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的祖先是誰?科學家提到一種生物,距今2.5億年長得像鱷魚

2020-12-18 星際科普

我們都知道,在人類出現之前,地球上的霸主曾經是恐龍,它們足足統治了地球長達1.6億年的時間,不過,卻在6500萬年之前,因為一顆小行星撞上了地球,恐龍從地球上滅絕了。不過,很多人好奇的一點是,人類的祖先是南方古猿,那麼,恐龍的祖先是誰呢?要知道,在地球上任何生物都是有祖先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討論一下,恐龍的祖先究竟是誰,大家也不妨猜猜看。

恐龍大約出現於2.2億年之前,當時的地球距離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已經過去了3.2億年的時間,各門類的生物也都相對來說,進化得比較全面了,而且在2.2億年之前,地球上的氣候環境也非常的宜居,這也為恐龍的出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在恐龍出現之前,地球上的生物主要以爬行動物為主,很多現代爬行動物的祖先,說起來出現的時間也都要比恐龍來得久遠,我們都知道,恐龍的出現時間是三疊紀的中晚期,所以,從時間上推算的話,恐龍的祖先應該在三疊紀早期甚至是更久之前,就已經出現在地球之上了,而且從生物進化的過程來看,恐龍的祖先應該是某種大型爬行動物。

最終,出現於2.5億年前的槽齒類動物出現在科學家們的眼中,通過研究分析,判斷它們就是恐龍的祖先,並且除了恐龍之外,鳥類也應該起源於槽齒類動物,這就意味著,無論是鳥類還是恐龍,它們的祖先最早都是爬行動物。

那麼,槽齒類動物又起源於哪裡呢?科學家表示,槽齒類動物應該起源於古生代末期的始鱷類,從時間上來看,大約是3億年之前,它們的外表看起來好像是蜥蜴,爬行但是速度卻非常快,現存的有鱗目和喙頭目的生物,也都來自於始鱷類。

科學家表示,恐龍的祖先槽齒類生物出現於三疊紀的早期,在三疊紀晚期滅絕,它們的外表看起來好像是鱷魚一般,只不過要更加的原始,體型上也沒有那麼大,吻細長,外鼻孔分開,有眼前孔,鼻骨長,後頂骨小,有時消失,下頜細長;25-26個薦前椎,椎體雙凹到平凹型、腰帶三射型;後肢較長,趾式完全。通過考古發現,槽齒類或許曾經是地球上最強大的生物,只不過在恐龍出現後,它們便很快地消失了。

可以說,恐龍的出現對於槽齒類生物來說,絕對算得上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恐龍在地球上統治了1.6億年的時間,可以說算是相當成功了,如果不是天降災禍,或許一直到今天,恐龍也擁有了智慧,當然,也就不可能再有人類的出現。

可能一些朋友會好奇,為何科學家們要研究恐龍呢?這是因為恐龍生活的世界距離我們並不是十分的遙遠,而且與哺乳動物的出現和進化,存在一定的時間重疊,很多人都會感到好奇,2億多年前的時間是什麼樣子的,而這些,都可以在恐龍的研究中找到答案。

相關焦點

  • 鱷魚的近親找到了?這隻1.55億年前的恐龍,鱗片竟是感覺器官
    不過,如果你將這個問題向古生物愛好者提出,他一定會告訴你,鱷魚是一種非常古老的物種。鱷魚的祖先是誰?鱷魚,可以說是和恐龍同期生活在地球上的,在6600萬年前,恐龍從地球上滅絕,但是鱷魚卻絲毫沒有受到影響,反而繼續在地球上一路演化,一直到今天,很多鱷魚物種的數量仍然很多。鱷魚的祖先是誰?
  • 韓國宣布發現1億年前可站立鱷魚,科學家:只是一串腳印而已
    韓國大學最近宣布,他們發現了一種奇特的遠古鱷魚。本來發現鱷魚不算稀奇,但韓國大學宣稱,這種鱷魚跟恐龍類似,可以站立行走。韓國科學家表示,這種令人毛骨悚然的生物生活在1.1到1.2億年前,因為泗川市在遠古時代曾是沼澤,所以能夠保存完好的爬行動物的腳印。一開始,科研人員認為腳印可能是由翼龍留下的,因為翼龍在地面時用兩條腿行走,與這些足跡的形態吻合。
  • 蝗蟲的天敵是誰?科學家提到一種生物,很多人認為是恐龍的後代
    不過,這裡可能很多朋友會感到疑惑,因為我們記憶中的螞蚱,它們往往都是單獨行動的,並不像是螞蟻一般成群出洞,那麼,為何這些獨居的螞蚱會形成蝗災呢?其實,蝗蟲的確是一種獨居的昆蟲,不過,在它們的後足上卻有個非常敏感的器官,當蝗蟲的數量增多,它們的獨居環境受到威脅,多隻蝗蟲聚集在一起,就會因為不小心觸碰到後足,所以改變了自己獨居的習慣,變成了群居的昆蟲。
  • 一個古生物化石,距今至少有3億年歷史,卻無人知道它是誰?
    科學家通過尋找發現這些古生物化石,就可以揭開地球歷史的一部分神秘面紗,例如,科學家在世界各地發現了大量的恐龍化石,揭開了6500萬年前的那個輝煌的恐龍時代。也知道了,在人類沒有誕生之前,地球還出現過恐龍這種稱霸地球長達1.6億年的生物。科學家通過三葉蟲化石,知道了距今5-6億年寒武紀時代最具有代表性的遠古生物是三葉蟲。
  • 蝙蝠的祖先是誰?考古家發現1.25億年前的化石,或許能找到答案
    一直以來,蝙蝠祖先是誰?蝙蝠到底是由什麼進化而來的呢?都是古生物學家非常感興趣的問題,研究這個問題,也是在研究地球生物的大進化歷史。首先,蝙蝠不是老鼠進化來的,也不是翼龍進化來的。翼龍,這名字聽起來很像恐龍裡的一種,但人家只是跟恐龍同時代生活而已;不過翼龍是第一種可以飛的脊椎動物,和蝙蝠一樣體上有毛,有和鳥類相似的生活習性。
  • 恐龍之前地球霸主長啥樣?像鱷魚 頭長佔體長的1/4
    ,統治了地球將近1.4億年之久。而在此之前,地球上的霸主又是誰?它們長什麼樣?英國伯明罕大學科學家理察·巴特勒(Richard Butler)及其同事認為,可能是名為「紅鱷魚」(Erythrosuchids)巨大食肉動物。這種史前生物屬于格爾贊鱷屬(Garjainia),生活在早三疊世,即距今2.51到2.47億年前,比恐龍早800萬年左右。
  • 時刻面帶微笑的生物,看似人畜無害,在2億年前卻以恐龍為食!
    時刻面帶微笑的生物,看似人畜無害,在2億年前卻以恐龍為食!雖然科學家們認為在地球上經過了一次又一次的生物大滅絕,但是有很多的生物還是在這其中生存了下來,並且進化成為了其他的物種,也讓我們開始讚嘆生命的奇蹟,蠑螈其實就是其中的一種,在我國比較溼潤的亞熱帶蠑螈廣有分布。
  • 至今還在的4個古老生物,1個在中國,第4個恐龍也沒活過它!
    6500萬年前,由於地球上出現一次特別大的災難,導致恐龍滅絕,而在450年前,人類才由此誕生,不過現如今的地球還是有很多古老的生物,生存了下來,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與他們同一時代的其他生物早就已經滅絕了,但是這些生物卻能夠適應地球環境的變化,生活到了現在。
  • 雞蛋孵出恐龍了?耶魯大學和哈佛大學的科學家讓雞長出恐龍的臉
    可是,就在它的頭破殼而出的時候,你看到的是一張恐龍的臉,你會有什麼感受?6500萬年前,統治地球長達1.6億年的恐龍從地球上滅絕。如今,我們只能通過一具具死氣沉沉的化石,了解這些古老的生物。不過,科學家告訴我們:雖然恐龍不在了,但是有一種生物和它們有著密切的關係,那就是鳥類。你可能覺得這兩種生物長得根本就不一樣,怎麼可能有「親緣關係」呢?沒錯,自然界的生物就是這麼神奇。
  • 不是恐龍,也不是鱷魚,答案讓人想像不到
    作者:勵生說起恐龍,我們都知道,這是一種生活在距今6500萬年前的巨型生物,但相信有些人不知道的是,恐龍這個詞原本代表的是「恐怖的蜥蜴」。當時,剛發現恐龍化石的科學家並不知道恐龍是什麼,只認為這是一種巨大蜥蜴的化石,直到深入研究之後,才明白恐龍和蜥蜴並不是同一種生物。
  • 1億年前和恐龍同時代的生物,被成功復活,科學家:不可思議
    例如:地球在歷史上經歷了5次滅絕事件,每一次事件都造成了宏觀生物至少97%的生物滅絕,整個生物圈來一次大洗牌。 這不,2020年7月28日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篇論文《好氧微生物在含氧海洋沉積物中的生存時間長達1.015億年》(Aerobic microbial life persists
  • 永遠臉帶微笑的可愛生物,誰能想到2億年前它們以恐龍為食
    筆者-小文提到蠑螈,人們都會想到一種可愛的生物,它的別名是「六角恐龍」,也叫墨西哥鈍口螈(英文名稱)或者美西螈,是一種兩棲動物。在自然環境下,六角恐龍只能在淤泥的水道和湖泊中生長,因為它們獨特的長相而獲得了這個名字,即使在性成熟之後,六角恐龍還是會保持著水棲糼體型態。自然條件中的六角恐龍的生存環境非常狹窄,目前已經成為了世界易危生物,受到世界各國的保護。
  • 翼龍起源謎團揭曉,誰是它的祖先?
    據悉,首個翼龍化石是1784年發現的,此後陸續發現大量翼龍化石,科學家推斷它們大約出現在1.5億年前,最終在6000萬年前白堊紀-古近紀大滅絕期間消失。然而,古生物學家們一直在探索翼龍的起源之謎,它們如何進化出擁有飛行能力仍是一個未解謎團。此前主流理論認為,翼龍、恐龍和鱷魚是密切相關的近親物種,它們屬於祖龍種群,但這一點仍未得到相關證實。
  • 鱷魚跟恐龍到底誰更強,男子假扮成恐龍挑逗鱷魚,結果令人意外
    鱷魚跟恐龍到底誰更強,男子假扮成恐龍挑逗鱷魚,結果令人意外鱷魚是一種古老的生物它們在地球上已經存在了2億多年,憑藉自己獨特的狩獵方式鱷魚成為食物鏈最頂尖的存在。它們經常潛伏在水中伏擊前來飲水的動物,一旦被它們咬中很難逃脫,國外一小哥對於曾經生活在恐龍時代的鱷魚感覺非常的好奇,它想知道鱷魚和恐龍到底誰厲害,於是就從網上訂了一副恐龍套服。來到鱷魚池裡挑逗鱷魚鱷魚的反應讓人難以置信。
  • 恐龍消失後,曾統治世界的三種生物,最後一種與人類見過面
    只是在地球誕生的生物中,人類屬於後來者,早在萬億年之前,恐龍是地球的統治者,它們龐大的身軀可以直接將人壓成紙片。恐龍消失之後,人類依舊沒有出現,這3種生物曾統治著世界,其中一個與人類見過面。1、古蜥蜴在恐龍時代,地球上的氧氣含量很足,不管是動物還是植物,都長得格外健碩,可以憑藉力氣打天下。
  • 科學家重大猜想:人類的祖先不是猴子,或許是從魚類進化而來!
    地球最早的生命形式是單細胞生物,也就是細菌類,後來經過16億年的演化出現多細胞生物——紅藻,而地球早期生物都是在海洋中生存,最原始的魚類出現在5億年前寒武紀時期,而後魚類進化出各類不同科目。之前的魚類進食都是吸食方式,把微小生物通過吸力納入腹中。就這樣生存了許多年,魚類朝著4個方向走去,其中就有硬骨魚,硬骨魚中又包含一個亞科——肉鰭類,這個硬骨魚就是哺乳類動物的祖先。
  • 科學家發現1.2億年前恐龍頭皮屑,意義十分重大
    人類對於恐龍的了解,並不比了解自己更多。這種曾統治地球上億年的物種,曾經是強大和力量的象徵,但卻因為某種原因,在6500萬年前從地球上銷聲匿跡了。人類現在只能通過化石來重塑恐龍當年的輝煌。最近,科學家又有了一個意義重大的發現,那就是恐龍脫落的頭皮屑,這為我們揭示了恐龍相當重要的生理機制,那就是蛻皮。在地球上的所有動物,都會蛻皮,掉毛或者換羽,這是新陳代謝的一種重要方式,可以幫助動物更好地應對外界的挑戰。對於爬行動物來說,蛻皮是一種相當重要的機制,一直以來科學家都推測恐龍也會蛻皮,但並不知道是通過哪種形式。
  • 在地球上曾經真實存在過的9種巨型海洋恐龍
    1,上龍上龍是一種海洋爬行動物,生活在侏羅紀晚期(距今在大約2億—1.45億年前),長相和鱷魚有些類似,都是短頸大頭,和寬闊的鰭狀肢,但它們的體型超級巨大,科學家根據化石殘骸推測,上龍的長度大概超過10米,是海洋裡真正掠食者,幾乎沒有對手,龐大的身軀,以及超強的咬合力,在海洋裡的地位堪比陸地霸王龍
  • 恐龍在地球上1.6億年都沒有進化出智慧,憑什麼幾百萬年的人可以
    如果論地球上出現過的生命,那就是不得不提統治地球長達1.6億的恐龍了,如果不是6500萬年前的那顆小行星撞擊地球,也許就不會有今天的人類了,但是不僅讓人聯想一個疑問,人類出現至今也不過幾百萬年的時光,就進化出獨立的思維意識,但是恐龍再地球上生存了1.6億年也沒有進化出智慧呢?
  • 始祖鳥真的是鳥類祖先嗎?研究發現,它或許不會飛
    不過,古生物學家通過檢測發現,始祖鳥的化石的確至今約有1.5億年的歷史,它們生活在侏羅紀時期,外形有一點像野雞,尾巴很長,身上長有鳥類的羽毛。讓我們將時間撥回到1.5億年之前,當時地球上的主人是我們非常熟悉的遠古生物——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