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特區報記者 林洲璐
在深圳數以百萬的隨遷老人中,來自山西的「快樂老媽」柴京瑞在深圳將退休生活過成了一朵怒放的花——她發起成立了平均年齡63歲的中老年藝術團,把快樂傳遞給更多深圳市民,並登上央視的舞臺,向全國人民展示了深圳老人的精神風貌。
無論在舞臺上還是螢屏上,柴京瑞都用積極的心態、快樂的笑容、幽默的語言、豐富的才藝感動觀眾,成為了深圳老年人演繹精彩、秀出自我的榜樣。
手術後趴了三個月學會女中音
剛來深圳的時候,和許多隨遷老人一樣,柴京瑞感到十分孤獨。「初到深圳的第一個星期我都沒出門,吃飯基本靠外賣。孩子都上班去了,我一個人在家,內心很孤獨。」她開始通過寫作排遣孤獨,當時寫的劇本《牽手》在2015年還被評為廣東省小戲小品創作一等獎。
很少人會發現,其實柴京瑞已有一隻眼睛因為視網膜脫落失明了,她於2008年、2009年均做過兩次視網膜手術。「人都會遇到麻煩事兒,但我選擇瞬間失憶,把痛苦轉化成快樂,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我現在可是『獨具慧眼』哦!」
手術後,為了康復必須趴三個月不能抬頭。一個朋友送了她一張德德瑪的CD聽音樂解悶,於是柴京瑞就跟著學女中音,越唱越有感覺。等她能夠站起來時,她已經可以唱許多草原歌曲了。在2012年參加深圳中老年歌手大賽時,柴京瑞正是憑著趴在床上學的《草原夜色美》這首歌,榮獲老年組冠軍。
「獲獎以後,很多觀眾跟我說,想讓他們的父母像我一樣每天快快樂樂地唱歌、跳舞、表演,於是就有了成立藝術團的想法。」柴京瑞對記者說。
登上央視 展示深圳老年人的精神風貌
2013年,一個朝氣滿滿的中老年藝術團——風華正茂藝術團正式成立。從剛開始的8個人到如今的80多人,藝術團不斷壯大,柴京瑞一直注重原創,推陳出新,打磨精品。
風華正茂藝術團與羅湖區文化館 09 劇場共創《軍哥劇說系列之劇說快樂》,編創的小品《牽手》、歌曲《童心童趣》、詼諧舞蹈《窮開心》、雙人舞《看秧歌》、聯唱《東西南北好風情》 等節目是深受各年齡段觀眾歡迎的保留節目,每逢上演,座無虛席。
深圳是一座移民城市,隨遷老人來自五湖四海,為了能讓他們聽到家鄉的音樂,柴京瑞琢磨,如何在表演上貼近觀眾的心,滿足他們的需求。於是,她努力學習用各種方言演唱。
對來自山西的柴京瑞來說,最難學的是粵語、客家、潮州民歌。比如梅州客家民歌裡的「對面唱歌是哪人,日頭遮眼看不清」,都是請梅州朋友翻譯成普通話音標,自己再反覆練習,潮州人愛唱的《苦戀》她也是這麼「啃」下來的。現在,柴京瑞各省知名民歌信手拈來,地方方言歌曲也能唱上幾首。
2015 年,柴京瑞擔任深圳娛樂生活頻道中老年電視大賽《深圳老有才了》欄目評委,線上線下傳遞「老有所樂、老有所為、老有所用」的積極陽光心態,並通過《深圳老有才了》 的節目組推薦,帶領藝術團的老演員們登上了央視《星光大道》舞臺,連闖三關,向全國人民展示了深圳老年人多姿多彩的快樂生活。
除了秀出自我,柴京瑞經常帶領藝術團,積極參加深圳各類公益演出,如反腐倡廉專場演出、慰問福利院、公益文化進社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