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隆《Lots, Lots of Kaikai and Kiki》
越來越多的藝術家開始嘗試在當代藝術中加入二次元文化元素。這種打破次元壁的藝術創作既擴大了藝術的受眾人群,又不斷地將人們對生活的美好理想變成現實。
「二次元」一詞最早來自於日語,指包括動畫、小說、遊戲等在內的二維世界,是人類幻想出的完美的虛擬世界。如今,二次元文化已經不再局限於年輕人喜歡的小眾領域,隨著近些年網絡熱門IP的不斷改編,二次元開始向三次元世界轉化。同時,這也讓包括二次元文化在內的亞文化逐漸向主流文化靠攏。
村上隆以哆啦A夢為主題創作的畫作
藝術界與二次元的合作在當下已經不是新鮮事,從音樂到繪畫再到裝置藝術,仿佛每個藝術領域都可以找到二次元的影子。二次元破壁已經成為一種趨勢,藝術家不斷地發掘著藝術與其結合的可能性,探索著未知領域。
視覺藝術家Joshua Vides設計的裝置藝術作品
=========
▲「二次元+音樂=?」
今年二月,鋼琴家郎朗與洛天依攜手在上海舉行的演唱會就是二次元破壁的典型例子。當虛擬偶像洛天依伴隨著郎朗的鋼琴聲翩翩起舞時,人們感受到的不僅僅是驚豔,還有古典音樂未來發展的無限可能。
洛天依&郎朗演唱會海報
全息投影技術的運用是這場演唱會成功的前提之一。如果沒有科技的支持,二次元破壁只能是紙上談兵。當然,最大的考驗還是藝術家與技術的配合。虛擬偶像的所有動作與音效都是由程序預先設定的,鋼琴家需要精確抓住每一個節奏點以保證演出順利完成。
演唱會中郎朗與虛擬偶像配合默契
這次演唱會並不是音樂界第一次與二次元合作。從近些年網友改編的音樂作品,到2017年上映的電影《閃光少女》,再到由動漫《交響情人夢》裡的人物原型——指揮家西本智實在2018年於國家大劇院舉行的交響音樂會,二次元文化的加入降低了人們接觸高雅音樂的門檻,為古典音樂增添了全新內涵。
日本指揮家西本智實
=========
▲「二次元+圖像=?」
二次元最早的定義就是基於二維世界的圖像畫面,想要做出突破,需要藝術家用大膽的想像來打破思維定式。在圖像藝術方面的結合除了有在二次元原作基礎上的改編,還有借用二次元形象製作的原創作品。
電影《空中大灌籃》劇照
這種突破最大的難度在於觀眾心中已有了預設形象,如何改編而不引起人們反感是藝術家的難題之一。這類作品由於已有一定粉絲基礎,註定在誕生後就備受矚目。
電影《攻殼機動隊》劇照
電影《攻殼機動隊》《阿麗塔:戰鬥天使》就是在原作基礎上改編的例子。這類由漫畫改編的科幻電影,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在原著基礎上,添加科幻電影常用的「數字朋克」(cyberpunk)元素。這類電影比一般的科幻電影更加考驗導演的藝術水平,因為他們要最大限度地還原觀眾心中的理想世界,而不是憑空虛構。
電影《阿麗塔:戰鬥天使》劇照
以二次元文化為基礎的原創作品看上去似乎簡單得多,但實際上這需要藝術家將多領域知識融匯貫通,生搬硬套只會讓人覺得膚淺、可笑。
Jed Henry《Fox Moon》,版畫,17.3×23cm
畫家Jed Henry與版畫家David Bull合作將日本浮世繪與動漫文化結合,創作了帶有浮世繪風格的漫畫版畫。作品把日本傳統志怪小說作為內容基礎,以古樸的版畫展現漫畫人物的「新生活」。在這些版畫裡,動漫人物或成了江戶時代的武士,或成了帶著頭巾的精怪,讓人忍俊不禁。它們之所以會成功,就是因為藝術家為動漫人物構建了全新的故事背景,每一個畫面都有跡可循。
Jed Henry《Infestation》,版畫,17.3×23cm
Jed Henry《I Choose You》,版畫,17.3×23cm
將二次元形象直接帶到現實世界也是藝術家的常用方法之一。1988年的真人動畫電影《是誰陷害了兔子羅傑》打造了一個全新的世界:動畫人物出現在現實世界,他們有自己的生存法則,但又影響著人類的生活。
電影《是誰陷害了兔子羅傑》劇照
動畫人物可以在現實世界打工,他們不怕子彈卻怕可以把顏料溶解的試劑。在動畫成功的時候推出這樣一部電影,無疑滿足了觀眾對動畫向現實世界延伸的幻想,這樣天馬行空的想像也展現了藝術家獨特的精神世界。
電影《是誰陷害了兔子羅傑》劇照
=========
▲「二次元+裝置藝術=?」
二次元在裝置藝術領域的表現更接近於將理想轉化為現實,它不再局限於視覺和聽覺方面,而是給觀眾全方位的感官體驗。日本工作室nendo設計的「漫畫椅」將二次元文化中的特殊表達方式如顏文字、氣泡對話框等元素融入設計,使作品本身成為了情緒表達的載體。簡單的線條在二次元文化的解釋下變得生動、有內涵。
nendo工作室由顏文字等符號設計的「漫畫椅」
二次元文化不僅限於動漫、遊戲,文學作品也是其重要的一部分。相對而言,文學題材沒有預設的畫面限制,藝術家在創作方面自由度更高。東晉文學家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描繪了一個理想的世外桃源,這不僅是古人對安寧和樂的追求,也是現代人理想生活的代名詞。中國當代藝術家徐冰在其作品《桃花源的理想一定要實現》中以《桃花源記》為基礎,展現了他心目中的桃花源。
徐冰《桃花源的理想一定要實現》,戶外裝置藝術,2017年
徐冰用九個不同的地區的山石呈現了中國山水畫中八種不同的典型風格,以此體現中國文化中與自然共生的理念。整件作品最高處超過兩米,觀眾置身其中會產生虛擬與現實的錯落感,光影、霧氣等效果更為整個「桃花源」增添了一份夢幻感。
徐冰《桃花源的理想一定要實現》(局部),戶外裝置藝術,2017年
陶瓷小屋的窗戶上有特製的LCD屏幕在播放視頻
在藝術家宋琨手中,二次元文化只是她表達理想世界的工具。宋琨將虛擬元素與透明視覺效果結合,以表達她對東方美學的理解,並在此基礎上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其作品經常以東方佛教思想為基礎,為觀眾呈現著「人所想像不到的世界」。
宋琨《花與蛇:玉峰》,布面油畫,220×140cm
如果說其它藝術形式是將二次元的一部分轉移到現實,那裝置藝術就是在現實世界中搭建一個虛擬世界。它讓觀眾可以沉浸在藝術中,在現實中感受二次元文化。
宋琨《泛靈境界》展覽現場
=========
▲「二次元+時尚=?」
近些年,二次元文化在時尚設計方面的體現越來越突出。無論是以虛擬偶像代替真人模特,還是從設計角度更貼近二次元文化,都是因為二次元文化可以更好地幫助設計師表達其設計理念,引起人們關注。
路易威登2016年春夏大片
虛擬偶像通常是人們理想中的形象,他們可以根據設計師的需要改變造型,可塑性更強。虛擬與現實的交互也讓產品增添了一份夢幻感。2016年,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選擇遊戲《最終幻想13》中的主人公「雷霆」作為其春夏系列大片的主角。遊戲中幹練、果斷的格鬥家搖身一變成為了時尚模特,這樣的反差對比也體現了路易威登想表達的「讓女性更加獨立、自信、個性」的品牌理念。
2016年,紀梵希(Givenchy)為虛擬偶像初音未來製作高級定製禮服。
將人們耳熟能詳的動漫卡通人物加入設計在時尚界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從米奇、皮卡丘到日本動漫人物,它們既可以是服裝印花,也可以「獨當一面」作為單品出現。這些設計不僅吸引了二次元文化的粉絲,也拉近了品牌與普通消費者之間的距離。
GCDS以皮卡丘為靈感設計的產品系列
=========
▲「當二次元進入現實……」
二次元文化加入後的藝術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的藝術,這種模式讓藝術變得「親切」。從藝術角度來說,二次元文化的加入可以吸引更多人關注藝術,尤其是喜愛二次元文化的90後及00後人群。
奈良美智《失眠夜》,亞克力畫布,120×110cm,1997年
打破次元壁的藝術創作不僅僅是一種藝術的創新嘗試,它更是將人們的美好幻想具現化的過程。藝術的加入可以讓最終呈現的效果更理想,更貼近藝術家及觀眾的嚮往。
藝術家Lucas Levitan將照片與漫畫結合創作的插畫作品,他用詼諧的手法反映著一系列社會問題。
但是,二次元文化的過度使用也會引發許多問題。當觀眾被新奇的外表和酷炫的效果吸引,人們很容易忽略作品內在的藝術性與思想性。藝術會因此失去靈魂,變得「廉價」。好的二次元文化破壁作品需要藝術家反覆打磨,尋找到二者之間較為完美的平衡點。
視覺藝術家Joshua Vides設計的「漫畫房間」
二次元文化和藝術的結合絕不是簡單的有趣而已,其包含著二次元文化的象徵含義、藝術家的創作理念及觀眾的憧憬。二次元文化加入的藝術和傳統藝術一樣,都需要理解作品背後的故事,才能真正了解其內涵。
精彩回顧:
紅色、藍色的畫價格更貴?藝術品的色彩究竟有何秘密?
周力:我站在窗的中間
藝術圈都在焦慮什麼?
[編輯、文/張欣彤]
[本文由《時尚芭莎》藝術部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