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禁止文物出國展覽?專家:你看被禁的這222件文物,有多逆天

2020-12-17 騰訊網

前段時間,一檔名為《國家寶藏》的節目可謂火遍大江南北,透過這個節目,我們得以直觀看到中國珍藏千百年的國寶級文物,當「國寶守護人」緩緩道出屬於它們的前世今生,更是拉近了當代人與歷史文物之間的距離,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國寶那些事兒。

在眾多珍貴的國寶中,有222件,被國家列為「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其中包括后母戊鼎、水晶杯、銅奔馬、金縷玉衣、搖錢樹等等,而它們之所以被列為禁止出國展覽行列,首先是因為是孤品,且歷史意義濃厚;其次是保存困難,極易損壞;其三則是慘痛的教訓。

比如1983年11月,為了慶祝日本大阪城建立400周年,我國借給他們一個兵馬俑,結果在展覽之時,一個日本人拿出錘子,砸碎玻璃窗,接著推倒了兵馬俑,該兵馬俑嚴重損壞,無法修復;還有國家一級文物春秋越王勾踐劍,1994年8月24日借給新加坡展覽,竟然被有機玻璃劃出了一條長0.7釐米、寬0.1釐米的傷痕,令人無比痛心!

在這樣的情況下,國家自然要儘早規劃不可出國展覽的珍貴文物。2002年1月18日,國家文物局正式頒布《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其中包含64件(組)一級文物。

第一件:后母戊鼎

出產時間:商後期(約公元前14世紀至公元前11世紀)

后母戊鼎,舊稱為司母戊鼎,整個鼎高達133釐米、口長110釐米、口寬79釐米,重832.84千克,是我國目前出土最重的青銅器,彰顯出商代高度發達的青銅文化。

第二件:六龍三鳳冠

出產時間:明代

這是一頂無比精美,奢華至極的鳳冠,通高35.5釐米,冠底直徑約20釐米,六龍全系金制,三鳳採取點翠工藝,這個鳳冠,鑲嵌寶石128塊(其中紅寶石71塊、藍寶石57塊),裝飾珍珠5449顆,光彩奪目。

第三件:水晶杯

出產時間:戰國

你沒看錯,這是一個來自於2300多年前的水晶杯,整個杯子高15.4cm、口徑7.8cm、底徑5.4cm,帶著淡淡的琥珀色,是目前中國出土早期水晶製品裡,最大的一件。說實話,如果不說是出土於戰國,光給人看圖片,十有八九的人都會以為是現代的普通玻璃杯。而要想打造這樣的水晶杯,需要成熟的弧面打磨工藝和拋光工藝,2300年前的古人能做到如此,令人驚嘆!

第四件:搖錢樹

出產時間:東漢

這件文物,特別受大家喜歡,因為它被命名為「搖錢樹」,該樹的頂端,是一隻展翅飛翔的鳳凰,樹冠則分為6層,每層2片葉子,而最頂端的樹葉,是2條龍的造型,口中還有一顆光芒四射的「太陽」,周圍點綴著各種神獸,然後懸掛串串銅錢,下面還有猴子在攀爬,造型豐富而討喜。

第五件:劉勝金縷玉衣

出產時間:西漢

金縷玉衣,算得上是古人去世後的「終極夢想」,如今我國共出土並修復10件漢代金縷玉衣,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劉勝(漢武帝劉徹異母兄)的金縷玉衣,該玉衣全長1.88米,共用玉片2498片,全部由金絲連接而成,金絲約1100克,無比精美。

第六件:直裾素紗襌衣

出產時間:西漢

這件衣服,堪稱製造工藝中的奇蹟,整件衣服以素紗為面料,由精繅的蠶絲織造,通身重量僅僅49克,薄如蟬翼,時至今日,人類都無法還原出這樣輕巧的衣服,然而千百年前的古人卻做到了,著實令人驚異!

相關焦點

  • 為何禁止文物出國展覽?史學家:你看被禁的222件文物,有多驚豔
    中國悠悠五千年,出土的文也相對較多,所以一些國家在辦展覽的時候也會向中國借文物,但從2002年開始,我國將一批文物列入禁止出國展出名單,這是為什麼呢? 同樣遭受過損壞的還有借給新加坡的越王勾踐劍等的,所以出於歷史教訓,才規定過於珍貴的文物禁止出國展覽。 迄今為止,列入禁止出國展覽的文物已經達222件,其中有一件叫做鸛魚石斧圖彩陶缸,這件文物是1978年在河南出土的,據專家研究考察,鸛魚石斧圖彩陶缸應該是仰韶文化時的文物,上面的圖案精緻巧妙,雖然陶缸上有一條小小的缺口,但是並不影響其整體的文物價值。
  • 為什麼要規定有些文物禁止出國展覽,我國首批被禁文物有多逆天?
    我們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浩蕩歷史,歷史不僅為我們留下了優秀的傳統文化,更為我們留下了眾多極富藝術鑑賞價值和研究價值的文物。 這些文物不僅在中國受到重視,同樣也吸引著國外專家對此抱有極大興趣,想將其借到自己國家展覽,加強文化交流。 可並不是所有文物都被批准出國展覽,這些被禁止出國展覽的文物都有哪些?
  • 這件文物是國寶中的國寶,上交者獲獎五雙手套,現被禁止出國展出
    熱愛文物的人不計其數,在今天這個和平年代,許多國家舉行大型展覽時,或多或少都會拿出幾件珍貴文物撐場,甚至有時還會向別國借,比如1993年新加坡舉辦文物展時,就曾經借過我們的越王勾踐劍。為保護這些珍貴的文物,2002年我國還制定了一系列「禁止出國展覽文物」的清單,今天我們要講的鸛魚石斧圖罐,也是其中的「禁止出國展覽文物」,所幸從一開始就得到很好的保護,沒有受到任何損害。1979年,在河南臨汝發現了一隻陶缸,這是一位名叫李建安的彩繪鸛魚石斧。
  • 這件文物是國寶中的國寶,現被禁止出國展出,上交者獲獎五雙手套
    這件文物是國寶中的國寶,現被禁止出國展出,上交者獲獎五雙手套 愛好文物者眾多,在如今這個和平年代,很多國家在召開大型展覽會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會拿出幾個珍貴的文物撐場面,甚至有時候會向其他國家借,比如1993年新加坡舉辦文物展覽的時候就曾借過我們的越王勾踐劍。
  • 10大禁止出國展覽的文物:圖3轟動了日本,圖9曾被農婦當作雞食盆
    【良渚玉琮王】大家都知道,很多國寶級文物由於太珍貴,不適宜出國展覽。因此,2002年、2012年和2013年三次出臺了禁止出國(境)展覽的文物目錄,文物的數量如下:首批64件(組)、二批37件(組)、三批94件(組)。
  • 「每日文物鑑賞」雲紋銅禁告訴我們,古人的禁酒意識有多麼強烈
    工藝精湛複雜霸氣自然外露彰顯著神秘而鮮明的楚風神韻令人嘆為觀止有著河南博物院「鎮院之寶」 的稱號2002年1月國家文物局發布《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64件文物永久禁止出國(境)展覽雲紋銅禁名列其中
  • 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展覽文物之三直裾素紗單衣
    這是一件距今2000多年的衣服,它做工精細、保存完好,在2002年被國家文物局列為第一批禁止出國展覽的文物,它就是直裾素紗單衣。素紗單衣出土於馬王堆漢墓,現存於湖南省博物館。此件單衣沒有裡襯,為直裾樣式,選用精繅的蠶絲,沒有任何染色,所以稱其為直裾素紗單衣。
  • 這件文物乃是國寶中的國寶,禁止出國展覽,發現者獲五雙手套獎勵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裡馬。」 縱觀古代歷史,你就會發現,關於「識貨」的名言,絕對不在少數,讓人感到遺憾的是,千裡馬少之又少,伯樂卻更是有限,千年積累下來,也有不知道多少文物曾經一度蒙塵。
  • 雲紋銅禁:件2500年前國寶級文物的故事
    「那時的周朝人把盛放酒具的案臺取名為『禁』,以警示自己。他們認為嗜酒無度是夏商亡國的重要原因,還頒布了禁酒令:民眾不可聚眾飲酒,王公諸侯在祭祀時才能飲酒。」河南博物院副研究員向禕說。  在河南博物院的展廳裡,國寶雲紋銅禁總是能吸引觀眾駐足觀賞。它見證了中國第一個禁酒時代,是河南博物院鎮館之寶、中國首批64件禁止出國展覽的文物之一。
  • 三峽挖出「太陽人」,距今7000多年,專家看後不安:禁止出國展覽
    所以,從1994年開始,我國就已經有大量的考古工作人員開始對這一區域內的許多遺址進行搶救性發掘。1998年,湖北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展開了對秭歸東門頭遺址的搶救性發掘工作,在這一次發掘工作中,有一件非常罕見的石刻被考古人員發現。這件石刻被稱作秭歸「太陽人」石刻。
  • 十大禁止出國展覽的國寶:圖9竟被農婦用作雞食盆,圖8疑似是穿越
    十大禁止出國展覽的國寶:圖9竟被農婦用作雞食盆,圖8疑似是穿越 中國擁有五千年的燦爛文明,在無數的珍貴文物中體現的淋漓盡致。在目前我國出土的珍貴文物中,一些文物是不允許出國展覽的,其中的原因大家可想而知。
  • 64件中國永久禁止出國展覽的國寶,一定要看一看!
    以下64件國寶級文物,由國家文物局根據地方文物部門和有關方面專家的意見評選出,並印發有《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規定這64件國寶此後永久不準出國展覽。 1.彩繪鸛魚石斧圖陶缸
  • 瑪雅人留下的這3件文物,太過「逆天」,暗示文明在輪迴?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哈嘍,小夥伴們關注「愛仕達奇聞說」每天為您報精彩             大家都知道,地球有著長達46億年之久的歷史,這是個什麼概念呢?我們人類先祖誕生於地球大約在400萬年前,也就是說,地球的生命是我們人類的1100倍!
  • 由於過於珍貴被禁止出國展覽!戰國水晶杯到底詭異在哪
    比如杭州博物館中收藏的這件戰國水晶杯,即便它已經被專家證實過它的真偽,但因為它的樣式太過現代化,導致人們一直不敢相信這是個戰國出土的老物件,總是會頻頻發出質疑,這真的不是哪個盜墓賊喝大了隨手丟那的玻璃杯嗎?
  • 三千餘件流失文物歸國之路——追索英人文物走私案記事
    英國雖然未加入有關文物返還的國際公約,但加入了國際刑警組織,英警方有責任、有義務協助破獲這一走私犯罪案件。2. 蘇格蘭場的合作立場有利於維護英國政府和警方的形象,否則,將適得其反。3. 所有事實充分證明,這是一起瘋狂的、有組織的犯罪活動。因此,採取民事訴訟的方法是不合適的。同意蘇格蘭場將此案轉交香港警方公訴的辦法,希望儘快落實解決。
  • 十大禁止出國展覽的國寶:圖3曾被農婦用作雞食盆,圖9疑似是穿越
    在目前出土的珍貴文物中,一些文物由於過於珍貴,國家嚴禁它們出國展出,目的在於「切實保證珍貴文物尤其是一級文物中的孤品和易損品安全。」這照片反映了部分被嚴禁出國展覽的文物,它們都是國寶級文物。圖:戰國早期的曾侯乙青銅尊盤,為湖北隨州曾侯乙墓出土。
  • 流失英國68件文物的漫漫回家路
    「這批文物的回歸為我國政府持續25年的跨國文物追索行動畫上圓滿句號,具有重要標誌性意義。」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說。25年的跨國追索並非一帆風順,這其中凝結了我國政府打擊文物走私、追索流失文物的堅定意志和恆心。文物「回家」背後的故事波瀾起伏。緣起:25年前的一起走私案件實際上,這68件文物只是當年流失到英國的3000多件中很小的一部分。
  • 兵馬俑中,有一張連專家都無法解釋的「臉」,現在禁止出國展覽
    所以,我們始終保持著文化自信,史書典籍、文物古蹟等都生動地展現著我們燦爛的文明。因此在中國,存在著很多名勝古蹟的城市,吸引著世界各地人民的到來。無數的歷史瑰寶都彰顯著一段歷史、一個時代的特徵,我們因此與歷史結緣,學習歷史,與歷史相伴相依,創造更美好的生活。說起兵馬俑,堪稱是我國舉世矚目的世界珍品,更是號稱世界八大奇蹟之一,最初問世時也引起了巨大的轟動與關注。
  • 曾被嚴重低估的古董,文物站以20元的價格收購,卻能賣2.3億元!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具體要算多少時間的話,或許沒有人能夠將其算出來吧,而在這些歷史中存在著極多充滿歷史痕跡的文物,然而這些文物卻因為各種原因而導致「它們」變得流離失所,遠在海外的有,遺落在民間的也是多不勝數,海外的我們難以找回,然而民間的卻被「低價」處理,而這源於百姓們未能很好的鑑別到文物的價值
  • 「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在遼寧省博物館開展 多件國寶級文物展出
    「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在遼寧省博物館開展 多件國寶級文物展出 2020-12-02 17:11:11 來源:中國新聞網 書法、繪畫、古籍、碑帖拓片……「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