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新貓與家裡的動物認識★★
假如家裡原本的動物跟新來的貓只要互相握個手,說聲「哈囉,我是…」就能認識彼此,那該有多好?不幸的是,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你必須要有面對現實的心理準備。什麼樣的心理準備呢?首先,你的同伴動物們或許永遠都無法成為好朋友,不過通常牠們至少能忍耐彼此。其次,為了增加牠們成為好朋友的機率,介紹牠們彼此認識熟悉的過程必須緩慢地進行。
當然,每隻貓的社交能力都不一樣。比如說,一隻八歲大而且從來沒有接觸過其他動物的貓可能永遠都無法跟別的貓狗共享牠的領域(以及家人),而一隻八周大的小貓,因為剛剛才跟貓媽媽以及兄弟姐妹分開,可能很快就接納了新的同伴。貓是領域性強的動物,在讓牠們彼此面對面之前,介紹的過程必須非常緩慢,讓牠們適應彼此。循序漸進的引介過程能預防害怕和攻擊的情況產生。以下提供一些能使一切順利進行的方法:
把新貓關在一個不大不小的房間裡,裡面提供貓沙盆、食物、飲水、以及睡墊。在房裡房外同時餵食家裡原有的貓和新貓,讓牠們把對方的氣味和一些好事(吃飯!)連接在一起。不要把食物放得太靠近門,以免牠們因為對方的存在而氣得不肯吃飯。逐漸把食盆移近門邊,直到雙方能平靜的在門旁邊共同進食。
把貓咪睡覺的毯子或墊子互相交換,讓牠們可以熟悉對方的氣味。你甚至可以拿條毛巾摩擦貓咪的身體,然後把毛巾放在另一隻貓咪的食盆底下。如果你家有不只一隻貓,就把這方法用在每一隻貓身上。當新來的貓可以在房間裡正常使用貓沙及進食後,就可以把牠放出來,然後把你原本的貓關到新貓的房間裡。
這樣的交換能夠讓牠們在不用面對面的情況下熟悉彼此的氣味,也使新來的貓能在不被其他動物嚇到的情況下,熟悉新環境。在貓咪們被關回自己原本的活動範圍後,用兩個門檔,讓房間門打開到僅容許牠們互相看到對方的寬度。在接下來的數天中,持續重複這整個程序——當然要在有人監督的情況下進行。◤緩慢和穩定才能成功◢
避免讓動物們有任何會造成恐懼或攻擊的接觸。如果讓這些反應變成一種習慣,就很難再改正了。最好是讓動物們漸進式的認識彼此,牠們才不會感到害怕或想要攻擊對方。有時候貓咪可能會有些抗議的行為,但是別讓這些行為愈演愈烈。如果有貓咪變得害怕或想攻擊,就把牠們分開,然後重新開始一連串漸進式讓彼此認識熟悉的程序,如同前面所敘述的。
請注意:當你介紹貓咪們認識彼此時,其中一隻可能會想要玩耍,然而另一隻可能會將玩耍的舉動誤解成攻擊訊號。如果有這種情形發生,一定要把它當成發生「攻擊」行為一樣的來處理,並且立即尋求獸醫或動物行為學家專業的幫助。
如果有貓咪生病或受傷,可能會影響到認識彼此的進度。因此,先跟獸醫確認每隻貓咪都是健康的。你也必須為每隻貓準備至少一個貓沙盆,並且更加勤快的清理所有的貓沙盆。當有貓咪在使用沙盆的時候,別讓其他貓守在旁邊等著偷襲牠。另外,你也必須確認每隻貓都能有一個很安全的躲藏處。
儘量讓家裡貓咪的作息在新成員加入後保持原樣。貓可以發出很大的叫聲,拉扯彼此的毛,並激烈的翻滾,而不會受傷。如果貓咪們真的打了起來,不要試圖直接介入當中,可以製造一些很大的聲響、丟枕頭、或對著貓咪噴含有醋的水,來讓牠們分開。讓牠們彼此先冷靜一下,再重新試試看。
介紹貓與狗互相認識時,你需要更加小心。狗就算在玩鬧中也可以輕易地重創一隻貓──牠要做的只是將貓的頸部咬住,用力晃動,就足以折斷貓的頸子。有些狗有非常強烈的掠食本能,因此千萬不能跟貓單獨關在一起。大部分的狗都喜歡跟貓追來追去鬧著玩,然而貓咪卻通常因此而害怕、戒備。可以用上面提過的方法讓新的貓與家中原有的狗認識熟悉彼此。除此之外也可加入下列方法:
如果你的狗還聽不懂「坐下」、「趴下」、「過來」及「不要動」等指令,現在就開始訓練牠們。給予零食獎勵能夠提高狗狗學習的意願,同時也能使牠們不因有新的貓在場而分心。就算你的狗早已學會這些指令,也可以用零食再度加強服從的效果。
當狗和貓能像前述那樣自在地在門的兩側同時進食,並且也已習慣對方的氣味之後,試著讓牠們在有人監督的情況下做面對面的接觸。
用牽繩把狗拴住,並且要牠坐下或趴下等待零食。請你的家人或朋友到貓咪的房間裡,安靜的在貓咪旁邊坐下,但是不要抓住貓咪、限制貓咪的行動。由這位家人或朋友給貓咪一點特別的食物。剛開始時,貓咪和狗狗應該各在房間的一側。多次短暫的會面,比僅僅幾次長時間的會面來的好。不要把會面時間拉的太久,以免狗失去耐性而變得無法控制。重複這個步驟數次,直到狗和貓都能接納彼此的存在,而不會感到害怕、想要攻擊、或產生其他負面的行為。
接下來,讓貓咪可以自由接近狗狗,而狗狗仍然是被拴住的,並且服從「趴下─不要動」的口令。同時,給予狗狗零食獎勵,並口頭讚美狗狗的安靜乖巧。假如狗狗站起來了,要牠再度趴下,並給予零食及口頭獎勵。如果貓咪跑開了或想要攻擊,則表示你進度太快了。回到之前的步驟重新來過。
狗狗必須被教導追貓或對貓粗暴是不對的,而同時也必須教導牠們什麼才是對的,並且因為對的行為─例如坐下、一叫就來、趴下─而被獎勵。如果每當狗被處罰時,貓總是在一旁,而且每次貓出現時,都沒好事發生,則狗就很可能會轉而對貓展開攻擊。
在貓狗認識彼此的過程中,每當貓咪在屋內自由活動時,你最好都用牽繩把狗拴在你身邊。注意一定要讓貓能夠隨時逃開,並且有地方躲藏。除非你已經很確定貓咪能安全的和狗狗相處,否則不要讓牠們單獨共處。
很多狗都喜歡吃貓食,因此你必須把貓食放在狗吃不到的地方(例如柜子裡或較高的柜子上)。很多狗也會吃貓的便便,雖然這對狗的健康並沒有什麼影響,卻可能讓人覺得很噁心,同時也會讓貓覺得很不爽。
當然,如果在貓沙盆外布下隱藏的機關以防止狗靠近,那貓也無法上廁所了。處罰無法改變狗這種行為。最好的解決方式就是把貓沙盆放在狗無法接觸到的地方,例如放在幼兒安全護欄裡面,或者放在柜子裡,然後把門稍微撐開到只有貓可以進去的寬度;或者也可以放在高高的紙箱裡面,讓貓可以從上面輕易跳入。
由於小貓實在太小,牠們很容易被年輕而活力旺盛的狗、以及有獵捕習性的狗所傷害或弄死。除了在有人盯著的情況下做短時間的接觸之外,小貓必須與精力特別旺盛的狗分開飼養,直到牠完全長為成貓為止。就算貓咪已經是成貓了,也不見得能與精力特別旺盛的狗單獨相處。通常一隻良好社會化的貓有辦法讓小狗乖乖的不要越雷池一步,但是並不是所有的貓都有這種能耐。如果你的貓特別害羞,你可能必須將牠與小狗分開飼養,直到小狗完全長大成熟並且可以控制自己為止。
如果介紹認識的過程很不順利,請立即向獸醫或動物行為學家尋求專業的建議。動物可能因打架而嚴重受傷,而且問題持續得越久,就越難以解決。處罰不但沒用,還可能使情況變得更糟。慶幸的是,大部分的衝突都能在專業的協助之下獲得解決。
貓咪行為文章共十七篇,譯自美國人道協會(The Humane Society of the United States; HSUS)之貓咪行為小撇步系列(http://www.hsus.org/…/our_pets_for…/cat_behavior_tip_sheets/)。
這是臺灣認養地圖協會(http://www.meetpets.idv.tw)2007年首度與國外動保協會正式合作之翻譯案,在此向慷慨授權的HSUS,以及盡心盡力投入翻譯的志工們致上最深的感謝。
以領養代替購買!
為等愛的貓咪們敞開家門!
隨手公益,轉發給愛小動物的朋友吧!
免費領養,請關注微信號
「李逢華流浪貓救助」
回復[領養]
☝︎或掃一掃微信群二維碼☝︎
現面向各位鏟屎官們徵文啦!
可以寫養貓的心路歷程
或介紹自家貓咪的故事等
自配圖,不少於200字即可
文章會發在本公眾號上
每篇文章讚賞越多
流浪貓們就有越多小魚乾哦!
投稿郵箱:lifenghua_cat@163.com
PS:讚賞綁定的是李阿姨本人的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