,由吳忌寒變更為總經理劉路遙。比特大陸稱,變更原因是為了進一步提升內部管理效率。
對此,詹克團於 2 月 12 日再次向海澱區司法局提起行政複議,申請撤銷法定代表人變更,並恢復自己為法定代表人。
2020 年 4 月 28 日,北京市海澱區再次下達複議決定書,撤銷劉路遙法定代表人身份。
也就是說,比特大陸的法定代表人出現過兩次變更:從詹克團到吳忌寒,從吳忌寒到劉路遙——但在詹克團的阻撓下,這兩次變更,都已經被行政部門撤銷。
雷鋒網查詢到,北京市企業信用信息網上顯示,目前比特大陸的法定代表人依舊是劉路遙。
從共同創業到反目成仇事情發展到今天,比特大陸兩位創始人的反目成仇,令人唏噓。
吳忌寒和詹克團都是比特大陸的關鍵人物。他們都是比特大陸的創始人。一開始,他們也是好夥伴——兩個人分別畢業於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2013 年 4 月,二人合作創辦比特大陸。
吳忌寒
工商數據顯示,比特大陸的運營主體為北京比特大陸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時間為 2013 年 10 月,註冊資本約 1111.11 萬人民幣,經營範圍包括計算機軟硬體技術開發、技術服務、技術諮詢等,由 Bitmain Technologies Limited 全資持股。
比特大陸的發展過程有 「賭」 和 「堅持」 的成分。
2014 年,比特大陸因為比特幣狂跌受到質疑。後來,危機被化解,2015 年到 2017 年,比特大陸一路高歌,營收從 1.37 億美元增至 25.18 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為 328.2%。
按照詹克團接受採訪時的說法,比特大陸 2017 年營收約 27 億美元,超越展訊成為僅次於海思的大陸第二大 IC 設計公司。在業務方面,比特大陸自 2017 年下半年起,已成為臺積電中國第 2 大客戶。
在管理層面,比特大陸長期實行雙 CEO 制度;對此,吳忌寒曾對外解釋道,他與詹克團兩人的關係是互補組隊——就像兵乓球雙打比賽,球打過來,誰在最佳接球位置誰說了算。
但在 2018 年,比特大陸謀求上市之時,卻面臨 "礦難" 和虧損,上市計劃流產。這一年,兩位 CEO 之間的分歧越來越大。
2019 年 3 月,比特大陸發布了一封內部信,在這封內部信中,除了宣布上市失敗的消息,比特大陸也宣布了公司的重大人事變動——王海超擔任 CEO。
與此同時,作為比特大陸的兩位創始人,詹克團繼續擔任公司董事長,吳忌寒繼續擔任公司董事,當時的說法是:
兩位創始人不忘初心,同舟共濟,合力並進,共同把握公司的戰略方向。
當然,現在來看,這種說法顯得非常諷刺。
誰能控制比特大陸?說到底,兩位創始人爭奪的,是比特大陸的控制權問題。
這可能又要涉及到另外一個問題——股權。
雷鋒網了解到,在股權方面,比特大陸採用了 AB 股結構,每股 A 股普通股擁有一票投票權,每股 B 股普通股擁有十票投票權。除公司兩位聯合創始人,聯席董事會主席及聯席執行長詹克團和吳忌寒持有 B 股外,所有公司管理層及投資者,皆持有 A 股。
根據此前公開的招股書顯示,詹克團和吳忌寒分別持有約 39.89 億股 B 股與 22.43 億股 B 股,二者持股量佔上市前已發行股本 56.25%。
無論按持股比例還是投票權計算,詹克團與吳忌寒對比特大陸的絕對控制權無可撼動——不過,兩個人如果進行對比,詹克團的股權更佔優勢。
到目前為止,尚不清楚比特大陸是否已經發生新的股權變動。
最後一問:
創始人 "宮鬥",比特大陸還有戲嗎?
本文參考來源:
https://www.leiphone.com/news/201910/mcUJa2J0O8grHNFR.html
https://mp.weixin.qq.com/s/oPhgN2WT0ltx67FHubmrXw
https://www.leiphone.com/news/202001/XSEwZQBhT0PCnrsR.html
https://www.leiphone.com/news/201911/1G2WNPXPTb1wLzES.html
http://qyxy.scjgj.beijing.gov.cn/xycx/queryCreditAction!qyxq_view.dhtml?reg_bus_ent_id=20e38b8c4203b25f014207d5fc862aa7&credit_ticket=CFEC1F1C3FAB210B0332E65B989A52FF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