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選「東亞文化之都」後 紹興梳文脈向海外展江南底色

2021-01-07 中國新聞網

紹興一景 李典 攝

中新網紹興1月5日電 (李典 謝盼盼)雨細穿梅塢,風和上柳橋。古往今來,文人墨客筆下的煙雨紹興成為江南文化的典型代表。而今,穿越歲月長河,浙江紹興成功入選2021年「東亞文化之都」。

作為中日韓三國文化領域重要品牌,「東亞文化之都」旨在通過開展多樣文化活動,帶動東亞區域文化合作與城市文化建設。自2013年啟動以來,三國已有7組21座城市當選「東亞文化之都」。2020年12月20日,文化和旅遊部發布消息,經三國各自評選,2021年度「東亞文化之都」花落中國的紹興市與敦煌市、日本的北九州市及韓國的順天市。

紹興,究竟以何種魅力當選「東亞文化之都」?成功入選之後,這座千年古城將迎來哪些發展機遇?

紹興古纖道 李典 攝

文脈綿延千年 書寫城市氣質

紹興文脈綿延數千年,時至今日,越文化、酒文化、戲曲文化、書法文化、陽明文化等璀璨星光依舊在中華文化長河中熠熠生輝。自古以來,鑑湖越臺多名士,孕育出書聖王羲之、愛國詩人陸遊、心學大儒王陽明、辛亥志士秋瑾、民族脊梁魯迅等。歷史上,紹興出過文武狀元27名、進士2238名;現如今,在「兩院」院士中,紹興籍累計達77位。

隨即而來的,則是因人而興的文化故事。行走在被譽為「沒有圍牆的博物館」的紹興,舜禹遺蹟、越國古址、書聖故裡、大禹陵以及古運河、古橋群、古纖道等歷史遺存展示著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蘊。

紹興魯迅紀念館 項菁 攝

靈山秀水塑造出紹興特有的文化氣質,寫就的中華文化的江南底色對東亞區域產生了重要影響。

「紹興的青瓷、黃酒、茶葉、會稽銅鏡等物產通過海上絲綢之路運往海外,也將中華文化帶到了東亞地區。」在紹興市文史館副館長、紹興古城保護利用專家任桂全看來,日本的許多地名烙下了越國地名的印記,正是紹興影響東亞的佐證之一。

此外,紹興嘉祥寺吉藏大師創立的三論宗由高麗名僧慧灌傳至韓國和日本,慧灌也因此被尊為日本三論宗初祖;日本空海、圓珍法師等曾來紹興求法、修行,把大批佛典文獻帶回日本,並回國創宗;大批日本僧侶、留學生將王羲之、王獻之父子等很多書法碑帖帶回日本……

紹興八字橋 李典 攝

斜倚靈秀江南 梳理文化脈絡

2019年8月,紹興市委書記馬衛光參加文化和旅遊部「東亞文化之都」候選城市終審活動時說:「我們將高標準辦好各項活動,吸引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為促進東亞文化交流合作作出紹興貢獻。」2020年4月,紹興市委副書記、市長盛閱春在紹興市八屆人大五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爭創「東亞文化之都」。

依託著濃厚的文化底蘊和自然資源,紹興圍繞自身文化資源稟賦、公共文化服務建設、非遺活態傳承以及文化與旅遊融合等方面,為申請「東亞文化之都」進行了細緻規劃。

在頂層設計上,紹興制定並實施了「東亞文化之都」三年創建方案。盛閱春表示,紹興設立古城專項基金,按照世界遺產的標準保護利用古城。推進黃酒小鎮、徐渭藝術館、浙東運河博物館等一批重大文旅項目的同時,該地以「文脈千年、尋夢紹興」為主題,利用書法、黃酒、陽明文化等當地特色元素來系統化、全方位向世界展示紹興這座東方水城、歷史名城的獨特風採。

另一方面,該地加大文化保護與傳承力度。以其非遺工作為例。紹興現如今共有浙江省級非遺傳承基地42個,紹興市級非遺傳承基地110個,國家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21人。為進一步保護非遺文化,該地還啟動了紹興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程,開展浙江省級、國家級非遺傳承人走訪活動。

守護文化「珍酒」之時,當地還加大對外傳播力度,讓「酒香」遠飄海內外。近年來,隨著公祭大禹陵、蘭亭書法節、陽明心學大會、「大師對話」等活動的開展,紹興已成為東亞國家認同的國學高地、心學聖地、書法朝聖之地。談及此,紹興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局長何俊傑坦言,這種影響與交流讓紹興成為越來越多東亞遊客心之嚮往的地方。

王羲之歸隱地紹興嵊州金庭觀 項菁 攝

打造交流平臺 推介中華文化

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城市,紹興與日本、韓國等東亞國家的人文交流由來已久。紹興與日本的福光町(現南礪市)、蘆原町(現蘆原市)、西宮市、富士宮市和韓國的麗水市、龍山區、大邱市等多個城市建立了友好城市關係,彼此每年文化交流頻繁,有著良好的合作基礎。

與此同時,紹興與日韓經貿往來十分密切。紹興企業與日韓企業共建了許多重大合作項目。目前,共有290多家日資企業和340多家韓資企業在紹興投資興業,韓國和日本也分別成為了紹興市的第一大、第二大進口國。

2019年5月26日,紹興成功舉辦中日韓「一帶一路」工商大會,中日韓工商界「一帶一路」聯誼會發表了《中日韓工商界紹興倡議》,在紹興成立了中日韓企業交流中心長三角分中心和中日韓工商界「一帶一路」聯誼會長三角聯絡辦公室。

而今,借力「東亞文化之都」,紹興將持續擦亮與日韓等東亞國家交流的「金字招牌」。「紹興市開展對日、韓文化及其他國家的文化交流,能夠推進文化包容相鑑,取長補短,維護東亞文化的多樣性。」何俊傑說。

「東亞文化之都」落戶千年古城紹興亦讓許多海內外僑胞為之振奮。

日本紹興同鄉會會長夏良根曾參加於日本橫濱舉行的2014年首屆「東亞文化之都」活動。「紹興與日本有著很深的淵源。魯迅的小說《故鄉》被選入日本中學教科書,紹興黃酒被很多日本人所鍾愛,日本人很喜歡紹興江南水鄉粉牆黛瓦的氛圍。」他憧憬著,入選「東亞文化之都」的紹興能夠吸引更多日本民眾到紹興旅遊觀光,帶動相關企業到紹興投資興業。

黃酒酒缸 項菁 攝

夏良根痴迷於紹興黃酒文化,為此,他準備在日本建立紹興黃酒品酒師制度,持續培養專業的品酒師,讓他們在日本推廣正宗的紹興黃酒,讓日本社會更加了解紹興黃酒文化,並加強與日本清酒的合作交流。「希望通過『東亞文化之都』這一文化平臺,在不遠的將來,東京會有一家能品嘗各種紹興黃酒和紹興美食的飯店,成為紹興文化的傳播基地。」

「『東亞文化之都』的美譽將更好地吸引日韓等國對紹興的關注,是讓世界更好認識古城紹興的重要平臺,將開啟東亞各國對紹興文化研究的熱潮。」紐西蘭紹興會館館長曾險受訪時表示,這座有著酒鄉、水鄉、橋鄉、書法之鄉、戲曲之鄉之譽的古城將迎來更多世界友人。

但入選僅僅只是一個開始。在何俊傑看來,「東亞文化之都」不僅僅是一個稱號,而是一個更高要求下的城市文化功能發展和完善的過程。「建設『東亞文化之都』並非易事,對城市文化傳統、相關硬體設施、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非遺保護與傳承等有著多項具體量化的考核指標,並隨著時代的發展有動態的變化。」他直言,對紹興來說,這恰好提供了城市文化建設的具體方向,在不斷靠近「東亞文化之都」建設標準的同時,城市本身的文化功能也隨之不斷完善。

眼下,紹興正重塑城市文化體系。運河文化帶、浙東唐詩之路文化帶……一個個文化符號被串珠成鏈,助力紹興成長為「東亞文化之都」,在對外交流中將盡顯中華文化魅力。(完)

相關焦點

  • 相約「小橋流水、枕河人家」 紹興文旅來滬推介展現「詩畫江南」魅力
    新民晚報訊 (記者 唐聞宜)紹興是江南越文化的發源地,素有「山清水秀之鄉、歷史文物之邦、名人薈萃之地」的盛譽,又有水鄉、酒鄉、橋鄉、書法和戲曲之鄉的美稱,是一座「沒有圍牆的活的博物館」。(紹興市文廣旅遊局供圖 下同)在主旨大會上,紹興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紹興市文化廣電旅遊局黨委書記、局長何俊傑作了題為「詩畫江南情與夢 東亞文都詩和酒」的紹興旅遊綜合發布,從「詩畫紹興:文旅投資的一片熱土」和「相約紹興,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兩個維度,向大家介紹「紹興文旅發展的文態格局和項目架構」,介紹在紹興的「吃住行,遊購娛,商養學,情閒奇」,展示了紹興文商旅融合的風景風情和紹興獨特的發展潛力
  • 潮流易逝,文化雋永!在上海,見證「風韻越州」的古老與常新!
    記者 石慧昨天,在上海舉行的紹興文化旅遊推介會上,汩汩槳聲載著古越紹興的厚重文脈,來到黃浦江畔一展其千年風姿。文能化人,亦可興城。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始終是紹興融入長三角、接軌大上海的獨特優勢。在今年的「上海·紹興周」活動期間,紹興推出「東亞文都,詩畫江南」--紹興旅遊綜合發布、國粹展覽展示、文化旅遊推介會、紹興戲曲社區匯演文旅推廣等多項活動,全面彰顯「東亞文都、詩畫江南」的城市特質。一個是被譽為「沒有圍牆的博物館」、2500多年城址未變的歷史文化名城,一個是中國最大的經濟中心、開放包容的國際化大都市。
  • 2020「東亞文化之都」西安新春音樂會奏響新春祝福
    三地合璧,共匯傳奇音樂色彩「東亞文化之都」城市新春音樂會,是自疫情發生以來首個大規模東亞文都的線下文化活動。西安通過此次音樂會,向全球人民送上來自東亞三國的新春祝福。音樂會以交響樂作為主要形式,輔以合唱、唐詩吟誦。
  • 傳江南千年文脈 書人文不朽華章 金山亭林舉辦書法名家作品邀請展
    今天上午,「品鐵崖墨香,傳江南文淵」——「楊維楨」杯全國書法名家作品邀請展在金山區亭林鎮開幕,圍繞「品鐵崖墨香,傳江南文淵」主題紀念「元末江南詩壇領袖」楊維楨,共計展出全國書法名家作品70餘件。楊維楨(1296~1370年),字廉夫,號鐵崖,別號鐵笛道人,東維子等,其詩作稱「鐵崖體」。
  • 800多市民參加2020紹興越城詩路文化月活動
    央廣網紹興11月28日消息(記者張國亮) 11月28日,「千年文脈·詩韻越城」2020越城區詩路文化月活動·詩路文化定向賽暨第二屆啟聖悅讀節在洋涇湖公園開幕,800多位愛好者報名參加詩路文化定向賽。開幕式上,舞蹈《古越風華》,名人經典故事《蕭翼賺蘭亭》帶大家領略了紹興悠久文化之美。之後,800多位定向賽參與者做完熱身運動,一聲令下紛紛前往各個關卡。本次詩路文化定向賽設置了三大主題節點,共10個通關考驗,賽事點標圍繞洋涇湖公園設置。
  • 江南文脈何以蓬勃:它是多元的,打開的,聯結的
    1月8日,「第五屆收穫文學榜」系列活動之「長三角論壇:江南文脈何以蓬勃」在上海作協舉行。 吳越 圖「南方冷還是北方冷?」每當寒潮來臨,人們關於中國南北方總有各種各樣的比較。文學意義上的南北對比也從不消停。在1月8日的「第五屆收穫文學榜」系列活動之「長三角論壇:江南文脈何以蓬勃」上,這一話題被再度提及。
  •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來了!紹興這些文化遺產,你知道幾個?
    今年,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6月13日)將以「非遺傳承、健康生活」為主題,聚焦非遺在人民大眾健康生活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南國明珠,夢裡江南。擁有2500年建城史的紹興古城,至今留存有眾多的文化和自然遺產資源,絢麗多彩,特色鮮明。
  • 假如江南文脈能用一種顏色來描繪——
    ■ 蘇州博物館內的山水園景 這種「擁抱世界」的姿態,在《江南》雜誌主編鐘求是看來也是自衣冠南渡、大量優秀知識分子南遷帶來的文化交融後一直流傳至今的一種傳統
  • 江南文脈何以蓬勃?難以定義,恰是它最具活力的地方
    「在全球化的語境之下,中國文學尤其是江南文學如何彰顯自己的特色?」「第五屆收穫文學榜」系列活動之「長三角論壇:江南文脈何以蓬勃」1月8日在上海作協舉行。來自長三角三省一市的多家期刊主編、知名作家匯聚一堂,圍繞「江南文脈何以蓬勃?」的主題展開討論。
  • 一周觀展指南|上海讀江南與庚子藝事,東京展和服與變遷
    除了上海博物館的主要展覽,近期在上海古美藝術中心與羅浮紫開幕的「庚子藝事展」、上海中國畫院的「謝之光、林風眠、關良誕辰120周年作品展」、復星藝術中心的「亞歷克斯·卡茨」展、民生美術館的北歐當代藝術展等都吸引了不少藝術愛好者的目光。
  • 曾是中國最繁華的城市,今成東亞文化之都,被譽為「月亮城」
    「天青色等圖書,我等你」「老師的中國風的歌曲是周杰倫作曲,作詞,傳世青文山畫的風貌,寫了一張比我們的圖書,不僅描寫了江南的悽美的景色,今天向大家介紹了這個城市,我想,這個圖書江南的江蘇揚州。提起揚州,就會想到「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古稱「江陵」,唐宋以來眾多文人墨客欣賞月色之美,又稱「月城」,它的發展歷史悠久,距今有2000多年的歷史,唐朝時成為長江流域的商業城市,安史之亂後其經濟地位超過長安、洛陽,流傳「天下之盛,以揚為首」之說。
  • 在長三角文博會,從「江南文創百景圖」一路看到「世界文化產業百景...
    這裡有最前沿的文創黑科技、 最勁爆的電競比賽現場、 最具江南特色的非遺工藝, 這裡有長三角文化旅遊產業 不斷融合的今天, 和創新發展的未來。
  • 「海外學子浙江行」走進「名士之鄉」紹興
    央廣網紹興12月4日消息(記者張國亮)12月3日,來自10多個國家130餘名海外高層次人才,以及200餘名重點企業、創投機構、孵化平臺、相關政府服務機構的代表參加了第十二屆「海外學子浙江行」紹興洽談大會暨第五屆「海納創新創業大賽」決賽活動。
  • 新蘇式生活,續千年江南文脈
    研究切面,就能打通傳統文化中斷層的部分。因此,他正在通過研究江南一帶的磚雕、庭院石刻以及文人賞石,對傳統文化中斷層的部分進行黏合銜接。並且希望通過自己的研究和直觀呈現,把精緻典雅的生活方式傳播給大眾。孟強認為,重塑生活格調靠的是個人修養、綜合文化的積澱。對於一個好的空間的定義是讓人舒服,其次是代表個人的審美,這和財富的多少、在社會上的地位是沒有關係的。
  • 2019浙江文化和旅遊「奧斯卡」揭曉 九大榜單的大獎都被誰拿走了?
    浙江山水優美、人文薈萃,大量耀眼璀璨的文化名人名城名鎮星羅棋布,餘杭區塘栖鎮、建德梅城鎮、德清莫幹山鎮等獲得本次總評榜「十佳韻味江南小鎮」。文旅融合的「根」和「魂」在於傳承優秀文化,讓他們活起來。此次總評榜首次評選「非遺特色民宿」,引導浙江民宿在經過快速建設後,避免同質化、無差異性的發展。
  • 喜來登品牌亮相紹興,於歷史文化名城打造賓客會聚之所
    紹興餘坤喜來登酒店的啟幕,為紹興上虞的酒店業注入了全新活力。紹興餘坤喜來登酒店外觀(效果圖)「紹興是中國著名的文化名城,獨具江南風情,底蘊悠長,我們很高興能向國內外賓客展示這座城市的魅力。」萬豪國際集團大中華區總裁李雨生 (Henry Lee)表示,「我們期待紹興餘坤喜來登酒店在融合與展示紹興文化的同時,為當地旅遊行業注入更多活力。作為萬豪國際集團旗下的全球化酒店品牌,我們將和全球各地的喜來登酒店一起,深耕本地文化,為遠途賓客和當地居民打造會聚之所。
  • 無紹不成衙:神秘紹興師爺之產生淵源
    中國古代有一個職業,神通廣大,既能處理審案判案的活,又可起草文書、出使聯絡、處理案卷、出謀劃策、錢穀之事等等。在許多達官顯赫背後都能看見他們的身跡,他們就是"紹興師爺"。好多人都看過明清朝的電視劇吧,電視劇中地方府衙升堂辦案的時候,負責書寫文案的人就是師爺。
  • 探尋南京文脈,走進名著《紅樓夢》中的南京城
    ——餘秋雨2019年,南京入選「世界文學之都」 ,南京1800年的文學血脈與世界相連接。今天就帶大家一起探尋南京文脈,走進名著《紅樓夢》中的南京城。在這座城市裡,隨處逛逛,都可能與《紅樓夢》邂逅。其中南京瞻園,總是繞不過的景點之一。瞻園中的紅樓之意「史太君兩宴大觀園,金鴛鴦三宣牙牌令」,這是《紅樓夢》第四十回的標題,這一回常被後世讀者擬名為「劉姥姥進大觀園」,而1987版《紅樓夢》中這一經典場景就取景於南京瞻園。
  • 名士之鄉——浙江紹興
    紹興位於浙江省的北部、長三角的南端紹興山清水秀、歷史悠久、名人薈萃素來享有水鄉、橋鄉、酒鄉、書法之鄉、名士之鄉的美譽,春秋戰國時期,紹興是春秋五霸當中國家的首都,對越國紹興是春秋五霸當中越國的首都。唐朝中期以後紹興富甲天下,成為全國經濟繁榮之地,紹興一典型的江南水鄉風光聞名遐邇,城內外小橋流水河道縱橫、湖塘密布構成了令人神往的水鄉自然景觀,作為僑鄉紹興的橋多達3000餘座著名的橋就有70多座,紹興名人輩出,名流薈萃。
  • 【散文百家】李照斌:高貴的底色
    如此一來,它的種群數量日漸稀少,在上世紀60年代世人都認為朱䴉已經絕種了。直到1981年5月21日在陝西省洋縣發現了7隻野生的朱䴉時,這消息轟動了世界。現在,幸而人類已經充分認識到與自然和諧共生,才使朱䴉絕處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