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族歧視延燒,「時尚女魔頭」Anna Wintour坦承對黑人同事不平等

2020-12-11 顏控娛樂家

種族歧視問題越演越烈,從美國持續延燒到歐洲、亞洲等各個國家,示威活動"Black Lives Matter"仍持續進行中,除了演藝圈明星跟著響應、許多明星陸續發出聲明以表示支持,現在甚至引發時尚圈開始檢討是否落實"種族多元化"的議題,而時尚女魔頭安娜·溫圖爾(Anna Wintour)的一個舉動,居然差點導致她的飯碗不保?

根據時尚商業評論媒體《BoF》報導,日前美國版《Vogue》總編輯安娜·溫圖爾對內部員工坦承,過往公司並沒有合理的看待黑人族群,不但對非裔族群的薪水待遇有失公正,而且包含雜誌內頁報導其實都存有偏見。安娜·溫圖爾指出:"我想要坦白地表示,我知道我們雜誌還沒有找到足夠的方式,去提拔、提供更多機會給非裔編輯、作家、攝影師設計師或其他創作者;過去我們也犯了錯誤,出版品帶有傷害性、欠缺包容性的影像及文字,我必須承擔起全部的責任。"

雖然安娜·溫圖爾表示會給予更多包容與尊重,並加以改善現況,但想不到原本一則單純的道歉公告,激起更多工作者的不滿,就連該集團一名前員工都公開譴責。曾在廣告部門工作的Shelby Ivey Christie在個人Twitter直言:"在《Vogue》以及康泰納仕集團工作的期間,是我個人職業涯中最具挑戰性、同時也是最痛苦的時光,白人同事的霸凌使我感到精疲力竭。"

Shelby Ivey Christie向來就致力於種族歧視問題,希望時尚圈能夠平等看待黑人工作者的貢獻,因此當面對公司內部資歷久的黑人員工,僅能獲得較低的薪酬,工作量也經常超過可負荷範圍時,她感到相當失望。

在事件尚未前,甚至有一個"@tammieetc"Twitter帳號建立公開Google文件,需要在表格中填寫自己的職位、性別、種族、薪水跟待遇等資訊,這份匿名問卷的目的,正是為了號召內部員工們公開一切。然而消息一曝光後,安娜·溫圖爾飽受各界批評,還有許多傳言指出她或將離職以示負責,不過目前該集團首席執行長強調,安娜·溫圖爾為公司效勞已有近40年的時間,並不會因此被開除。

值得一提的是,在種族歧視議題爆發的同時,據傳有一位英國模特兒Ruth Bell表態,她認為安娜·溫圖爾身為最具有影響力的總編輯,卻沒有開放性的價值觀,因為安娜·溫圖爾不會與不符合她心中標準的人合作或交流,假設你是同性戀,你將不存在於安娜·溫圖爾的世界裡。雖然尚無法確認此事的真實性,但越來越多爆料者的出現,毫無疑問的是時尚圈必須更加重視不平等問題,並且尊重多元化發展。

相關焦點

  • 種族歧視延燒,「時尚女魔頭」安娜·溫圖爾坦承對黑人同事不平等!
    種族歧視問題越演越烈,從美國持續延燒到歐洲、亞洲等各個國家,示威活動"Black Lives Matter"仍持續進行中,除了演藝圈明星跟著響應、許多明星陸續發出聲明以表示支持
  • 黑人牙膏也涉嫌種族歧視?
    近日,關於黑人牙膏也涉嫌種族歧視的報導甚囂塵上。我非常不理解,僅僅在牙膏的包裝上面出現了黑人的圖案,就算涉嫌種族歧視嗎?這是不是過猶不及了?資料顯示,黑人牙膏最初來自寧波的嚴氏兄弟企業,初創於上世紀30年代,後來在港臺地區建立生產基地。
  • 為了宣傳「種族平等」表明自己不歧視黑人,美國四名白人女孩交往黑人男友,結果全體染上愛滋病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受「種族平等」、「世界大同」等所謂「政治正確」的思想的影響,美國的許多白人都產生了一種要幫助黑人的想法,認為人和人之間是平等的,不應該相互歧視和敵對。不得不說,這樣的想法實在是很傻很天真,雖然說人和人之間應該是平等的,但種族之間的差異是難以逾越的,也是根本無法彌補的,不是你說不存在就不存在的。
  • 種族歧視?黑人牙膏被抗議者盯上,考慮改名
    「黑人牙膏」是種族歧視嗎?「黑人牙膏」相信國人就算沒用過也聽說過,在國內是很常見的!我國也有很多的黑人,當黑人來到中國,看到貨架上望不到邊的貨物,大部分的人都很驚訝!但是當他們看到「黑人牙膏」的時候,表情就變了!「這是種族歧視!」
  • 美國迪士尼電影公主都用黑人,真的是種族歧視嗎?
    美國的抗議遊行愈演愈烈,大家都很好奇,明明一直在標榜「自由平等」的美國,為什麼會鬧到現在這個程度?連紐約市長的女兒都因為參加抗議集會被抓,國內的一些公知還為美國洗地稱,美國迪士尼真人大電影《美人魚》都力排眾議選了黑人演員,怎麼就種族歧視了?
  • 人民日報:美國種族歧視竟是「常態」
    美國社會不缺乏反思,但總是缺乏抑制種族主義的切實行動。美國社會金字塔底層人民都知道,《獨立宣言》所明確的「人人生而平等」與他們無關「種族主義是美國主要且持久的特徵。」美國種族批判理論學者德裡克·貝爾的這一判斷,從來不缺乏現實註腳。
  • 時尚教主Anna Wintour或將辭職,到底因何原因?
    時尚界之中已掀起不少波瀾,例如 Leandra Medine Cohen 創立的時尚網站 Man Repeller 被批評對社會的種種議題視而不見,沒有充分表態,於是她本人決定離任;Reformation 的創辦人兼 CEO Yael Aflalo 也因受到前員工指控,指公司較少僱用和晉升黑人員工,於是她亦問責辭去職務,更在 Instagram 上直言 「I』ve failed.」。
  • 深度|「時尚女魔頭」位子不保?
    如今混亂的輿論旋渦,看似是種族社會議題,背後其實是商業和文化的劇變作者 | Drizzie 頻頻被傳離職的「時尚女魔頭」Anna Wintour這次可能真的遇到了職業危機。 隨著美國George Floyd之死引發的種族平等討論愈發激烈,時尚雜誌《Vogue》母公司出版巨頭康泰納仕正陷入輿論泥潭。
  • 雪上加霜 面臨廣告抵制FB又被控歧視黑人員工
    這份訴狀被提交給了負責管理就業領域民權法律的聯邦機構——平等就業機會委員會(EEOC),這是Facebook因處理種族歧視問題不當引發的最新一波攻擊。Facebook過去曾表示,它正在努力促進多樣性和包容性。其發言人安迪·斯通(Andy Stone)在一份關於這起訴訟的聲明中說:「我們相信為所有員工提供尊重和安全的工作環境至關重要。
  • 美國種族歧視竟是「常態」(國際論壇)
    美國社會不缺乏反思,但總是缺乏抑制種族主義的切實行動。美國社會金字塔底層人民都知道,《獨立宣言》所明確的「人人生而平等」與他們無關「種族主義是美國主要且持久的特徵。」美國種族批判理論學者德裡克·貝爾的這一判斷,從來不缺乏現實註腳。
  • 反種族歧視浪潮下,中國品牌「黑人牙膏」被迫改名?
    來源:4A廣告圈(ID:newggm),有補充作者:阿金(授權發布)素材來源於網絡最近,小編看到一則重磅消息受美國反種族歧視抗議的影響高露潔考慮將中國市場「黑人牙膏」改名是的,就是那個現今擁有近90其中包括多家企業集體下架涉嫌「種族歧視」的各種產品而黑人牙膏不幸成為了美國大型抗議中面臨衝擊的一個產品(油管上歪果仁關於黑人牙膏的評價)外國網友在推特上紛紛指責和嘲諷黑人牙膏:「我看到我們正在討論有種族歧視味道的品牌,請允許我給非亞洲地區的小夥伴們介紹一下
  • 中國為什麼沒有種族歧視?吃瓜群眾:地域歧視比種族歧視更可怕
    引言:自15世紀新航路開闢以後,人們就發現了一個新的種族群——黑人。在此之前,歐美國家的人幾乎都是白人,他們將人分為了三六九等,直到他們見到黑人,直接將黑人歸為了最底層、最卑賤的下等人。白人是很看不起黑人的,新航路的開闢,使得白人有機會盡情地壓榨和奴役黑人,建立海外殖民地,強佔黑人的棲息地,甚至把他們當牲畜一樣對待,剝削黑人自由,把他們集體用鐵鏈子拴住,不給逃跑的機會,黑人吃不飽穿不暖,加上病毒的蔓延,黑人大量死亡。不過,在白人眼裡,他們不過是一件商品而已,根本不值得同情。
  • ZARA深陷種族歧視爭議 被曝門店防賊只盯梢黑人
    ZARA深陷種族歧視爭議 被曝門店防賊只盯梢黑人 2015-07-03 11:31:55 來源:法制晚報 西班牙快時尚品牌ZARA為全球最大的時尚連鎖店之一,不過,近年來深陷種族歧視的爭議之中
  • 美國教授說了一個中文詞引發黑人學生不滿 被控種族歧視
    全美抗議種族歧視活動愈演愈烈,這把火也延燒到大學。南加大(USC)商學院教授派頓上課時介紹各個文化裡如何在溝通時善用停頓,他列舉了中文裡的「那個」一詞為例,結果學生聽成歧視黑人的英文單詞「Nigger」(黑鬼),導致派頓被撤換,無法繼續教這門課。但校方強調,派頓並未被停職,仍可繼續教授其他課程。
  • 好萊塢女星雪兒疑種族歧視 拒絕錄用黑人舞者
    演出團隊中黑人編舞者爆料,她拒絕錄用黑皮膚女舞者,指定要「金髮白人」來演出。
  • 曾作為美國黑人社區「救世主」的麥當勞,為何在今天遭遇種族歧視...
    經營業績不佳導致大量非裔加盟商出走——從1998年到2020年,由非裔加盟商運營的門店數量從377家下降至186家,儘管同期麥當勞的全球門店數量實現了翻倍。諷刺的是,麥當勞與許多其他商業巨頭一樣,也在5月25日美國黑人喬治·弗洛伊德因警察暴力致死後聲援「黑命攸關」(Black Lives Matter)運動,主張在打擊系統性種族歧視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 美國黑人,他們獲得了平等自由的權利,可為什麼還會被歧視?
    美國獨立戰爭時期,黑人是站在反抗殖民者壓迫的北美13州一方的,為的就是成為新國家平等的一分子。但是這場戰爭結束之後,對於北美的白人來說,他們不過是成功的反抗了壓迫者,可是對於黑人來說,不過就是換了一批壓迫他們的人罷了。
  • 「時尚女魔頭」Anna Wintour 將無限期留任
    今年二月,紐約時裝周上李寧「悟道系列」服裝成功打入年輕人視野,將中國古老的工藝與現代時尚風格結合在一起,展現了真正的中國品牌實力。也改變了消費者對國產品牌的傳統認知。隨後,安踏、匹克也將目光投向了年輕市場。在專業化、高質感方面,國產鞋服品牌紛紛積極與年輕消費者建立連結,投其所好的推出年輕化產品,像安踏的「老爹鞋」、NASA聯名產品以及這次AntapluS的成立。
  • 美國種族歧視竟是「常態」(國際論壇)_新聞中心_中國網
    美國社會不缺乏反思,但總是缺乏抑制種族主義的切實行動。美國社會金字塔底層人民都知道,《獨立宣言》所明確的「人人生而平等」與他們無關「種族主義是美國主要且持久的特徵。」美國種族批判理論學者德裡克·貝爾的這一判斷,從來不缺乏現實註腳。
  • 種族歧視:一個主義,多重面具
    自1950年代美國黑人民權運動興起以來,對該術語的理解、詮釋和使用一直沒有停止過。  今年5月黑人喬治·弗洛伊德死於警察暴力執法事件,成為美國長期積累的種族矛盾新一輪爆發的導火索。「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所引發的大規模街頭抗議活動,重新喚起人們對種族主義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