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開魯縣電報局村的瓜田喜事

2020-12-21 澎湃新聞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開魯縣電報局村的瓜田喜事

2020-08-03 14: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7月22日,太陽升到一桿子高。

通遼市開魯縣東風鎮電報局村李國軍的瓜田裡,已是一派繁忙。大大小小,遍地的香瓜綴滿瓜秧,香氣撲鼻。這邊,幾名村民正蹲在地裡採摘;那邊,一伙人正忙著將一桶桶香瓜裝車。

「這塊瓜地40畝,最多的時候,一天能摘3萬多斤,滿瓜地都是人。少的時候,一天也能摘四五千斤。我一共承包了160畝地,天天摘瓜,也得連著幹倆月。」李國軍笑著,抹了一把額頭上的汗。

今年49歲的李國軍原本是黑龍江省大慶市肇源縣人,2011年,電報局村聘請他為技術員,他駐村開展起了香瓜種植技術指導。開魯縣的土壤環境得天獨厚,適宜種植香瓜,這讓李國軍眼前一亮。於是,他承包了67畝地。「滿打滿算也就五個月,淨賺了20多萬元。」這下,他就在電報局村紮根了。

電報局村位於開魯縣東部,傳統作物是紅幹椒和玉米。近年來,隨著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加大,村裡開始流轉土地壯大香瓜產業。

王國華(左一)站在瓜田裡向記者介紹香瓜的口感和甜度。(攝影:康桂君)

「從種到收,全程僱人。小小的香瓜,竟改變了一戶戶村民的命運。」種瓜大戶王國華是土生土長的電報局村人,他給記者算了一筆帳:「種玉米,一畝地收入1000多元錢;種紅幹椒,每畝收入四五千元;種香瓜,每畝收入五六千元。」

幫工每天能賺150元,村裡婦女全上陣。(攝影:康桂君)

說起種瓜,55歲的王國華說,小時候,每家房前屋後種瓜,瓜下來了,就背著簍子去開魯縣市場上賣,對付點生活費。那時候,吃完瓜留籽,第二年再種,當時除了「白糖罐」就是「羊角蜜」,再無其他品種。近幾年,隨著鎮裡大力扶持香瓜產業發展,他也拿出15畝地,開始大規模種植「早特美」。

「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乾旱且獨有的沙地資源,讓電報局村的香瓜脆、香、口感好,遠銷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北等地。在通遼市場,許多大型商超直接來地裡開瓜。」開魯香瓜出名了,電報局村也出名了,被內蒙古農牧業廳認定為綠色無公害產業基地,註冊的「東香飄」品牌香瓜被認定為無公害產品。

從「小打小鬧」到「集中連片」再到「春棚基地」,電報局村村民種香瓜徹底成「氣候」了。眼下,在電報局村,沒有閒地,更沒有閒人。

電報局村的香瓜吃著上癮。(攝影:康桂君)

一片片瓜田成了村民眼裡的「金疙瘩」,它不僅是村裡的新興特色農產品,更是幫助貧困戶「摘帽子」的金瓜瓜。

開魯縣東風鎮黨委副書記湯化明說:「開魯香瓜歷經多年的發展,已形成特色產業。2016年,電報局村建設200畝香瓜高標準溯源示範基地,通過開魯縣香瓜溯源服務平臺,以香瓜種植、生產、銷售的整個生產周期為主要溯源流程,結合種苗信息、施肥信息、灌溉信息、植保信息、收購信息、物流信息、基地信息、產品信息、質檢信息、視頻監控等環節,提升開魯縣香瓜產品價值和知名度,打造『東香飄』香瓜品牌。開魯縣與內蒙古順豐速運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藉助順豐速運,香甜爽脆的開魯香瓜遠銷千裡之外。」

一車車香瓜在村民眼裡就是「金疙瘩」。(攝影:康桂君)

湯化明介紹:「香瓜已經成為東風鎮的優勢主導產業,為進一步做好香瓜這一品牌,合理使用扶貧資金,壯大集體經濟,2018年,東風鎮黨委、政府經研究決定,整合電報局村專項扶貧資金130萬元,自籌資金40萬元,建設春棚香瓜基地。春棚香瓜畝產可達4000斤,每畝地純利潤10000元以上,春棚香瓜的建設輻射帶動了周邊村屯香瓜產業的發展。2020年,東風鎮裸地香瓜種植面積達10000畝,裸地香瓜畝產可達4000斤,每畝地純利潤6000元左右。」

瓜農穩定的收入,也吸引著「鳳」還「巢」。這兩年,外出務工的勞動力選擇返鄉者漸多。忙完春棚,忙大地,忙完大地,就在村裡做幫工。用村民的話說:「一個婦女一天掙150元錢跟玩兒似的,現在還到哪兒打工啊!在家門口就掙到錢了。」

不會種,有人教;錢不夠,有專項扶貧資金;瓜熟了,地頭上就有銷路。依靠黨的扶貧好政策以及自己的勤勞努力,電報局村的瓜農們徹底摘掉了「窮帽子」,正挺直腰板加油奔小康!

記者:康桂君

來源:學習強國內蒙古平臺

編輯發布|魅力開魯

魅力

開魯

原標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開魯縣電報局村的瓜田喜事》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大樓村的瓜田喜事
    大樓村的瓜田喜事 2020-09-25 17: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雙溝老劉和他的瓜田喜事
    雙溝老劉和他的瓜田喜事 蔥鬱的果園、 大片的中草藥, 在鄉野裡找到詩意的遠方, 這是雙溝鎮官路社區居民劉健和村民們 的小康生活。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看,小康路上的幸福笑容
    有一種話語是暖陽,有一種笑容是希望,有一種幸福是小康……脫貧攻堅最大的任務是讓貧困群眾增收致富,小康路上最美的風景是貧困群眾綻放的笑容。 夏末秋初,記者跟隨「亮麗北疆、幸福小康」內蒙古跨盟市記者交流採訪團走進興安盟、通遼市各旗縣區、蘇木鄉鎮、嘎查村,處處能感受到脫貧攻堅工作給貧困群眾生活帶來的翻天覆地變化,到處洋溢著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喜悅,在鏡頭下呈現出一張張收穫幸福和希望的笑容。 這些「笑容」,見證了貧困群眾生活苦去甘來、如意幸福,是小康路上最美的風景。
  • 【文明內蒙古建設】開魯縣東來鎮公司村開展拒絕「升學宴」宣傳活動
    【文明內蒙古建設】開魯縣東來鎮公司村開展拒絕「升學宴」宣傳活動 2020-07-27 17: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有感而發】在瓜甜果香中品味小康成色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有感而發】在瓜甜果香中品味小康成色   近年來,全區各地均高度重視打造擁有地理標誌的特色農產品品牌,尤其是林果業把曾經依靠口口相傳積攢起來的口碑,通過高質量發展打造成了可靠、穩定、優質的「金字招牌」,造福了天山南北一大批農民群眾。
  • 王莊村的瓜田喜事
    上午10點多,葉縣洪莊楊鎮鍊石店村外王耀卿的瓜田裡,十幾名村民正將西瓜裝車。滿地滾圓的西瓜,格外喜人。「一個平均得有十五六斤(1斤=500克)重。」王耀卿說。王耀卿是距此4公裡遠的王莊村村民,在鍊石店村流轉了28畝地種瓜。「天氣預報說,這兩天還有雨,俺今天開(賣)6毛5一斤。」王耀卿說。緊鄰的瓜田是王錄卿的,有38畝,他也是王莊村村民。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產業扶貧結碩果西瓜「圓」了小康夢...
    「能抱著奔小康的西瓜,你說甜不甜。」在阜城縣漫河鎮,如果你問瓜農,你的西瓜甜不甜,就會得到這樣的回答。如今,在當地瓜民眼中,西瓜不僅甜,還圓——「圓」了他們的小康夢。可是在數年前,漫河只是個空守著幾百年的西瓜種植歷史和落後的種植技術的窮鎮,貧困人口多、經濟落後、產業發展滯後、群眾增收困難,實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任務重、難度大。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木廠村的「別樣」新年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木廠村的「別樣」新年 2021-01-04 20: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電影《瓜田喜事》內蒙古開機 句號加盟(圖)
    電影《瓜田喜事》內蒙古開機 句號加盟(圖)2015年09月30日 11:57:49來源:中國網    日前,新農村輕喜劇題材數字電影《瓜田喜事》,在內蒙古興安盟突泉縣舉行了新聞發布會暨開機儀式,《瓜田喜事》由國內新晉導演張廣峰執導,內蒙古嵩山影視文化傳媒製作有限公司、內蒙古輝宏影視製作有限公司,及上海濟眾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製作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寧河鎮小月河村:吹響豐收曲 走上幸福路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寧河鎮小月河村:吹響豐收曲 走上幸福路 2020-10-16 16:12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鄉村變得「淨、綠、美」
    6月11日,中宣部舉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報導活動啟動儀式,全面啟動「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重大主題宣傳。小康源自奮鬥、小康點亮生活。根據部署,此次主題採訪報導把視角聚焦在「人民眼中的小康」,將圍繞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講述普通群眾用勤勞雙手創造美好生活的小康故事,展現廣大群眾為過上好日子的拼搏與奮鬥,激勵廣大幹部群眾堅定信心攻克難關、同心同德奔小康。小康故事,小康人生;小康家庭,小康社會。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105)古浪縣黑松驛村:文明村裡吹起文明風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105)古浪縣黑松驛村:文明村裡吹起文明風 2020-12-16 18: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龍門鎮:東三十里舖村的鄉村振興之路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龍門鎮:東三十里舖村的鄉村振興之路 2020-10-12 09: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飛」躍貧困線 小康「領頭雁」——永豐縣...
    黃曉明夫妻一邊照顧家人,一邊努力耕作,生活過得異常艱辛,2014年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多少個不眠之夜,黃曉明輾轉反側:這日子啥時候是個頭啊?勤勞的人總不愁沒有飯吃。「我從初中畢業就開始種田,這方面經驗還是比較豐富,把別人的田租過來,種上水稻,總會有一些收入。」他向左鄰右舍、親朋好友租田,一開始租了近30畝,第二年他家的收入便超過了當年的貧困線。
  • 藍飛洋《瓜田喜事》央視重播 電影頻道創下超高收視率
    近日,由內蒙古嵩山影視文化傳媒、內蒙古輝宏影視製作有限公司、上海濟眾影視文化傳媒聯合出品,張廣峰執導,藍飛洋、張藝宣領銜主演,國家一級演員、著名笑星句號,及電影《三峽好人》主演韓三明等聯合主演的電影《瓜田喜事》再度登陸央視六套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金燦燦的稻穀 盛滿趙立新的希望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金燦燦的稻穀 盛滿趙立新的希望 2020-10-23 09:36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二)
    博後村是海南黎族聚居村莊,也是三亞市革命老區,臨近亞龍灣國際旅遊區,土地常年浸漬海水成鹽鹼地,種植收成少,村民小康生活的夢想曾經遙不可及。然而,短短幾年光景,博後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每處景觀、每條道路、每家農戶、每個村民,都演繹著人們創造小康生活的美好故事。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五堡鎮小泉子村:趕著雞鴨鵝奔小康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五堡鎮小泉子村:趕著雞鴨鵝奔小康 2020-07-22 00:0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山西大同雲州區:小黃花做成大產業
    今天《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系列報導,我們就走進大同市雲州區看一看。眼下正是黃花採摘季,夜裡12點,雲州區唐家堡村的村民唐萬夫婦趕往自家的黃花地,在夜間最佳的時間採摘黃花。 山西省大同市雲州區黃花種植戶 唐萬:每天有一茬,每天採這個最大的。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②|老家河南,今朝更出彩!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國全面小康質量高成色足、脫貧攻堅進度符合預期,成就舉世矚目。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聚焦全國脫貧攻堅重點工作區域「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報導活動持續進行中第二站我們來到河南圖為2019年通車的運寶黃河大橋。一橋飛架,天塹變通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