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餐飲遇20年來最大跌幅,遠超非典出現倒閉潮

2020-12-16 餐飲老闆內參

4月23日,臺北知名的「朝桂」餐廳以13億新臺幣(約合人民幣3億元)的價格尋求出售。這是臺北東區商圈繼「永福樓」之後,另一家歷史悠久的餐飲門店選擇關閉。

同一天,臺灣經濟事務主管部門公布消息稱,臺灣餐飲3月份營業額為519億新臺幣 (約合人民幣122.2億元),同比下降21%。

這是該部門進行這個統計20年來以來,餐飲業遇到的最大跌幅。

餐飲老闆內參 崇膳、戴麗芬 | 文

餐飲業跌幅超非典時期

據《聯合報》消息,臺灣餐飲業中,餐館業3月營業額蒸發了153億元新臺幣(約人民幣36億元),同比下降22.3%;外燴及團膳承包業同比減少36.4%。

圖片來源:聯合報

總體來說,2020年第一季度,餐飲業營業額為1928億元新臺幣(約人民幣453.9億),同比減少6.6%,為2003年第三季以來最大降幅。

在2003年「非典」疫情期間,臺灣餐飲業也曾連續5個月同比下降,當年5月同比下降17.5%,成為非典期間的最大跌幅。這次21%的跌幅遠超非典時期,著實陷入了困境。

餐飲營業額減少五六成,從業者失業

臺灣餐飲業營業額嚴重下挫的主要原因,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不但導致遊客銳減,也降低了人們外出聚餐的意願,宴會活動停擺。

在臺北天津街一家飯館,晚上7時至9時,正值晚餐高峰期,但偌大的店內,除了記者外,沒有見到其他進店消費的顧客。飯館老闆坦言,進入三四月份以來,他們餐館營業額少了五六成,他很擔憂這種不景氣的情況會持續,迫切希望疫情早日結束。

二三月份本是臺灣的火鍋旺季,但臺灣的一些火鍋店內卻一片空蕩蕩,只有幾桌客人,很多常客也不來吃火鍋了。「大家一起用筷子在一口鍋內夾菜,口水都會摻在一起,即使吃火鍋,也會選擇外帶的方式。」一位女顧客面對視頻採訪這樣回答。

臺灣火鍋業者還開發了外帶火鍋湯底和食材的業務,但火鍋外送面臨著其他外送的衝擊,發展緩慢。一位臺灣火鍋業者認為,2月中旬過後,店內營收大降;3月之後,營收降幅更大。3月19日,臺灣疫情突然嚴重,其營業額瞬間掉到一半。

圖片來源:聯合報

臺灣南部一些餐飲業也出現困境,因為疫情導致觀光客不來,導致餐飲業一落千丈。嘉義一家餐廳專做陸客生意,如今疫情導致陸客幾乎不來,一整天就只有一兩桌客人。為減少成本,該店長不得不讓員工工資減少並開始裁員。

在餐飲營收大幅下跌的同時,從業者也出現了失業潮。

4月14日,臺灣「主計總處」專門委員陳惠欣公布2月員工薪資調查結果時表示,在2月份,新冠肺炎疫情對很多行業造成影響,據統計,住宿餐飲業僱員月減1.6萬人。

「主計總處」還公布,3月份因服務業受疫情影響較大,減少8000人,其中餐飲業減少5000人。

發放振興券,長期方案遭質疑

臺灣經濟主管部門統計處副處長王淑娟在接受《中國時報》採訪時表示,依據非典的經驗,民眾的消費需求會延後。

為挽救臺灣餐飲業者,政府發放了振興抵用券,補貼餐飲等服務業,金額為每人600-800新臺幣(約合人民幣140-180元)。

針對振興劵措施,臺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副秘書長柯建斌認為,餐飲業高房租、高成本,受創嚴重,長期振興方案遠在半年到一年之後,對連鎖餐飲來說,振興效果不佳。臺北士林市場自治會會長林天來認為,抵用券無法帶動實際消費,不如發現金,或者減少攤販的電費。

平常排長隊的美食攤如今冷冷清清

餐企自救,美食街變成便當一條街

一些餐飲業者為了自救,想出了一些辦法,譬如提供百元便當(約合人民幣23.6元)、外帶服務,還採取一系列降價促銷來吸引顧客。

大約七成餐廳都推出了外賣服務。一些臺灣百貨業者也紛紛推出「百元便當」,針對廣大上班族銷售,以緩解困難。從前的餐飲街,如今變成了便當一條街。

新光三越是臺灣地區的中高檔商圈,商場內有多家高檔餐廳。商場攜手40多個餐飲品牌,開始銷售便當,其中半數餐廳為首次銷售便當,有的還是米其林餐廳。

臺灣不少知名的餐飲品牌也紛紛推出高性價比的套餐便當產品,譬如臺北寒舍艾美酒店推出了四款只需新臺幣100元的五星級商業午餐套餐。

此外,有些餐飲業者開始與房東商量調降房租。但是,臺灣臺北地區的房租比較昂貴,為了減少支出,很多餐飲門店開始縮減員工數量。

撐不下去,餐飲業現關門潮

疫情爆發後,臺灣出現了很多撐不住的中式老餐廳,一家接一家歇業。

4月20日,40年老字號、曾經接待很多政商名流的臺北「老上海餐館」關門歇業。

圖片來源:世貿聯誼社臉書

4月23日,臺灣臺北知名的「朝桂」餐廳也以13億新臺幣(約合人民幣3億元)的價格尋求出售,這是臺北東區商圈繼「永福樓」之後,另一家歷史悠久的餐飲門店選擇關閉。

「朝桂」餐廳老闆洪勇偉說,兩個多月以來,其生意跌掉八成。他經營了23年的餐廳,挺過了非典、金融危機,如今只能就此吹燈熄號。

「現在一家餐廳能開多久,老闆也不知道。」洪勇偉說,外賣無法拯救如今的臺灣餐飲業,他的店面是自有的,都做不下去了。即使一些餐飲業現金流充足,但是,「再有錢的老闆,血慢慢也會流光」。

另外,臺北世貿聯誼社、101欣葉食藝軒等餐廳接連關門。

據臺灣經濟事務主管部門分析,疫情衝擊之下,4月份餐飲業恐怕更慘。

* 資料來源:新華社、中新社、中國臺灣網、臺灣中央社、臺灣《經濟日報》《聯合報》等

統籌|周漁視覺|張勁影

相關焦點

  • 臺灣餐飲業4月營業額創史上最大跌幅
    (抗擊新冠肺炎)臺灣餐飲業4月營業額創史上最大跌幅中新社臺北5月26日電 臺灣經濟主管部門最新公布批發零售餐飲營業額數據顯示,今年4月餐飲業營業額為479億元(新臺幣,下同),按年下跌22.8%,為有年增率統計以來最大跌幅
  • 陸客不到臺灣高雄飯店又倒1家 恐再現一波倒閉潮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暑假一向是旅宿業旺季,不過兩岸關係急凍,受陸客限縮衝擊,高雄又傳兩家專接陸客團的飯店倒閉止血。­  陸客不來高雄飯店又倒1家,恐再現一波倒閉潮。(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蒂亞飯店航空館不堪嚴重虧損,本月初黯然熄燈;另家老字號金園大飯店,醞釀轉租做養護之家;業界憂心成骨牌效應,恐再現一波倒閉潮。­  高雄市觀光旅館有12家、4049間房,一般旅館384家、1萬9707間房,還有多家大型酒店將開幕,長久以來房間供過於求;尤其陸客限縮後,各家業者嘗到苦頭。
  • 大陸遊客1天不到300人 臺東旅遊業者:或現倒閉潮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東景氣進入「寒冬」,據當地業者估計,到臺東的大陸遊客1天不到300人,讓旅遊餐飲相關業者的的生意一落千丈,業者沉痛表示,如果情形持續惡化下去,未來將出現旅遊及餐飲相關行業的「倒閉潮」。
  • 電動車三兄弟最大跌幅近10%,6G市場規模遠超5G,多上市公司布局
    電動車三兄弟最大跌幅近10% 拜登承諾增加新冠檢測 抗疫股急漲!中美競賽這一關鍵領域 來源:數據寶美股抗疫股急漲,6G技術布局正當時,相關概念股出爐。美股抗疫股急漲電動車新勢力最大跌幅近10%美股收盤,道指下跌173.8點,跌幅0.58%,報29872.47,沒能守住30000點大關;納指上漲57.60點,漲幅0.48%,報12094.4點,盤中高點刷新歷史記錄;標普500指數下跌
  • 以前倒閉農家樂都比較遠,現在連市郊的農家樂都要倒閉,為什麼?
    農家樂前幾年著實紅火一陣子,因為人們的懷舊和嘗鮮心理,農家樂正好迎合了一部分人的心理。農村的土道邊和風景區都有很多的「農家樂」一擁而上,一時間去農家樂吃飯遊玩成了一種休閒的時尚。以前倒閉農家樂都比較遠,現在連市郊的農家樂都要倒閉,為什麼?一,農家樂的定位農家樂的定位就是農村的原生態,售賣的也應該是城裡不容易吃到的山野菜和農村自己養殖的,城裡人不容易吃到的笨雞、笨鴨這些原生態的食材。
  • 年末關至,又一批餐飲品牌倒下了……
    近日,深圳最大麵包店的BEEPLUS LIFESTYLE超級烘焙工坊倒閉;一茶一座陷入門店歇業、消費退卡風波... 臨近年末,這幾起餐飲倒閉事件為2020頻繁的暴雷再增一筆,給緊繃神經的餐飲人再次敲響警鐘。
  • 少了中國遊客,全球沒了萬億消費,瑞士鐘錶出口創20年最嚴重跌幅
    瑞士腕錶製造商最大的出口市場,現在卻成了跌幅最大的地區。文/華商韜略 吳蘇沒了中國遊客,泰國的猴子餓的開始打群架,奈良的鹿也衝到市區啃食綠化帶。不僅動物沒飯吃,人的飯碗也沒了。受疫情影響,中國大媽掃貨的身影一時難覓,這也影響到了很多人生計,很多商家因為沒有中國遊客而倒閉。以中國遊客佔比近3成的泰國為例,現已有8家酒店申請破產,21家餐廳倒閉。世界真的需要中國遊客和中國大媽的戰鬥力。從2000-2018年,中國遊客的年境外消費總額從100億美元,變成了2770億美元。
  • 臺灣突然發射多枚神秘飛彈;道指重挫1860點創4月來最大跌幅
    【臺灣夜間突然發射多枚神秘飛彈,臺媒稱巨響傳遍臺灣東海岸】臺灣於6月11日晚間試射了多枚神秘飛彈,臺媒猜測疑似為「愛國者」防空飛彈和「天弓三型」增程防空飛彈。報導稱,11日晚間8時左右,臺東成功鎮基翬漁港附近響起刺耳轟鳴聲,隨後一枚飛彈拖著長長的黑煙飛向天際,大約20秒後消失在空中。同一時間位於屏東的九鵬基地也發射了一枚飛彈。
  • 民進黨當局「拼臺獨」害苦了臺灣民眾,多家夜市出現集體倒閉!
    目前,有消息稱,臺灣地區的許多觀光產業受挫,與旅遊相關的店鋪紛紛倒閉,而背後的原因是民進黨當局的「臺獨」鬥爭。民進黨當局鬥爭波及民眾根據11月18日中國臺灣網的相關信息稱,臺灣地區與大陸的矛盾持續上升,關係急劇惡化。自民進黨當局上臺之後,各種「臺獨」動作不斷,一再挑戰大陸的底線,導致原本平穩的臺海局勢兇變。
  • 黑心油重創烘焙業 臺灣麵包、糕餅店恐現倒閉潮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華夏經緯網11月3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黑心油風暴重創烘焙業,臺灣業者指出,10月業績較去年同期大跌3成以上。日前中鏢的李鵠與犁記更慘賠千萬元(新臺幣,下同),糕餅業者擔憂若再不見消費人潮,恐現小型麵包店倒閉潮。據報導,從9月到農曆年期間,是中秋節送禮與結婚的旺季,本該是烘焙業全年營收重點,但今年先是強冠餿水油,後受頂新集團劣油夾擊,日前中鏢的李鵠與犁記慘賠千萬元,叫苦不迭。
  • 超市將迎來一波倒閉潮?最大「敵手」來了!差距已經很明顯了
    而就在電商搶走了超市生意的同時,接下來大中型超市又將迎來一個「最大敵手」——社區團購。所謂的社區團購就是通過社區商鋪為社區內居民提供團購形式的優惠活動的購物方式,既可以便利居民,也可以促進商鋪銷量。這似乎和網購差不多,但是其最大的優勢就在於,社區團購不用像網購那樣等那麼久,因為商鋪就在社區內,很快就能送到。那麼為什麼說社區團購會成為大中型超市最大的「敵手」呢?毋庸置疑,這主要是因為未來社區團購會搶走超市很大一部分生意,畢竟社區團購相比超市而言,優勢已經很明顯了。
  • ¥1299端午臺灣六天自由行,達人推介潮玩潮食!
    對於既想看海又想遊城市,想文藝又想當吃貨的你,臺灣這個地方,真的可以一次滿足。小南最近搜羅了一下臺灣達人們的推介,有太多潮玩潮食的地方了!想走在潮流尖端的你,必須馬克!在日本擁有為數最多家OUTLET營運據點的OUTLET集團三井不動產,傾力打造全臺灣最大的OUTLET,目前已有220家品牌入駐,囊括的店家橫跨日本流行品牌、日系人氣餐飲名店以及多家國際精品品牌,同時,
  • 企業湧現倒閉潮,自殺率創下新高
    朝日新聞社於2020年12月19日、20日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菅義偉內閣的支持率已經跌至39%,而2020年11月的調查支持率為56%。同時,不支持率出現了大幅上升。企業出現倒閉潮第二次實施緊急狀態將無可避免地給日本經濟帶來新一輪的衝擊。日本企業界的經營者們普遍感受到了極大的經營危機,尤其是餐飲業、零售業、交通業以及旅遊業等。
  • 深圳20多年餐飲老店關門!昔日熱鬧步行街冷了
    來源:e公司官微作者:陳英 「疫情之下,首當其衝餐飲業受影響最大。我從來沒想到,車公廟這家全深圳最大、最便宜、同時也是最知名的素食城——新梅園圓通素食城,從2000年始至今逾20年,現在卻要歇業了。公告裡明確表示,新梅園2000年入駐深圳福田的車公廟,至今近20年。此次因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影響,導致該店經營困難,面臨巨大的經濟壓力,加上店鋪租賃合約到期問題,該店決定暫定營業。公告裡還同時表示,持有該店有效儲值卡或餐券的顧客,可以繼續在其集團旗下的其他門店繼續消費,或者辦理退款手續。
  • 日本珍珠奶茶泡沫破滅,在倒閉潮下存活要靠哪些招數?
    珍珠奶茶在全球擁有極高的人氣,日本近幾年來也掀起一股奶茶熱潮(tapioca boom)。不但日本本土奶茶品牌崛起,國外品牌也陸續進入日本市場,令日本的奶茶店如同雨後春筍般出現在大街小巷。
  • 人潮銳減 臺灣夜市慘兮兮
    來源:海外網高雄六合夜市人潮零落,冷冷清清。(資料圖片)對於赴臺旅遊的人來說,夜市是臺灣最有吸引力的關鍵詞之一。然而,曾經人潮洶湧、被遊客青睞的臺灣夜市,如今卻「災情不斷」,一片慘兮兮。據臺灣媒體報導,繼高雄六合夜市、新崛江商圈爆倒店潮後,當地的凱旋夜市也冷冷清清。連已有40年歷史的高雄瑞北夜市,也因違反「高雄市攤販臨時集中場管理自治條例」,在11月11日熄燈。更為引人關注的是,臺北市的「美食天堂」士林夜市,整個商圈大小攤位已經倒閉了100多家,繼續經營的店家業務量只剩下過去的10%。
  • 社區團購火爆,買菜買米不出門,2021年超市「倒閉潮」或來臨?
    社區團購來勢兇猛,超市毫無招架之力,2021年「倒閉潮」來臨?超市買東西,一個字就是貴!面對資本加持之下的社區團購,傳統超市毫無招架之力,2021年超市的「倒閉潮」或將來臨,終於最後一塊未被網際網路巨頭們把持的超市生意也被搶走了。社區團購相對比超市而言有哪些優勢,為什麼超市面對社區團購毫無招架之力?
  • 疫情下的香港餐飲業:40年珍寶海鮮舫結業,上千店鋪或倒閉
    半年來的修例風波,加上持續的新冠肺炎疫情,讓「美食天堂」香港餐飲業經歷著一輪比2003年「非典」時期更難熬的經濟「寒冬」:去年12月,曾為多部影視作品拍攝地的「中國冰室」宣布結業;3月,經營超40年的「珍寶海鮮舫」亦宣布「停擺」;「翠華」「許留山」等餐飲品牌也先後宣布關閉部分門店。
  • 收藏:以史為鏡,回顧非典對A股的影響
    以史為鏡,下文就分析下17年前的非典,帶大家了解下疫情對國內經濟、A股的影響。非典的大致過程:【擴散期,2002年11月-2003年2月】2002年11月16日,首個非典病例出現在廣東;2003年2月,更多病例在世界各地被發現。
  • 開雲集團2020年開局難 Gucci一季度銷售跌幅超20%
    開雲集團2020年開局難 Gucci一季度銷售跌幅超20%來源:聯商網2020-04-23 16:25即便對於抗風險能力更強的頭部奢侈品牌而言,2020年都將是艱難的一年。法國奢侈品巨頭開雲集團近日發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業績顯示,截至3月31日的三個內,集團收入同比下降15.4%至32億歐元。跌幅與奢侈品行業另一領頭羊LVMH集團基本一致,上周LVMH集團發布的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其收入額同比下滑15%。開雲集團表示,受肺炎疫情的衝擊,集團正準備迎接最艱難一年,相關舉措將包括削減旗下各品牌成本,推遲新品發布。