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守恆定律、熱力學定律,在這裡可以一起學,一看就都會了

2021-01-07 超超July

能量守恆定律(energy conservation law)即熱力學第一定律是指在一個封閉(孤立)系統的總能量保持不變。其中總能量一般說來已不再只是動能與勢能之和,而是靜止能量(固有能量)、動能、勢能三者的總量。

重力勢能—需具有高度、質量

它最早由託馬斯·楊於1801年提出的。

能量守恆定律可以表述為:一個系統的總能量的改變只能等於傳入或者傳出該系統的能量的多少。總能量為系統的機械能、熱能及除熱能以外的任何內能形式的總和。

如果一個系統處於孤立環境,即不可能有能量或質量傳入或傳出系統。對於此情形,能量守恆定律表述為:

「孤立系統的總能量保持不變。」

動能—需具有質量、速度

能量既不會憑空產生,也不會憑空消失,它只會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或者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其它物體,而能量的總量保持不變。能量守恆定律是自然界普遍的基本定律之一。

能量是物質運動轉換的量度,簡稱「能」。世界萬物是不斷運動的,在物質的一切屬性中,運動是最基本的屬性,其他屬性都是運動的具體表現。能量是表徵物理系統做功的本領的量度。

能量(energy)是物質所具有的基本物理屬性之一,是物質運動的統一量度。

能量的單位與功的單位相同,在國際單位制中是焦耳(J)。在原子物理學、原子核物理學、粒子物理學等領域中常用電子伏(eV)作為單位,1電子伏=1.602,18×10-19焦。物理領域,也用爾格(erg)作為能量單位,1爾格=10-7焦。

太陽能

能量以多種不同的形式存在;按照物質的不同運動形式分類,能量可分為機械能、化學能、熱能、電能、輻射能、核能。這些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間可以通過物理效應或化學反應而相互轉化 。各種場也具有能量。

能量(Energy)這個詞是T.楊於1807年在倫敦國王學院講自然哲學時引入的,針對當時的「活力」或「上升力」的觀點,提出用「能量」這個詞表述,並和物體所作的功相聯繫,但未引起重視,人們仍認為不同的運動中蘊藏著不同的力。1831年法國學者科裡奧利又引進了力做功的概念,並且在「活力」前加了1/2係數,稱為動能,通過積分給出了功與動能的聯繫。1853年出現了「勢能」,1856年出現了「動能」這些術語。直到能量守恆定律被確認後 ,人們才認識到能量概念的重要意義和實用價值。

託馬斯·楊

空間屬性是物質運動的廣延性體現;時間屬性是物質運動的持續性體現;引力屬性是物質在運動過程由於質量分布不均所引起的相互作用的體現;電磁屬性是帶電粒子在運動和變化過程中的外部表現,等等。物質的運動形式多種多樣,每一個具體的物質運動形式存在相應的能量形式。

宏觀物體的機械運動對應的能量形式是動能;分子運動對應的能量形式是熱能;原子運動對應的能量形式是化學能;帶電粒子的定向運動對應的能量形式是電能;光子運動對應的能量形式是光能,等等。

電能

除了這些,還有風能、潮汐能等。當運動形式相同時,物體的運動特性可以採用某些物理量或化學量來描述。物體的機械運動可以用速度、加速度、動量等物理量來描述;電流可以用電流強度、電壓、功率等物理量來描述。但是,如果運動形式不相同,物質的運動特性唯一可以相互描述和比較的物理量就是能量,能量是一切運動著的物質的共同特性。

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間可以通過物理效應或化學反應而相互轉化。

對應於物質的各種運動形式,能量有各種不同的形式。在機械運動中表現為物體或體系整體的機械能,如動能、勢能、聲能等。在熱現象中表現為系統的內能,它是系統內各分子無規運動的動能、分子間相互作用的勢能、原子和原子核內的能量的總和,但不包括系統整體運動的機械能。對於熱運動能(舊稱熱能),人們是通過它與機械能的相互轉換而認識的(見熱力學第一定律)。各種場也具有能量 。

內能(俗稱熱能)

機械能、化學能、熱能、電(磁)能、輻射能、核能等不同類型的能量之間相互轉化的方式多種多樣。例如,最常見的電能(交流電和電池)可以由多種其他形式的能量轉變而來,如機械能–電能的轉變(水力發電)、核能–熱能–機械能–電能的轉變(核能發電)、化學能–電能的轉變(電池)等 。

常見表述:能量既不會憑空產生也不會憑空消失,它只會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或者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而在轉化或轉移的過程中,能量總量保持不變。熱力學第一定律:普遍的能量守恆和轉化定律在一切涉及宏觀熱現象過程中的具體表現。熱力學第一定律確認,任意過程中系統從周圍介質吸收的熱量、對介質所做的功和系統內能增量之間在數量上守恆。

機械能=重力勢能+動能+彈性勢能

熱力學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恆定律,它是人類經驗的總結,不能用任何別的原理來證明。熱力學系統能量表達為內能、熱量和功,熱力學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恆的一種表達形式。從它導出的結論,還沒有發現與事實有矛盾。根據熱力學第一定律可以設想,要製造一種機器,它既不靠外界供給能量,本身也不減少能量,卻不斷地對外做功而不消耗能量。

第一類永動機違背能量守恆定律

人們把這種假想的機器稱為第一類永動機。因為對外界做功就必須消耗能量,不消耗能量就無法對外界做功,因此第一定律也可以表達為「第一類永動機是不可能造成的」。反過來,第一類永動機永遠不能造成,也就證明了第一定律是正確的。

在一個封閉的力學系統(保守力學系統)中,只有保守力做功,沒有機械能與其他形式能量之間相互轉換時,則機械能守恆,系統能量表現為機械能。能量守恆具體表現為機械能守恆定律。機械能守恆定律是能量守恆定律的一個特例。

第一類永動機違背能量守恆定律

能量守恆定律表明,能量只能從一種形式變為另一種形式而無法憑空產生或者是消滅。能量守恆是時間的平移對稱性(平移不變性)得出的數學結論(見諾特定理)。

根據能量守恆定律,流入的能量等於流出的能量加上內能變化。

此定律是物理學中相當基本的判據。依照時間的平移對稱性(平移不變性),物理定律(定理)在任何時間都成立。

擺球來回擺動符合能量守恆定律

在狹義相對論中能量守恆定律表現為質能守恆定律。質能守恆定律是能量守恆定律的特殊形式。質能公式E=mc2描述了質量與能量對應關係。在經典力學中,質量和能量之間是相互獨立的,但在相對論力學中,能量和質量是物體力學性質的兩個方面的同一表徵。

在相對論中質量被擴展為質量-能量。原來在經典力學中獨立的質量守恆和能量守恆結合成為統一的質能守恆定律,充分反映了物質和運動的統一性。

單一質量粒子的相對論能量包括其靜止質量及其動能。若一質量粒子動能為零(或在相對靜止參考系中),或是一個有動能的系統在動量中心繫中,其總能量(包括系統內部的動能)和其靜止質量或不變質量有關,其關係式即為著名的E=mc2。

愛因斯坦和???

因此只要觀測者的參考系沒有改變,狹義相對論中能量對時間的守恆性仍然成立,整個系統的能量仍然不變,位在不同參考系下的觀測者會量測的能量大小不同,但各觀測者量到的能量數值都不會隨時間改變。

不變質量由能量-動量關係式所定義,是所有觀測者可以觀測到的系統質量和能量的最小值,不變質量也會守恆,而且各觀測者量測到的數值均相同。

人們根據大量實驗確認了能量守恆定律,即不同形式能量之間相互轉換時,其量值守恆。焦耳熱功當量實驗是早期確認能量守恆定律的有名實驗,而後在宏觀領域內建立了能量轉換與守恆的熱力學第一定律。

焦耳

康普頓效應確認能量守恆定律在微觀世界仍然正確,後又逐步認識到能量守恆定律是由時間平移不變性決定的,從而使它成為物理學中的普遍定律(見對稱性和守恆律)。

應當注意,能量這一概念有其應用範圍,根據廣義相對論,在一定條件下就不再能使用能量這種量度。

在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中,能量是四維動量中的一個分量。在任意封閉系統,在任意慣性系觀測時,這個向量的每一個分量(其中一個是能量,另外三個是動量)都會守恆,不隨時間改變,此向量的長度也會守恆(閔可夫斯基模長),向量長度為單一質點的靜止質量,也是由多質量粒子組成系統的不變質量(即不變能量)。

光速

在量子力學中,量子系統的能量由一個稱為哈密頓算符的自伴算符來描述,此算符作用在系統的希爾伯特空間(或是波函數空間)中。

若哈密頓算符是非時變的算符,隨著系統變化,其出現概率的測量不隨時間而變化,因此能量的期望值也不會隨時間而變化。

量子場論下局域性的能量守恆可以用能量-動量張量運算子配合諾特定理求得。由於在在量子理論中沒有全域性的時間算子,時間和能量之間的不確定關係只會在一些特定條件下成立,與位置和動量之間的不確定關係作為量子力學基礎的本質有所不同(見不確定性原理)。

在每個固定時間下的能量都可以準確的量測,不會受時間和能量之間的不確定關係影響,因此即使在量子力學中,能量守恆也是一個有清楚定義的概念。

高出的水具有重力勢能

能量守恆定律是許多物理定律的特徵。以數學的觀點來看,能量守恆是諾特定理的結果。如果物理系統在時間平移時滿足連續對稱,則其能量(時間的共軛物理量)守恆。

相反的,若物理系統在時間平移時無對稱性,則其能量不守恆,但若考慮此系統和另一個系統交換能量,而合成的較大系統不隨時間改變,這個較大系統的能量就會守恆。

由於任何時變系統都可以放在一個較大的非時變系統中,因此可以藉由適當的重新定義能量來達到能量的守恆。對於平坦時空下的物理理論,由於量子力學允許短時間內的不守恆(例如正-反粒子對),所以在量子力學中並不遵守能量守恆。

託麥斯·楊

能量守恆定律根據諾特定理,表達了連續對稱性和守恆定律的對應。守恆定律是物質運動過程中所必須遵守的最基本的法則,它已成為物理學中一個最普遍而深刻的觀念。

例如,物理定律不隨著時間而改變,這表示它們有關於時間的某種對稱性。諾特定理和量子力學深刻相關,因為它僅用經典力學的原理就可以辨別和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相關的物理量(譬如時間和能量)。對於時間平移的不變性給出了著名的能量守恆定律。

你知道他是誰了嗎

時空表現為均勻和各向同性的,坐標系原點的平移和坐標軸的轉動都是對稱變換,它們構成非齊次洛倫茲群,又稱龐加萊群。

在龐加萊群中,與平移生成元對應的物理量為能量-動量矢量。能量、動量守恆以及角動量守恆與時空均勻性和各向同性直接相關,它不依賴於物質的具體內容。

不論是微觀的還是宏觀的,是粒子還是場,所有在均勻和各向同性的時空中運動的物質都遵守能量、動量和角動量的守恆律 。

想要繼續了解物理科學家和物理定律,記得關注作者再看哦!

相關焦點

  • 熱學:熱力學定律
    二、熱力學第二定律在物理學中,反映宏觀自然過程的方向性的定律是熱力學第二定律。1.熱力學第二定律的兩種表述①.不可能使熱量由低溫物體傳遞到高溫物體,而不引起其他變化(按熱傳導的方向性表述);②.不可能從單一熱源吸收熱量並把它全部用來做功,而不引起其他變化(按機械能和內能轉化過程的方向性表述)。
  • 坤鵬論:你可以不懂物理 但不能不明白能量守恆定律
    也因為是霍亂,所以許多文稿和他的遺體一起埋葬。直到1878年,其部分遺稿才被發表。這些遺稿充分證明了,卡諾已經認識到了熱與功具有當量關係,計算出熱功當量為3.7焦耳/卡,比焦耳的工作超前將近20年。這等於他已經走到了能量守恆定律的邊緣。
  • 熱力學三大基本定律是什麼?一文帶你搞懂
    在論文中,邁爾詳細考察了當時已知的幾種自然現象的相互轉化,提出了「力「不滅思想,邁爾是最早表述了能量守恆定律也就是熱力學第一定律的科學家。1847年,德國科學家亥姆霍茲發表了著作《論力的守恆》。他提出一切自然現象都應該用中心力相互作用的質點的運動來解釋,這個時候熱力學第一定律也就是能量守恆定律已經有了一個模糊的雛形。
  • 高三物理公式:能量守恆定律公式總結
    高三物理公式:能量守恆定律公式總結 2012-10-09 17:54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高中物理常考十大公式之能量守恆定律公式
    能的轉化與守恆定律是一個博大精深的定律,它不僅僅適用於力學,也適用於電磁學、原子物理學、光學、機械振動等領域。本文主要從能量守恆定律的內容,與其他定理定律關係來進行分析。  能量守恆定律內容  能量守恆定律也稱能的轉化與守恆定律。
  • 《信條》——熵增定律 時間倒流 做自己的「麥克斯韋妖」
    熱力學第一定律 熱力學第一定律:能量守恆定律:一個熱力學系統的內能增量等於外界向它傳遞的熱量與外界對它所做的功的和。(如果一個系統與環境孤立,那麼它的內能將不會發生變化。)
  • 機械能守恆定律3種表達式_機械能量守恆定律公式匯總
    機械能守恆定律的概念   在只有重力或彈力做功的物體系統內(或者不受其他外力的作用下),物體系統的動能和勢能(包括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發生相互轉化,但機械能的總能量保持不變。這個規律叫做機械能守恆定律。
  • 葉方富:時間的箭頭——熱力學第二定律「雲裡·悟理-第27課」
    第二十七課時間的箭頭——熱力學第二定律主講人《雲裡 · 悟理》系列微課簡介悟世界之道 析萬物之理,歡迎來到今天的《雲裡·悟理》課堂,我是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員葉方富,今天我給大家講熱力學第二定律。在之前的熱學課裡,楊義峰老師已經給大家介紹了溫度和熱這兩個非常重要的概念以及熱力學第一定律。我們從中知道了,熱的本質是什麼。
  • 物理化熱力學第一定律考試試題
    另外,向真空蒸發是不做功的,W=0,故由熱力學第一定律ΔU=Q+W得ΔU=Q,蒸發過程需吸熱Q>0,故ΔU>0。9.第一類永動機不能製造成功的原因是( )(A) 能量不能創造也不能消滅 (B) 實際過程中功的損失無法避免 (C) 能量傳遞的形式只有熱和功 (D) 熱不能全部轉換成功答案:A10.蓋斯定律包含了兩個重要問題, 即( )(A) 熱力學第一定律和熱力學第三定律 (B) 熱力學第一定律及熱的基本性質
  • 令人絕望的熵增定律,預示宇宙命運,科學家:後悔發現了它
    宇宙空間浩瀚無比,宇宙中仍有許多懸而未決的謎團,人類對宇宙空間的探索也從未停止過,許多科學家在宇宙空間中都有了新的發現,這些新的發現都令人欣喜,但當人類發現一個定律後,人類卻不願相信這是真的,那就是熵增定律。
  • 「喬諾商學院」熵增定律:為什麼熵增定律讓好多人一下子頓悟了
    這裡,我們稍微探討一下熵的物理學概念,不想燒腦的同學請直接跳到下一段落,不影響理解下文。熵首先是物理學概念,熵的單位是焦耳/熱力學溫度。熱力學第二定律告訴我們,一個孤立系統的熵一定會隨時間增大,熵達到極大值,系統達到最無序的平衡態。因此,熱力學第二定律也被稱為熵增定律。
  • 熱力學第二定律,揭示出自然法則,或許暗示了人類的結局!
    熱力學第二定律,揭示出自然法則,或許暗示了人類的結局!人類誕生以來,就經歷了各種各樣的文明時代,從原始的採獵生活,到有了分工和階級的氏族,人與動物最本質的區別,其實是人類不必像其他動物那樣,遵循著「物競天擇」的法則。
  • 熵增定律,為什麼會被稱為讓人絕望的物理定律?
    事實證明,物理定律行之有效。如果沒有物理學家前赴後繼地發現新定律,人類的科技就不可能發展起來。 物理定律給人類帶了無限的可能,基於物理定律,我們可以實現前人難以想像的事情,例如,人類登陸月球,無人探測器飛出太陽系。但同時,有些物理定律也給人類帶了絕望,以致於一些物理學家寧願不想發現它,這就是熵增定律,或稱熱力學第二定律。
  • 根據能量守恆定律,地心引力來自哪裡?物質又是怎麼來的?
    熱力學第一定律告訴我們,在一個孤立的系統中的總能量是保持不變的,它不可能增加!但引力給予大家的印象卻是永恆的,它一直在那裡,任何時候它都是這樣,似乎無窮無盡,這不是違反熱力學第一定律嗎?能量和力是同一回事嗎?
  • 人生質量守恆定律
    又好比化學裡邊的質量守恆定律。 只要這種付出不是盲目的跟從,是有計劃和有安排的。我們只要按照生活中的目標不斷地去努力,去奮鬥就可以了。就拿哄小孩來說,我們拿出一定的時間,來陪陪自己的小孩,等她長大成人的時候,我們就不會因為沒有哄她、逗她和她在一起,而感到後悔和歉疚。同時在哄她的過程中我們收穫了美好、健康和快樂,一家子其樂融融,這分明是一種享受。
  • 為什麼說熵增定律是一個讓人絕望的定律?
    在了解熵增定律之前,我們先要知道一個方程S=K.log W這個就是玻爾茲曼輸運方程,關於此方程描述的系統,一個經典的例子是空間中一具有溫度梯度的流體。從物理的角度來講,我們可以將熵看成一個衡量系統能量混亂度的物理的量。熵底的系統,有序程度高,熵高的系統就比較混亂。從能量的角度可以理解為,能量在轉換的過程中無法實現100%的利用,總有部分能量被消耗掉,變成混亂無序的熱能。這部分能量導致了熵增,熵增定律在很多自然現象中都可以提現出來。因為這是自然界自然的發展方向,就是從有序到無序的轉變。
  • 自然界的第一定律——麥克斯韋妖隨筆之二
    六、漫說能量守恆能量守恆定律其含意不難理解,通常表述是:在發生運動變化的任何過程中,所有參與者的各種能量,可以相互傳輸與轉換,但總量始終保持不變。這是說,在自然界中,觀察到了某種運動或變化,如果把發生這一項運動變化的所有參與者組成一個系統,那麼按照這個定律,系統內的能量不會創生,也不會毀滅,總保持一個不變的值。
  • 物理學最重要的諾特定理,是怎樣導出三大守恆定律的?
    物理學中常見的守恆定律有能量守恆、動量守恆、角動量守恆。什麼是物理量的守恆?舉例來說,守恆量就像體育課上滿操場瘋跑的孩子們的人數,它在一整節體育課上都是不變的,不會增加也不會減少,而這一整節課,正好類似於一個力學系統。
  • 我的世界:遊戲中違反定律的設定,科學無法解釋,牛頓已無力吐槽
    而在遊戲裡面,當玩家將兩個方塊疊在一起的時候,這時候敲掉了下面的那個方塊。正常情況下,上面的那個方塊就應該掉落下來。而在Minecraft當中,可不是這樣,上面的那個方塊是會漂浮在空中,這也就違反了萬有引力定律。
  • 最悲觀的定律「熵增定律」,它意味著一切事物都走向終結
    有這麼一句話,熵增定律是這個世界中讓人最絕望的定律。因為熵增定律的存在,這個世界包括黑洞以及宇宙都逃不過死亡的命運。活在這個宇宙中,就意味著所有的一切都遵循熵增定律。熵增定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要了解它,我們首先要了解一下什麼是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