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文/曉斐
前段時間演員劉敏濤和其他幾位女星演唱的《紅色高跟鞋》一曲成名。她那自帶陶醉般的不屑,慵懶,挑釁,還略帶有一點點兒的叛逆、嫵媚的表情瞬間讓她高頻出位。這位40+的乘風破浪的姐姐妥妥地俘獲了眾多男人女人的青睞。從她這首歌兒裡的表情到現實生活中體會,確實也會發現,這女人的高跟鞋呀,確實是一件增添女性魅力的得力工具。
穿上高跟鞋的那一瞬間,提高的不僅是海拔,還有段位。似乎海拔高了自信就來了,嘚瑟的起來的感覺就有了。段位高了,感覺身材都好了,玲瓏曲線,品味立馬就升了。很多書裡,會有很多作家用那些極具誘惑之詞去拓展告示女人穿上高跟鞋後的魅力。比如:搖曳生姿,聘聘婷婷,婀娜有致,曲線優美,顧盼生輝,妖嬈嫵媚……總之,它是一個讓所有想要展現美的女人都會趨之若鶩的極品所在。
暫且不說那些女性奢侈品是如何傾盡其設計理念掘盡其可以運用的背景。單單只是去看看街上每一個穿著高跟鞋的女人,瞬間那些想要貶低一通的底氣立刻會蕩然無存。因為你會在很多女人身上看到那些詞的影子。
同時,也會看到街頭巷尾,太多前面頂著漂亮的高跟鞋臉上燦爛的笑著,背後卻忍著腳後跟被磨破皮後,鞋幫上下拉扯破皮處鑽心的痛。
相信看到此處的很多女人們,大多都會有類似的經歷(未成年女孩除外)。於是,市場上各種各樣接近膚色的創可貼應運而生,銷量還不錯。各種貼著創可貼依然穿著磨腳高跟鞋的女孩們依然充斥著街頭巷尾。那血泡,那破皮,那被磨的快成繭子的後跟兒,都無法阻擋讓美麗呈現的心,那似乎是自信,是底氣。
作家畢淑敏說:切莫只貪圖鞋的華貴,而委屈了自己的腳。漫漫人生路,這一步步都要從腳下過。我們或許會有為了美而忍受痛的時候,但是,經過生活的泥濘,終究會明白,腳適合什麼樣的鞋子,穿什麼樣的鞋子舒服,只有腳知道。兩隻腳在不停的走時,一隻腳不斷的追逐著另一隻腳。只有當它們停下來的時候,才可以有相互傾聽,相互感知,相互傾訴的時間。所以,從腳上來看也會發現:真正適合的一定不是追趕的,而是停下來願意慢慢感受的。
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或是其他,都像穿鞋子的腳。腳適合什麼樣的鞋,穿什麼樣的鞋才讓腳舒服,鞋子永遠是保護腳的,而要舒服的都是腳。
我們熱愛美好的生活,美好的一切,美好的自己,所以不要讓自己受委屈。來修煉自己這雙腳,能經歷跋山涉水的行程,有堅持走下去的意志,遇到什麼樣的路面,需要穿什麼樣的鞋子,可以讓自己既能舒服又能美麗。讓鞋子成為自己能夠充分運用的工具,而最終是讓腳能遊刃有餘的走過自己想要走過的千山萬水。
~end~
(圖片來自網絡,原創者可以自行撤回或聯繫刪除。感謝,感謝,再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