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飄 印客美學
前不久,奢侈品豪門品牌「酩悅·軒尼詩-路易·威登集團(LVMH)」宣布以158億美元成功收購美國珠寶品牌Tiffany。
雖然這樁收購「大案」鬧騰了一年多,但LVMH集團(以下簡稱LV)對成功的宣布卻輕描淡寫了不少。
不過,小印在這裡悄悄告訴各位,LV買下Tiffany可謂是「一波三折」,箇中故事那可是比電影還精彩。
LV為何痴迷Tiffany?
這場豪門「恩怨」,用了整整一年多的時間才終於成功殺青。
早在2019年10月,LV就傳出了想要收購Tiffany的消息。本來,LV是想讓各界關注Tiffany,從而加速收購,結果卻把Tiffany的股票給弄上去了。
LV懵了,錢不夠了。可是話都放出去了,豈能有收回的道理?!
於是,LV咬咬牙,提高了收購價格,在2019年11月25日宣布將以162億美元的價格進行收購。
就當所有人都以為,這場奢侈品界的最大併購案就要迎來尾聲的時候,年底的特殊情況讓Tiffany股價暴跌,LV明確地發現自己虧大了。
2020年9月9日,LV宣布終止對Tiffany的收購。
這時候豪門之間的相愛相殺才正式打響。在經歷了公堂互罵,粉絲互奪,資本打壓之後,兩大豪門發現:彼此還都是互相愛著對方的。
但不管怎麼說,最後雙方都各退一步,最終LV以158億美元——歷史上的最高收購價格,擁抱了Tiffany。
為什麼LV會如此痴迷於Tiffany?
首先,是因為珠寶行業目前「大有可為」。
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珠寶市場增長了7%,規模達到180億歐元。同年,珠寶腕錶業務也為LV創造高達7億的盈利,增幅達到了37%。
珠寶業務這一塊業務毫無疑問已經成為了LV重要的「吸金石」,而收購Tiffany則能夠增加LV在珠寶領域的曝光度,為之創造更大的利潤。
其次,歐洲的LV想要進一步進入美國市場,Tiffany無疑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作為美國奢侈珠寶品牌的標杆,Tiffany能夠很好的打開美國市場,進一步提升其影響力。因此,收購對於開拓國際市場來說,也極為有力。
儘管如此,用145億美元收購Tiffany是不是過於誇張了?
實際上,Tiffany自身的品牌價值也不容小覷,尤其近年來的表現使得它更加令人矚目。
成立於1837年的Tiffany 一度因品牌老化導致業績表現不佳,但近年來,其在實施一系列組織調整與品牌年輕化策略後,業績開始不斷回升。
近年來,Tiffany十分重視與年輕人的互動交流,為了爭奪「千禧一代」的市場卯足了勁。
除了對產品本身的價格、更新速度和產品進行更改之外,Tiffany在營銷手段上也充分適應著這個數字時代。
比如,不斷在社交媒體中製造話題,推出一些「被貧窮限制了想像力」的商品……
售價81000元的純銀毛線球擺件
售價4500 元的純銀衣夾
售價1500元的回形針錢夾
至於超好打卡開在原宿的快閃店Tiffany @ Cat Street,則更是被年輕人們擠得爆滿。店內的陳設精品,咖啡輕食等等極為受歡迎。
處於轉型過程之中的Tiffany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填補LV的青年市場,同時,品牌本身也有著較為長久的歷史,其穩定性與延續性也值得信賴。
因此,Tiffany終成了LV的「夢中情人」。
誰都無法阻擋LV了?
實際上,除了Tiffany之外,我們所熟知的許多奢侈品品牌都是LV旗下。似乎,誰都無法阻擋LV不斷擴大地盤的野心了。
LV的野心有多大,看它的名字就知道了。
其全名是Louis Vuitton MoetHennessy,是三個歐洲奢侈品老牌組合而成。
LV是路易威登,M則代表著皇室御用香檳酩悅,H則是世界知名的白蘭地軒尼詩的縮寫。
在這三家中,LV創立得最晚,1896年才正式誕生。1914年,才正式在法國香榭麗舍大道開設了第一間大型的專賣店。
LV store
而酩悅與軒尼詩的創立比LV要再早上百年。
早在1743年,酒商Claude Moet就創立了酩悅,與拿破崙結成的友誼,更讓酩悅香檳擁有了「皇室香檳」的美譽。
而軒尼詩則在1765年創建,其創始人很早便將品牌伸向了美國、澳大利亞、東南亞、南美、日本和中國,這也令軒尼詩成為頂級的葡萄酒品牌。
1987年,LV總裁阿諾特,成功收購、合併了這三大高端奢侈品牌,成立了今天的LV奢侈品集團。
目前LV集團的主要業務為,高端酒品、時尚時裝、美妝、高端鐘錶及珠寶、精品零售、文化藝術等活動六種。
作為世界最大的奢侈品集團,LV的後宮可謂是「佳麗三千」。
除了時尚界的賽琳、芬迪、紀梵希、羅意威,美妝界的貝玲妃、嬌蘭、迪奧,珠寶界的寶格麗、蒂芙尼、泰格豪雅,它還擁有70多個奢侈品牌。
看了這些品牌,普通人可能覺得自己離LV還有很遠的距離,但其實絲芙蘭零售店也是LV的產業……
LV果然是將女生的需求都囊括在內了。
奢侈品巨佬之間的對決?
但即便如此,巨佬如LV,它自然也有著競爭對手。巨佬和巨佬之間的「商業廝殺」總是如此精彩……而不見血。
在目前,世界中能夠與LV競爭的主要是歷峰集團和開雲集團。而每個集團都有一個作為專屬的奢侈品牌,他們能夠貢獻出集團一半的營業額。
歷峰集團的代表是卡地亞,開雲集團的代表是Gucci,而LV集團則是LV。以卡地亞為主品牌的歷峰集團,現在是世界第二大奢侈品集團。
目前,凡是能說得出名稱的奢侈品手錶和珠寶首飾80%都是歷峰的。
江詩丹頓、梵克雅寶、伯爵、萬寶龍、羅傑杜彼都屬歷峰集團麾下。
也難怪LV急著收購Tiffany,手錶和珠寶在單價上無疑有著極高的優勢。這麼一看,世界上大部頭的銷售幾乎都進了歷峰的口袋。
所以,實際上這次收購行動對於LV對抗歷峰也更加有利。
而以Gucci為主品牌的開雲集團,則是現在世界第三大奢侈品集團。其產品更加傾向於年輕人,也更敢於大膽創新。
我們所熟知的聖羅蘭、麥昆、葆蝶家、巴黎世家、寶詩龍、芝柏表、PUMA都隸屬於開雲集團。
開雲集團之所以可以成為世界第三大奢侈品牌集團,其實是源於早年間LV與Gucci的一次抗衡。
當年,勢單力薄的Gucci無法抗衡LV,所以Gucci破釜沉舟,將自身42%的股權賣給了開雲,不僅讓LV品嘗敗果,也直接使開雲躍身於世界第三大奢侈品集團。
反過來,LV為了更好的抗衡與自己領域相似的開雲集團,也曾動過想要收購CHANEL的想法。
可惜……CHANEL的價值過高,並不是像Tiffany這種百億美元就可以收購的,所以目前LV並沒有採取任何行動。
看到這裡,是不是有些好奇,為什麼沒有奢侈品帝王「愛馬仕」的身影?
其實愛馬仕與香奶奶一樣,目前都是以獨立的奢侈品牌進行運營。所以他們本身就更加獨立,較少參與到巨佬們的腥風血雨之中。
今天對奢侈品小課堂就到這裡。
來說說吧,你更心水哪個奢侈品品牌?
推一個美好的物品 辦一場文藝活動
原標題:《LV收購蒂芙尼:巨佬對戰的血雨腥風?》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