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胥揚周敏歐陽Lin姚望)是第十五屆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和「溯源汨羅江」詩歌採風活動的第二天。當天,集合團從汨羅市長樂Zhenhui龍門出發,跟隨汨羅江,來到平江縣安定鎮,尋找中華詩河裡的另一個名字。
汨羅江的獨特性不同於普通習俗。成千上萬條神州大地的河流都流向了東方,但她衝出了大山的包圍圈,跟隨太陽在西部漲落。前,屈原懷石為國捐軀,清朝沒有他的身影,所以汨羅江與屈原的名字一起被載入史冊。
後,又一位偉大的詩人愛國詩聖杜甫誕生了。晚年,他徘徊湖湘,追尋屈原的蹤跡,他把孤舟的葉子永遠放在汨羅江的側面。有一首詩說:「遠移工部死,來伴大夫魂。流落同千古,風騷共一源。」世祖和詩聖以輝煌的方式反映了汨羅江。當日,面對河詩體,聚集團前往杜甫墓進行探訪,尋找曾在藍墨水上遊行走的先賢。
「呵壁問天舒憤懣,懷沙殉國表孤清。湘流滾滾埋忠骨,汨水滔滔作恨聲」「一片丹心憂社稷,滿腔熱血惻黎氓。汨羅午日懷賢聖,湘楚端陽緬屈平」……夜幕低垂,坪上來自學院,伴隨著鏗鏘有力的鼓聲,代表傳承人鍾和他的徒弟詩聖杜甫,詩仙李白在屈子祠見面表演《屈祠仙聖對詩會》。
在一張長桌上,詩人和學者坐在兩排,搖著蒲扇,興致勃勃地觀看夏夜的歌劇。這齣戲是鍾師傅為這次活動創作的,這首詩是他所在學校流傳下來的,向遠方的客人展示了汨羅江悠久的文化。
作家協會副主席「構思奇巧!通過皮影戲的形勢,把屈原、李白、杜甫的詩歌精神更廣泛地傳播出來!」四川省稱讚了這齣戲。
夏夜,詩風從汨羅江吹向荷塘到成千上萬人的心中。
主編:劉嘉玉
來源:汨羅市金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