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調皮搗蛋讓父母們很是心累,但寶寶可愛起來就像個小天使,即便父母怒氣再大,寶寶賣個萌也能瞬間把父母搞定。為了讓寶寶更討喜,父母們平時也會下意識教寶寶一些賣萌耍寶的動作,可有時候寶寶賣萌卻不是他們的本意,而是健康的隱患。
隔壁王女士的寶寶剛滿兩歲,就生得一副美人坯子,大眼睛小鼻子特別討人喜歡。最近寶寶又解鎖了新技能,喜歡嘟嘴賣萌,夫妻倆高興的趕緊發朋友圈炫娃,可奶奶看了寶寶賣萌照後發現了問題,不放心趕緊跑過來看孩子。
奶奶來了後二話沒說,直接把寶寶嘴巴掰開,一看不對勁趕緊送往醫院,這一系列動作搞得小兩口一頭霧水,看著奶奶嚴肅的表情又不敢多問,畢竟奶奶是過來人有經驗,氣氛這麼緊張說明有問題,小兩口只好配合老人去醫院一探究竟。
原來奶奶從寶寶的賣萌照片中看出,寶寶的嘴型有問題,醫生給出的診斷結果是,孩子之所以有嘟嘴巴的習慣,是因為孩子牙床變形,出牙後牙齒亂長,會影響孩子整體顏值,並且這種情況很難修復,大部分都是孩子愛吃愛撫奶嘴造成的。
聽了醫生的診斷王女士才後知後覺,夫妻倆作為新手上路的寶爸寶媽沒經驗,孩子一哭鬧就送上安撫奶嘴,效果特別好,夫妻倆為自己的小機靈還自豪一陣子。如今因為自己的無知把寶寶害成這樣,兩人真是欲哭無淚。
寶寶還小,只會用哭鬧來表達訴求,新手上路的寶媽們看不懂,隨便丟一個安撫奶嘴,是能起到止哭的作用,卻沒想到寶寶產生了依賴感,忽略了對寶寶的傷害。那麼安撫奶嘴到還能給寶寶用麼?正確的使用方式又是怎麼樣的呢?
1:不要長期使用,容易產生依賴感
安撫奶嘴應該是寶媽寶爸們偷懶的法寶了,給寶寶用安撫奶嘴等同於轉移孩子注意力,雖然讓寶寶暫時安靜達到止哭的作用,可長時間使用下去,孩子會產生依賴感,一哭就要找奶嘴,別的東西都不敢興趣,這種情況俗稱心理成癮。所以一般孩子到一歲左右,就不建議孩子在使用了。
2:不要過早使用
孩子兩個月前是不建議使用的,因為孩子還沒出牙,牙床柔弱軟嫩,家長圖省事給寶寶使用安撫奶嘴後,相當於給孩子買了個磨牙棒,而孩子還沒出牙,只能磨損牙床了,牙床變形寶寶出牙後自然會不會美觀,將來長大甚至會影響到臉型。
3:安撫奶嘴起輔助作用,父母不要依賴
寶寶高興時父母省心,寶寶哭鬧時父母就覺得心煩了。寶寶之所以哭鬧是有需求要表達,父母扔給寶寶安撫奶嘴,孩子吃得上癮,父母哄的也上癮,卻不知凡事都有兩面性,幫寶寶戒癮難過斷奶,父母更頭疼。
其實安撫奶嘴只能起輔助作用,小編建議父母們最好不用或者少用,寶媽寶爸們和寶寶相處過程中,應該多了解一門「嬰語」,寶寶不會有緣由的哭,新手上路的寶爸寶媽們,了解寶寶的需求後,才能做到有效的止哭。那麼大家的寶寶用過安撫奶嘴麼?寶寶又是怎麼戒掉的呢?歡迎留言評論,分享出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