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12月14日訊(記者廖仕祺 通訊員周珊)人氣拳擊教練不間斷教學損傷神經,致半條手臂「累罷工」。好在康復專家為勞累的肌肉、神經解痙又減壓,助力恢復職場活力。
據了解,27歲的拳擊教練朱瀅(化名)是某熱門健身會所的人氣私教,近半年每天為不同年齡段的學員進行一對一教學,每節課約一小時,一天下來,他不停拿靶、示範、糾正出拳,時常還會被初學者或姿勢不規範的學員誤傷。上周,他相繼出現右手小指、無名指發麻,左肩胛骨疼痛麻木及雙側後背肩胛骨抽筋等不適,「力量動作做不了,就連平推、上抬等基本動作都異常困難,給學員手靶時只能靠別的部位發力,從手指到肩部還一直麻個不停……」嚴重影響到教學工作和生活,朱瀅這才感覺事態嚴重,來到武漢腦科醫院·長江航運總醫院康復醫學科門診。檢查發現,她的頸椎下頸段(5、6、7段)排序紊亂,頸神經6、7、8段受損,被確診為頸椎病及尺神經損傷。
詳細追問患病經過後,接診專家鄧紅衛主任認為,因工作需要,她的手掌、手腕和前臂等部位連續長時間、高強度受拳擊衝擊,造成神經的過度牽拉刺激,形成了包括右手4、5指、右前臂等支配區域的麻木。另外,被學員誤傷後,由於沒有及時處理,仍堅持用肩部後推、肩內收等方式來替代夾靶教學,使得肩胛骨周圍肌肉及神經長期高度緊張,造成患者右肩胛骨麻木及雙側後背肩胛骨周圍肌肉痙攣的加重。
為避免病症進一步加重累及更多部位及功能,鄧紅衛聯合資深康復主管技師聶書劍及時為朱瀅制定了解除肌肉痙攣、減壓神經通道的手法治療及理療。目前經三次治療,她的手指、手臂麻木無力等症狀明顯緩解,「現在我的手勁兒又回來了!」朱瀅對後期的完全康復充滿信心。
拳擊作為一種高效燃脂、防身健體的健康運動日益被追捧,鄧紅衛建議,凡是運動均需循序漸進,謹防過度勞損。在做健身運動前最好進行10至20分鐘的熱身,做好身體準備;運動中,應嚴格遵循專業健身教練的指導,一旦出現疼痛、麻木或動作變形等情形時,最好立即停止,並第一時間向教練反饋;運動後,也應及時進行肌肉牽拉放鬆。若次日疼痛不適加重、範圍增大,甚至導致活動受限,一定要及時就醫明確診斷並嚴格遵醫囑治療。
【來源:楚天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