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不舒服的關係,都是錯的

2021-02-08 讀者

人的一生,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

有的人令你舒坦自在,有的人卻讓你增煩添堵。

真正對的人,相處起來都很容易。無論是友情,還是愛情。

就像亦舒在《美麗新世界》裡寫的那樣:「人生短短數十載,最緊要是滿足自己,而不是討好他人。」

凡是讓你不舒服的關係,都是錯的。

與其為難自己,不如趁早遠離。

再好的關係,也不要過分打擾

微博知名博主@表演過度鑑賞,曾經發了一條引發無數網友共鳴的微博:

「分手後真正痛苦的人是誰?」

「整天聽你抱怨的朋友。」

這條微博轉發率超過31萬,無數網友留言。大家紛紛直呼「太過真實,深有同感」!

印象最深的是網友小芹的故事。

小芹和閨蜜婷婷關係很好,在一起時,形影不離;分開時,也會煲電話粥,分享彼此的喜怒哀樂。

直到婷婷和男友分手後,一切都變了。

剛分手那會兒,婷婷總打電話過來向小芹抱怨哭訴。小芹也總是放下手中的一切,不停地安慰她。

慢慢地,婷婷開始不管不顧。哪怕是凌晨1點,她都打電話給小芹,聲淚俱下地訴說著自己和男友的愛恨糾葛。

其實,小芹白天工作很忙,半夜三更又被吵醒,睏倦不堪,心生不悅。

她強打著精神,聽完早已能夠倒背如流的故事後,她無奈地對婷婷說:「親愛的,放下吧,都過去了。」

可是婷婷似乎什麼都聽不進。白天小芹上班時,又接到婷婷電話的輪番轟炸。

小芹實在受不了了,這段時間,她的生活和工作都受到了嚴重影響。

即使以前關係那麼好,她一狠心,還是把婷婷的電話拉黑了。

古人云,「君子之交淡如水」。

好的關係,應該是雲淡風輕的,彼此之間保持合適的距離。

不輕易打擾,就是讓對方感覺最舒服的方式。

生活實苦,唯有自渡。不要把本該當做朋友的人,誤當成了情緒垃圾桶。

不合時宜地去打擾別人,只會耗盡彼此的好感和耐心。

唯有留有空間,才能相處不累,自在舒服;

只有保持距離,方能久處不厭,輕鬆舒適。    

凡是讓你不舒服的關係,都是錯的    

不舒服的關係就像鞋裡的沙,看似微不足道,卻在不知不覺中讓人心力憔悴。

曾在知乎看到一個提問:「電視劇《歡樂頌》裡,安迪為什麼最後沒有選擇奇點,而是選擇了小包總?」

點讚最高的一個回答是:「因為安迪和奇點在一起時,很不自在;而和小包總在一起時,卻無比放鬆。」

記得安迪和奇點兩人第一次吃飯時,奇點就對安迪處處防範。

吃飯選餐廳,他故意選一家便宜的;明明有車,他刻意坐地鐵來;吃飯時,凡是聊到關於自己的事情,他都是三緘其口,滴水不漏。

兩人第二次吃飯,他就約在了一個十分偏僻的私人飯莊。安迪對他充滿了信任,絲毫不介意。

而奇點卻屢次試探安迪,還特地託朋友去查了安迪的車和其他情況。

安迪無意中得知奇點四處調查她後,她特別失望地對奇點說:「請你不要總是打探我、考驗我、猜忌我!」

在他面前,安迪像只受到驚嚇的兔子,惴惴不安,如履薄冰。

小包總和奇點卻恰恰相反。他在安迪面前有話直說,從不拐彎抹角,能夠推心置腹,他更不會去背後調查安迪的一切。

和他在一起時,安迪能夠卸下所有生活的疲憊,輕鬆自在,笑靨如花。

其實,相處最重要的就是以心換心,真誠信任。

任何一段關係,一旦加入了防備和猜忌,就會索然無味。

有人說:「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我就站在你的面前,卻無法靠近你。」

與其緊閉心門,處處設防,不如敞開心扉,坦誠相待。

唯有真誠交心,才會相處輕鬆,毫不費勁。

凡是費勁的關係,都是錯的。

與其為難自己,不如趁早遠離

作家蘇芩曾說:「到了現在這個年紀,誰都不想再取悅了,跟誰在一起舒服就和誰在一起,包括朋友也是,累了就躲遠一點。」

很多時候,我們為了讓別人舒服,哪怕為難也忍受,慢慢地變成了不幸的老好人。

《北京女子圖鑑》裡,女主角陳可自從結識了藝術家男友後,被他的才華深深吸引。為了維繫這段感情,她做出了不少改變。

男友要去高大上的商場辦卡買衣服,平時節儉的她,不惜忍痛刷卡;為了討男友歡心,她把家裡的擺設全換成男友喜歡的樣子。

她逼著自己聽完全聽不懂的歌,硬著頭皮去看欣賞不來的電影,甚至連自己的日常穿搭,都變得不倫不類。

看到她的這些改變,周圍的同事都很訝異。陳可嘴上笑稱是為了藝術,心裡卻早已痛苦不堪——她自己都不認識自己了。

後來,直到在商場親眼目睹男友和富婆牽手逛街,陳可看到男友對富婆唯唯諾諾,百依百順的樣子,她才幡然醒悟——不舒服的關係,再多討好,也是無用的。與其死撐,不如快刀斬亂麻。

不舒服的關係,帶給彼此的始終是一種折磨。就像兩個齒輪,無論怎樣磨合,都轉不到一起。

一味迎合別人,不會得償所願,只會消耗自己。

人與人之間,不必勉強。

與其在不舒服的關係裡苦苦掙扎,左右為難,不如及時止損,迎接那個讓你舒服的人。

最高的情商,是懂得讓自己舒服

有人說,成年人的情感交友潛規則,都是這樣——高情商的人佔上風。

如果只是為了別人舒服,而委屈了自己,那不是高情商,是在以自己的舒服為代價,去討好他人。

很喜歡一句話,「一個人對世界最大的貢獻,是讓自己舒服又快樂。」

真正的高情商是善待自己,讓自己真正舒服,才會與他人相處融洽。

彼此之間,有心照不宣的留白與空間,不輕易打擾,不猜忌試探,不討好勉強。

餘生不長,對自己好點。那些讓你不舒服的關係,就算了吧。

以放鬆的姿態,享受自在如風的生活,品味怡然自得的人生。

相關焦點

  • 凡是讓你不舒服的關係,都是錯的
    當你成為飛鳥,翱翔天空,當我成為遊魚,潛入海底,我們,就成了你和我,橫亙著魚與飛鳥的距離。 難怪陳奕迅唱:「為何舊知己,到最後變不到老友,來年陌生的,是昨日最親的某某」。  凡高喜不自禁,為了迎接高更,他畫了《房間》,並按照畫中的情形布置房間,還畫了那幅著名的《向日葵》,掛到房間牆上…… 凡高對高更這個朋友,包含著熱情與期待,敬畏與嫉妒。複雜的情感,使得他們在一起的日子並不愉快。
  • 費勁的關係,都是錯的關係
    費勁的關係,都是錯的關係。真正對的人,相處起來都很容易,無論愛情或是友情。 01一位讀者在後臺問我:「朋友疏遠了要不要挽回?」但後來我讀書時讀到了兩個故事,一下就恍然大悟了:凡是費勁的關係,都是錯的關係。如果一種關係讓你覺得很累,那就隨它自然而然地結束吧。
  • 夫妻相處,最舒服的關係,其實就這三個字,錯不了
    作者:萌聽小姐原創作品,未經允許禁止抄襲人與人之間相處本就是很難的,稍有不慎就容易把關係處僵,就容易破壞感情,特別是夫妻之間的相處,兩個毫無血緣關係的人因為愛而走在了一起,而組建了一個家庭,或許剛剛結婚那幾年,兩個人可以相處得很舒服,因為兩個人之間還存在的新鮮感存在著刺激感
  • 這是你最想要的最舒服的關係嗎?
    發現一種特別舒服的關係,並不是你一言我一語的秒回,有時候願意把我看到的東西,一股腦的發給你,不用組織好精簡的語言,羅裡吧嗦的,也不怕有哪句話說錯,發完也不會等著回復,因為我知道你總會看見是信任和任何時候都不會被丟下的安全感。
  • 最舒服的關係:相處不累,自在隨心
    一生中我們會遇到很多人,能以誠相待的人很少,不是所有的人都值得交心,而最終留下來,能與我們長久共處的,都是那些讓我們感到舒服的人。人與人之間最舒服的關係是:相處不累,自在隨心。跟舒服的人在一起,會讓人感覺如沐春風,而一段不舒適的關係卻會讓你如履薄冰、如芒在背。人與人交往,相處舒服,才是關係長久的重要因素。
  • 很舒服,但又不至於「太舒服」,是一段關係最好的狀態.
    我當時很驚訝(渣男警告⚠️)跟他說,你都跟她在一起五六年了你還在「考慮」要不要和她走向婚姻的嗎?他說,和這個女朋友在一起覺得很舒服,不焦慮,但是會擔心這是不是說明激情不夠,不是真愛?這好像是很多人年輕時候都有過的關於「真愛」的迷思,好像真愛必須是激烈的,痛徹心扉、死去活來,才是真的愛。可為啥我這位老鐵一大把年紀了還有這種想法,我就不得而知了(幼稚吧)。
  • 夫妻之間,最舒服的關係,就是這樣的,不會有錯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本來就是有著一定困難的,如果一個不注意的話,就很容易把兩個人之間的關係弄僵,然後讓感情遭到了破壞,尤其是夫妻之間的相處。因為兩個人是毫無血緣關係的,只是因為愛而走到了一起。但是在組建了一個家庭之後,可能在剛結婚的時候會相處得十分的舒服,因為兩個人還有著一定的新鮮感,但是過了幾十年之後,想要維持著同樣的感情的話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在這中間會產生許多的矛盾和差錯,讓你們兩個人之間的感情破滅。那麼究竟怎樣相處才是最舒服的呢?
  • 最舒服的關係,不需要討好,不需要遷就,只要……
    餘生不長,一定要和舒服的人在一起。人和人之間,如果需要你不斷滿足對方的要求才能維繫,那真的太累了。一段關係能否長久,衡量標準很簡單,只需兩個字:舒服。所以,最舒服的關係,不需要討好,不需要遷就,只要相處不累就好,親密而又獨立,自然而不刻意。不慕名而來,也不隨意離開。
  • 最舒服的關係,原來都靠「二八定律」
    不論跟誰交往,只要你珍惜這段關係,一定多讚美,多給對方肯定和鼓勵。八分點頭欣賞,二分搖頭批評,懂得了待人的學問,長久的關係就不會膩。八分暖心接近對方,二分冷意劃清邊界,把握了分寸,怎麼交往都舒服。待人八分善良,別忘兩分鋒芒我們從小被教育:「待人要善良」。
  • 最舒服的關係,就是什麼都不用猜
    猜忌會讓所有的關心變成別有用心,所以我認為最好的關係就是彼此之間不用去猜,不用去多想。現在很多的關係相處起來都非常的累,不管是友情也好,愛情也罷。兩個人之間最累的事情就是有話不直說,只會讓對方自己去體會,這樣的感受真的是非常的累,這種累是心累,時間久了,會變得非常的不耐煩,甚至影響著互相的心情。反而,往往好的感情都是無所顧忌,有什麼就說什麼,因為一份好的感情,並不會因為你說出他的不足而讓對方不開心,反而更讓人舒心,他知道你對他做的某些事情說的某些話是他的不對,他才有機會去改正,去互相變得更好。
  • 最舒服的關係,是你說的全是廢話,我一句一字都在用心聆聽
    如果有不動腦子,可以放開警惕,毫無顧慮地與人閒聊。那個人,就是與自己一個鼻孔出氣,情投意合,知己知彼的知心良人,自己也是世上最幸福最快樂的人。因為在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是遇到有靈犀的知己,最舒服的關係是,儘管你說的是廢話,你的每一句每一字我都在仔細聆聽。
  • 最讓人舒服的關係,是相看不厭,久處不累的
    就像詩中說的一句話:」草在結它的種子,風在搖它的葉子,我們站著,不說話,就十分美好。「最讓人舒服的關係,相看不厭,久處不累的。 記住,最好的關係,不是不分你我,而是親疏有度;不是糾纏不清,而是濃淡相宜。 朋友之間相處,不要隨意炫耀,也不要隨意嘲諷。不僅是交友法則,也是一個人的道德修養水平高低。 郭德綱在節目中說過一句話,「不知他人苦,莫勸他人善」意思就是,不知道別人發生過什麼,就不要輕易去發表自己的意見。
  • 人與人最舒服的關係是怎樣的?
    《雲邊有個小賣部》中曾寫道:人與人之間舒服的關係,是可以一直不說話,也可以隨時說話。不知不覺中,成年以後的關係裡,舒服成了最重要的一部分,人和人之間舒服的關係是可以一直不說話,也可以隨時說話,不用拘謹,不用討好,更不用擔心對方說錯話,我不會因為你沒有秒回,而胡思亂想,而你也不用因為沒有秒回,而感到抱歉,因為我們都有了解彼此不會被拋棄的安定感。有幸相遇,彼此默契,彼此尊重便是最舒服的關係,這樣相處才不累。
  • 一段舒服的關係是怎樣的?(深度好文)
    我並不比你更知道答案,並且對我對於感情的回答,一定是由我所經歷的世界,我的知識框架和我的局限所共同構建的獨一無二的答案。但我仍想邀請你一起做個探討:一段舒服的感情會是什麼樣子?應該怎樣處理感情中的矛盾,分歧?
  • 最舒服的關係,都經歷過這三次放棄
    就像顧城在詩中說的那樣:「草在結它的種子,風在搖它的葉子,我們站著,不說話,就十分美好。」最讓人舒服的關係,是親疏有度,相看不厭,久處不累的。放棄「零邊界感」有這樣一句話:「和任何人走得太近,都是一種災難。」人與人相處,最忌諱的就是沒有界限感,世間種種關係,皆是如此。
  • 80%的女生都穿錯內衣,手把手教你買到最舒服的那款
    問過很多女生是怎麼挑內衣的,她們給我的回答都差不多:好看,尺碼對了就行!聽起來好像沒有問題,但你知道嗎?大部分的妹子可能都穿錯了內衣。然後副乳、外擴、下垂......就會隨之而來,雖然說引起乳腺疾病這種聽起來太嚴重了,但不得不說穿錯內衣還真就有這些隱患。
  • 人與人最舒服的關係:我不說,你不問
    所以,有一個讓我們覺得舒服的人情往來,可以讓我們覺得生活沒有那麼疲憊不堪。很多人都在找一個與自己合拍的朋友或戀人,並且儘量和他們相處在最舒服的一個點上。其實呢,人與人最舒服的關係就是:我不說,你不問。因為我們每天都要應付於世界之外的各種事物,如果再分出心來經營自己的友情和愛情的話,往往是力不從心的。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一個舒服的相處關係。不需要太多的交流,只需要眼神和兩個人之間的心有靈犀,便可以讓兩個人在最輕鬆的狀態下獲得最舒服的感受。
  • 人和人之間最舒服的關係,是……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睡前一起夜聽,ID:yuedu586】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很多時候,一段走到盡頭的感情,其實中間並沒有多大的紛爭,也不是因為不愛了,而是因為太累了;其實,人和人之間最舒服的關係,往往都是相處不累的
  • 久處不累,與人相處最舒服的關係,往往都有這三個特徵
    生活已經很累了,那我們,和舒服的人在一起應該就是最美好的時光了吧~1、最舒服的關係,不是乍見之歡,而是久處不厭。2、最舒服的關係,不是彼此消耗,而是相互成就。友情也好,愛情也罷,很多時候,我們不能一味地去想著向別人索取什麼,更多的時候,我們應該在這之前先好好想一想,我們能為對方提供什麼。
  • 人與人最舒服的關係,是不越界
    把握好尺度,不越界,才是相處最舒服的狀態。俄羅斯作家邦達列夫說過:「人類的一切痛苦根源,都源於缺乏邊界感。」 生活中,我們常常能看到各種各樣的人際越界:「你每個月賺多少錢?你怎麼還不結婚?」然而這種級別的專家,都很難掛上號。喬夕辰商量說,能不能先掛一個普通號,但是大伯母聽了,臉立馬黑了下來。喬夕辰也不敢怠慢,每天凌晨5點鐘就去醫院給他們掛號。那段時間,她的精神狀態一直都不好,上班遲到,開會打瞌睡。儘管如此,也還是沒有半分不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