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22 07:28 |甬派
年是什麼?年是時間的流轉,年是中國人四季更替的沉澱。
2月21日,阿里巴巴發布《2018中國人新年俗報告》,全景展示了一個充滿年俗味、人情味、科技感和國際範的新年。這也是從網際網路裡傳遞出的首份中國人新年俗報告。
這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第40個春節。新時代的新年俗,是中國人生活品質、品味與自信全面提升的縮影。
在網際網路的推動下,傳統年俗新妝回歸。用手機掃福,成為新年俗一景。截至除夕,全球有2.51億用戶集齊支付寶五福。掃福地點南至阿根廷,北抵挪威, 2300餘座城市參與。
紅包不缺席,除夕夜共有1.5億用戶打開手機淘寶,接收明星的春晚視頻拜年和紅包福袋。數據顯示,上海、北京之外,三亞、撫順、舟山、嘉興、馬鞍山等十個城市的老年用戶搶紅包最踴躍,堪稱「新潮長輩」聚集地。
民眾祈福熱度持續升溫,年初一到年初三,數據顯示,衡陽南嶽大廟、韶關南華禪寺、鄭州少林寺位居最熱目的地前三甲。
用手機搶購廟會門票也成風潮。數據顯示:春節期間,北京地壇廟會門票2秒內秒光,創下網際網路銷售新記錄,而龍潭廟會、延慶冰雪文化廟會等熱門門票,也都在20秒內被秒空。
在全球買全球賣成為常態的今天,和喜歡淘洋年貨的國內同胞相反,旅居海外的華人越來越熱衷在春節海淘中國老字號。數據顯示:老乾媽、永久、大白兔、張小泉、西泠印社、龍泉寶劍等,成為了華僑搜索熱度最高的年貨品牌。
移動網際網路不僅提高了生活效率,也拉近了人與人的距離。報告顯示,春節帶爸媽和家人出門吃喝玩樂,成為新年俗的重要組成部分。
以前是「父母在,不遠遊」,現在是「父母在,一起遊」。數據顯示,「最喜歡去海外過年城市」前五位是北上廣深杭,在境外過年平均花銷上,泰州、漳州、肇慶等三四線城市衝到了最前面。
選擇在家過春節的,帶家人去看電影是新選擇。數據顯示,僅大年初一,單場購票三張及以上的用戶數量比去年同期增長90%。
(2018春節境外遊主力軍城市TOP10排行榜,寧波上榜)
買年貨回家,是過年標配。而隨著人工智慧等前沿科技規模化進入商用,土特產、保健品、衣服鞋帽等年貨「老三樣」正在被無人機、智能音箱、掃地機器人等「新三樣」取代。
來自天貓的數據顯示,把爸媽從繁瑣家務中解放出來的蒸汽拖把、洗碗機、擦窗機器人、烹飪機器人,購買人數增幅分別是320%、188%、169%和145%。
吃,是中國人過年永恆不變的年俗。春節期間,進口生鮮成交額同比去年增長近300%,智利帝王蟹、波士頓大龍蝦、紐西蘭長壽魚等都成餐桌寵兒。
城市居民並不是智能家居消費的唯一主力。來自農村淘寶的年貨節數據顯示:全國農村個性消費品類最全的省份是河南。在河南農民的購物車裡,既有智能音箱、無人機等時髦電器,還有刀削麵機器人、智能馬桶等實用產品。最愛買無人機的是雲南農民,不是為了灑農藥,而是為了拍照,他們購買的無人機90%用於航拍。
消費的全面升級,還體現在健康飲食觀上,這點村裡人同樣不輸城裡人。農村淘寶春節數據顯示:地處西北的青海,蔬果消費額同比增長8倍多;盛產牛羊的內蒙古,水產開銷增長近5倍。智利車釐子、越南青芒、泰國榴槤,成為中國農民最愛買的洋年貨。智利車釐子支付訂單同比增長400%以上。
這是阿里巴巴經濟體首次發布的全維度春節報告。包括淘寶、天貓、支付寶、菜鳥、飛豬、高德等10多個平臺,以全家福的名義首繪的中國人新年俗。網際網路的中國力量,與百姓的日常生活從沒有如此緊密。
「像『集五福』,以前並沒有,它的出現與支付方式的新形態等有關。」對近年來出現的「新年俗」,著名文化學者張頤武分析,這與我們的消費習慣、生活形態發展、生活方式變化相關,就連「拜年」也從原來的走親訪友融入了簡訊、電話、微信拜年等形式。
張頤武指出,春節意味著家庭團圓、萬物更新,人們仍然有新的期待,期待未來一年有好運道、新發展,這個普遍的文化和心態並未消失。「作為中國人重要的傳統節日,春節是不可替代的」。
151925568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