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核心素養的滲透教育——八下物理《動能和勢能》

2021-01-07 葉老師物理

從聽課調研的情況來看,老師們都能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尤其是我們的老師,與外地老師相比,我們的老師在課堂教學中還能注重物理方法的滲透教育,對此,我驕傲。在「探究物體的動能跟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我們的老師都能引導學生關注本實驗所應用到的物理方法:控制變量法、轉換法。在把我們的優點發揚光大的同時,還要注意把方法落實到實處。

控制變量法:

(1)小球質量不變,改變高度h。

(2)高度h不變,改變小球質量。

轉換法:用物塊B運動的距離大小顯示A對B做功多少。

每當教材涉及有物理方法時,我們都能注意到把方法落實到實處,就能避免學生對物理方法的掌握停留在表面以至於一解題就出錯。這就是物理方法的滲透教育。

新課程改革的下一步是要推進學生的核心素養教育,物理方法的教育是物理學科核心素養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核心素養的內涵非常豐富,將來落實到課堂教學中必然會帶來一個嚴峻的問題,那就是「尺度」的把握,重則超標,輕則流於形式。以本節課「重力勢能」概念的形成為例,我們來看看該怎樣「滲透」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教育。

在形成重力勢能的概念時,老師們都能尋找生活中的事例(老師們用心的地方)並結合課本事例,如圖所示,

「類比」動能從而形成重力勢能的概念。我在《高考物理解題方法:類比等效》中給出了「類比法」,給初中老師們分享如下:

類比法:通過聯想,把異常的、未知的事物(研究對象)對比尋常的、熟悉的事物(類比對象),依據兩個對象之間存在的某種類似(相似)的關係,從已知對象具有的某種性質推出未知對象具有相應的性質進而解決問題的方法。

這節課的重點是「探究物體的動能跟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之所以是重點的原因,還在於動能的概念形成之後,要用動能的概念類比出重力勢能——都能做功。這就是知識的地位和作用。

重力勢能的概念形成之後,不要急於推進課堂教學,要利用學生的生活「經歷」對重力勢能的概念加以拓展,如圖所示。

假如有位同學站在一樓看二樓的物體,如果他剛好學習了重力勢能,那麼,他知道二樓的那個物體具有重力勢能;如果這位同學走到二樓的物體旁邊,如果他再進一步思考:剛才「看到的」這個物體的重力勢能去哪了?

把這個問題交給學生,相信學生討論的場面相當有趣。目的不是為了讓學生學習高中的重力勢能概念,而是拓寬學生的視野,使學生對重力勢能的概念由一個較為全面的認識:重力勢能具有相對性。這就是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滲透教育。

歡迎商榷!祝老師們天天向上!

(本文系葉老師物理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作者和來源於百家號葉老師物理)

相關焦點

  • 初中物理《動能和勢能》 說課稿
    接下來我將對學情進行分析)八年級的學生已經經歷了一段時間的學習,掌握了一般的物理學習方法,邏輯思維也在逐步向成人發展,能夠從眾多素材中抽象概括出一般規律,本節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對於動能和勢能的概念,使用列舉事例的方式,讓學生找出其共性特點,而對於動能的影響因素則讓學生們小組間合作進行探究與討論,從中也能夠培養學生團隊協作的意識。
  • 2019年初中物理知識點之動能和勢能
    新一輪中考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中考網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中考五大必考學科的知識點,主要是對初中三年各學科知識點的梳理和細化,幫助各位考生理清知識脈絡,熟悉答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2019年初中物理知識點之動能和勢能》,僅供參考!
  • 初中物理《動能和勢能》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初步認識能量的概念;知道動能以及影響其大小的因素;知道常見的兩種勢能及其影響因素;能夠利用動能和勢能解釋生活中一些常見的問題。【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初步認識到動能和勢能的存在,在探究實驗中總結歸納出影響動能大小的因素,體驗控制變量法在物理研究過程中的應用,學會從現象中發現本質。
  • 初中物理《動能和勢能》答辯問題及解析
    一、動能定理如何推導?【參考答案】二、簡述動能定理在解決實際問題時的便捷之處【參考答案】(1)動能定理在處理問題時,知道始末位置的速度後,可以求得該過程中合力做功的大小,對變力的功或物體做曲線運動也適用,因為根據微元法可將該過程分為極小段
  • 高考物理一輪複習動能和動能定理知識點
    高考物理一輪複習動能和動能定理知識點 2015-11-12 15:38 來源:精品學習網 作者:
  • 白送分物理題!隱藏倆重要方法
    高中生朋友們都知道,高考物理重要核心的知識點之一就是「功能關係及其應用」,關於做功以及能量及其轉化的題目簡直讓人眼花繚亂、頭疼不已!比如說「合外力做的功等於動能的變化」(動能定理),「重力做的功等於重力勢能變化」,「電場力做的功等於電勢能變化」,「彈力做的功等於彈性勢能變化」,「其他力做的功(除了重力和彈簧彈力之外的力)等於機械能的變化」。這些問題綜合了力學和電學兩大模塊,是高中物理知識的重中之重!相比較而言,初中物理有關功和能的問題就簡單多了,而且初中物理不涉及功能關係的具體運算,只需要定性地進行部分了解即可。
  • 【物理】「熱學」知識點總結
    4.物體的內能(1)做熱運動的分子具有的動能叫分子動能。溫度是物體分子熱運動的平均動能的標誌。(2)由分子間相對位置決定的勢能叫分子勢能。分子力做正功時分子勢能減小;分子力作負功時分子勢能增大。當r=r0即分子處於平衡位置時分子勢能最小。不論r從r0增大還是減小,分子勢能都將增大。
  • 常用初中物理研究方法及內容
    8.探究影響動能、勢能大小的因素。9.探究決定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10.探究導體的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係。11.探究電功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12.探究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與哪些因素有關。二、轉換法對於一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物理現象或者不易直接測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觀的現象去認識或用易測量的物理量間接測量的研究方法。1.物體振動發聲。音叉振動時使懸掛著的小紙球被反覆彈開的視覺效果來轉換其不易覺察到的振動。2.蒸發。
  • 高考物理:利用功能關係解決測量彈性勢能的方法
    例如,被壓縮的氣體、拉彎了的弓、卷緊了的發條、拉長或壓縮了的彈簧都具有彈性勢能。彈性勢能是存儲在材料或物理系統的構造中的潛在機械能,因為執行工作以扭曲其體積或形狀。當需要壓縮和拉伸或大體上以任何方式變形時,彈性能量就會發生。
  • 高中物理難點突破—功能關係究竟怎麼掌握?「高中物理硬核知識」
    在高中物理中,《機械能守恆定律》這一章是力學中難度相對較大的內容,而在這一章中尤其以功能關係問題難度最大,這部分內容我們怎麼去掌握呢?下面跟小編一起突破難點。首先要明確一個問題,即功和能的總關係:功是能量轉化的量度,某一個力對物體做多少功,其對應的能量就改變多少。
  • 高三物理公式:能量守恆定律公式總結
    高三物理公式:能量守恆定律公式總結 2012-10-09 17:54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高中物理常考十大公式之能量守恆定律公式
    從解高中物理題的角度來分析,我們主要分析的是這五種形式的能量:  動能、彈性勢能、重力勢能、內能、電勢能。  註:內能包括摩擦生熱與焦耳熱兩種形式,高中不考磁能。動能、彈性勢能、重力勢能這三種形式能量之和稱之為機械能。  當然,上述五種形式的能量,是力學與電磁學常考到的。
  • 【幸福黨建】聚焦核心素養 走向深度學習
    精彩瞬間踐行生本教育理念 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康巴什區一中以課堂教學改革為契機,讓「尊重學生、相信學生、依靠學生、發展學生」的生本理念根植於一切教育教學行為中,切實深化課改理念,讓核心素養真正落地。在學生思考問題的瓶頸處設置小組合作,通過學生積極投入思考或踴躍發言,生生之間進行交流,進行思維的碰撞,讓學生從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激活學生活動經驗,培養數學學科核心素養——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數學運算、直觀想像、數據分析。
  • 刷1000道物理題,不如搞明白這幾張動圖,物理經典模型演示
    一是因為簡單的東西容易,這會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 二是因為更關鍵的是簡單的東西往往包含最基本的知識很理念,簡單的概念和規律是構成複雜現象的基礎和核心。 1.位移和路程的關係是什麼?
  • 核心素養視角下的智慧教育體系構建
    從目前研究的實際和未來發展趨勢來看,核心素養正在嘗試對培養什麼樣的人的問題進行回答,也是對構建什麼樣育人形態的一種積極反思和探索。因此,將核心素養作為智慧教育體系的基點和核心是合適的,是具有適度前瞻性的。從核心素養的視角來看,智慧教育是指發展學生核心素養過程中形成的教育形態。
  • 初中物理學習難點:等效替代法和轉換法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等效替代法和轉換法。至少在八年前——我最早的關於物理方法的講座PPT上顯示的時間是2012/5/21,見截圖。我就開始在大大小小的會議上販賣我的教學觀念:注重物理方法的滲透教育。在外地的講學過程中,也都炫耀我市老師的特點——注重物理方法的教育。值得欣慰的是,我市老師的確在課堂教學中注重了這一點。
  • 2020年成都中考物理試題評價:體現育人導向 堅持穩中求新
    四川新聞網成都7月15日訊(記者 文驥)「今年的成都市中考物理試題,在考查、診斷的同時,體現育人導向,實現對一線教學的引領。命題中堅持穩中求新,在命題立意,考查形式等方面呈現新的樣態。」7月15日,成都七中萬達學校楊波在對今年成都中考物理試題進行評價時表示,今年的試題,層次分明、布局合理,既堅守傳統又與時俱進。楊波表示,依據課程標準,考查學科主幹知識,A卷側重物理基本素養的考查,B卷側重對理解、推理判斷、過程分析、數形結合、建模、發散思維等核心能力的考查。
  • 物理學習——古詩詞中的物理之美
    在當時看來是詩人的所見所寫,但是作為我們看來這裡面卻蘊含著一定的物理知識,那就是在山區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會下降0.6℃,所以在山上的植物開花要比山下的晚一段時間。今天我就帶領大家領略一下古詩詞中的百年傳頌的一些名句,讓大家感受一下古人的情懷,以及古人是如何認識和觀察這個世界的。在這些古詩句中蘊含著豐富的物理學知識,為我們今後的觀察和思考提供一些可借鑑之處。
  • 【物理揭秘】物質組成的最基本單位——能量是什麼?物理牛人告訴你,值得收藏!
    能量都是對外界力的釋放,能量的大小以做功多少度量的,即能量是運動體對外做功大小的度量,不是運動體存在狀態物理量。例如,說一個人有多大力氣,力氣描述不了人任何特徵。 能量至今為止是物理學沒有定義而廣泛使用的物理概念和物理量;也是最最模糊,物理圖像不確定的物理概念;更是濫用的物理量,致使科學思想和認識混亂不堪。能量是做功多少的度量,它必然有儲存體。
  • 物理中考——功和機械能專題
    考點分析:1、功的概念:功也叫機械功,是物理學中表示力對距離的累積的物理量。如果一個力作用在物體,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移動了一段距離,力學裡就說這個力做了功。國際單位制中功的單位為焦耳(J)。6、動能和勢能動能:①概念:物體由於運動而具有的能,叫做動能。一切物體都具有動能。②影響動能大小的因素:物體的質量和速度。物體的質量越大,速度越大,物體具有的動能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